为何有人说罗马帝国从未考虑远征东方?

小猪的世界


这里的东方指什么意思呢?如果是以罗马最初立国的罗马城为中心,那么罗马帝国的领土中有相当一部分都位于罗马城以东。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后东罗马帝国的疆域大致包括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及外高加索的一部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耶路撒冷、大马士革、帕尔米拉都曾是罗马帝国东部的重要城市。公元前146年罗马崛起道路上最危险的敌人迦太基终于被罗马征服,此时在罗马的东方是由亚历山大帝国分化出来的马其顿王国、塞琉古王国、托勒密王国,均处于衰败时期,这为罗马向东扩张提供了良机。然而罗马在向小亚细亚扩张的过程中罗马遭遇的最大阻力来自于本都王国——这是一个位于小亚细亚半岛、黑海东南沿岸的国家,于公元前281年由米特拉达梯一世建立。公元前89年罗马和本都之间爆发了战争,欧亚两大国在地中海东岸打起了拉锯战,连绵不绝的战争眼中破坏了当地经济,大量流离失所的居民开始落草为寇。一般来说落草为寇有两个方向:一个上山当山贼,一个是下海当海盗。当时从地中海东岸直到西西里的广大海域都是海盗活跃的地区——这些海盗拥有大量的两列、三列桨船,西西里、叙利亚、塞浦路斯等地的居民都和他们有联系,他们不但拦截罗马的贸易运输,甚至还制造了攻城器械准备攻打设防城市。不久之后地中海海盗的力量就极具膨胀——他们甚至打败了西西里总督的军队,将自己的势力一直向西扩张到直布罗陀,整个地中海都成为海盗活跃的舞台。

随着海盗势力的膨胀使本都国王开始注意到他们——本都国王为海盗们提供了大量援助,使他们拥有了更加精良的装备。罗马的海上贸易线被海盗们完全切断了,自征服迦太基以来原本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的罗马城就已转型成为一个商业城市,海上贸易线被切断后罗马的各种物资都极度匮乏,粮食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日益飞涨。严峻的形势迫使当时的罗马决策层把剿灭海盗提上议事日程,同时消灭地中海海盗的支持者本都王国也成为罗马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罗马元老院任用格涅乌斯·庞培来完成这一任务,赋予他在直布罗陀以东的全部海面和离海岸400斯塔迪亚(约74公里)陆地上的绝对权力,他有权在这些地区自主募兵和征收赋税。在此之前庞培曾创造过以40天时间征服努米底亚王国的奇迹,在镇压斯巴达克斯起义中也是战功赫赫。在得到元老院赋予的征兵、征税权力后庞培迅速集结起由12万步兵、4000骑兵、270只战船组成的武装力量,在罗马共和国的历史上此前还从没任何一个人被授权只会如此庞大的军队。庞培受命后将整个地中海划分为12各战区,由他的副将分别只会一部分军队驻守,而他自己则穿行在这些战区之间协调指挥:他先花40天时间在西地中海巡视部署,然后穿过罗马到东地中海又巡视了40天,之后他率领主力部队携带攻城器械前往西西里攻打海盗的老巢。

在对阵地中海海盗的战斗中庞培杀死了1万多名海盗,捕获了70多只海盗船,剩下的海盗向他投降并交出了300多只船,海盗所占据的据点如今全部被庞培占领。随后他趁胜发动了针对海盗们的幕后支持者本都王国的战争,终于在公元前65年征服了这个继迦太基之后罗马又一个危险的对手,至此地中海东部除埃及之外的所以地区都被庞培纳入了罗马的势力范围。从本都王国夺取的叙利亚、腓尼基、巴勒斯坦等地都被设置成罗马行省,而位于更东方的帕提亚帝国则与罗马建立了友好关系,直到公元前53年双方的关系开始走向对立:这一年罗马政坛的三巨头之一克拉苏来到叙利亚,准备策划针对帕提亚帝国的战争。他在留下1个军团驻守叙利亚之后带着7个军团向帕提亚城市塞留基阿进发。但在这条道路上必须穿越一段十多公里的沙漠,当克拉苏的大军进入沙漠后迷失了方向,当他们走出沙漠时几乎已耗尽携带的干粮和淡水。也就是在这时帕提亚将领苏雷纳斯正率部在沙漠的出口严阵以待:帕提亚轻骑兵的弓箭射程远远优于罗马弓箭手,一时间罗马人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不过他们凭借以往的经验认定:帕提亚人的箭很快就会射光,到那时他们就能轻松击败对手了。然而帕提亚人的箭却源源不断,罗马军队的阵型开始松动。克拉苏命令自己的儿子率骑兵还击以图压制帕提亚军队的攻势,苏雷纳斯则率部后撤以暂避其锋,结果不知是计的罗马两千精锐骑兵被诱入包围圈。克拉苏的儿子自杀,他手下的士兵不是阵亡,就是被俘。帕提亚骑兵诱歼了罗马骑兵后再次冲到克拉苏的本阵前扔下克拉苏儿子的首级。原本就已开始动摇的罗马军团被彻底击垮了心理防线,经历了丧子之痛的克拉苏为避免全军覆没的危险只得率部发起绝地反击,可当罗马军团见到帕提亚军队的军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时完全丧失了斗志(据说这面军旗是用从中国传来的丝绸编织的)。最终罗马军团全军覆没,克拉苏本人也战死沙场。

克拉苏死后罗马政坛由三足鼎立演变为庞培、凯撒双雄争锋,最终凯撒在与庞培的交锋中胜出,成为罗马的统治者。凯撒死后安东尼、屋大维、雷必达组成新三头同盟并各自领有罗马的一部分疆域,其中安东尼分得了东部地区,于是他也开始尝试征服帕提亚以扩张自己的权势,然而安东尼征讨帕提亚的战争再次以失败告终。随后安东尼在罗马内战中落败于屋大维,屋大维给自己加上了奥古斯都的尊号,此举标志着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的转型。与此同时在东方屋大维理性地选择保持克制,从此罗马与帕提亚讲和,双方的和平得以维持很长一段时间。屋大维晚年曾留下政治遗言:罗马应当停止对外扩张,转而致力于对已取得的领土的巩固。事实上罗马进入帝国时代后其扩张速度的确明显放缓:除了公元43年克劳狄一世征服不列颠的行为之外几乎没再有大的扩张动作,直到公元98年图拉真即位后一反罗马进入帝国时代后延续百余年的在对外扩张上的克制状态:公元101年图拉真发动了征服生活在今天罗马尼亚境内的达契亚人的战争;公元114年图拉真又亲率大军一举吞并美索不达米亚;公元116年他又攻陷帕提亚帝国的都城泰西封,兵锋直抵波斯湾,叙利亚沙漠、亚美尼亚高原和美索不达米亚都被纳入罗马帝国的版图。此时罗马帝国的疆域达到极盛:西起西班牙、不列颠,东至幼发拉底河,南有埃及、迦太基,北达莱茵河、多瑙河,地中海成为了罗马帝国的内海。然而图拉真死后其继承者哈德良在东方实行战略收缩:他放弃了图拉真所设立的亚述省和美索不达米亚省并让亚美尼亚重新成为仅仅依附于罗马的小王国,把罗马帝国在东方的边界缩回到幼发拉底河,由此重新缓和了与帕提亚帝国的关系。

尽管双方实现了和平,但矛盾依然存在:张骞开拓丝绸之路后帕提亚帝国就成为东方的汉帝国和西方的罗马帝国之间的中间商,帕提亚靠着经营丝绸之路的转手贸易积攒了巨额的财富。帕提亚人很清楚如果让汉和罗马直接接触,自己将失去相当可观的利润,这自然是其无法接受的,所以当甘英使团来到帕提亚后帕提亚国王表面上护送他们来到了地中海,然而却又告诉他们海上风浪滔天,无法通航。由于得不到帕提亚方面提供船只的帮助,甘英最终不得不望洋兴叹。罗马方面并不知道遥远的汉帝国向自己派出了甘英使团,当然也不知道这支使团无功而返。此时罗马也在尝试开辟一条绕过帕提亚控制区直接与汉帝国沟通的新通道。在今天德国海德尔堡大学的图书馆里珍藏着关于罗马开辟这条新通道的资料:罗马人利用印度洋的西南季风从其治下的埃及横渡印度洋抵达印度半岛的黄支国,而这里正是华夏先民所开拓的海上丝绸之路的终点,由此再往东即可进入南中国海,在这里东西方海上丝绸之路交汇贯通。与此同时大汉帝国和罗马帝国之间还开通了另一条通道:当罗马商人抵达印度后向东通过缅甸沿伊洛瓦底江到达汉代云南的永昌郡。公元166年罗马安东尼朝皇帝马可·奥理略(公元161~180)派遣使者自埃及出发经由印度洋,到达汉朝统治辖下的日南郡(今越南境内)登陆,然后北赴洛阳,开创了中国、罗马两大国直接通使的纪录。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扩张是有一个极限的,因为古代帝国的通讯手段远远没有现在这么接近,不仅费时而且信息渠道十分有限,准确性也十分可疑。从英国的哈德良到幼发拉底河大概4000公里,在公元4世纪需要3个月的时间才能走完,因此按照古代的通讯和交通速度来判断的话,我们可以认为罗马帝国管理着一个相当于今天欧盟5到10倍大小的政治实体。

同时我们可以发现,帝国扩张的终点往往止步于河流,比如日耳曼尼亚地区的多瑙河和中东的两河流域。

首先是后勤供给很成问题,处于后勤保障的顾虑,罗马人将帝国的边界设置在了河流边,因为河流为驻扎在边境的部队输送补给提供便利。在帝国初期。一个5000人的军团每个月大概需要225吨粮食和13.5吨草料。

庞大的疆域带来庞大的边防压力,因此罗马帝国用于东方边境的驻军是有限的,在安息王朝存在时,罗马和其交锋就讨不到多少便宜,虽然公元2世纪开始获得一定优势,安息王朝陷入劣势。但更强大的萨珊波斯却崛起了,罗马人面对威胁不得不进行了军事改革。



帝国后期的部队不再由军团和辅助部队组成,而是分成边界的常驻军,和地方野战军,分工也更加专业。

可以想象,罗马帝国连近在咫尺的日耳曼蛮族区域都征服不了,更何况政治结构更稳固和国家资源整合能力更强大的帕提亚帝国与萨珊波斯呢。

很不巧,很滑稽的是,当东罗马帝国在希拉克略的带领下把萨珊波斯打得半死不活的时候,自己也元气大伤的时候,更可怕的敌人阿拉伯人又崛起了。历史总是相似啊……


普鲁士之魂


罗马一辈子都在征战,从未放弃对东方的征服,只是突破不了东方防线而已。

关于罗马的故事,我写过一个系列,已经写了4篇,还没有写完,大家可以看一下,头条号个人主页链接:

罗马最初并不强大,经过几代将领的疆域拓展,到了罗马帝国图拉真时代,已经达到极盛。其实罗马不是没有向东继续扩张,罗马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轰轰烈烈的征服史,共和国时代的几百年里,基本上每年都在打仗,它从来没有放弃对周边地区的征服。甚至罗马衰亡有一部分原因正是过度扩张和军事支出过大。鼎盛时期,罗马帝国的疆域跨越大西洋覆盖了中东幼发拉底河周边地区,要管理如此大的疆域,对帝国的行政管理和后勤供给来说是一场噩梦。即使他们有良好的道路系统,罗马人也无法对占领地区的管理做出及时有效的处理。罗马帝国无法为前线提供足够的军队和资源来镇压当地的叛乱和外部势力的入侵。随着越来越多的资金被投入到帝国的军事开支中去,技术发展放缓,罗马帝国的民生基础建设陷入了僵局。

图(凯撒)


罗马的扩张分为5个部分:

1、建国,罗马历史就像是一本创业史,最初和我们梁山好汉一样,就是占山为王。建国者&第一国父“罗穆路斯”,带着3000个流寇光棍在7个小山丘的罗马建村。

2、统一意大利,第二国父“卡米卢斯”经过三次维爱战争、三次萨谟奈战争,以及拉丁战争、皮洛士战争等战争统一意大利。

3、称霸地中海,三次布匿战争、三次马其顿战争,以及叙利亚战争等向外扩张的战争。

4、凯撒时代,高卢、埃及等地的征服,基本奠定罗马帝国的版图。

5、后凯撒时代,罗马帝国与周边地区疆土拉锯战争。

从以上可以看出,罗马一直都在扩张,也没有放弃过对东方的征服,在第3阶段时,罗马就开始向希腊、本都地区扩张;在第4阶段,庞培继续向东攻打叙利亚、耶路撒冷、大马士革,BC62年庞培将部分中东地区变为罗马行省,他为罗马新增了1200万人口,1538个城市纳入罗马的统治。而凯撒同样征服了1200万人口的高卢,并将埃及纳入罗马行省。

同样前三巨头中的克拉苏,看到庞培、凯撒为罗马建功立业,他也想建立战功,BC53年克拉苏率领8个军团,其中6个军团只是新兵,约4万人,亚美尼亚支持1万兵马,凯撒给他1000骑兵,发动了帕提亚(安息)的卡莱战役。亚美尼亚献计从山路直接进军帕提亚的首都,可惜克拉苏太自大,我大罗马不需要绕路奇袭,直接正面硬刚。克拉苏从沙漠地带直接攻击帕提拉,在帕提亚弓箭手、弓骑兵的箭雨下溃不成军,亚美尼亚抛弃罗马,最终罗马军团只有1万人逃回去,克拉苏和他儿子战死。有种说法是克拉苏的罗马第一军团逃到中国,流落到中国甘肃永昌县骊靬村。


图(屋大维、安东尼的罗马内战)


克拉苏的战败,在罗马引起轰动,凯撒也决心要向帕提亚报复,可惜他在元老院身中23刀当场死亡,要不然以凯撒的能力是有可能打败帕提亚的。之后的后三巨头安东尼为了给罗马报仇,也发动过对帕提亚的战争,BC36年安东尼率领10个军团,约6万步兵、1万高卢兵、西班牙骑兵和盟国的3万军队东征。斯塔蒂阿努斯和本都国王波罗蒙先后战死,罗马再次被亚美尼亚抛弃,纯步兵难以承受帕提亚弓骑兵的游击战,损失了4万人后,也没有从帕提亚捞到什么好处,只能再次撤兵。后来安东尼和屋大维进行罗马内战,也使得安东尼无法再次东进,要不然以安东尼的性格,他肯定是铁了心要打下帕提亚的。


图(图拉真时代)


公元116年,罗马皇帝图拉真将罗马版图扩张到极盛,他一路打到波斯湾,占领了帕提亚首都泰西封,俘虏帕提亚公主,他是第一个打到这里的罗马统帅。可惜第二年图拉真病重撤军,要不然他还可以继续东进的。图拉真设亚述和美索不达米亚两个行省,临终前宣布哈德良为养子。而哈德良当上皇帝后,他以保守、温和著称,是罗马最好的皇帝之一,他放弃了前任图拉真的过度扩张政策,从帕提亚撤军,并且修筑“长城”抵御蛮族,他声称不再入侵美索不达米亚,他重申帕提亚帝国与罗马帝国以幼发拉底河为边界。

公元163年罗马入侵亚美尼亚,另一位罗马将军卡修斯在第二年入侵美索不达米亚,罗马人攻陷了塞琉西亚和帕提亚首都泰西封,并把这两座城市焚毁。上天再次眷顾帕提亚,很多罗马士兵在这个时候染上天花,罗马军队只好撤退,此后这种瘟疫在罗马帝国大为流行。

公元197年,罗马皇帝塞维鲁再次入侵美索不达米亚,罗马人再次攻占塞琉西亚和泰西封,但他未能攻陷哈特拉,两年后他把美索不达米亚并入帝国的版图。

图(公元2世纪上半叶-亚欧大陆势力范围)

公元211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继位,他罢黜了奥斯若恩和亚美尼亚国王,在这两个地区建立行省,卡拉卡拉以迎亲为名,再次率军东征,征服了底格里斯河以东的艾比尔。他准备第二年春季再次进军帕提亚,可惜被自己的部下刺杀。

公元224年,由于长期与罗马的对抗,已经严重削弱了帕提亚帝国,帕提亚最终无力抵抗一位名叫阿尔达希尔的地方领主,帕提亚帝国被萨珊波斯取代。


图(公元4世纪下半叶-亚欧大陆势力范围)


公元230年,萨珊波斯反攻罗马帝国,之后罗马帝国内部斗争严重,自顾不暇,罗马和萨珊波斯在东部反复拉锯,互有胜负,最终美索不达米亚还是落入萨珊波斯的势力范围。之后罗马帝国分为东西2个罗马帝国,加上匈人汗国阿提拉对罗马的进攻,罗马险些灭亡,要不是阿提拉离奇死亡后,西方历史可能要改写了。这之后西罗马帝国抵不住蛮族入侵入灭亡,东方强盛的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崛起,东罗马帝国(也叫“拜占庭”)能继续苟活1000多年已经实属不宜,还谈什么东征。要说东征,可能十字军东征算是继承罗马帝国的遗志,可惜这时的世界已经不是当时的罗马世界了,穆斯林此时是碾压罗马世界的 。


图(公元7世纪下半叶-亚欧大陆势力范围)


纵观罗马帝国历史,不是罗马没有往东方扩张,而天时地利人和众多要素决定了它无法突破帕提拉这道东方防线,也无法重现亚历山大东征的辉煌。

图(亚历山大帝国)


无头骑士Tomas


恐怕主要是地理环境问题,与当年中国之间的地理环境恶劣。此外,当时的中国相对还是强大一统的大国,不好对付。


自然法则是真理


罗马其实是个以移民为主构成的以地中海贸易为生的岛屿式国家,比如他的主要对手就是在北非也以商业贸易为主的迦太基(布匿战争延续一百多年)还有与希腊的战争(比如伊皮鲁斯的皮洛士)都是在争夺地中海的贸易控制权,因此罗马对征服东方的土地缺乏足够的利益动机


万岁1148858845


罗马东征过,镇压斯巴达克斯起义的克拉苏带着十万罗马军团东征帕提亚,也就是安息帝国,结果全军覆没,克拉苏被俘处死。


进击的黑马


罗马军团作战以步兵方阵为主,所以只能围着地中海转。


虎门侠客1翁南翔


请记着。做为第二波斯帝国的安息帝国就横在中东西亚。并多次消灭了来犯的罗马帝国军队,终罗马一生,都没有吞并得了安息帝国。作为同样文明型的安息,是一个巨大的存在。罗马对安息以东的了解都很有限。更别说跨越安息了。


银河淘玉


国力不足而已,国土面积大,但动员能力极低,打仗只能在地中海周边,稍微深入点内地就被爆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