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早晚是基因决定还是后天培养的?

说话早晚是基因决定还是后天培养的?

儿子马上两岁,能说很多话,能够与大人进行简单的沟通和交流。可是周围的很多孩子基本上都不会说话,即使会说也都局限在对成人的称谓上,如妈妈、爸爸、爷爷、奶奶……。每逢孩子出门玩,碰到同龄孩子的家长,总会被夸赞一番。然后这些大人开始说自己家的孩子说话开口晚,现在还不会说什么话……这个时候我总是不知道该怎样去回复他们,因为我所接受的观念和他们一样:认为孩子说话有早有晚,可能孩子说话还没到时候。

后来从网上查了下资料,发现从孩子出生到2岁,都是孩子语言发育的窗口期:0-3个月的宝宝就会发出单音;2-3个月宝宝能够发出不同的哭声;3—4个月能发出大部分的元音;5—6个月会有不同的语调;7—12个月就能模仿看护人说话;12个月宝宝已经能说出1到5个字;16个月宝宝已经可以跟你对话; 18个月宝宝能掌握5到20个词;18—24个月的宝宝可以用很多词表达想法,2-3岁能在适当的环境中进行简单的聊天,能正确使用你我等代词。

我们不能否认基因对孩子语言的影响,就像基因决定性别、发色等。如果没有语言基因,人就无法说话。

就像鹦鹉一样,即使能够学舌,也局限在主人所教的语言中,不会自己思考和变通。像牛、马更是如此了,因为这些动物本身就没有语言基因,又何谈说话呢。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后天环境对语言的影响有多大呢?在《父母的语言》一书中,指出家长与孩子交流过程中对孩子输出词汇的多少以及与孩子的交流方式都能够对孩子的智力、思维等等多个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父母的语言决定了孩子的语言、思维和学习能力。在孩子三岁前接触到的语言、词汇决定了孩子今后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说话早晚是基因决定还是后天培养的?

举个例子,为什么狼孩不会说话而会狼叫?因为狼孩从一开始就生活在了狼群中,它接触不到人类的语言,它周围的环境中全是狼,所以他的模仿对象只有狼,因此他不会说话。以前有位名人说过一句话“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这也充分说明了后天的努力和环境培养对成功的重大影响。对语言能力而言,“说话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培养加百分之一的基因”,如果培养对象就是一条狗、一头牛、甚至一只鹦鹉,它们没有人类那百分之一的基因,因此只能听懂简单的指令,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模仿人的说话方式,更不会表达自己的思想;而只有基因没有后天的语言环境,就不可能在特定的时间培养出一个能说会道的宝宝。

因此,基因和后天培养对于语言能力来说必不可少。你不和孩子聊,孩子就无法向你敞开自己心灵的窗户,孩子的语言能力需要一个能够与之互动的、理解他的人的交流而不断发展完善。没有人在旁边与之互动,孩子自然无法体味每个词是什么意义,更不会将这个词说出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想要让孩子早点开口说话,就是要不断的跟孩子多聊天多互动,让孩子处在语言的环境中,让孩子能够感受到每个词,孩子才能利用好自己的语言发育期,成长为一个能说会道的宝宝。

当然,这里所说的互动一定要注意是正面的积极地。很多的人习惯用负面的、否定的词语与孩子交流,这样会极大的损伤孩子的自信心,导致孩子闭口不谈。孩子喜欢积极的正面的语言,不要过多的否定孩子,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因此,对宝宝而言,还是后天语言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你仔细观察也会发现,那些说话特别好的宝宝的看护人一般都很会与孩子交流;那些不大会说话的宝宝的监护人一般都很少与孩子进行语言上的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