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無法用言語形容的喜劇大師!用生命詮釋什麼叫喜劇電影!

說起喜劇每一個人都有他不同的理解,有些人追求言語上帶給他的反差感,有些人追求視覺帶給他的衝擊感,有些人喜歡瘋癲痴狂的那種喜劇感,有些人則喜歡那種表情呆滯的冷幽默,不管如何,每一個人心中都有屬於他的喜劇。

然而今天小編要說的這位大師,他對喜劇電影那種近乎極限的追求,真的無法用一個簡單的詞彙來形容,根本就是用生命在詮釋喜劇電影,當然他有沒有帶來喜劇的效果這個不好說,但是他對藝術的追求以及創造的價值是絕無僅有的。

要說他的話,我們不妨先看一組動圖,這些都來源於他的電影。

一位無法用言語形容的喜劇大師!用生命詮釋什麼叫喜劇電影!

一位無法用言語形容的喜劇大師!用生命詮釋什麼叫喜劇電影!

一位無法用言語形容的喜劇大師!用生命詮釋什麼叫喜劇電影!

一位無法用言語形容的喜劇大師!用生命詮釋什麼叫喜劇電影!

一位無法用言語形容的喜劇大師!用生命詮釋什麼叫喜劇電影!

一位無法用言語形容的喜劇大師!用生命詮釋什麼叫喜劇電影!

一位無法用言語形容的喜劇大師!用生命詮釋什麼叫喜劇電影!

一位無法用言語形容的喜劇大師!用生命詮釋什麼叫喜劇電影!

一位無法用言語形容的喜劇大師!用生命詮釋什麼叫喜劇電影!

這些鏡頭源自於他的電影《福爾摩斯二世》和《大學》,他的名字叫巴斯特·基頓。他是與卓別林齊名的喜劇大師,在前面動圖我們看到的一些鏡頭,是在上世紀20年代拍攝的,那時不像現在,有先進的特效技術以及高明的剪輯手段,全部都是真人現場拍攝,這些鏡頭驚險刺激,就到了如今也只有少數幾個鏡頭成龍模仿過,他用生命詮釋什麼叫喜劇電影。

一位無法用言語形容的喜劇大師!用生命詮釋什麼叫喜劇電影!

01、幼年經歷

巴斯特·基頓在幼年時期就顯得與其他小朋友截然不同,他喜歡驚險刺激的東西,他的喜歡上爬到樹上然後站到樹梢上,喜歡站到風車的最高處思考,大人覺得他只是調皮而已。其實在他幼小的心裡,就埋下了生命對藝術的思考。有一次因為意外,他的手指被折斷了,被醫治之後,到了下午他又用石頭打破了頭,第二天他又去追逐龍捲風,被龍捲風逛到了二樓的陽臺上。父親覺得這個孩子簡直太調皮了,於是帶著他一起去上班。

父親上班在一個類似於雜技團的地方,他的父親是一個當地的幽默大師,但是父親的演出基頓看了之後從來沒笑過,父親就很納悶,觀眾都笑了為啥他不笑。就問基頓,基頓的回答讓大人吃驚:這樣的表演沒有什麼可看的。於是父親說你會表演,你給大家表演。於是11歲的小基頓就開始了和父親一起表演,他的表演總是看起來驚險又不失風趣,惹得觀眾哈哈大笑。但是由於他沒有上過學,內心總是比較自卑,而且他對什麼事情的表現總是不滿意,很少見他能笑一笑。

一位無法用言語形容的喜劇大師!用生命詮釋什麼叫喜劇電影!

02、青年經歷

一段時間後的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基頓也被應徵入伍,因為他看起來不是很強壯,在部隊擔任後勤兼少量文職工作,因為他的表演天賦,總能惹得宿舍士兵哈哈大笑,有一次上校看見了他的表演,也是樂的哈哈大笑,於是讓他到部隊裡的慰問團裡演出。從這裡真正開始了他的舞臺生涯,他經常像一起表演的人請教表演的技巧,很快他就掌握了真正的喜劇技巧。很快8個月戰爭就結束了,因為他本身性格內向、自卑加上戰爭給他帶來的陰影,他越發的不會笑了,然而一副冷麵孔卻惹得觀眾哈哈大笑。

從部隊回來後,他把他在部隊的一些舞臺片段,拍成了一些短片,這些短片獲得了福克斯公司的青睞,讓他收穫了第一桶金。後來,他成立了基頓電影公司,很快他就拍攝了第一部長篇電影《呆子》,這部電影反響空前,也把他的人生帶到了巔峰。

一位無法用言語形容的喜劇大師!用生命詮釋什麼叫喜劇電影!

03、巔峰時期

在他電影公司成立的最初的6年,也是他巔峰的6年,他的很多經典電影,如《福爾摩斯二世》、《將軍號》、《待客之道》等等都出自於這個時期,他成為了和卓別林齊名的喜劇大師。但是,俗話說: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因為時間的推移,他公司之初的一些老人手,有的離職,有的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他很難再找到一幫能與自己配合默契的人。

一位無法用言語形容的喜劇大師!用生命詮釋什麼叫喜劇電影!

一個朋友建議不如加入米高梅公司,只專心的演戲,他答應了。他做出了一個讓他終身後悔的決定。加入米高梅之後,他徹底失去了對片場的把控,因為米高梅公司相對的比較正規,講究按照劇本演出,大家相互配合,而基頓習慣了天馬行空,大家圍著他轉的表演環境,很快顯得跟片場顯得格格不入。雖然在米高梅期間也有像《攝影師》這樣的經典作品,然而很快他就在影壇走向了衰落。

04、晚年生活

1960年他獲得了奧斯卡終身成就獎,他的頒獎詞是:他有著獨一無二的喜劇才華,他對喜劇電影事業創造了極大的貢獻。1965年在威尼斯電影節的閉幕式上,一位老人出現在電影節,他帶來他的新作《電影》當電影放映完成後,臺下響起了長達5分鐘的掌聲,這位老人就是基頓。他受邀請參加威尼斯電影節,他說:“他喜歡無聲的電影帶給人的那種喜劇體驗,他不喜歡如今的電影,雖然有聲了,但是創新不足了。”他晚年一直生活在一個莊園,每天和朋友打打牌,和孫子看看喜劇,1966年與世長辭。

一位無法用言語形容的喜劇大師!用生命詮釋什麼叫喜劇電影!

他是全球公認的是喜劇大師,然而他給大家帶來歡笑的時候,自己卻總是開心不起來,他總覺得自己在對藝術追求的道路上,還不夠完美。他的一生無法用簡單的詞彙來形容,他就是“冷麵笑匠”巴斯特·基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