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深圳住房制度改革,你怎麼看?

胡聖霞


這一次深圳擬進行的又一輪房改,其意義不僅於深圳一市的住房制度內涵的變革,而且將對全國各城市都將產生積極影響。

從4月29日深圳住建局發佈的《深圳市深化住房制度改革三個政府規章公開徵求意見》來看,涉及到公租房、安居型商品房及人才住房三個方面的相關實施辦法,體現了在商品房之外的深度佈局。

從目前正在構建中的房地產長效機制來看,亦是提倡租購併舉,並強調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從深圳的住房供給規劃來來看,亦體現了這一導向,規劃顯示,深圳將在2018年至2035年前新增建設籌集170萬套住房,前述的公租房、安居型商品房及人才住房三類房子在其中佔了100萬套,而商品房佔到了70萬套,基本呈現了六四開的局面。

從這一次徵求意見內容,以及此前發佈住房供給規劃,都體現了對中等偏下收入及低收入人群解決住房問題的考量。波士財經認為,此番深圳房改的重點也正在於此,這一類人群很多既是住房市場的剛性需求,又有收入上的困難,需要有針對性的策略幫助解決住房問題。

“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是正在構建中的房地產長效機制的主要內容之一,而選擇在深圳這樣房價水平已經很高的一線城市全面鋪開,其意義已不是試點那樣簡單,尤其對平抑深圳房價及解決深圳中等偏下收入及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問題,非常具有現實意義。

從今年以來全國大中城市的房價表現來看,在房價趨於平穩的同時,拉跌房價的難度其實並不小,在這樣的情況下,要解決房價水平較高的城市收入不理想人群的住房問題,確實需要在供給端方面另闢蹊徑。而深圳擬進行的房改,正是在這一方面進行了比較大份量的嘗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