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的「程蝶衣」,让我找到了

壹哥人在北京,前些天,上海一哥们儿发来几张照片。点开一看:是乐高积木拼搭的“复联”初代六位英雄的京剧脸谱。

小吐槽一句:除了钢铁侠辨识度超高,其他五位,一眼还真没认出来…

这个时代的「程蝶衣」,让我找到了

不过,看过之后,壹哥倒也感叹:

咱们这传统文化,好像只有在好莱坞大片的宣传期,才会被当做标签似的重视那么一下子啊。

事实上,抛开专业的部分,京剧也真的可以很有趣。

壹哥最近入坑了短视频,一发不可收拾。其中追看的一个京剧演员,就是常在短视频中用京剧唱腔,来演绎《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好嗨哟》等时下大众熟悉的歌曲。

放个视频给大家看看:

相信你和我一样,看完的第一反应是好笑,接着也会念叨一句:京剧这腔调这韵味,是真好听啊。

这或许就是所谓民族文化的内在联结。

哪怕你并不熟悉,但作为数百年沉淀后,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京剧就是有这样一开嗓,便让人一身鸡皮疙瘩的力量。

难得的是,壹哥最近在这部新片中,好好过了把戏瘾——《进京城》。

这个时代的「程蝶衣」,让我找到了

著名艺术家韩美林亲笔题写片名“进京城”

时间回到乾隆末年,1790年是乾隆帝的八旬“万寿”,为皇上庆生,是当年全国最重要的大事。

清廷的最高统治者,历来都喜爱戏曲,凡皇帝、太后祝寿、皇室喜庆,都要在庆典上安排戏曲演出,这已成为多年的惯例。

于是,这一次庆生的内容之一,便是从南方请徽班进京,进宫祝寿演出。

这个时代的「程蝶衣」,让我找到了

《进京城》故事的大背景,即是如此。

海报中,马敬涵饰演的戏曲界新星汪润生、富大龙饰演的名角岳九为代表的“台上之人”、马伊琍饰演的“专业戏评人”凤格格、王子文饰演的清纯少女春荣领头的“台下之人”,一一亮相。

四位主角邂逅于风起云涌的戏曲江湖,情动千秋的传奇众生相就在眼前。

当然,好的电影从来不止于讲故事,表现重要的历史事件是一面,更重要的,是事件当中的人。

如今的年轻人即便知道,或许也很难理解,彼时,唱戏的伶人被称为戏子,在古代的“三教九流”中,是和小偷、乞丐同流合污的“下九流”。

台上风光,台下却备受歧视。电影中,春台班的顶梁柱汪润生,演绎的关公气场十足,却在生活中因为戏子的身份,遭遇退婚。

这个时代的「程蝶衣」,让我找到了

技艺精湛的伶人岳九,因唱粉戏而被赶出皇城,被判永远不得入皇城唱戏。

这个时代的「程蝶衣」,让我找到了

他们的命运起伏,让《进京城》的历史重现变得更加丰满。

重现的精髓,还有什么?

细节。

京剧是有门槛的艺术,观众只有先看懂,才能后入戏。

汪润生与凤格格讨论关公戏,如何让表演更出彩?凤格格一个点睛,观众就明白了——红黑勾勒的扮相,在两个眼皮之上,各勾上一道白边儿。

待关公睁眼亮相,那一瞬间,给台下观众的震慑力,一定是加倍的。

这个时代的「程蝶衣」,让我找到了

这样的细节,在电影中还有不少。

越品越有味,越有味,就越能投入地看进去。

当然,壹哥本人看得投入,也有私心:

无他,不过是那一点点老北京情结。

甭说两百多年前了,就是三十年前的北京,和现在相比变化有多大,也轮不到我来感慨了。

这个时代的「程蝶衣」,让我找到了

或许,也只有紫禁城了。

片中这个燃放礼花的紫禁城全景,正是现在我们从故宫对面的景山公园,山顶对望的视角。

两相对比,还能找到些许过往辉煌的神韵。

这个时代的「程蝶衣」,让我找到了

一如那句被引用过无数遍的形容:一下雪,北京就变成了北平。

只是,如今再想看到这样被白雪覆盖的紫禁城,好像也变得奢侈了很多。

这个时代的「程蝶衣」,让我找到了

好了好了,抛开壹哥的私心吧,得跟大家聊聊看过片后,最深的两个感触:

一是表演。必须是表演。

当一个演员扮演起历史人物,我们似乎总能看到人戏合一的,所谓演技时刻。

这里壹哥说的不是别人,就是你:富大龙。

这个时代的「程蝶衣」,让我找到了

富大龙饰演男旦岳九

这么说吧:

自《霸王别姬》的程蝶衣之后,伶人岳九,是我最为难忘的银幕男旦形象。

一个经典角色的诞生,分两步:先有人物打底,再有表演加持。

而编剧邹静之塑造的这个人物,真的有戏。

首先,他是真正的“戏痴”,为戏而生,为戏而死,爱戏如命。

接着,身为戏子,被赶出京城,颠沛流离,一生命苦。

最后,不自轻自贱,却也愿为戏献身,

简言之,入戏太深,被戏所困,戏比天大。

这个人物弧光,一下子就出来了。

这个时代的「程蝶衣」,让我找到了

人物有了,重点,咱们看表演。

对这样经历坎坷、内心复杂的人物,表演最考验的是,能否在短时间内演出那种,所谓的层次感。

在被官差宣布即刻离开京城后,岳九不慌不忙,打点行囊,与官差错身而过,先是低眉目光向下,随后笑着抱拳拱手,客客气气地说了句:哈爷,您辛苦。

这个时代的「程蝶衣」,让我找到了

说完,没等官差说完那句“九爷,得罪了”,便转身离去。

这个时代的「程蝶衣」,让我找到了

离开戏院,一个简单的收披风的小动作,刚刚官差面前那个满脸带笑的伶人,瞬间露出十足的气场。

这个时代的「程蝶衣」,让我找到了

短短几秒钟的戏,还不包括动图没法展示出来的台词、语气,岳九身上的隐忍、霸气、愤怒与不卑不亢,已然全出来了。

一场戏看到一个人,说的就是这个。

说完戏,咱们看演员。

港真,第一眼看到片中的富大龙,壹哥还真没认出来。

对他的印象,要么是电影《紫日》、《天狗》中胡子拉碴、汗津津的糙汉子;

这个时代的「程蝶衣」,让我找到了

电影《紫日》

要么就是古装剧中的帝王将相。

这个时代的「程蝶衣」,让我找到了

电视剧《大秦帝国》

能饰演一个眉眼、一个身段都很吃功夫的男旦,还真没想到。

不过,或许是我们低估了演员这个职业。

真正的好演员,不就是应该,演谁像谁吗?

下面这两张剧照,一个是《进京城》,一个是《天狗》。

虽然扮相完全不同,但好演员的眼神,是相通的,也是不会说谎的。

这个时代的「程蝶衣」,让我找到了

这个时代的「程蝶衣」,让我找到了

该说第二个感触了:

二呢,就是如今处境略显凄凉的传统文化,必然会在未来迎来复苏与回归。

这看起来和电影没太直接的关系,其实不然。

《进京城》中,春台班的命运起伏,和时代的细节息息相关。

头牌汪润生,因遭遇退婚而厌倦了伶人身份,导致整个春台班的阶段性低迷;

戏班的日常运转,全靠东家背后的经济支持。春台班的东家江春(历史上确有此人)因病离世,戏班连进京的盘缠都凑不出来。

这个时代的「程蝶衣」,让我找到了

而“徽班进京”以及随后的京剧诞生,又和帝王之家对戏曲的推崇喜爱,有着直接的关系。

到这里,壹哥想表达的无非是:

当下包括京剧在内,传统文化的落寞,当下时代的变迁是“罪魁祸首”。

小到戏班的起伏,大到京剧的盛衰,都受一时的社会现状影响。

有人说,京剧衰落,是因为“过去的娱乐方式完全不能和当代相比”,这样的解读都太流于表面。

应该这么说,回溯历史,经济大发展的时代,艺术往往会低调地“避避风头”。

这个时代的「程蝶衣」,让我找到了

痴迷戏曲的凤格格

刚才也说过,京剧和其他传统艺术,都是有门槛的。

但在这样一个科技与经济大发展的时代,你让多数人静下心来听听戏?的确不太现实。

不过,有句话说得好:

“一百块钱掉地上,再多的人踩,它也是一百块。”

传统文化再落寞,再掉地上无人问津,它也只是暂时的休眠,静静等待适合它再次辉煌的时代到来。

这个时代的「程蝶衣」,让我找到了

况且,我们现在也能看到如王佩瑜这样的京剧名家,为了推广京剧而做着各式各样的努力。

上综艺、开抖音是泛娱乐化的尝试,举办清音会等则是更直接的办法。

这个时代的「程蝶衣」,让我找到了

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把京剧当做是高山仰止的“国粹”之余,也要把它视为亲近民族文化的重要一环。

这样的尝试当中,电影作为当下主流观众最爱的娱乐方式之一,同样也是责无旁贷的。

无论是哪种尝试,让年轻人重新对传统文化感兴趣,是唯一目的。

这个过程,不能求快,一步一步走扎实了,才是正途。

从这个角度,《进京城》无疑是其中的稳健一步。

5月10日,不妨进影院,感受传统文化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