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振宇2019跨年演講,八個鐘的分析整理,內容真的很乾

羅振宇跨年演講講了四個鍾,我從眾多的文章中整理了八個鍾,最終得到了最後的一句話···

羅振宇2019跨年演講,八個鐘的分析整理,內容真的很乾

時間的朋友 是永恆

原文來自【得到】:羅振宇2018“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精華版全文

原內容共分為8個章節28個小節23000字以上

本人首次總結內容約為4000字(未錄入),二次總結內容約為1000字,三次內容總結約為500字,四次總結約為100字以內,五次總結共8個字···

全當是與諸位網友共同交流學習了,有不同觀點的歡迎拍磚~

第二次總結:(延用原文標題及內容結構)

一、開篇

1:社會是快速變化的;

2:舊的時代已經過去,新的時代已經到來;

3:我們的演講只為踏實做事的人服務;

4:忠於自己所做的事,不要過於在意別人怎麼說;

舊的時代已經過去,新的時代已經到來,社會是快速變化的,我們要踏實的做事,不要過於在意別人怎麼說。

二、小趨勢

1:現在的社會機遇不再是跟風隨大流,而是要把握更多的細節即——小趨勢;

2:小趨勢的特點就是小,難以預測;

3:推動大趨勢的趨勢,影響大改變的改變就是小趨勢;

4:每一個小趨勢的開始到結束都是非常迅速的,但小趨勢是無窮無盡的,而且會越來越多;

5:一次趕不上還有下次,多積累、彆氣餒,機會只會留給有準備的人;

當追風隨大流已經不能為我們提供機遇,那我們應該多注意些大趨勢中的某些細節,可以把這些細節看成“小趨勢”,但這些小趨勢是很難抓住的,所以我們要隨時做好準備。

三、我能看到事實嗎?

1:想抓住小趨勢就得看的清事實,你能看的清事實並且你能從事實中得到那一絲靈感嗎?

2:我們經常對真相一無所知;

3:真相是很難接近的,而且我們認為的真相往往與事實有極大的出入,所以我們要善洞察勤思考以求還原事實的真相;

4:就我國現狀而言,製造業才是根本,所以虛擬經濟會受到諸多限制;

5:以前機會是將事實抽象化、將事實簡化,現在還要將事實還原、將事實豐富。為此我們要具備“多元思維”,即在分析同一件事上用不同角色的眼光去思考,即加強版的“換位思考”

想抓住小趨勢首先要善於洞察勤于思考,能看清事實的真相併且能從真相中得到那一絲創新的靈感,對於此,我們可以用“多元思維模型”對事實進行深入解析。

四、我能感知非共識嗎?(即我們能創新嗎)

1:從被排斥到被承認,從脫離共識到再造共識。整個過程,才叫非共識。直白點說就是:非共識是跳出觀念枷鎖的有效創新

2:成功的創新離不開非共識的宿命:從異端邪說到偉大革命最後化為稀鬆平常;

3:深挖被埋藏在深處的共識才可能找到非共識;

4:只要你敢打破常規,用最新的方式更好的解決某一件事就能找到非共識就能創新;

找到小趨勢並且抓到那一絲創新的靈感之後,我們就能對其進行創新嗎?創新往往意味著需要跳出觀念的枷鎖,這所帶來的壓力很多人是難以承受的,但如果成功也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收穫。

五、我的時間夠用嗎?

1:我們能接觸到的信息是很雜亂的也是過載的,但對於自身的專業領域而言信息是清晰的是不足的,不要讓過於雜亂的領域分散你的注意點;

2:我們有很大的機會活到100歲,所以我們擁有的時間是充足的,

3:人生那麼長,所有能穿越時間的東西,就該堅守。所有會被時間過濾的,該翻篇就翻篇。

或許有人在思考我們有那麼多的時間可以進行創新嗎?當然有,因為我們都有機會活到100歲。在這漫長的生命中我們也要想著留下一些永恆的東西,而無關緊要的就讓他隨風而去。

六、我的力量從哪裡來

1:靠工具,靠機器靠人工智能靠良知良能靠感知和判斷的力量來抓住小趨勢;

2:這是一個人推動人的世界,是一個講究信用的世界,它絕不會只變成機器的世界、算法的世界、代碼的世界;

3:信用飛輪人推人向前走;

有了足夠的時間後我們可以靠機器、靠人工智能等各種工具進行創新,還有一種隱形的能量“信用”也可以成為我們創新的力量,畢竟社會是在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中形成的。

七、時間願意和我做朋友嗎?

1:長期主義是時間最好的朋友;

2:長期主義的複利,會在時間的幫助下積累成奇蹟;

3:你可以用自己的超級確定性,來對沖外界的不確定;

雖然社會是多變的是沒有確定性的,但你可以通過自身長期的堅持與之抗衡,在長期的堅持下你一定會創造奇蹟,所以說萬事貴在堅持。

八、尾聲

看懂小趨勢,堅持再堅持

羅振宇2019跨年演講,八個鐘的分析整理,內容真的很乾

圖片來自得到圖片分享 侵刪

第三次總結:

舊的時代已經過去,新的時代已經到來,社會是快速變化的,我們要踏實的做事,不要過於在意別人怎麼說。當追風隨大流已經不能為我們提供機遇,那我們應該多注意些大趨勢中的某些細節,可以把這些細節看成“小趨勢”,但這些小趨勢是很難抓住的,所以我們要隨時做好準備。想抓住小趨勢首先要善於洞察勤于思考,能看清事實的真相併且能從真相中得到那一絲創新的靈感,對於此,我們可以用“多元思維模型”對事實進行深入解析。找到小趨勢並且抓到那一絲創新的靈感之後,我們就能對其進行創新嗎?創新往往意味著需要跳出觀念的枷鎖,這所帶來的壓力很多人是難以承受的,但如果成功也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收穫。或許有人在思考我們有那麼多的時間可以驚醒創新嗎?當然有,因為我們都有機會活到100歲。在這漫長的生命中我們也要想著留下一些永恆的東西,而無關緊要的就讓他隨風而去。有了足夠的時間後我們可以靠機器、靠人工智能等各種工具進行創新,還有一種隱形的能量“信用”也可以成為我們創新的力量,畢竟社會是在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中形成的。雖然社會是多變的是沒有確定性的,但你可以通過自身長期的堅持與之抗衡,在長期的堅持下你一定會創造奇蹟,所以說萬事貴在堅持。

第四次總結:

關於事業

以機器、人工智能等工具和信用為能量,以多元思維洞察事實真相找到其中的小趨勢、抓住創新點、然後及時去做。

關於人生

漫長的生命,我們應在這個世界留下一抹永恆。

個人感慨:羅振宇真的做到了把簡單的東西抽象化,乾貨不多,但邏輯挺強悍,我們平時五分鐘講的東西他能通過各種分析然後講了四個小時,最後贏得眾人個人跟風報道稱讚,這一點還是服的。

最後我還想做第五次總結:迴歸原始,完善細節。

歡迎各位網友拍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