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痛点的直观体现,希望2019能有所改善

还记得最近广受热议的一个“学生十几年后殴打老师”事件吗?从刚开始视频被曝出时,网友对学生张某的强烈谴责,到事情持续发酵后众人意识到一个坏老师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后态度又发生了180度的逆转。

教育痛点的直观体现,希望2019能有所改善

向所有老师道歉 但不包括他

这不是一出闹剧也不仅是普通的打架斗殴或是欺凌复仇,这个事件俨然已经上升到了教育的层次,全国各层人民有谁不关注教育问题?国家发展以教育为本,这绝不是一句空话!

但打脸的是国家教育总是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学生身心安全方面:

刚开始找了很多相关事件的图片及报道,但我怕各位压不住火气就不放了,同时为避免给当事人或地方带来不良影响在此也不做详细说明,内容详情大家心里都有数,其余没有列举的你们自行补充吧

教育痛点的直观体现,希望2019能有所改善

学校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关注 远远不够!!

教育痛点的直观体现,希望2019能有所改善

安全源于周边环境

校园欺凌、学生聚众斗殴、老师恶性体罚学生、家长恶性殴打老师、老师猥亵女童、幼儿园事件、学生跳楼事件、学校食堂食物中毒、报复砍杀学生、儿子杀母事件、校园裸贷、高校成为艾滋病泛滥高发区、游泳池·学生家长逼死女医生、湖南武冈执法人员与学生家长冲突事件(MD相关的信息和视频已被全网删除)等等等等···

【建议:所有学校开设相应的专业心理辅导课程,调整所谓的思想品德课。】

诸位有好的建议还请在下方留言

基础教育大方向:

2018年10月15日,教育部官网公布《2017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中国教育经费达4.3万亿,连续6年稳步增长,占GDP约4%,但是较各国教育经费投入的平均水平4.9%而言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再相比美国2018年8月官方公布的数据,美国教育总支出占GDP约7%这一数字而言,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

教育痛点的直观体现,希望2019能有所改善

2017年教育经费投入

我们的习惯是看到事情的丑陋一面,但教育是一个全国性的话题,我们要对国家有信心,对教育局有信心,对学校对老师有信心。日渐增多的教育慈善机构、教育基础建设的不断改进与完善、教育经费的大力投入、教育扶贫的精准覆盖、留守儿童被重视、教育改革方向的不断探索、邵逸夫 古天乐 马云等众人对基础教育的大力支持、全国人民的持续关注、网友们的献计献策等等,这都在说明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教育痛点的直观体现,希望2019能有所改善

教育的未来 需要我们共同打开那扇门

但我想说的是:不要老是把经费划到各大高校的项目上,基础打不牢,再好的脸面有有什么用社会的畸形经济的浮躁也多于此有关。小时候接收不到健康良好的引导、没能及时开发正当的思维模式,难道到了大学读了硕博就能弥补?

多建几所真正的实验学校,不是以高压高强度的填充式教学来让学生提升成绩,而是多对一些新的教学方法进行尝试,例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知识点的能力,这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我能怎么做?有哪些可以延伸之处?从而让学生的思维灵活多变。

教育痛点的直观体现,希望2019能有所改善

成功不仅靠坚持 还要懂得改变

还有,在此我想问几个问题:教科书是哪些人编的?还健在吗?为什么不能多公开性的讲一下编写那本教科书的意义在哪?想让学生学到哪些东西?为什么要学这些东西?学习这些知识有没有逻辑性和规律性?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成都才算合格等。能给任课老师和相应的学生及家长讲一下不?接地气一些直白一些不好吗?

不均衡的教育资源:

除了学校的基础教育,还有课余时间的教育,这也是教育差距的最直观的表现。各种兴趣辅导班、专业课补习班,这是没办法避免的,也是必然存在的,它受家庭环境影响也受区域环境影响。

教育痛点的直观体现,希望2019能有所改善

不要追求绝对的公平 因为没有

但这时我们想的不应该是抱怨教育资源不均衡,而应该想办法弥补。例如:在别的孩子学习兴趣课的时候,你可以培养他的专业课;在别的孩子补习专业课的时候,你可以培养他的生活能力;在别的孩子通过不同的渠道开拓眼界时,你可以培养他的思考问题的能力。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不是说说而已,但我又觉得这种弥补方式似乎不怎么成立,因为它是建立在父母的认知程度上的。而农村的家长大多选择外出打工,而且文化层次平均下来还是有些差距,那么此时学校就又成了关键。MD在家庭拼不过、师资拼不过、设施拼不过的情况下,还能拼什么?

请各位大神请解答···

社会教育行业:

除了基础教育,还有社会性的培训教育,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至今也没见出过什么巨头的行业,是整个培训行业不行吗?我想不是。

教育痛点的直观体现,希望2019能有所改善

前行时 不要忘记 路边的风景

培训行业的特性是什么?我暂时给分为了这几类:职业技能提升型、证书文凭资质型、兴趣爱好型、百科提升型、强制型、圈层社交型、圈钱型七大类。我们常见的有IT培训、升学培训、钢琴培训、线上知识型消费、驾照培训、xx研究院xx班、伪精神层次教学等。相应的培训企业也多为单一品类教学,虽然线上学习是趋势但也受到了很大的知识性限制,所以对潜在用户而言太杂太乱又难选,此时或可建立一个类似美团的平台,将周边适合线下教学的归类整理好以供用户选择,而百科性的专业知识点也可统一集中,以便大众查找。具体不多说,你们自行完善模式。

之所以插入社会教育这一块也算是对教育的另一种期待吧~

附:偏远山村的教学问题,马云在这方面的贡献是巨大的,但有没有可能实现学校联动互联网互动教学?

至于留守儿童问题,现在也有很多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之类的活动区,建议大力推广,学生的精力是十分充足的,特别是课外时间,可以多引导他们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例如培养他们的音乐、美术或动手能力,一个学校建一个大些的活动区多半还是可以的。

至于问题少年的教育或可类似上述留守儿童问题,过高的精力不给他们释放的空间肯定容易出事,关键还是引导方向。

各级教师素质做好把控,改进教师评优评先的方法方式,多与学生挂钩。

高校学生精力就更充沛了,做好奖惩措施,做好校园文化,各种资源透明化并做好宣讲,集体活动多开展,社会实践无门槛,毕业要求来点狠得,总之不要让学生整天趴在宿舍玩游戏,没事的话多做一些预防艾滋的实践也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