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获奖影片《绿皮书》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和价值?

“暴力永远不会取胜,保持尊严才会取得真正的胜利。”

“世界上那么多孤独的人,因为他们都没有勇气迈出第一步。”

“我父亲曾经说过,无论做什么都要百分之百地做,工作就工作,笑就笑,吃饭的时候要像最后一顿。”

“光靠天分是不够的,改变人们的观念还需要很大的勇气。”

奥斯卡获奖影片《绿皮书》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和价值?

第一次见面,身份悬殊,表面上看毫无共同点

奥斯卡获奖影片《绿皮书》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和价值?

这部电影由真实故事改编。绿皮书,是一本专为黑人而设的旅行指南,标注了各城市中允许黑人进入的旅店、餐馆。故事主要围绕一名黑人钢琴家和粗暴的白人混混司机展开,在一路开车南下的过程中,截然不同的两人矛盾不断引发不少争吵和笑料,但两人又在彼此最需要的时候一起共渡难关。影片最后,两人慢慢放下偏见,共同为尊严而战,并成为朋友。

奥斯卡获奖影片《绿皮书》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和价值?

影片前部分两人矛盾重重。身份、肤色、性格、三观都截然不同,在一次中途休息中,白人司机下车买烟顺手带走一家礼品站旁掉在地上的精致石头,没有付钱,被钢琴家发现并告诫要么付钱要么将之放回原地。这是两人不一样的地方,司机认为这不是商品,他只是捡起了地上的石头,而钢琴家认为这是偷窃,因为这是商品,要拿走必须付钱。

奥斯卡获奖影片《绿皮书》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和价值?

经过几站之后,两人开始互相影响,钢琴家从来不吃炸鸡,更不会直接用手拿着吃,在司机的影响下,他第一次尝试用手抓起炸鸡就吃,吃完骨头丢出车外,正笑得开心的两人看似就要同化,但司机一个直接将可乐盒扔出窗外的举动立刻让钢琴家叫停,必须倒车回去将盒子捡回来,垃圾不可以随地扔。

奥斯卡获奖影片《绿皮书》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和价值?

奥斯卡获奖影片《绿皮书》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和价值?

司机有家庭,他很爱自己的妻子,接下这份工作让他必须离开家庭两个月,妻子让他写信保持联系。刚开始,他写的都是流水账,还有不少错别字,后来在钢琴家的教导下,他慢慢写下一封封浪漫至极的书信寄给自己的妻子。

奥斯卡获奖影片《绿皮书》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和价值?

奥斯卡获奖影片《绿皮书》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和价值?

奥斯卡获奖影片《绿皮书》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和价值?

纵然两人慢慢走近,没有了开始时那么格格不入,但世界还是复杂的,一次次演出背后都带有种族歧视的影子,越往南走越明显。先是钢琴家在酒吧被白人混混欺负,接着被白人警察侮辱,甚至是邀请他前去演出的地方居然都没有尊重他,洗手间都不能正常使用,必须得用专为黑人而设的又小又偏的茅房,要么只能回去自己住的酒店解决。

在一次次危机和困难之中,两人从争吵到后面同进退,司机越来越能明白钢琴家所争取的是什么。只有尊严能让人取得尊重,也只有尊严能让人真正走向自由和体面。

奥斯卡获奖影片《绿皮书》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和价值?

奥斯卡获奖影片《绿皮书》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和价值?

奥斯卡获奖影片《绿皮书》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和价值?

影片最后钢琴家放弃了一家高档酒店的演出,而带着司机一起来到一家黑人酒吧俱乐部,在那里,他真正接受了自己的黑人身份,并以此为荣!

奥斯卡获奖影片《绿皮书》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和价值?

妻子因丈夫的信而感动,她知道是谁影响了丈夫,使他写出这么优美的书信

奥斯卡获奖影片《绿皮书》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和价值?

这部电影故事很简单,所折射出的问题却历史悠久,种族歧视直到今天也仍然存在,并没有完全消除,而这,正如钢琴家所说,改变人们的观念,还需要很大的勇敢!

故事原型是著名钢琴家唐.雪利,他一生都在致力于纠正外界因为种种偏见给他贴上的标签,他对自己的身份毫不怀疑,他知道自己是谁要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去做。

虽然常常被误会,但他一直秉持着一名音乐家的精神和觉悟,用自己极强的自控力以合理的方式对不合理的规则进行抗议,希望改变人们对种族歧视的看法。

有些事,总得有人去做,尽管收获甚微,但第一步没有跨出去,就永远也不可能改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