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些农具已渐渐消失了,晒晒你记忆的农具有多少?都有什么用途?

笠翁话农村


随着现在农村种地越来越少,以及农用机械的使用越来越多,现在农村很多的农具都已经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甚至有很多人都已经不认识了。



现在我们村种地的人越来越少,很多年轻的人通过上学或者外出打工,逐渐远离了农村。他们可能一年到头也回来不到一两次,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农用器具。


很多人连锄头都不知道怎么使用,怎么用力是最省力的方式。更别说以前犁田用的铁犁,估计很多人家已经没有了。因为现在农村基本上不养牛,即使犁田也是使用手扶拖拉机。

以前我小时候每天下午放学以后都要回家,用石磨来磨玉米喂猪。而现在农村的石磨大多是在城市的一些装修考究的会所饭馆或者博物馆才能看到。

有多少人还记得当年农村收稻谷用的石磙。那时候稻子收割完之后,要放稻床上去晒干。然后套上牛用石磙压谷子脱粒。现在都用收割机了,再也没看不到石磙了。

稻谷脱粒以后,要用风扇来扇除稻草叶子。用传统的石碾碾米后,要用风扇来将大米与米糠区分开来。现在估计也很少人能够看到风扇了。

给麦子脱粒的木裢也消失在农村的柴火灶中,镰刀被放在了阁楼上。用来炸猪草的铡刀更是不见了,彻底的不见了。

随着这些古老的农用器具的消失,是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的选择,甚至可以说是老一辈农人的消失。而在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科学的先进的种植方式,有更新的农用器具和机械将投入到农业生产之中。时代的洪流在一步一步向前发展,有很多东西只能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东边木木


看到这个提问,让我很有感触,因为在农村里有很多农具,是伴随着我长大的,我也使用过它们,它们也给我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方便与帮助,但当我长大参加工作了,这些农具却随着社会的发展面临着被淘汰的命运,很多都被人们遗弃在角落,布满了灰尘。

当我有机会去农村,我会留意那些我曾经使用过的农具,会用手机给它们拍下来保存留着纪念,这次就借这个提问,给大家晒晒我拍摄的作品。

一、腰盆

腰盆,看着像现在城里卫生间里的浴盆,但它不是人洗澡用的。腰盆是用木头做的,主要用途是用来烫猪毛。

二、筐子

筐子,它主要作用是来挑比较重的东西,比如,装土和粪等。图中只有一只,应该有两只配合使用,加上扁担挑在肩上。

三、篮子

篮子,上面的筐子是用肩挑,而篮子则是用胳膊挽着,篮子可以用来装较轻的东西,比如,蔬菜、粮食等。

四、煤油灯

煤油灯,以前没电照明就用它,当然它最大的缺点,就是点一晚会把人的脸给熏黑。

五、升

升,是农村里的度量衡,一升等于现在的4斤。

六、板车

板车,板车相当于现在的运输农用车,以前没有农用车时就会它啦,力气大的人可以直接拉着它,力气小的可以套牛拉。

七、犁

犁,犁是耕地用的,它得和牛配合使用,牛在前边拉,人在后边扶,还要控制牛来耕地。

八、笸(pǒ)箩

笸箩,它有过滤的用途,如同筛子,只不过它是筛细小的东西,比如用它筛面粉,面粉筛下去了,里边较大的杂质则留在笸箩里边。

九、板凳和锯子

板凳,农村办宴席时会用板凳,因为它可以座2-3个人,很实用,现在大家都去宾馆、饭店,或是用轻便的塑料凳子,就很少用它了。锯子,锯木头用,现在有方便轻巧的电锯后,就很少用这种人工锯。


以上就是我给大家分享的9种农具,有没有和你家乡的不同之处?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农村一山货


随着机械化日新月异的更新,过去一些必用农具逐渐淘汰。今后,这些农具只是给我们这代人留在记忆中的产物,也只是给后代人作为‘’忆苦思甜‘’的现代‘’古物‘’了。


胶轮推车。因多年不用怕风化,图片上的胶轮已卸去保存。它是我86年分家时,分的最大一笔财产。它的贡献太大了:春天在推车上放上用紫穗槐编织的篓子推农机肥;周围绑上木棍推收割的小麦、谷子、花生等,秋天往家运地瓜干时,嫌篓子装得少,还要在上边垛上两蛇皮袋。我记得最清楚地一次是推粪,因坡大弟弟给我拉车子,回来时弟弟推着空车,下坡时猛跑,结果车轮压住拉绳,由于弟弟没及时撒把,直接把人带到了车子前边。每当想起都有些后怕。


碌碡。由于图片是我在看到本题目后,回老家拍的,因多年不用站立着放在了大门里面,不是很清楚。它有大小头。用的时候大头在外,小头在内,以方便转圈。当然外边还有一个固定碌碡的框架。在没有脱粒机之前,吃得小麦几乎全是靠它轧出来的。生产队的时候用牛拉,承包到户后各家各户用人拉(真应了前几年赊剪刀人的一句话:一家一个场院时来收钱)。人拉碌碡没几年,脱粒机‘’诞生‘’了,它就靠边站了,近几年又成了热门,来收的络绎不绝。

石磨。现在农村学生放学、放假后做作业,玩游戏,我们那时侯放学后能出坡割草喂羊,是有福了,因为可以自由活动。最苦的是在家围着石磨转。因为瓜干在碾子上轧碎后,要用石磨把它磨成面。最累的就是小麦面,一遍一遍又一遍。自己家有石磨的还算方便,刚分家没石磨的要抽人家的空。特别春节前,要磨下一部分过春节,人吃的,喂鸡鸭鹅猪羊的,那才叫一个累。

农村过去的农具还有多的多,仅在麦场内使用的就有‘’叉、耙、扫帚、扬场锨,碌碡、菠萁、使牛鞭‘’等等,何况整个家庭的用具。虽然很多农具已淘汰,它毕竟为人类做出了贡献,同时,也显示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利用这些农具,减少用工量,提升了生产力。


泰山农人3709


农村有些农具已渐渐消失了,晒晒你记忆的农具有多少?都有什么用途?

随着 社会的发展,时代不同,淘汰了以前旧社会的物件,及思想,现在都是机械化,自动化,很多以前旧社会的物价。农具都消失了,下面我们来回忆一下?

架子车?

在以前小时候我们家家户户都有一个架子车,用木板订制的,然后有钱点的人家是用铁焊接的,架子车用途比较大队农民来说,可以收割粮食来运输,在我们老家可以给地里拉猪粪,可以拉杂草,小时侯还坐在上面让爸爸拉着去磨面粉,还可以玩跷跷板。

铡刀?

铡刀是以前农民家里养牛的必备品,都是用来切草的,谁家要是养牛的话,把草去沟里或者田地里,路边割下来,然后背回来,放在铡刀下面切碎,这个必须两个人完成,一个人拿一小把草忘铡刀下面慢慢移动,而那个人就是使用铡刀切。需要配合完成。



箩筐?

箩筐是以前农民大丰收时的必备品,可以把粮食里面的土弄干净,转圈圈即可,也可以放花椒,萝卜干,等放到院子里面晒干,


耕地的犁与牛?

以前种地都是用牛来耕种,或者播种,而现在都是机械化,把牛套在犁耙的前面,然后后面一个人扶着犁耙,然后手里拿个鞭子赶牛,需要牛和人共同完成的。

石磨?

是用来磨碎粮食的,或者用来做豆腐,可以把黄东磨成粉,制作成豆腐,拿到集市上面,还有的把驴套在上面,


风车?

风车在以前是人们把大丰收的时候,才能用来,作用是可以把粮食吹干净,把里面的杂物个灰尘可以去掉。


镰刀?

镰刀是人们以前用来收割粮食,或者给牛割草时可以用的,记得小时候用镰刀割麦子,把手都割破了。


说说你们记忆中的弄具都有哪些,欢迎留言评论?


农村身边事


 农村有些农具已经渐渐消失了,说起记忆里的农具,满满都是甜蜜而苦涩的回忆,至今老家的房屋里还保存有这样的农具。


以前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民祖祖辈辈延续着面朝黄土背朝天、一瓣汗珠摔八瓣的生活,农具虽实用但是很笨重,最常用的就是犁、耙、打谷机、风箱机、镰刀、锄头等农具。我着重介绍一下犁、耙、打谷机和风箱机。

首先说说犁和耙。我们家是典型的稻米之乡,田地的翻挖和耕种主要靠牛、犁、耙和人一起完成。犁一般和铧连在一起,我们叫“”犁头,田地翻挖的过程叫“犁田”,目的就是把田地里种植的植物根部翻在表图层下面使之腐烂变成水稻的有机物,同时通过犁田还可以改善土壤的透水性和透气性。


耙的用途主要是在犁田之后,用铁耙把犁田时候没有翻起来的图层翻起来,顺势把杂草和植物根压在土层下面,然后平整田地的种植面。

配合犁头和耙正常使用的还有两根绳子,我们叫牛皮绳,因为绳子是用牛皮打磨出来的,比较耐磨、牢固,可使用很多年。另外还有套在牛脖子上面的一个叫“弯头”,主要配合绳子用来固定牛的头部,限制牛的活动范围,避免牛乱跑乱蹦。


其次是打谷机和风箱机。最起初我们那里打谷子使用的是“灌盆”,就是一个木制的大木盆,状如梯形,底部窄小,盆口岔开,打谷子的时候主要靠人工使力把稻谷打在木盆边口,使谷粒脱落。

后来有了简易的打谷机器,取代了“灌盆”,打谷机有脚踏踩板,要手脚并用才能打谷子,双手拿着稻谷的植株伸到打谷机里打谷,虽然效率比打谷盆好多了,但是还是比较累。


另外一个就是风箱机,这个在过去农村最常见,形如蜗牛,如果没有使用过的人很难想象其用途。它的作用就是起到一个鼓风机的作用,只要把风箱机的手炳摇动起来,里面的风扇就会工作,这样就能把稻谷、小麦、菜籽等谷皮、杂物及脏东西给吹出去,较的粮食就顺着机器落下来。

如今的收割机里就带有这种自动分离装置,所以风箱机也就慢慢被淘汰了。


除了以上几种外,我们老家还有一些竹制的农具,比如撮箕、背篓、谷箩、提篮,捞鱼用的拉耙、黄鳝箩等。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老式的农具也在慢慢消失成为历史,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你还知道哪些老式农具,欢迎关注花腰妹一起交流!


花腰妹


记忆中的农具太多了,大到拖拉机,犁,耙,拖车,收割机(小型的,拖拉机带动的那种),打稻机等等。小到镰刀,木叉,木掀,锄头,耙子,扫帚(打场必备)。

那时候的拖拉机可不是家家都有的,我记得爸爸叔叔伯伯弟兄几个兑钱才买的起一辆拖拉机,轮流使用,包括那时候的小型收割机和打稻机也是这样。干活的时候也是互相帮忙,干完这家干那家。

锄头是给我记忆最深刻的农具了,因为我小时候经常被叫到地里锄地,一干就是一上午。

最开始时候割麦子,割稻子都是用镰刀,没有机器收割,后来才有了小型的收割机,但是仅仅用来收麦子,割稻子不用它,因为割的不整齐。种过地的朋友都知道为啥,就不啰嗦了。小时候的手,可没少被镰刀割口子,现在手上还有好多疤。

木叉,木掀都知道吧?打场专用,还得配上我们最常见的扫帚,打好的粮食装袋子时,竹簸箕也是家家必备的。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农具:石滚。现在已经没人用了,搁原来那可是离不了的农具,拖拉机带着它碾麦子的场景,以后再也不会有了。

农村的木拉车,纯手工制作,现在也看不到了。我家的那一辆,用坏了之后也没再做过。

有时候看到没用的老物品,我喜欢把它们收藏起来,偶尔的看一看,感觉特别的有意义。











艳224251338


由于农村土地的流转和成片承包,更加适合机械化作业,这样更节省劳动力和提高产量。很多的农具退出了农耕文化的舞台。

在我的老家在过去打少量的秸秆类农作物的一种农具叫连枷,就是一根长木棍一头打一个眼,穿根小木棍,然后连结一片用四根细木棍编成的个片状的木排。打庄稼的时侯双手抓住粗木棍,然后用力一摇重重落下,就完成了一次操作。这样周而复始有时往往一打就是一天。

还有很多这样靠人力和畜力驱动的农具已被束之高阁了,成了父辈们辛苦劳作的记忆。




历经几番风雨


谢谢出题老师哈,让我勾起少时回忆。

以前我们小儿的时候,生长在那个农村哈,院子很大,里面种有各种果树哈,如枇杷,葡萄哈,香泡哈,石榴树哈,信手摘几个来吃吃哈,不要钱的哈。而且院子的围墙也高,在葡萄熟的时候哈,村里的小儿哈,还会爬上我家那个,很高的石子围墙来摘葡萄哈。我们家一般是装着没有看见哈。现在想来也很有趣哈。

只于说农具哈,我给大家说一样很有趣的农具哈,大家年轻人是很难了解的哈。

就是道掀哈,这种农具主要用于农田水向排水的,他待荘稼成熟时,对一些勾渠进行疏通哈。

但是农田里的泥鳅很多哈,所以每次去挖沟时都会铲到泥鳅哈,一般一丘田挖好,大致有一碗左右的泥鳅,那个美味哈,足可以消除一天的劳作辛苦哈。

再我们还会在,水稻收割好后哈,肩上扛着这把道掀去挖泥鳅哈,先把道掀往田里一按,然后用脚一踩,一大块泥就挖出来了哈。然后检查这块泥里有没有泥鳅,有时运气好时,一挖好几条哈,有时还会挖到黄鳝的哈,那心里美嗞嗞的哈,收获大大的开心哈。

但有时也会挖到水蛇,也是最让人胆战的事哈。

哈哈,小儿时的事,现在想来也不错哈。就写这点分享与大家哈,如喜欢可以继续翻阅哈

谢谢出题老师和浏览阅读的老师朋友哈,大家辛苦哈


官小妙易学工作室


随着农业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农耕用具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的农具走进了寻常百姓家里,很多儿时记忆的农具老物品随之消失,下面这几种,哪几个是你见过用过的呢?

一、铡刀

乍一看题主的图一还以为是啥,原来是铡刀,这可不是包青天的三口铡刀,而是给牲口铡草料用的,铡刀在农村很长一段时间被广泛的应用,如今已经停用了。

二、牛轭

这个牛轭(e第四声),我们那里的方言叫“牛阿”,就是如图黄牛背上木质的U型工具,说起这个牛轭,小时候见过最聪明的牛,你把牛轭放地上,它会自己用牛角穿戴起来,虽然明知是苦活累活,但一点都不胆怯,似乎天生就是要如此,也难怪农民对牛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了。

三、蓑衣

蓑(suo)衣,是雨季春耕必不可少的一件雨衣,蓑衣是用一种名为“蓑草”的草编织而成,非常厚实,可以像衣服一样穿在身上遮雨。蓑衣是纯手工编织,编好一件蓑衣至少需要两天的时间,以前农村家家户户都有一两件,每年的春耕都用的上,到今天依然有些农民在用,但已经非常少见了。

四、压水井眼

农耕用具,个人觉得目前农村已经弃用的压水井也应该算进来,这个压水井在我们那叫压水井眼,纯手工出水,不仅提供农民的饮水,很多田里的压水井眼被用来提供喷施农药和化肥的用水来源。

它的原理很简单,可以看成是一个大号的针管,往下压的时候吸水,往上提的时候靠单向截止阀导通不起作用,使水顺利一次次上吸排出。

五、风车

南方种水稻,少不了风车,纯木质机构,靠人周期摇晃手把,带动内部的扇叶,吹出的风把稻谷中一些空壳以及碎草吹走,小时候没啥玩具玩,这风车能给摇的自己全身冒汗,每次被看见,都会被大人严厉批评,毕竟作为家里经常用到的农具,被摇坏了在那个年代就很麻烦。

六、板车

板车是当年主要的运输工具,为了能使人拉得动,板车扶手上往往会绑上一根橡胶皮带,跨在肩膀上拉,这板车拉重了,拉起来非常费劲,特别是上坡下坡,更是要了老命,一不小心还可能来个“狗.吃.屎”

七、犁和耙

有牛轭的年代,就会有犁和耙,这犁和耙的主要承载结构是木质的,但真正与泥土接触的部位是铁的,如图就是一群小孩子在拉着犁来玩。

总结:农村有关“农具”的老物品大概就有这些,如果还有其他已经消失的农具,不妨下方留言分享。


农人解说


老的东西被新的东西替代,那是社会的发展是必然性,就象跟耕牛被铁牛替代一样。一系列的改革变迁,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从而给农民减轻了负担,同时减少了劳动力又增加了收入。

老一辈的思想不好的该丢的得丢,如封建迷信。好的该保留的还是要保留。譬如民谚俗语和一些种植经验。

我记忆中的有些农具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己慢慢退出了“江湖”,过起了隐居生活,有的甚至消失得无影无踪。

由于南北的差异,种植的农作物有所不同,所以所使用的农具在叫法和用途上也就不同。接下来我就结合我们南方当地农民使用的农具为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观点。

惯盆


农村人种植水稻时,用来打谷子用的木制大盆,样子就像一艘小船。以前穷人多,买不起打谷机,都是用这种盆打谷子的。

惯就是摔,打的意思,实用于人少的情况下,把谷穗在盆边摔打使谷子掉在盆底。由于笨重,效率低,现在都很少用了,普遍用打谷机的人多。

连盖

两根竹子一长一短,象大版双截棍,用绳子连在一起,专业打豆子的神器。打时手握大的一头,小的竹子从头顶上甩过,砸落在晒干的豆荚上,不一会豆子脱壳,然后用筛子筛出来,再把豆荚包括茎叶打成糠。

这种东西如果力使不合,还会自己打到自己,我小的时候就甩这个玩,吃过大亏,头上被砸了一个大包,记忆犹新。现在这东西农村见都见不到了,有的人怕认都不认识。

榔头

这个东西有大有小,木制品,小的长方形,有一个手柄,是用来锤土,锤草的神器,锤土主要使地板变得平整,还有砌墙的时候把土锤实使之牢固。

大的柄有斧头柄长,下面接着一个圆木形的木坨,用来打木桩,打田埂。现在也是见不到了。

皮条

这个东西以前是用长条形的牛皮做的,穿在一个锥形有孔的梭子上,后来牛皮也没有那么多,就把牛皮改成了棕绳。

是专门用来捆柴,捆草,捆甘蔗等大的东西用,捆好后用再用背皮背。这是我们山区人专用的东西,平原地方少见。

蓑衣

下雨时挡雨,冷时披在身上,地上潮湿的时候垫在地上坐,背东西时垫着背,这是农村里非常实用的一种农具。

这是用棕树上剥下来的一层毛皮缝制而成的,现在防雨的用具很多,这个也成了过去式。

除了以上介绍的,千斤,犁头,耙,刮耙,拉笆等等农具也见不到了,不知道我说的这些南方的朋友是否也见过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