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如果去的不是劉備,而是諸葛亮,東吳還有機會存活嗎?

劉洋溢L


一方面來說,諸葛亮不大可能去打夷陵之戰。

諸葛亮去打夷陵之戰的假設基本不能成立。就如同白起拒絕攻擊邯鄲,林彪不打無把握的仗一樣;諸葛亮是根本不看好,且反對打夷陵之戰的,在他看來這時候打東吳是百害而無一利的;或者舉這麼個例子:你讓諸葛亮去打夷陵之戰如同讓巴菲特去選高位的股票,然後讓他盈利一樣;

另外一方面,劉備發動的夷陵之戰不具備滅了吳國的實力,不存在滅吳的結果;

記得前面看過一篇文章通過,劉備軍兵力,東吳兵力對比(劉備軍兵力大概十萬上下,東吳調動的兵力六七萬)、當時魏蜀吳三國的態勢(吳蜀不大可能拼光國力,讓魏國鑽空子);

得出的結論是劉備的夷陵之戰主要兩個目的:

一,樹立自己一直標榜的品牌優勢:義;二,以武力相持和威脅,迫使東吳歸還部分關羽丟失的地盤;我認為分析還是比較到位的。所以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是為了達到一個政治目的,這個目的不大可能是為了滅吳。

最後來說下,如果硬著頭皮讓諸葛亮來指揮夷陵之戰會是什麼結果;

一,從諸葛亮的能力和性格來說。諸葛是一個比較謹慎,著眼於大局的政治家;從以後諸葛北伐主掌軍事履歷來看,更多的是穩紮穩打,不會有大勝(當然也和國家實力有關),也不會把自己置於全軍覆沒的險地;如果讓他去打東吳,最好的結果就是奪回一些被吳國佔領的地盤;

二,從全局考慮,諸葛亮也不會不考慮到魏國的存在,此時滅吳是不理智的做法;

總之,趕鴨子上架讓諸葛亮指揮夷陵之戰能達到的最好結局就是:奪回荊州,武陵桂陽等四郡;不具備滅吳的實力和時機;





遙想當年馬弓手


歷史的精彩之處在於給人無數的遐想和假設。

夷陵之戰是三國繼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後的又一大戰役。蜀漢劉備經過2年的準備揮師東吳,氣勢強勁,決意為關羽復仇。陸遜與劉備相持七八個月後,最終於夷陵一帶打敗蜀漢軍。夷陵之戰的慘敗,是蜀漢繼關羽失荊州後又一次實力大損。

夷陵之戰慘敗後,劉備逃到白帝城,吳將潘璋、徐盛等人都主張乘勝追擊,擴大戰果。但此時劉備收攏散兵以及趙雲的後軍來援,永安駐軍接近兩萬,陸遜已經失去攻克永安的機會。再加上他顧忌曹魏方面乘機渾水摸魚、襲擊後方,遂停止追擊,主動撤兵。九月,曹魏果然攻吳,但因陸遜早有準備,魏軍終於無功而返。次年四月,劉備惱羞於夷陵慘敗,一病不起,亡故於白帝城。夷陵之戰就這樣結束了。

如果是諸葛亮代替劉備東征,其歷史結局可能有所不同。首先諸葛亮東征對於劉備有以下不同:

一、諸葛亮不會像劉備那樣帶著為兄弟復仇的情緒化出徵,戰場更多的是理性思維來判斷軍事動態;

二、諸葛亮素來謹慎,不會貿然行軍更不會把自己置於險境之地,採取的策略更多的會和北伐曹魏一樣,步步為營,而不是速戰速決的冒進;

三、北部曹操擅於騎兵作戰,東吳擅於水戰,而蜀漢更傾向於山地戰,對東吳一戰,失去荊州就意味著蜀漢失去了精良的荊州水軍,對東吳作戰劉備七百里連營其實和赤壁一戰有很多類似,這也是無奈之舉。對於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臥龍先生,諸葛亮不會不知道己之所短,彼之所長,可能不會和東吳正面作戰,採取迂迴策略當是上乘,這樣一來後勤儲備的需求就會大大增加,也許諸葛亮真會走上毛主席讀盧弼《三國志集解》卷五十八《吳書·陸遜傳》的批語說的:土石為之,亦不能久,糧不足也。宜出澧水流域,直出湘水以西,因糧於敵,打運動戰,使敵分散,應接不暇,可以各個擊破這條路。

四、還有北方的曹魏,在蜀漢步步緊逼的的時候,會不會偷襲蜀漢根據地,和東吳實現對蜀漢的東西夾擊,亦未可知。三國的精彩就在於生存寄託在天下大勢的分析上實現三方的動態平衡。

綜上,東吳存活的幾率還是蠻大的,曹魏不可能坐視東吳被蜀漢吞併而無動於衷的。像陸遜在夷陵之戰後退兵是認為曹魏會趁隙攻擊而退兵,並非演義中的遭迷宮八陣圖所困無法追擊,其實質還是怕魏國偷襲。


玩轉荊州


這個問題不該這麼問,而是應該換成,如果換成諸葛亮去,是否還會敗這麼慘?因為這不是一個人的錯,而是實力的問題,以當時蜀漢的實力勝利的可能很小,而且領軍人物也沒有對對方有碾壓的優勢,反倒有所不如,所以換稱諸葛亮也是一樣。

如果說會有不同,那就是謹慎的諸葛亮不會如此大意的佈陣,也就是說諸葛亮還是會敗,就像後來的北伐碰到司馬懿一樣,就不給你機會,那你也只能無奈撤退,所以如果換成諸葛亮估計早就退軍了。而劉備是已經飄了,天敵曹操已經死了,東吳能讓自己看得上的周瑜、魯肅、呂蒙相繼死去,劉備認為東吳再無人才可用,陸遜在劉備眼裡只不過是一個黃口小兒,根本沒入了劉備的法眼,所以劉備此時感覺自己已經是天下無敵的,所以完全放鬆了警惕,即便把陣營擺了上百里,還認為陸遜不敢出頭,俗話說“驕兵必敗”,劉備也為自己的自大付出了慘重代價。

諸葛亮在事後說的一句話很有看點:

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這裡並不是諸葛亮在誇法正,而是發自內心的感慨,在軍事奇謀善策方面諸葛亮是打心裡佩服法正的,“法孝直為之輔翼,令翻然翱翔,不可複製”,有人說讓諸葛亮制衡一下法正的時候諸葛亮的反駁,而且劉備在軍事上的確更信任法正,諸葛亮說的也明白,就算是東征,如果法正隨行,必不會讓劉備狼狽至此,但也不敢說保證讓劉備贏,只是說能讓劉備不陷入危險而已。而軍事能力不及法正的諸葛亮能做到的就是少點損失,給蜀漢留住元氣。

所以換成諸葛亮的結局可能就是雖然失敗,但是損失不大,甚至有可能討要回來荊州一兩個郡,並不關乎東吳的存亡。


胡侃解密三國


諸葛亮是強硬的聯吳抗曹派,不會跟東吳開戰,如果東吳統帥仍是陸遜,就算贏了,也可以遇見是險勝,兩家深知曹丕坐山觀虎鬥,最後結局也只是義和,以蜀國兵力是不可能滅東吳抗曹魏的。


中國小貝貝


不要只看演義,劉備的軍事素養遠超諸葛亮,所以這是個偽命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