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甲狀腺結節就一定會是甲狀腺惡性腫瘤嗎?有什麼醫學依據?

雲美人


甲狀腺腫瘤在疾病中是較為常見的疾病,但由於甲狀腺結節與甲狀腺腫瘤非常的相似,所以很多人都較容易把他們搞混。其實這兩種疾病雖然都是腫瘤性問題,但是性質卻是不同的。甲狀腺腫瘤中,最多見的是甲狀腺良性腫瘤。甲狀腺癌並不常見,但近年來有逐年增高的趨勢。手術證明單個結節者80%為良性腫瘤,20%為惡性腫瘤。 甲狀腺上的結節可能是甲狀腺癌,也可能是甲狀腺瘤,結節性甲狀腺腫等其他病因,在末明確其性質以前統稱為甲狀腺結節,其中只有甲腺癌是惡性疾病。因此,甲狀腺上發現的結節末必都是惡性的。

單個結節的腫瘤發生率為15.6%—28.7%,而多髮結節癌腫的發生率,一般不到10%。說明單個結節癌腫的可能性數倍於多髮結節。

就性別而言,甲狀腺腫瘤多見於女性,其發病率女性較男性高4倍,但就甲狀腺癌和甲狀腺結節的比例看,男性高於女性,在每個年齡組中,甲狀腺良性腫塊和惡性腫塊的發病率相似,但是兒童時期的甲狀腺結節中,甲狀腺癌的發病率高,約佔50%—71%。因此,對兒童期的甲狀腺結節,應特別警惕癌的可能。

在很多人眼中,腫瘤=癌症=絕症。但事實不是如此。發病和死亡數量是不對等的,腫瘤和絕症不能劃上等號。

腫瘤≠癌症,腫瘤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大家常說的“癌症”多數是指惡性腫瘤。良性腫瘤大多數不會惡變,很少復發,生長緩慢,對機體影響較小。但也不能完全放任它發展,良性腫瘤還是有惡變的可能。而惡性腫瘤就比較危險了,它們有侵襲正常組織、轉移到其他器官的傾向。



發現甲狀腺結節就一定會是甲狀腺惡性腫瘤嗎?不一定!!!事實上,現在有很多人在體檢時都發現甲狀腺結節,有一些文獻報道稱如果用超聲檢查甲狀腺,約有50%可能檢查出結節,當然這也與年齡有關,年齡大的檢出率也會相對高一些。在檢查出甲狀腺結節的人群中,其中絕大部分是良性的。

甲狀腺結節不等於甲狀腺惡性腫瘤!

甲狀腺結節不一定就是甲狀腺惡性腫瘤。甲狀腺結節可由多種病因引起,根據病因不同,可以分為:增生性結節性甲狀腺腫、腫瘤性結節、囊腫、炎症性結節等。結節有良惡性之分,良性結節有結節性甲狀腺腫、炎症性結節等,而惡性結節最主要的是甲狀腺癌。

之前有數據統計顯示在所有結節中大概有5%是癌,但實際臨床上並沒有那麼多。發現甲狀腺結節不一定會是甲狀腺癌,結節中大概有95%以上是良性的,剩下5%即便是甲狀腺癌,也有很大可能是甲狀腺乳頭狀癌;而乳頭狀癌總體上治療效果比較好,預後好。有很多人在及早發現,經過正確治療後,能夠長期生存甚至治癒。所以也不需要過於擔心。

甲狀腺結節良惡性的鑑別,建議去找有經驗的醫生或醫院機構

甲狀腺結節良惡性的判斷,建議找一些比較專科的機構、醫院或者是比較有經驗的醫生檢查確認。良性結節一般不需要特別的處理,但定期複查還是很有必要的,需要通過定期複查觀察結節是否有變化。
對於甲狀腺結節活動度較差、結節形狀不規則、質地堅硬、或者有甲狀腺癌家族史、或者伴有呼吸困難、聲音嘶啞等症狀或情況的就一定要特別警惕,懷疑是否是甲狀腺癌。
【更多甲狀腺疾病信息,歡迎關注我第一時間收看!】


中大腫瘤李秋梨醫生


常見的原因往往是環境汙染、輻射線、碘缺乏或過量、遺傳因素、內分泌紊亂、勞累負荷過重等因素。


甲狀腺結節增大的危害:

1.壓迫食管(吞嚥困難,飲水嗆咳)。

2.壓迫器官(憋氣、呼吸困難)。

3.壓迫喉返神經(聲音嘶啞、失聲)。

4.壓迫大靜脈(面部青紫浮腫,頸部和胸前淺表靜脈明顯擴張)。

結節=癌症?

其實,甲狀腺結節非常常見。多個流行病學研究表明,目前甲狀腺結節的患病率大約為50%,也就是說,差不多一半的人都有甲狀腺結節。在甲狀腺癌的患者中超過90%的甲狀腺癌是乳頭狀癌,而乳頭狀癌是一種預後極好的癌。很多患者因為及時做了治療,和正常人一樣安享晚年。


發現結節就切掉?

確定為甲狀腺結節後,一般都是通過B超檢查對結節的特徵進行評價。在這些特徵中,形態、縱橫比、邊界、回聲、鈣化、血流對結節的良惡性判斷較為關鍵,個數、位置、大小對結節性質判斷後處理方式的選擇較為關鍵。

B超是甲狀腺結節評估的基礎,是一項敏感性較高的檢查方式,超聲造影、彈性成像、三維超聲等新技術都是在B超的基礎上更進一步評估結節。根據目前流行的危險分層方法,超聲檢查後可將甲狀腺結節粗略分成三類:良性可能性大,惡性可能性大,以及介於兩者之間的性質待定。

這樣的甲狀腺結節要警惕

(1)甲狀腺結節活動度差,且吞嚥時基本不活動,說明結節和頸部有組織有粘連;

(2)甲狀腺結節形狀不規整、表面不光滑,質地堅硬,而且沒有觸痛;

(3)甲狀腺超聲檢查顯示實性結節,呈低迴聲,邊界不清、病灶的縱橫比≥1比,血流豐富、有微鈣化;

(4)同時伴有聲音嘶啞、呼吸困難等周圍組織被侵犯現象要及時就醫;

(5)有頭部或頸部的放射線照射診斷及治療史者,有甲狀腺癌家族史等,尤其是青少年和男性,可能性更大;

(6)伴有質硬的頸部淋巴結腫大,抗感染治療後淋巴結不縮小者;


甲狀腺徐醫生


  甲狀腺結節不一定就是甲狀腺惡性腫瘤,甲狀腺結節是分為良性的甲狀腺結節和惡性的,甲狀腺結節很少發生癌變,甲狀腺結節可以多發,也可以單發,根據患者生活的飲食規律,還有個人免疫功能,甲狀腺結節會逐漸消失,或者越來越嚴重,如果發現甲狀腺結節,而且是良性的,不超過一釐米的,可以暫且觀察,而且三個月左右就需要複查一次,引起甲狀腺結節的發病誘因是有多種的,不同的發病誘因,那麼治療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如果是輕微的而且是良性的,可以用藥物治療,如果是多發的結節,而且有囊腫的,那麼是需要手術治療或者是穿刺治療的。


甲狀腺專家周翔


說的這麼絕對,答案當然不是了!

單甲狀腺結節就分為有:炎性甲狀腺結節、甲狀腺囊腫、甲狀腺腺瘤、甲狀腺惡性腫瘤等等。甲狀腺結節很高發,通過高分辨率的超聲檢查,檢出率在60%以上,也就是說10個人裡有6個以上的人有甲狀腺結節,當然多是良性的。

良性的結節包括結節性甲狀腺腫以及甲狀腺瘤等,惡性的主要是甲狀腺癌!可以說95%以上的甲狀腺結節是良性的,也沒有必要手術切除,剩餘的5%即使癌變了,也有兩種可能,如果是乳突型甲狀腺癌,治癒率也很高,後20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

這樣的結節要小心:結節較醜就是形態不規則、邊界還不清晰,有點像海膽一樣、低迴聲、血流信號豐富、砂礫樣微小鈣化(<2mm)等等,就要小心了,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

甲狀腺結節患者的生活注意;

(1)定期檢查:觀察甲狀腺結節的狀態,甲狀腺激素水平如何,以明確是否需要修正治療方案。

(2)飲食注意:注意飲食上碘的攝入,避免誘發甲狀腺功能亢進。但如果攝入過少,也可引起結節增大。因此,最好能諮詢專業醫生。


藥療君


肯定不一定啊!

甲狀腺結節,90%以上是良性的。

發現甲狀腺結節,首先判斷良惡性。超聲檢查高水平的醫生,準確率高達85以上。有必要的時候需要結合高水平的穿刺,可以提升準確率95%以上。

如果判斷清楚以後是良性的,那就開心了。不用手術。小的觀察即可,大的可以消融,總之輕鬆可以搞定。

如果判斷是惡性的,找個高水平的醫生就最關鍵了。

最後,還需要結合抽血的結果來判斷甲狀腺功能。功能有沒有異常,治療方法就完全不一樣。

總之,甲狀腺結節不用緊張,判斷清楚,輕鬆搞定。





發現甲狀腺結節當然不一定會是甲狀腺惡性腫瘤,雖然甲狀腺結節的患病率較高,但根據統計,約有95%的甲狀腺結節都是良性腫瘤,而惡性甲狀腺結節的僅有5%,在這95%的良性甲狀腺結節中,惡化的概率僅為1%,所以即使檢查出甲狀腺結節,也不必驚慌。甲狀腺結節分為單髮結節與多髮結節,其中單髮結節的惡化概率較高,所以如果檢查出多發甲狀腺結節,也可不必太過擔心。雖然良性居多,但不能放任不管,平時還是要注意避免大量進食含碘高的食物,定期到醫院進行檢查。


甲狀腺醫生陳輝


甲狀腺結節是指發生在甲狀腺腺體內部的一類異常結構的統稱,近年來其檢出率和發病率都很高,這與超聲儀器分辨率的提高有密切關係。甲狀腺結節從數量上可單發,也可多發;從體積上有大也有小。

引起甲狀腺結節的病因很多,通常與碘的攝入不足或者過量有密切關係,比較常見的原因有甲狀腺慢性炎症、自身免疫失調、內分泌紊亂、遺傳因素等。

甲狀腺結節從形態結構及病理改變上可分為以下幾種 :


一、瀰漫性結節

多見於碘的攝入量過高或者碘缺乏以及甲狀腺激素合成酶缺陷等自身原因,引起甲狀腺腺體異常增生,內部出現瀰漫分佈的結節樣改變,伴隨甲狀腺體積增大。比如結節樣甲狀腺腫和毒性甲狀腺腫。

二、腫瘤性結節

指生長在甲狀腺腺體內部的實性包塊。包括良性結節和惡性結節,大多數體檢很小,少數良性結節體積較大。常見的腫瘤性結節包括甲狀腺纖維腺瘤、甲狀腺乳頭狀癌、濾泡狀癌以及轉移癌等等。


三、囊腫性結節

這類結節實際上屬於含液性結構,可能與碘缺乏導致局部甲狀腺組織的退行性改變或者內分泌失調有關係,這些囊腫體積很小,一般沒有任何症狀。除此之外,還有部分的良性結節因體積增大導致內部出現囊性變,以及個別的囊性癌。

四、炎症性結節

由於甲狀腺的急性、亞急性化膿性炎症以及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均可以形成結節,這些結節往往比較模糊。早期伴有疼痛感。極少數情況下甲狀腺結節為結核或梅毒所致。


雖然說甲狀腺結節的檢出率很高,但是絕大多數的結節是良性的,不需要特殊處理。如果同時有甲狀腺功能低下或者亢進,應該給與針對性的藥物治療。對於結節體積較大者,可以考慮手術切除。

在眾多的甲狀腺結節中,如果超聲檢查發現結節形態不規則、縱橫比大於1、邊界不清晰、回聲低或極低、有點狀鈣化,應當考慮是惡性結節的可能。這類惡性結節大概佔甲狀腺結節的5%左右。

總的來說,絕大多數的甲狀腺結節是沒有問題或者是良性的,大家不必擔心,每年做一次甲狀腺檢查就可以了。



你好,近幾年來我周圍有好幾位朋友親戚檢查出甲狀腺問題,有惡性的有良性的。甲狀腺結節做彩超會有詳細的說明,例如邊緣是否鈣化,縱橫比是否大於1,應該還有很多因素。有的通過彩超直接就能判斷出惡性的可能,有的需要做穿刺或者手術做病理來判斷。

所以如果有甲狀腺結節,還要配合彩超及醫生的分析及建議,謹遵醫囑。如果醫生說暫時沒問題,定期複查就好。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莫莫花鬥鬥


目前甲狀腺彩超檢查通用TI-RADS分級:

1類:正常甲狀腺

2類:良性結節(0%惡性)

3類:可能良性結節(80%)

4類:可疑結節(5~80%惡性)

4a(惡性5~10%)

4b(惡性10~80%)

5類:很可能惡性結節(惡性>80%)

6類:活檢證實的惡性結節

一般達到4b級的話,還是建議手術切除,病理明確診斷,3級及以下的話一般建議定期複查,4a級的話結合臨床具體分析,可以考慮隨訪,但如有變化儘早手術切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