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离好,还是辞职好?

lolozerzer


作为一名人力资源工作的从业者,告诉大家自己离职和被公司辞职,该如何选择。

大道理我看下面的几位朋友都已经讲了,所以说我就讲一个核心点,这个核心点决定了你到底应该选择自己离职,还是可以考虑被公司辞退。

员工在和企业结束正式劳动关系的时候,企业都会出具一张解除劳动关系证明。这张解除劳动合同证明有两种写法,一种是基于员工个人意愿而提出的解除双方关系证明,另一种可以写成基于企业要求,解除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

这两者之间的核心差别就是在于,如果是基于企业原因而提出的,企业方可以写成是由于员工个人能力的不胜任,导致解除双方劳动关系。如果员工的真实情况确实如此,那你凭借拿着这份解除劳动关系报告,去新的公司竞聘,那你的个人核心竞争力就很小了。

所以当你确定公司将与你解除关系的时候,你可以透过自己的关系去询问一下人力资源部门要好的同事,了解一下公司一般跟员工解除个人关系的时候会开具哪种证明。如果企业是本着员工有利的原则开具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也就是说企业和员工解除劳动关系,并不想影响他寻找下一份工作的时候,那你可以选择坐等被公司辞退,理由就在于你可以拿到一笔不小的补偿金。

补偿金的计算公式是按照你在公司的司龄按N+1个月的工资算。

以上,供参考。


HR王张杰


离职,是几乎每个职场人都经历过的事情。有的离职风风光光,有的离职黯然神伤。能够顺利且满意的离职,不仅考验我们的勇气,也考验我们的智慧。

一、离职期员工处于特殊的劳动关系状态

一般情况下我们与公司就是两种关系:在职的时候存在劳动关系,离职以后没有劳动关系。但是这么说还是有些绝对,因为处于离职状态的员工就是处在将要脱离还没有脱离劳动关系状态的人员。这个时候,员工个人和公司都特别敏感。

1.责任区分敏感

在一些工作安排和结果责任的确定上,一般情况下,要离职的员工能躲就躲;而公司却还想再最后的关节尽量让员工正常工作或者多付出一些。

2.利益关系敏感

对于将要离职的员工来说,自己的每一分利益得失都会特别关注,放在心上,不愿意也不允许在最后的关头吃亏;而对于公司而言,在这个时候对于员工的利益也是比较敏感,在奖励、绩效和浮动工资核算和发放等方面小心翼翼,甚至比较刻薄。

3.同事关系敏感

将要离职的员工因为特殊的身份,对周围员工的一言一行特别在意;而周围的同事,因为昔日的同伴将要离职,也会在心理上有所波动。

以上每一项都会关系到双方下一步采取的措施。要离职,无论是主动离职还是被动离职都要考虑好这些因素。


二、离职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无论谁离职,无论自动离职还是辞职,以下问题必须考虑清楚:

1.工作关系

主要是指手头工作有没有完成,假如放弃不管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另外,还要考虑工作交接的问题,尤其是手头与财务有关的事项。

2.考虑一下自己的利益得失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不赚别人的便宜总不能让自己吃亏吧。

A.工资核算问题

如果你自动离职或者主动辞职,是否会影响工资的正常核算。所谓正常核算包括工资能够完整、准确及时的发放,还包括工资核算时的扣除项目--会不会因此扣除一些相关的费用。

B.绩效问题

一般员工的收入都有绩效的部分。一方面离职要考虑绩效考核期,比如你工作了两个月,第三个月就是绩效工资发放的时间了,你是否决定放弃这两个月的绩效?另一方面,就是你的绩效核算,会不会因为自动离职或者辞职影响绩效核算的数额,有多大影响。

C.补偿问题

补偿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你离职,公司应该给你的补偿,自动离职不一定没有补偿,你要不要?另一个是如果你没有辞职而自动离职了,公司会不会以遭受损失为由要求你进行补偿。

3.目标责任的问题

一方面,你离职以后有了比较好的着落了吗?想清楚自己离职以后的路该怎么走了吗?不要做离职以后茫然或者后悔的事情;另一方面,决定离职是因为什么原因?没有在公司继续努力可以工作下去的理由了吗?

以上三个方面的思考和判断是决定你如何离职和要不要离职的关键因素。

三、对于如何离职的个人建议

如果你已决定离职,到底如何离职?个人提出三个建议:

1.对个人和企业双方都有利的原则。

离职不等于永别。原来单位的同事、领导甚至老板都不一定在什么时候会再遇见;另外,离职也只是自己职业生涯中的一个小环节,在以后的职业路途上还要不断成长。基于双方都有利的原则离职是皆大欢喜,比较明智的选择。

2.顺利履责

站好自己的最后一班岗,按照劳动法要求提前30天书面申请离职在后续的工作中把手头的事情做好,做好工作交接。

3.职业目标清晰

对于自己为什么离职,是否一定要离职以及离职以后的去向都有明确可行的规划,免得自己处于被动和作出后悔的选择。

离职不是大事,但却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基本修养体现,也是一个职场人不断走向成熟的表现。希望你一切顺心。


回答不当之处见谅


指尖视野


能辞职,尽量不要自离。根据经验来说:

首先,没有完成交接等常规的离职流程,极易在出勤、工资在计算时出问题。

其次,若是自离,会给职业生涯留下污点,未来若是背景调查或者碰到老同事,会很尴尬,甚至影响发展。

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对离职流程做了总结和梳理,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我如何提离职,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辞职是每个职场人士都会经历的事情。但一言不合说走就走的辞职不算本事,辞职后拿不到应得工资的情况也比比皆是。辞职无忧,公司批准,工资到手才是职场老司机,那么,如何提离职,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今天总结几点,结合人情、制度,让离职办理的有理、有据、有温度,即便离职,也展现出不一样的职场魅力!

一、事先沟通

虽然辞职,但往往人情还在,若直接一纸辞职信或者一封邮件抛出,未免显得过于唐突和不近人情;

当决定辞职时,先主动和上级坦言相聊,说明自己的离职决定(离职原因提前想好,可稍作渲染);离职

最后,和上级协商出最后的工作日,注意留好交接时间,和领导安排新人的时间。

二、书面或邮件申请

此处提醒,人情固然在,但为了更好的保护自己,避免违背“劳动法”,对于试用期员工提前三天,正式员工提前三十天,书面或者邮件正式提出辞职申请,做好相关副本的留存和备份。并跟催领导的审批。

三、单据审批

在接近最后工作日的提前2-3天,开始走公司的常规流程:

1、较为正规的公司,离职流程需从系统提交,如OA、ERP、E-hr、PS等,考虑审批人看系统的频率不高,注意提交后逐一跟进各审批人,避免流程卡在某一环节;

2、有些公司是走线下的单据,同上一一找到各审批人进行审批;审批完成后,交到HR处。

3、常规的单据有离职申请单和离职交接单,涉及上级领导、人资、考勤、财务、行政等环节的审批。


职场有门道


自离?自己离职?

如果这样解释,和辞职有什么区别?

自离,解释下。


兔兔宝贝贝


自己辞职也好,公司辞退也罢,前提是您得找到下一份工作,土豪随意,以本人经验而谈,辞职前务必要把以下工作做好

1、工作期间的文件备份。

2、财务方面报销和来往账目、五险一金全部核对完毕,避免离职后纠纷。(非常重要)

3、工作交接清晰,包括客户交接方面。


嘿江197680833


感谢题主!

自离也好,辞职也罢,在离开前最好是找到下一家公司,毕竟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在离职前,一定要做好交接工作,这也是对你人品和未来口碑的一个考验,希望您能明白。



老水说事


自离与辞职都是解除雇佣关系的方式,前者的时效更明显,后者则是在惶恐的煎熬中度过,当然,我很赞同后者,因为,在保证自己能够拿到应得的薪水的前提下,我履行了中国劳动法对于劳动人民的职责,说白了就是做了合法的事,劳动法既保护着我们,也约束着我们,所以我们要理性自己的行为,图一时之快,伤害也会随之而来……


酸菜42


自離你就拿不到一分錢,辭職還可以把伙食費,車費錢賺回來,自己的辛苦錢幹嘛不要啊😂😂😂


內向的我


肯定是辞工好,做什么事情无论长短,要有始有终


峰308897399


辞职吧,记得收集上班记录,有证有据,不怕他不发工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