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一村民,成为汉中市“最美系列人物”

镇巴一村民,成为汉中市“最美系列人物”

镇巴一村民,成为汉中市“最美系列人物”

王小红,女,生于1977年7月,镇巴县平安镇老庄坪村村民。20多年前,一场矿难使打工的丈夫半身不遂,王小红毅然挑起了照顾丈夫、抚养两个小孩的重担。她每天起早贪黑,操持家务,耕田种地,农闲时到附近打零工挣钱,在帮扶干部的鼓励下又发展生猪养殖,在她默默付出中使这个家从一无所有到逐渐富有,她的不断创新和干劲十足的精神被当地群众广为赞许。她被评为汉中市2018年第四期“最美系列人物”

1997年,王小红与丈夫结婚,婚后育有一儿一女。为了解决一家老小的生计问题,丈夫告别妻子开始了离乡背井的打工生涯,妻子辛苦操持着家里一切事情,在小两口的共同努力下,没几年小日子就日益红火起来,这样的幸福让周围的邻居都好生羡慕。但往往生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意外。2005年,丈夫在山西省汾西煤矿下井采掘时,煤矿突然发生坍塌,当时就将他半截身体压入矿石下导致昏迷,等丈夫在医院的病床上醒来,面对他的却是两腿要被截肢,一辈子将要与轮椅为伴的噩耗。当时的王小红还不到三十岁,面对如此大的打击,丈夫一蹶不振自暴自弃,让她再寻好人家改嫁,还常常对她冷言冷语。王小红无数次的流着眼泪忍受着,她知道丈夫是怕拖累她才对她如此态度。但丈夫越是这样,她却越是坚定了自己要照顾他一辈子的决心,时间长了丈夫心软了不再赶她走了,其实他知道他根本就离不开自己贤惠的妻子。从此一家老小的沉重负担,全部压在了王小红瘦弱的肩头,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她不仅要照顾一家人的饮食起居,还要整天想着法子怎么能多赚一点钱,让生活过得稍微好一点,让她两个上学的孩子穿的好一点,吃得好一点。于是她每天起早贪黑的劳作,处处计算着怎样节省,怎样划算。每天满脑子都是要怎样多赚一点钱,虽然接受着社会的帮助,但她却一心想通过自己努力让这个家过上幸福的生活。生活很艰辛也很艰难,但是她从未退缩过,也从未想过要放弃这个家,她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用沉默扛起了一切。

二十年来,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干着相同的事。后来赶上国家精准扶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策,国家加大了对贫困户的帮扶力度。2016年她家被评为贫困户,王小红家养猪六头,玉米三亩,牛一头,农闲还到附近打零工挣钱,供养一个大学生,一个初高中生,成了附近文明的女强人。她通过多方努力,家庭仍未摆脱贫困,经该村驻村工作队和包扶责任人多次到家了解致贫原因,帮助她制定了脱贫计划,为她家评选了农村低保,对住房实施了危房改造,安装了自来水,为其安排了产业扶持,资金5000元,落实了教育扶贫政策,通过核算对比,鼓励她加入了老庄坪村全顺专业农牧合作社,她将产业扶持资金和小额贴息贷款共55000元全部入股,当年分红4950元,从此实现了资源变资金,农民变股民,有了稳定收入。同时,她在传统的劳作技术上改进创新,用自己已有的资源搞生猪养殖,一举脱了贫,从此走上了致富道路。她用自己的行动一步一步地让这个家从一无所有到逐渐富有,她的不断创新和干劲十足的精神也被当地的群众广为赞许。

二十年的坚持不懈,二十年的顽强努力,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她作为一名妻子、一位母亲能做的事。她成为了弘扬家庭美德的典范,真正做到了对丈夫孩子不离不弃,真正做到了不等不靠,自力更生以求得发家致富。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传统中国女性身上闪耀着的勤劳、善良、勇敢、乐观、慈爱的美德。她的坚持乐观、勇敢顽强、从不放弃、无私奉献、自力更生也在不断地激励着我们,激励着这个社会。苦难磨砺着爱的坚强,爱却因苦难而更显光芒,谁说病床前头无贤妻,王小红用行动告诉我们:爱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来源:文明汉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