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女車主坐奔馳、南京女業主坐沙盤,消費者維權之路何去何從?

前段時間,陝西西安“奔馳維權事件”引發網友的關注和熱議,可謂賺足了流量。

但隨之而來的是,南京一女子坐沙盤維權,毀壞售樓處用來宣傳的沙盤,被刑事拘留。

西安女車主坐奔馳、南京女業主坐沙盤,消費者維權之路何去何從?

奔馳女車主害怕的事情還是發生了——掀起了維權者效仿的熱潮,本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是正當合理的事情,但他們卻似乎曲解了維權之路。

其實,在小編看來,“奔馳維權”、“坐沙盤維權”只是被鬧出來了才被廣泛關注的維權事件。

在生活中普遍存在著店大欺客的現象,但消費者往往會因為自身處於弱勢地位,嫌麻煩而自認倒黴,選擇沉默,這就容易助長商家的囂張氣焰。

西安女車主坐奔馳、南京女業主坐沙盤,消費者維權之路何去何從?

類似的案件數不勝數,比如盛行一時的共享單車,交押金了才能使用,但隨著單車的泛濫,很多公司難以為繼而破產,導致消費者紛紛反映押金退不回來的情況,最後只能自認倒黴。

小編作為一個法學僧,為我國消費者權益屢屢受侵,但卻總會選擇沉默的情況深感憂慮。

那麼,面對這類不公平的事件,消費者作為弱者應該怎樣做到有尊嚴的維權呢?希望以下的方法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們每個人都是消費的主體,在面對權益侵害時,應該尋求合法合理的途徑解決,不能效仿上面幾種維權方式,不能認為只要自己目的合法,就可以恣意妄為,擾亂社會秩序。

首先,找到合適的投訴主體。

消費者在發現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立即向商家投訴,也可以選擇向廠家總部投訴,說明自己的利益需求。

一般情況下,選擇商家總部投訴效果比前者更佳。

第二,如果與商店協商未果或者不用協商直接向消費者協會投訴。

記得老師在傳授知識的時候講到過,如果在消費現場與商家協商無果的話,可以立即撥打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中心,並且還講到這樣一個例子:在餐館吃飯,很多時候,餐館都是會收餐具費的,餐館這種做法極不合理,我們有權提出異議,如果餐館不服,可以搬出法條讀給他們聽。

在《湖北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第24條有規定,餐飲業經營者應當免費提供符合質量標準和衛生條件的餐具,不得設定最低消費額,不得拒絕消費者自帶酒水,不得收取開瓶費等不合理費用。

西安女車主坐奔馳、南京女業主坐沙盤,消費者維權之路何去何從?

不要認為這是在斤斤計較,或者不好意思因為幾塊錢的餐具費而鬧得不愉快,要敢於利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一般情況下消費者可以利用郵寄或者當面的方式向被訴方消協所在地投訴。

投訴須說明具體商家、商品名稱,認為質量或者服務不滿意的情況和理由,告訴接待人員是否存在“三包”或者其他服務,攜帶發票等證據。

如果是容易腐爛變質的東西還得抓緊時間維護權益。

第三,可以通過申請仲裁機構仲裁處理消費爭議。

但選擇這種方式受當事人雙方需要訂有仲裁條款或者仲裁協議的限制。如果沒有協議或者合同中沒有仲裁條款,仲裁機構是不會受理此種申請的。

然後,我國受理消費者仲裁申請的仲裁機構主要是各級消費者協會設立的仲裁委員會和一些國家機關設置的仲裁部門。比如湖北宜昌市的消費者糾紛仲裁機構可以選擇市工商局市場科仲裁委員會工商中心。

仲裁機構一般是當事人雙方共同確定的,並不是單方能夠決定的。

仲裁機構受理之後,會查明事實、理清責任,對事件先行調解,達成調解協議,送達調解書。在調解書送達之前當事人反悔以及未達成調解書的情形下,仲裁機構會做出裁決,裁決的法律效力決定了法院可以依申請進行強制執行。

西安女車主坐奔馳、南京女業主坐沙盤,消費者維權之路何去何從?

第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在沒有仲裁條款或者協議以及不選擇其他方式的情況下,也可以走訴訟途徑,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採用訴訟方式的,應當向有管轄權的法院提起訴訟。

消費者糾紛引起的民事訴訟,一般由商家主要營業地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或者服務提供地法院管轄。

由於情況不同,選擇管轄法院也有區別,在此就不贅述了。

如果有需要的話,可以查閱《消法》等法律法規,或向當地律師事務所律師諮詢。

西安女車主坐奔馳、南京女業主坐沙盤,消費者維權之路何去何從?

第五,可以尋求新聞媒體的幫助。

互聯網時代,為我們帶來了很多便捷之處,消費者維權無果,可以尋求有影響力的新聞媒體的幫助,利用公眾輿論打擊不法行為。這不等於前面兩種“按鬧分配”的方式,按鬧分配確實是利用了媒體的傳播作用,但是本身這種間接的方式並不提倡。

消費者可以直接去尋找當地有影響力的新聞媒體,向媒體訴說自己的真實遭遇,並提供對自己有利的憑證。新聞媒體會選擇傳播,而這種負面傳播對商家是不利的,會給商家帶來一定的壓力,進而得到相應補償。

瞭解了具體的維權途徑後,消費者為了使自己的訴求得到支持,應該收集和保管好可以支撐自己訴求的證據,比如要儘可能保留購物信息,商家的一些書面承諾,三包服務呀,贈品呀,發票等對自己有利的憑證。

在購買產品或者服務之前,充分利用未支付時的消費者是上帝的優勢地位,向產品或服務提供者諮詢相關產品信息、質保、產品性能,可以貨比三家,維護自己對產品的知情權。

西安女車主坐奔馳、南京女業主坐沙盤,消費者維權之路何去何從?

最後,囑咐大家,維權途徑千萬條,合理合法第一條。“按鬧分配”並不是妙計,我們需要走正當合理的途徑,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小編可能有漏掉或者錯誤的地方,歡迎各位小夥伴們進行補充和修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