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互联网+教育”创新沙龙成功举办,探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2019年4月27日下午,第三期“互联网+教育”创新沙龙在北京师范大学成功举办。

“互联网+教育”创新沙龙是由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与未来之星联合主办的专业学术沙龙,搭建理论跟实践对话与交流的平台,共同探讨“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沙龙由《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提供媒体支持。

本期沙龙主题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教育资源建设和共享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平台和方式途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中的不同主体可通过怎样的机制相互合作?资源共建共享需要哪些政策或机制保障?本次论坛邀请了不同领域的代表,一起分享不同领域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成功案例,并深入探讨和分析“互联网+”时代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形式、途径和机制。

沙龙由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赵宏老师主持。参加本期沙龙的四位分享嘉宾分别是:同方知网副总经理薛德军、学堂在线副总裁张波、天津市和平区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主任卢冬梅、好未来企业社会责任经理秦鲁晓。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冯晓英教授、陈青老师、谢浩老师、王晓艳博士等相关师生,以及《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编辑部主任单玲,好未来未来之星负责人李悦涵、企业社会责任经理耿华,同方知网产品总监吕蜜、天津大学药学院王东华副教授等参加了本次沙龙讨论。

第三期“互联网+教育”创新沙龙成功举办,探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本期沙龙与会者合影

同方知网副总经理薛德军以同方知网CNKI协同备课为例,介绍了大数据环境下集团校数字课程共建共享。他认为SPOC相比于MOOC可以强化课堂概念和师生连接,更适合于学校教育,KSPOC知网则以大教研组、共建知识库等功能支持集团校SPOC课程共建共享。未来还将更加注重5G等教育技术的应用、数字资源知识化、系统化,以及基于版权的知识传播和服务。

第三期“互联网+教育”创新沙龙成功举办,探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同方知网副总经理 薛德军

学堂在线副总裁张波同样提到了当下MOOC结课率低的问题,并及介绍了学堂在线SPOC的做法:通过给特定学校单独的教务管理平台,通过雨课堂对课堂教学数据进行收集、处理、沉淀从而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成果,以及光感应黑板技术的应用。最后还介绍了学堂在线为在职人员提供学历教育以及面向社会看展算法训练营的成功实践。

第三期“互联网+教育”创新沙龙成功举办,探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学堂在线副总裁 张波

天津市和平区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主任卢冬梅从国家教育政策执行者和对接一线教师的教育资源建设者的角度上,分享了关于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现存的问题,以及对未来改革的思考。她首先介绍了和平智慧校园工程以及云端和平构想,进而提出了什么是资源,如何更好应用现有资源,如何做好资源前期规划,资源如何常态化更新、可持续发展等多个问题。她认为资源建设最终要坚持用户思维,提供用户需要的资源,资源的使用者同时也是资源的建设者。教育资源方面的改革应该是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综合改革,而不是某一个方面的改革。

第三期“互联网+教育”创新沙龙成功举办,探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天津市和平区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主任 卢冬梅

好未来企业社会责任经理秦鲁晓则以好未来“希望在线”教育扶贫项目为例,介绍了依托平台进行资源共享,依托人工智能提高教学效率的教育教育资源共享、帮助实现教育公平的模式。

第三期“互联网+教育”创新沙龙成功举办,探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好未来企业社会责任经理 秦鲁晓

四位嘉宾结束分享后,与会者与分享嘉宾进行了深入互动。天津大学王东华副教授分享了何为优质教育资源以及如何做好教育研究的思考。北京师范大学高欣峰博士提出了名师工作室运营模式的问题,获得了同方知网薛德军副总经理的解答:平台提供资源支持,由区域/学校共同推动校级名师与市级名师带领普通教师一起备课成长。《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编辑部主任单玲提出了如何调动同等学力学员学习积极性、组织管理教学的问题,获得了学堂在线张波副总裁的解答:组建专门教学团队,包括教务处、督学、教学功能,坚定地走一条保证质量的路。北京师范大学田阳博士提出的远程学习者学分认证问题也得到了张波副总裁的回答:线下考试可以确保学分认证的严谨性,另外,学生观看视频、与教师互动、回答测试题等数据均可作为平时分的依据,更多保证学分认证的措施还在探索中。北京师范大学王晓艳博士提出公益项目在乡村学校推广的问题,获得了好未来企业社会责任经理秦鲁晓的解答:挂职干部可以起到推动连接的作用,一旦试点班打开,学校看到效果,再推动就会顺利。天津市和平区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卢冬梅主任也回答了关于校企合作的问题,认为应当有一部分教育人站出来做教育领域的产品经理,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搭建桥梁。

第三期“互联网+教育”创新沙龙成功举办,探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参与嘉宾分享感想、提出问题

最后,主持人赵宏老师对此次沙龙进行了总结,指出基础教育或是高等教育,政府、高校、企业、出版集团或是一线教师,不同领域面临着不同的资源建设问题,需要通过不同的实践,最后形成一个适合自己领域的,既契合政府的政策导向,又契合实践领域用户需求的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规则、组织保证和机制建设,这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并再次感谢了各位嘉宾的支持和精彩分享。

第三期“互联网+教育”创新沙龙成功举办,探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北京师范大学 赵宏老师

来源:BNUcMOOC 摄影/撰稿:蒋琪

延伸阅读

“互联网+教育”的知识观与本体论 | 首期“互联网+教育”创新沙龙在北师大举办

第二期“互联网+教育”创新沙龙成功举办 探讨线上线下学习空间的融合

第三期“互联网+教育”创新沙龙成功举办,探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