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香港美女:没房别追我,有房有高潮。

最近“在香港买房有多拼?”上了话题热搜。

前几天去香港旅游,真切的感受到,香港的房子很高很密,好像一脚可以踏进别人的屋子,不夸张;

没有阳台,衣服都挂外面;

十字路口绿灯通行时的声音节奏让人心跳加快,仿佛走慢一步就是有罪;

鳞次栉比的高楼压抑的让你喘不过气。

95后香港美女:没房别追我,有房有高潮。

95后香港美女:没房别追我,有房有高潮。

95后香港美女:没房别追我,有房有高潮。

95后香港美女:没房别追我,有房有高潮。


听同行的人说,“穷人才住闹市,富人都住在山上。”

95后香港美女:没房别追我,有房有高潮。

95后香港美女:没房别追我,有房有高潮。

这里应该是某几位大佬的

住所吧。

95后香港美女:没房别追我,有房有高潮。


01

香港人对“房子”的认知


近期,TVB纪录片《有楼万事足》拍尽香港人买房的艰辛。

①有人选择男友的标准,毫无疑问就是买房!

95后香港美女:没房别追我,有房有高潮。

像这样的女孩,一眼就能看出她不乏追求者。她还有一套“有房有高潮”理论:

95后香港美女:没房别追我,有房有高潮。


②有人每月啃老、花男友的钱,3年存下40万首付。

95后香港美女:没房别追我,有房有高潮。


③有人从大学起立志花10年时间买房,每天只花50港币,去学校的澡堂洗澡,选择女朋友的标准是会省钱。

95后香港美女:没房别追我,有房有高潮。


02

香港的棺材房


大家对香港的印象:

国际大都市,摩天大楼、名贵跑车,

全球最安全、富裕、繁荣的地区之一,

拥有世界级的建筑、快节奏的生活。

95后香港美女:没房别追我,有房有高潮。

95后香港美女:没房别追我,有房有高潮。


但在香港繁华奢侈的背后,掩盖了多少人的辛酸故事?或许对于香港的普通人来讲,是几辈子都无法改变的现状。

95后香港美女:没房别追我,有房有高潮。


前两天看到一篇文章,《在香港,有20万人住着棺材房!》,文章内容更加让人体会到,香港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繁华、有情怀的背后同样也有着你不可想象的辛酸与无奈。

在香港,租金最高的不是中环,不是山顶豪宅

而是全港十八区里最贫穷的——深水埗

95后香港美女:没房别追我,有房有高潮。


隐藏在深水涉街头巷尾的是那些被称为劏房,棺材房的居所。

①劏房

标配:厨房、卧室、客厅三合一

面积通常 ≤ 8㎡

租金约合人民币2500~4000/月

类似内地的群租房,

近20万人居住在劏房里,

人均居住面积5.7平方米。

95后香港美女:没房别追我,有房有高潮。

95后香港美女:没房别追我,有房有高潮。


这就是高度繁荣的香港,

我们电视上看到灯红酒绿的香港。

双层床,小沙发,冰箱,

洗衣机和小桌子,

这些物品令本就狭小的空间,

显得十分拥挤。

居住在劏房内的一家四口,

姐姐和弟弟趴在床上写作业,

下面是他们的家人。

95后香港美女:没房别追我,有房有高潮。

95后香港美女:没房别追我,有房有高潮。


公寓内的厕所和厨房连在一起,

构成一个独立空间。

②棺材房

标配:1张床

面积≤4㎡,最小的不过1.4㎡

仅仅放得下一张床,

人在里面只能躺着,

租金约合人民币1600~3200/月

当横向空间已经无法再被利用时,

房东们把目光投向了纵向空间。

95后香港美女:没房别追我,有房有高潮。


在油麻地、深水埗、观塘,

有些人每晚都睡在 " 棺材 " 里,

在原有的板间房的基础上,

以 " 井 " 字形上下分割,

改装成六间小房。

由于位置狭小,

进入房间后只能直挺挺躺着,

像躺在棺材里一样,

便得名 " 棺材房 "。

95后香港美女:没房别追我,有房有高潮。

95后香港美女:没房别追我,有房有高潮。

95后香港美女:没房别追我,有房有高潮。

95后香港美女:没房别追我,有房有高潮。


夜幕下

中环写字楼与平民小屋

共存

一如这个贫富悬殊巨大

的香港

95后香港美女:没房别追我,有房有高潮。


在香港这样一个弹丸之地,承载了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融合,东方文化和西方文明在这里摩擦碰撞出不一样的色彩。

也有人会说,香港的人均收入都很高,一般人的月平均工资可以达到1.5万元,即使餐厅洗碗的服务人员可以达到12,000左右,这在大陆是不可能的。

与我们的3、4000元的平均工资相比,香港普通百姓的收入显然要高得多,为什么普遍却没有钱呢。

95后香港美女:没房别追我,有房有高潮。


这是因为虽然工资高,但消费水平也很高,即使简单的一碗面,也要六七十,租一间很小的房子也要6000多……

如果……

有机会让你选择,

你会选择生活在这样一座城市吗?

更多信息关注(惠州楼市信息咨讯)公众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