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能力並不比諸葛亮差,為何卻非常害怕諸葛亮?

SmileTotoro


真讀三國,不看演義:司馬懿真的害怕諸葛亮麼?

據守不戰的司馬懿

諸葛亮在和司馬懿對峙期間已經身染疾病,揮師渭水,佔據優勢兵力的司馬懿卻拒守不戰。為了取得突破,諸葛亮先後進攻北原、陽遂等地,卻兩次被郭淮識破計策,未取得進展。為了引誘司馬懿迎戰,諸葛亮派遣使者給司馬懿送去女子衣裳,司馬懿受到侮辱,假裝很生氣,卻只是千里請戰以拖延時間。他從蜀漢使者處得知諸葛亮的近況,笑道:“諸葛亮吃的少又事務繁忙,怎麼能夠長久活著呢?”由此可見,諸葛亮當時身體狀態已經很糟糕,無論是漢軍和魏軍都清楚這個情況,而司馬懿是鐵了心要做烏龜,寧願被嘲笑畏蜀如虎,也不願意迎戰諸葛亮。難道司馬懿真的是怕了諸葛亮?

司馬懿是否怕了諸葛亮?

筆者可以肯定的說,司馬懿是真的怕了諸葛亮,而且是深入骨髓的畏懼。面對諸葛亮大軍,司馬懿據守不戰可以理解為一種戰術,善戰固然重要,善守也是軍事家必備素養,既然司馬懿最終保衛了魏國的邊境,拖死了諸葛亮,笑到了最後,那麼他的“龜殼”戰術就用對了。因此,司馬懿面對諸葛亮的據守不戰並不能說明司馬懿畏懼諸葛亮,真正證明司馬懿畏懼諸葛亮是在諸葛亮死後發生的事件。

諸葛亮病逝五丈原以後,原本的安排是讓魏延斷後,姜維次之。以魏延的能力,斷後應該不成問題,但是由於魏延與楊儀的矛盾在諸葛亮病逝以後變得愈發不可收拾,主張繼續北伐的魏延拒絕撤退,並且帥兵堵截大軍退路,這樣一來,蜀漢大軍直接暴露在魏軍面前。筆者心想,魏延這是在向蜀漢將士示威:沒有我魏延,你們根本沒法安全撤退,不得不以我為主導繼續北伐。然而魏延的算盤卻落空了,還搭上個謀反的罪名,只能說令人惋惜了。

司馬懿得知諸葛亮病逝以後終於不再固守,主動追擊蜀漢軍,就在魏軍即將追上漢軍之際,姜維急中生智,讓楊儀“反旗鳴鼓”,假裝向司馬懿發起反擊,司馬懿害怕中計,見狀後撤數十里,姜維帶領蜀漢軍隊安然無恙的撤退。當時留下一句諺語“諸葛走生仲達”,這個故事足以證明司馬懿對諸葛亮的畏懼。有人說,筆者是不是三國演義看多了,正史上哪有什麼死諸葛走生仲達?但是查閱晉書、漢晉春秋、資治通鑑等史料,都找到了這段記載,唐太宗李世民還為此嘲笑司馬懿:

“生怯實而不敢逼,死疑虛以猶遁。”因此,筆者說的這個故事真實性是毋庸置疑的。

司馬懿為什麼畏懼諸葛亮?

有人會質疑,司馬懿憑什麼畏懼諸葛亮,筆者依據相關史料記載,得出一個結論——司馬懿是被諸葛亮打怕了。在歷史上,諸葛亮先後進行過五次北伐和一次自衛反擊戰,只有第四次北伐和第五次北伐的對手是司馬懿。據資治通鑑記載,第四次北伐之時,司馬懿先後在上邽、滷城被諸葛亮打敗,其中滷城之戰是諸葛亮北伐以來的最大勝利:

亮分兵留攻祁山,自逆懿於上邽。郭淮、費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麥,與懿遇於上邽之東。。。。。。賈詡、魏平數請戰,因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懿病之。諸將鹹請戰。夏,五月,辛已,懿乃使張郃攻無當監何平於南圍,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吳班逆戰,魏兵大敗,漢人獲甲著三千,懿還保營。——資治通鑑

然而蜀漢軍隊糧草不繼,諸葛亮被迫撤退,司馬懿派遣張郃追擊諸葛亮,卻被諸葛亮射殺在木門道。晉書關於滷城之戰的記載反而是說司馬懿大獲全勝,但是木門道在滷城東北,諸葛亮卻是向西南撤退,假如晉書記載是真的,那麼諸葛亮是瞬移到了滷城東北的木門道殺的張郃麼?這也同時解釋了司馬懿為啥不敢追擊蜀漢軍隊的原因了:王雙、張郃都是前車之鑑呀!

綜述,司馬懿真的害怕諸葛亮。

參考文獻:

《三國志》

《資治通鑑》


亭殿閣


國學文化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探討交流!

為何說司馬懿害怕諸葛亮,可能主要體現在:空城計、死諸葛走生仲達這兩件事情上。

我個人認為,並非是司馬懿害怕諸葛亮。更重要的是,心裡因素,司馬懿其人多疑、戰策保守的一種體現。

兩人大戰一輩子,相互之間非常熟悉,此時,攻心之計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很顯然諸葛亮在這方面更勝一籌。

針對此觀點,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探討。


國學智慧書院


以個人的觀點,並不認為司馬懿能力比諸葛亮強,怕,司馬懿是真的怕諸葛亮,具體觀點如下:

從歷史角度來看,司馬懿與諸葛亮有過3次對決,諸葛亮均以失敗告終,第一次對決是諸葛亮割了司馬懿的麥子與司馬懿大軍相遇,司馬懿大敗,後面司馬懿在追諸葛亮過程中,被諸葛亮埋伏,損失幾員大將,這是司馬懿第二敗,第三次對決是大家熟悉的“死諸葛嚇走活仲達”的千古恥笑。從諸葛亮與司馬懿的三次對決都可以看得出司馬懿能力確實不如諸葛亮。

也許會有人說,司馬懿並不是不如諸葛亮,而是採取守勢,不費一兵一卒,讓諸葛亮退兵,是最明智的選擇,另外如果司馬懿殺了諸葛亮,司馬懿也會被殺,這樣的觀點並不是沒有道理,但是對於司馬懿來說,是不符合邏輯的,首先,司馬懿採取防守,讓諸葛亮缺糧主動退兵,這種戰略確實是一種戰略,但是司馬懿並不是第一次跟諸葛亮過招就採取防守,從歷史來看,司馬懿是與諸葛亮過招後,自知能力不如諸葛亮,之後才採取守勢。

司馬懿採取守勢之後,就一直不出兵,諸葛亮撤退,司馬懿就追,諸葛亮一停下來,司馬懿就停下來,這樣也使得司馬懿落得個“畏蜀如畏虎”的稱號。我有人說,因為司馬懿知道諸葛亮要死了,才採取守勢的,這也是不成立的,首先,司馬懿採取守勢的時候是諸葛亮第五次北伐,到諸葛亮第六次北伐,司馬懿也一直採取守勢,在這個過程中,司馬懿帶領魏國士兵任憑蜀國士兵侮辱,由於士兵的不滿,司馬懿不得不用千里請戰的恥辱計謀,來應付士兵。由於這次北伐,諸葛亮利用士兵在魏國的土地上種地,解決了糧食問題,諸葛亮完全可以跟司馬懿耗下去,如果諸葛亮壽命還可以活兩年?司馬懿是不是就這樣跟諸葛亮耗兩年?雖然在消耗戰的過程中,司馬懿猜測到諸葛亮命不久矣,但是卻也並不知道諸葛亮還能活多久。

由於司馬懿的手中現有的兵力就數倍於諸葛亮,加上司馬懿可以調動邊境40萬大軍,對付諸葛亮幾萬大軍,實在是不是個問題,而且司馬懿還佔盡天時地利人和,司馬懿的兵力是完全可以滅了諸葛亮,滅不了那就只能說司馬懿能力不如諸葛亮了。如果是上面所說的,司馬懿完全可以滅了諸葛亮,但是怕被曹家殺掉,這也不是沒有道理,但是想想也是不成立的,第一,司馬懿可以採用打敗諸葛亮,而不殺諸葛亮,這是最明智選擇,一來自己有功,二來諸葛亮還在,曹家不會對自己怎麼忘。第二,司馬懿可以殺了諸葛亮,讓自己流傳千古,回去後,解甲歸田,不涉及曹魏政權,還會丟性命?第三,諸葛亮都已經死了,司馬懿這時候完全可以滅了蜀國大軍,甚至滅了蜀國,結果司馬懿看到諸葛亮的木像掉頭就跑,這種情況,不知道司馬懿有多怕諸葛亮,如果司馬懿不是真怕,那完全可以滅了蜀國大軍,因為諸葛亮已經死了,回去也可能是死,還不如滅了蜀國大軍,留下一個功勞,如果能滅了蜀國,那司馬懿就是魏國大功臣,曹魏一時半會也不會讓司馬懿丟命,這才是最好的選擇,結果司馬懿空手而歸,諸葛亮死了,好像是司馬懿殺的似的,挺高興就會了,沒有佔到蜀國任何便宜。

從上面可以看出,司馬懿能力確實不及諸葛亮,司馬懿一開始採取守勢也不能是完全正確,第一,雙方採取守勢,蜀國雖然消耗糧食,但是魏國消耗的糧食會更多,只能說魏國糧食足,但是從國家來說,這也是一種消耗國力。第二,採取防守並不能解決問題,這次你防守,諸葛亮退了,但是軍隊還在,下次還會來,這也就是諸葛亮為什麼會北伐六次,姜維九次,只有側底打敗敵人,把敵人有生力量消滅了,才能除根,所以說司馬懿的防守策略並不是正確的選擇,但是不能不說司馬懿運氣好,只拖了兩年諸葛亮就死了,如果諸葛亮再活十年,那就夠司馬懿拖的了。

從歷史角度來看,司馬懿並沒有真正贏過諸葛亮,只是諸葛亮的北伐成全了司馬懿一統三國,司馬懿成了三國的最大贏家,但是從全局來看,司馬懿成全了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也與諸葛亮品質形成鮮明對比,使得諸葛亮流傳千古,而司馬懿遺臭萬年,諸葛亮成了三國的最大贏家。

不知道你有什麼看法,歡迎討論


汐水柔情


不是怕諸葛亮 而是怕曹操卸磨殺驢 過河拆橋

諸葛亮派關羽守華容道放走曹操一個意思 如果當時張飛去曹操一定死路一條 曹操死北方一亂 東吳一定乘機出兵搞點劉備 劉備當時太弱了 互相牽制 達到和諧 司馬懿 諸葛亮都是人才中的人才


印度a色


這個問題應該不是害怕,這就是司馬懿的聰明之處,曹操沒有司馬懿與劉備沒有諸葛亮並不是一件好事,曹操沒有司馬懿可能就被劉備滅之,劉備沒有諸葛亮可能就被曹操滅之。如果司馬懿被諸葛亮殺了,諸葛亮可能也得死,如果諸葛亮被司馬懿殺了,可能司馬懿死的更快。空城計,實際是司馬懿與諸葛亮演的一場戲。空城計實際是司馬懿放走了諸葛亮應該更恰當。如果空城計,諸葛亮被活捉,司馬懿可能死定了,司馬懿與諸葛亮他倆應該是一根繩的螞蚱。相互制衡制約的一個作用,才有安全感,才可以保命生存。高手與高手過招,心理有個呼應,彼此很清楚。感覺應該是這樣感覺……


甜瓜20875


越是兩人能力旗鼓相當,越是謹慎小心,戰戰兢兢,生怕走出一步,所以司馬懿害怕諸葛亮,但反過來,諸葛亮幾齣祁山均無果而返,所怕的也是司馬懿不好對付,諸葛君怕司馬懿但書上沒說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