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外留學生:私下換匯有風險,一不小心就觸犯法律!

據中國領事服務網消息,日前,近百名在英國中國留學生的銀行賬戶因涉嫌洗錢被凍結,該事件引起媒體普遍關注。無獨有偶,前段時間,西班牙也發生了大量中國公民賬戶無法正常使用的情況,包括限制使用櫃員機、禁止國際匯款、凍結賬戶、甚至直接要求關閉賬戶等。對此,外交部領事司提醒海外中國公民進一步提高防範意識,採取有針對性措施規避有關洗錢風險。

據有關駐外使館瞭解,部分留學生賬戶被凍結的罪魁禍首可能是“私下換匯”或者幫助別人換匯,有關賬戶因異常變動遭當地警方懷疑涉嫌洗錢而被凍結調查。

中國海外留學生:私下換匯有風險,一不小心就觸犯法律!

長期以來,因匯率更優惠、換匯門檻低,包括留學生在內的海外中國公民私下換匯習以為常。但是卻往往忽視這背後的的風險,給自己在當地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造成負面影響。

一、私下換匯可能遭遇詐騙

2018年以來,中國駐英國、俄羅斯、加拿大、澳大利亞、韓國等使領館多次發佈提醒,稱接到中國公民求助反映遭遇換匯詐騙。詐騙分子往往以“優惠匯率”為誘餌對受害人進行詐騙。受害人多通過朋友推薦認識詐騙分子,在微信群中與對方聯繫,輕信對方發來的銀行轉賬截圖,導致上當受騙,遭受經濟損失。

二、私下換匯涉嫌洗錢犯罪

私下換匯最大的隱患在於無法保證對方資金來源合法性,易淪為洗錢鏈條的一環。在各國加大對洗錢案件查處打擊力度的背景下,犯罪團伙利用留學生來實施洗錢活動屢見不鮮。

中國海外留學生:私下換匯有風險,一不小心就觸犯法律!

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都不斷加大打擊包括洗錢在的金融犯罪活動的力度。英國高度重視打擊洗錢犯罪,是世界上最早通過刑事立法打擊洗錢犯罪的國家之一。2018年10月成立國家經濟犯罪中心,打擊嚴重有組織經濟犯罪。西班牙也不斷加強金融監管力度,嚴查偷運鉅額現金、代購奢侈品變相幫助洗錢等行為。同時,大力強化對銀行監管。當地銀行一旦發現賬戶資金往來有可疑之處,很可能採取凍結賬戶、無理由銷戶等手段。

如銀行賬戶使用較隨意,資金往來頻繁,就極易引起當地銀行監管部門警惕。如被調查人員無法證明賬戶資金來源的合法性,可能面臨錢款被沒收、罰款、行政處罰等,甚至陷入刑事犯罪訴訟當中,直接影響在當地求學、就業、徵信、簽證申請等。

三、私下換匯也涉嫌違反中國法律法規

根據2008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私自買賣外匯、變相買賣外匯、倒買倒賣外匯或者非法介紹買賣外匯數額較大的,由外匯管理機關予以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金額30%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中國海外留學生:私下換匯有風險,一不小心就觸犯法律!

2019年2月1日生效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非法買賣外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非法買賣外匯的違法行為做出了更詳細更嚴格的解釋,其中明確規定,實施倒買倒賣外匯或者變相買賣外匯等非法買賣外匯行為,擾亂金融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四項的規定,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從中國有關法律法規中不難看出,如海外中國公民私下換匯,無論是通過銀行轉賬、支付寶微信等平臺還是當面交易,均涉嫌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非法買賣外匯的行為,達到一定數額的,構成非法經營罪,或將面臨罰款、拘役、5年以下有期徒刑甚至更嚴重的刑事處罰。

中國海外留學生:私下換匯有風險,一不小心就觸犯法律!

四、海外中國公民應提高防範意識

外交部領事司提醒海外中國公民進一步提高防範意識,採取有針對性措施規避有關洗錢風險。

一是務必通過正規合法渠道換匯。

要全面瞭解並遵守當地相關法律法規,對一些所謂以“優惠匯率”換匯的行為要保持警惕,務必通過銀行等合法渠道換匯。同時,要避免小額多次存款等有洗錢嫌疑的行為。

二是在幫他人代購、置業等行為中如涉及大筆資金,應事先要求對方提供證明其資金來源合法性的證據。

中國海外留學生:私下換匯有風險,一不小心就觸犯法律!

三是如賬戶被凍結,請積極配合調查,與銀行等有關方面保持溝通,依法、理性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對於銀行提出的合法合規的要求,應予以積極配合。對於銀行服務缺失甚至涉嫌違法的情況,特別是涉及歧視的言行,應堅決予以反對並妥善維護自身合法維權。

四是中國駐外使領館將在職責範圍內積極協助海外中國公民維護自身正當、合法權益,但也不會包庇任何違法犯罪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