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死後為什麼要周公而不是姜太公輔政?

忘憂清樂閣主


被美化的歷史

我們看到的都是經過美化的周朝歷史,周朝800年曆史,這導致被周朝滅掉的商朝遺民也都自認為是周人了,所以就沒人說周朝的壞話了。同時後代孔子及其後來的儒生,都喜歡借古諷今,以至於又對周朝歷史進一步美化。

比如周公,去掉那些浮誇的溢美之詞,你會驚奇的發現,周公做的事兒,和明末清初攝政王多爾袞做的事情幾乎一模一樣,都是前任皇帝的弟弟,都名義上輔佐年幼的侄子,實際上就是帝王!後來死的早,實權又回到了侄子手中,不然這個皇帝就是個傀儡而已。

所以表面上一團和氣的周朝,遠沒有想象的那麼美好,看下姜子牙的封地就心裡有數了,封在了最東邊,也就是今山東大部分地區,除了臨海的一面,其他疆土都與周王朝隔著好遠,看起來像不像不放心齊國,用一堆諸侯國來圍起來了?

或許姜子牙正是看出來伴君如伴虎,所以終其一生都沒怎麼會齊國,而是把齊國交給小兒子管理,自己和大兒子一直在周王朝的鎬京“輔佐朝政”,但實際上,與人質何異?當初周文王不就是被紂王囚禁了好一段時間?


瓦爾登的船伕


姜子牙,小說《封神演義》裡的大咖!滿天神佛都是他封的。但是,真實歷史卻完全不是一回事。姜子牙,姜姓呂氏,名望(一說名尚),號飛熊。古人男子稱氏女子稱姓,因此姜子牙的名字實際上應該叫呂望或者呂尚,而不是姜望或者姜尚,至於姜子牙這個名字出於何處,本人沒有查到相關史料,不好隨便亂說。太公這個稱號倒的確是呂望的,但是並不是“姜太公”而且“太公望”,呂望被周文王拜為太師之後,被尊稱為“太公望”。但是,無論如何也沒有姜子牙、姜尚、姜太公這樣的說法。



呂望的確是周文王、周武王時期重要的大臣之一,也是周文王、周武王的首席“智囊”。周武王滅商,呂望功不可沒,這也是周武王後來尊稱其為“師尚父”的原因之一。但是,呂望僅僅是文臣而已,而且他是周初少有的、不是帶著資產加盟的股東之一。周初所封的諸侯基本上都是周王室姬姓子弟和一些投靠周文王、周武王的商封諸侯。但呂望不是,他是夏商時期的沒落貴族之後,到商末時已經淪為了白丁,甚至還不如後來的劉備!他之所以能夠被封為諸侯,完全是因為“功勞”。而這也註定了呂望不可能成為周公旦那樣的人物!



眾所周知,無論是商周,還是後來的封建王朝,血緣始終是維繫王朝的重要紐帶,外姓權臣一直都是統治者最為忌憚的。同姓權臣雖然也會遭到忌憚,但是終究不會威脅到王朝本身,其只對君主個人的地位產生威脅。而周初分封的諸侯絕大多數都是姬姓子弟,呂望不是姬姓,這就註定了他會受到姬姓子弟的忌憚和防範。周武王可以用他、重用他,甚至尊稱他為“師尚父”,但是絕對不可能把年幼的兒子周成王交到呂望手裡!周公旦就算是取周成王代之,周天子依然是姬姓!但是,呂望一旦生出野心,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商初的名臣伊尹便是最深刻的教訓,伊尹是商湯手下的異姓重臣,商湯滅夏,伊尹功不可沒。但是,後來將商王太甲流放的恰恰就是這位伊尹!權臣流亡商王,無論是出於忠心還是野心,都不是王朝之福!這或許就是周武王最終選擇了周公旦而不是呂望的原因所在!



從呂望的封地也能看得出,周王室的姬姓子弟們對這位“大功臣”並不十分放心。呂望被封在了齊地,而齊地並不是故商的腹地,而是原來東夷部落的地盤。換句話說,周天子給呂望的是一塊靠海的“蠻荒之地”!即便如此,周王室還是不放心,看看齊國周圍,燕國、晉國、魯國,都是姬姓封國。說白了,呂望的封地不僅是“蠻荒之地”,而且還處於周王室姬姓子弟的環繞、監視之中,這和周初的所謂“三監”幾乎如出一轍。不僅如此,呂望被封為齊侯之後,並沒有能夠像其他諸侯一樣之國,而是由兒子接管了齊國,呂望本人被留在了鎬京,名義上是重用,可實際上與“監視”無異。呂望之上有了周公旦,其作用已經不大了,從後來的史料記錄來看,呂望也的確沒有太多發揮空間。因此,將呂望留在鎬京,最大的作用就是“監視”!當然,順帶著也可以讓他發揮發揮參謀的作用。



說到這裡想必大家都明白為什麼最終輔政的是周公旦而不是呂望了吧?說白了,周文王、周武王重用呂望不假,但是對他卻並不完全信任。他們真正信任的還是自家的姬姓子弟,又怎麼可能讓呂望成為第二個伊尹呢?雖然伊尹離現在的我們已經非常遙遠,但相對於周文王、周武王無非明清與現代的距離,在歷史長河中,這點距離可以忽略不計,周文王、周武王對伊尹之事不可能不知道,他們又怎麼可能讓呂望成為第二個伊尹?


農民工老楊歪說歷史


這個問題不妨用《封神》原著來答一答。封神雖然是後人加工的神話故事,但如果與正史(比如《史記》)相參照,多少還是能得到一些有意思的答案。

簡單說來,有以下幾個原因。

1、親疏有別

周公是誰?武王的親弟弟!姜太公是誰?姜子牙,外姓人,儘管是伐紂之戰中功勞最大的功臣,但的確是外姓人。

《封神》第100回,列侯分封國號名諱:

文王第四子姬公旦,佐文、武、成三王,有大勳勞於天下,成王時為大宰。武王封其長子伯禽於曲阜,號為“魯”。

太公呂望起自渭水,為文、武兩朝帝師,號為師尚父,輔佐武王平定天下,有大功,封國營丘,為齊侯。

2、年紀有差

按封神原著,姜子牙九十八歲封完神後功成身退。武王向來都稱姜子牙為“相父”,這一年42歲(或51歲),可見姬發都沒姜尚大,更別說周公了。可見,在兩人年紀對比上,周公春秋鼎盛,而姜尚已經是個快要入土的老人,除非腦袋被門夾了,否則武王就不會用姜尚輔政。

3、折騰不起

武王伐紂功成於公元前1046年,克殷三年之後,前1043年,姬發就駕崩了。此時姜子牙已就封國。我在一篇文章中想像過,姜尚的這條路充滿了艱辛:本身他年紀已大,加之林深難行,視野所及,盡是狼蟲虎豹與原始森林。西岐(今寶雞岐山縣)到營丘(今山東臨淄)有多遠,地圖可以查到。因此姜尚的赴國之路,最快得半年左右,最慢得一至兩年。而且就算姜子牙半年就到了營丘,他還要馬上面臨三個問題:一是萊人爭國;二是修繕城池;三是送子就國。這一番折騰下來後,差不多也得兩三年光陰。

現在聽說天子駕崩,姜尚又得花小半年工夫趕回西岐去,最大的可能就是,他還沒奔著喪,就先把自己奔沒了。

4、武王駕崩甚速

大人物都沒想過“上天之子”的自己也會死。惟其如此,才不會過早安排身後之事;而等到他想安排的時候,已經什麼都來不及了。武王一直覺得自己還能活幾十年,孰料他竟然會走到“相父”的前面?

在武王彌留之際,恐怕他的心裡嫉妒姜尚活得更長佔了上風。

5、周公吐哺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周公輔政,教化四民,政通人和。即使恐懼流言,仍能平二監之亂。賈誼評價他說:孔子之前,黃帝之後,於中國有大關係者,周公一人而已。

周公用鐵一般的執政才能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知子莫若父,知弟莫若兄。兄弟兩人畢竟在一起相處了40餘年光陰,周公已經用無數次機會充分證明了自己。

姬發又怎麼可能有這麼好一弟弟而棄之不用!


王事情


這一問題的關鍵之處在於,周武王病重之時,是要指定繼承人還是輔政者。

《史記·周本紀》的說法,是周武王死後周成王繼位,但周公恐怕天下人背叛,便自行攝政當國。然而,在《逸周書·度邑》篇中,周武王是明確指定周公旦作自己的繼承人!

兩本史書的說法哪一種更加正確?

<strong>

西周初上溯至商朝,父死子繼與兄終弟及都是正常的傳位模式。應該採取哪種模式,應該是統治者自覺哪種方式更有利於統治。因而,《史記》所記與《逸周書》所記都有可能:在當時政治環境下,周武王無論選擇哪種傳位模式都符合當時人們的普遍認知。

可作為政治家,周武王在考慮下一代接班人之時,不光是自身喜好,更應該考慮哪種模式會對周人的統治更加有利。


周武王末年之時,《史記》用了一句極為簡略的話來說明天下大勢:“武王病,天下未集。”可當時天下局勢之嚴重,遠遠不是這一句話所能概括。

周人在第一次東征之前,曾經有過一次孟津會盟,當時號稱有八百諸侯不期而至。可在周武王正式決定伐紂之時,卻僅僅率領了八個盟友就前往伐商了。為什麼周人不多帶些盟友來壯大自身實力?為什麼周人寧願冒著巨大風險,帶著不到五萬人的軍隊,就去討伐號稱有七十萬大軍的“天邑商”?

恐怕其中最大的原因就在於,周人深知孟津盟會時的八百諸侯,在“倒紂”這一點上與周人是有相同目標;但在“倒紂”後,誰來取紂而代之卻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商紂王倒臺後,誰來做新的“帶頭大哥”?第一次東征時期的八個盟友與周人達成了一致,但其餘的多數諸侯國會不會認同周人當他們的“帶頭大哥”?這一點,周人卻不敢確定。

正是因為擔心孟津盟會上的八百諸侯不能與周人時刻保持同心,所以在第一次東征之時,周人才帶上了八位確定的盟友,而不是八百諸侯。


此外,眾多的商人在反抗商紂王時期選擇與周人合作,但商人大多卻是“反紂而不反商”。在周人第一次東征前,商王國的太師與少師曾經當著微子的面發誓:“殷商或許有災禍,我們都要承受這場災難;殷商或許會滅亡,我絕不會做敵人奴僕!”(《尚書·商書·微子》)可在牧野之戰前,太師與少師是攜帶著禮器逃亡到了周國!以此而言,商王國很多人選擇與周人合作討伐商紂王,只不過是他們想換一位“帶頭大哥”,而並非改朝換代。

總而言之,周武王去世之際,天下局勢極為複雜:商王國外部,眾多諸侯國並不因此而承認周人為新的“帶頭大哥”;商王國內部,很多人仍然懷念商人君臨天下的舊日子,不願周人來統治他們。如此情況下,到底是讓年幼而不知世事的周成王當政,還是找一位成熟而有才的弟弟來領導周人“繼續革命”?


因此,周武王臨終前最為關心的大事,不是選擇輔政人,而是繼承人。作為繼承人,無論姜太公能力再怎麼強,但他始終都是外姓人,不可能得到大多數週人的認可。

然而,即便是採取了“兄終弟及”的傳位模式,周公旦在周武王的眾多弟弟中,僅僅排在第四;在周公旦之上,他還有一位同母哥哥管叔鮮。為什麼周武王要選擇周公旦而不是管叔鮮作為繼承人呢?

<strong>

早在周文王時期,周公旦就已在政壇暫露頭角,史稱他“多才多藝,能使鬼神”;周武王繼位後,周公旦更是他的得力助手。從《逸周書》各篇來看,周武王每每遇到難題,都是找周公旦商議;甚至在周武王心理防線快到崩潰時,也是找周公旦來進行排解。管叔鮮雖然是老三,但與周武王的感情卻不如周公旦。

其次,周公旦本人的政治才能更為突出,也是他最終能被周武王看中,成為繼承人的關鍵因素。

在周人第一次東征勝利之後,周武王曾經與身邊大臣商議,該如何處理商遺族。他首先找來姜太公,問他:“該如何處理商國的士人?”

姜太公答道:“我聽說喜歡的人,就要愛屋及烏;憎恨人,就要奪走他的僕從家吏。將我們的敵人斬殺殆盡、免留後患,如何?”

周武王聽了,不置可否,又問召公奭(sì),召公答道:“有罪者殺之,無罪者活之。”

周武王仍然不吭聲,最後問周公旦。周公旦答道:“讓每個商人都居住在自己家中,有田地耕種。不改變他們舊有的一切,親近那些對周人仁義之人。底層百姓即便有罪,都歸罪於紂王。”周公旦的方案,在當時複雜的政治環境下,無疑是最佳的處置方案:對於商人中上層,只要他們能順從於周人,就不改變他們舊有的一切,保持他們舊日的生活狀態;商人中的底層,即便是他們曾經參與反周,但罪過都歸於紂王,不再追究他們的責任。在商人政治勢力仍然遠遠強於周人的前提下,周公旦的“全面統戰”之法,無疑是最為可行、也是最為全面的方法。

周武王聽了周公旦的方法後,也不由得感嘆道:“有這樣廣大懂得氣度,就可以平定天下了!”(《說苑·貴德》)

正因為周公旦本人與周武王關係密切,而且周公旦本人的政治才能出眾,讓周武王最終定下了周公旦作為繼承人。


但這種“任人唯賢”選擇繼承人方式,並沒有得到周人的廣泛認同。

<strong>

不但遠在東土的“三監”不能理解,連身處鎬京的召公也頗為生疑:“(周公)當國踐祚,召公疑之”。這說明,讓周公旦做繼承人雖然是正確的抉擇,但未必能得到周人的普遍認可。這導致周公旦在發起第二次東征的過程中,困難重重,遭遇到了周人內部的重重阻礙。經歷了這一切後,周公旦後來制禮作樂,才明確以宗法制作為周人繼承製度。為表明以身作則的態度,周公旦在執政七年後才還政成王;在後人看來,這七年就成了周公旦的“攝政”了。

因此,周武王不是不要姜太公輔政,而是周武王臨終前考量的並非輔政之人,而是當政之人。這樣的前提下,姜太公才能再高,都不可能成為周武王的繼承人。


欲雲談史論今


讓我們暫時忘記《封神演義》,看一看周武王、周朝政權當時面臨的嚴峻形勢,我們就能得到這個問題的答案了。

周武王面臨複雜的治國形勢

周武王滅商後,面臨的局勢非常嚴峻。

首先,就是如何治理商朝留下的廣大地區。

由於商朝統治範圍大,統治時間長,他的殘餘力量還十分強大。

商朝的貴族生活是十分奔放的,其奔放程度,比之後來的羅馬都不遑多讓,從《尚書》、《詩經》的篇章中,我們能發現,商朝的貴族有濃烈的奢靡酒風。


不止是紂王本人,整個商族的貴族,都有濃烈的酒文化。他們的作風十分熱情奔放。

商朝的經濟形態也是多樣化的,畜牧、農耕、商旅,各種經濟都十分發達。

對於周朝來說,長期單一的農耕生產方式,相對嚴格的貴族生活方式,都與商地格格不入。

因此,對於商朝的遺留貴族來說,他們當初或許不滿紂王的統治而支持討伐紂王,但他們卻很可能很難接受周人帶來的生活方式。

同時,如東夷等地,當時許多部族都接受了商朝的統治,顯然,這些原本就是“夷狄”的部族,可不會隨著商朝的滅亡而效忠周朝。甚至,在三監之叛時,這些部族都響應了原商朝勢力的號召,參與了叛亂。

因此,周武王在滅商後,常常夜不能寐,憂慮不已。常找商貴族請教存亡之道。

周武王過早去世,形勢更加危急

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各種問題還沒有得到有效解決時,周武王去世。年幼的周成王即位。

在嚴格的嫡長子繼承製確認前,各朝代沒有明確的繼承製度,有父死子繼的,也有兄長弟及的。周武王本人,當時就是越過他哥哥伯邑考成為接班人的。

伯邑考未能即位,並不是因為被開發廚藝的蘇妲己,做成了披薩。


因此,當時周武王過快去世,當時具備繼承資格的人很多,周公本人,以及當時在商地監視的蔡叔、管叔等人,都理論上具備繼承可能。

因此,周武王去世時,“天下未集,群公懼”。這樣的局面,決定了必須由重臣來攝政,輔佐年幼的成王面對挑戰。

為什麼不是呂尚

對於呂尚,很多朋友可能都以為他是類似於諸葛亮一樣,什麼都一把抓的人物。實際上,這是一種誤解。

在周武王時期的決策集團中,呂尚以周武王老師的名義執掌軍事;周公處置日常政務;召公、畢公作為周武王左右顧問,協助決斷。


呂尚在牧野之戰中可是帶隊親自衝鋒陷陣的人,哪吒、楊戩能幹的活,他都能幹。

因此,此時不選定呂尚,而選擇周公輔政的原因就很直觀了:

1、專業分工上,此時已經結束滅商大業,進入以政治治理為主的時代,自然以原本負責處置政務的周公擔任攝政。至於軍事家呂尚,去到齊地就封,在需要戰爭時,還可以配合周公,對假想敵商族殘餘形成夾擊之勢。

2、身份上,呂尚是當時決策中樞中唯一的外來人才。即使武王願意以呂尚為攝政,也難以有效壓制周族出身的功臣、實力派。

後來,管叔等就藉口不滿周公攝政而發動叛變;假想,如果當時是呂尚攝政,那麼,這個局面就很可能變成大批周族功勳反對外來呂尚的叛亂,那叛亂規模可能會比歷史上真實發生的規模要大許多。

佈局收到的效果,影響了中國數千年

以周公輔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當三監諸侯結合商朝殘餘勢力叛亂後,周公迅速發佈了討伐的命令。

平叛的具體過程如今已經難以完全復原了。

但是,大致方略是:周公自己率領王師主力自西向東;呂尚率領齊軍從東往南打;伯禽率領魯軍從北向東南進軍。徹底擊敗了叛軍,同時,消滅了五十多個東夷諸侯。


周、齊、魯,對殷商殘餘勢力構成夾擊之勢。

這次戰爭,是對牧野之戰的補充,是真正徹底擊敗了商朝強大的殘餘勢力。

在此次戰爭結束後,周王朝才有了底氣推行一系列,對中國後來歷史產生深遠影響的制度。

通過更為系統嚴格的諸侯分封制,建立了從上到下、徹底系統的分封制,使得華夏的凝聚力得到了真正的增強。


周公創立的嚴格禮治,雖然持續的時間不長,但是,《周禮》卻長期影響了中國人的行為規範。


而周公完善的宗法制,則在很長時間內,使得穩定、有序的宗族力量,成為足以配合政府進行有效統治的基礎力量。也使得今後中國的政治權力傳承有了基本的規範,這對後來維護中國的長期穩定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周武王選擇周公輔政,絕非無奈之舉,這個舉措,實現了周武王想要,卻沒來得及實現的政治理想,對周朝政權,甚至整個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周武王的死,實屬突然,在推翻商朝後的第三年病逝了,享年45歲(一說54歲)。

一、事出突然,沒有應急預案,就是想讓姜太公監國也來不及。
姜太公齊國的國都“營丘”,距離周朝的國都鎬京有千里之遙,依那時的交通條件,猴年馬月才能抵達。再者周朝建國不久,遲遲沒有個主事的,恐怕天下就要大亂了。不如“就地解決”,以防遲則生變!

二、姜太公老矣
常言道“姜太公80歲稱相”,輔佐文王將近10年之久,接著陪伴武王12年才開始伐商,算下來有102歲。傳聞他72歲時,渭水垂釣遇文王。就算年齡上有出入,最起碼都有90歲左右的樣子。在那個時代已是超高齡了,還能活多久真不好說,更別說輔佐幼主了。

三、姜太公另有重任
之所以將姜太公封於齊地,是為了鎮守東夷蠻族。對於剛建的周朝來說,無疑是個危險的定時炸彈。商紂王敗於牧野之戰,也有精銳軍隊身陷東夷作戰之故。一旦聽聞武王病故,姜太公離去,肯定起來鬧事獨立。

從而說,讓姜太公攝政是大錯特錯、得不償失。最好就是從身邊的能幹之人中,立馬選定人選。

周公自文王時,就和武王一起參與政事,治國理政的才能不用說。況且兩人私情很好,很是信任。就天下未定,人心浮動,危機重重,“周公”確是託孤之臣的不二人選!


內求安己


在我看來,其實是周武王想要擺脫父親一輩的影響,建立自己的政治班底。一朝天子一朝臣是亙古不變的道理,直到現在依舊如此。不要跟我說什麼聖人明君,只要是人,只有有能力的人和沒能力的人。

對於這個問題,我有兩個點的考慮,但不從問題正面回答。

一、周武王把姜太公下放到地方的用意

首先,周武王滅商後,就把一代功臣、開國元勳姜太公封到東夷之地,國號為齊。這有什麼用意?



第一、您勞苦功高,年齡也大了,該退休享受清福了,國家內部朝政不需要你了,可以去地方上為百姓造福,為朝廷創收。這其實是權力的名升暗降。前期的姜太公在地方上權力不大,一直到三監之亂,淮夷反叛,才授予他征伐諸侯的權力。

第二、把姜太公封到齊地,其實有重大的軍事戰略意義-解決東夷問題和監視商朝遺民,在當時看來只有姜太公能勝任這一項艱鉅的任務。周滅商時,商朝的主力部隊都在和東夷人打仗。商朝人都沒辦法,更何況於你小小的周國?



武王給姜太公畫了一個美味的大餅,還得靠他自己得到這塊大餅。姜太公果然是有本事的人,回到家鄉沒幾年,因地制宜,簡化禮儀,在山東大地上建立起一個巨無霸國家的雛形。這樣東夷人的問題就解決了,山東也就納入了周朝的版圖裡。

其實,武王死後,周朝迎來了一場劫難。首先,國家重臣三監裡的管叔、蔡叔、霍叔聯合紂王的兒子武庚發動叛亂,隨後東夷蠢蠢欲動,淮夷也直接反了。這是一個多事之秋,周公旦統籌朝廷內部,與姜太公合力征伐,最終完美地解決了這場浩劫。



而周武王也不放心姜太公子孫以後會不會像周滅商那樣取而代之,又把四弟周公旦分在了同一區域,建立魯國。

同時,在齊國旁邊又封了四個弟弟進行包圍。北面有召公爽的燕國,東邊有六弟曹叔振鐸的曹國、七弟郕叔武的郕國、十弟冉季載的冉國。立國初期,大家的資本都一樣,不存在東周時代的大國小國之分。



第三、姜太公是哪裡人?先秦古籍裡一般認為是東海人,也就是東夷人。以東夷人制夷,周武王比清末洋務派更懂這個道理。果然獲得了巨大成功,比商朝只武力解決聰明多了。同時,其中也不免有把姜太公趕回老家的嫌疑。

二、提拔宗室建立自己的政治班底

周武王在位15年,滅商後只活了2年。姜太公是一個可怕的人,是百家之師,又是父親時期遺留的重臣,在自己當政時又當了13年的丞相,其實是周國第一權臣。而武王繼位也至少30出頭。

如果自己死後,還讓他執政。不僅會加大姜太公的聲望(文王的老師、周室的外戚),也會堵死後麵人才的出路,喪失了造血機制的能動性。對於一個國家的掌舵者是絕對不允許的。姜太公活了136歲,熬死了六代周王。可見周武王忌憚是不無道理的。



還有人很少知道,姜太公其實是周武王的老丈人,女兒邑姜是武王的王后,也就是說姜太公是周成王的外公。所以,頭條上回答說親疏有別有點可笑。

周武王早就謀劃建立自己的政治班底,很快物色到以弟弟周公旦、召公爽為代表的宗室力量。這群人不僅是周朝的宗室們,而且還十分有才。加以時日(15年)培養,定能是以後朝廷的中流砥柱。




果然,武王的眼光不錯。周公旦在其日後輔佐幼君的日子裡,治理朝政是相當的賣力,也是相當的出色。從選拔人才,到三監之亂,處理地都遊刃有餘。有“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之說。而且,這一股宗室力量對於朝廷是十分忠心耿耿,百利無害。

周朝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具家天下形態的朝代。宗室執政貫穿了周朝八百年,也影響了春秋時代各國諸侯們。直到法家的到來,才開始衝擊著宗室對於朝政的影響。


慵懶國王


簡單來說,能用自家人為何要用外人?

姜子牙是我們所熟悉的周初人物,但這個稱呼是後人的衍生,他姓姜名尚,字子牙,呂氏,號太公望,按照周朝男性稱氏的習慣,他的稱呼是呂尚或者太公望。

按照《史記》記載,太公望這個稱呼來自於周文王的一句話:“自吾先君太公曰‘當有聖人適周,周以興。’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

周太公是周文王的祖父,他說有聖人興周,周文王自動幫呂尚對號入座,於是就有了太公望的稱呼。

按照記載來看,太公望對周的崛起起了很大作用,“天下三分,其二歸周者,太公之謀計居多。”但在武王伐紂後,周武王卻將太公望封到了營丘,建立齊國。

齊國建國之初就面臨危險之境,《史記》稱“(太公望)東就國,道宿行遲。逆旅之人曰:“吾聞時難得而易失。客寢甚安,殆非就國者也。”太公聞之,夜衣而行,犁明至國。萊侯來伐,與之爭營丘。”

太公望星夜兼程趕到營丘,正好碰上萊人進攻,如果他來得再晚點,營丘陷落,齊國就成了無根浮萍了。

萊人是誰呢?他們是營丘周邊的原住民東夷人,在商末被商紂王征服,但仍有一定勢力,周朝剛剛分封,立刻就來搶地盤了,之後一直到春秋時期,齊國等諸侯國才解決掉東夷人。

太公望作為周朝的大功臣,不僅沒能獲封中原腹地,反而被趕到東夷人聚集的齊地,是周武王要仰仗他的能力鞏固東土?還是擔心太公望留在中央威脅周王?

或許周武王在世的時候,他是想仰仗老師太公望,但他去世得太早,繼位的周成王年幼,必須考慮權力的鞏固與威脅。

作為外姓功臣,在商朝有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伊尹輔佐成湯滅夏,建立商朝,但一應流放了成湯的長孫太甲,儘管史書記載太甲做事昏庸,可再怎麼昏庸,臣子能流放君主嗎?

相比之下,周武王自己的弟弟周公旦更為可靠,而且也更加年輕,當然,年齡並不是太公望落選的硬傷,因為他是周康王(周武王的孫子)時期去世的,相當長壽。

另外,周公輔政後,太公望立刻處理好齊國事務,趕回鎬京向周公述職,同時還帶上了自己的長子呂伋,太公望是周朝的太師,呂伋則是虎賁氏,雖為高位,卻更像人質。

人質在春秋戰國時期很常見,在周初也不少見,很多諸侯都會留下兒子在鎬京,但問題在於大多數諸侯留的都不是嫡長子(嫡長子繼承製下的君位繼承人),比如周公自己的嫡長子伯禽就在魯國處理事務,而太公望留在齊國的卻是第三子,箇中緣由,的確讓人玩味。

王室與功臣,在奮鬥過程中是緊密的整體,可功成之後就不好說了,太公望最多的記載都在周朝創建期,在之後的周朝鞏固期,活躍的身影是周公旦和召公奭,太公望的身影要淡得多。


平沙趣說歷史


一哥“俗人讀史記”之——

     “美顏”下的齊(太公)魯(周公)之爭

雅人讀史偏於禮,俗人讀史重於利,武王滅紂興周,周公旦輔佐治理天下,呂尚遠赴齊地上任開國,後世皆以聖人讚賞有加,一哥俗人,認為不是那麼回事。

一看二人出身,周公旦是文王之嫡四子,貴族血統,出身官n代、高富帥,當官是其應盡的本份;呂尚,《史記-齊太公世家》載“太公望呂尚者,東海上人。其先祖嘗為四嶽,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於呂,或封於申,姓姜氏。夏商之時,申、呂或封枝庶子孫,或為庶人,尚其後苗裔也。本姓姜氏,從其封姓,故曰呂尚”。凡夫俗子一枚,“呂尚蓋嘗窮困,年老矣”,說其又老又窮,想當官只得“以漁釣奸周西伯”。這老頭為了求見文王也真是做足了功課啊。

二看二人的功績,呂尚功績在先,功一,“周西伯拘羑里,散宜生、閎夭素知而招呂尚。呂尚亦曰“吾聞西伯賢,又善養老,盍往焉”。三人者為西伯求美女奇物,獻之於紂,以贖西伯。西伯得以出,反國。言呂尚所以事周雖異,然要之為文武師”。是說呂尚參與了救贖文王事,司馬遷認不大準,以“或曰”述之。功二,“周西伯昌之脫羑里歸,與呂尚陰謀修德以傾商政,其事多兵權與奇計,故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參謀長乾的不錯。功三,“伐崇、密須、犬夷,大作豐邑。天下三分,其二歸周者,太公之謀計居多”。直接參與了擴張戰爭,且大多勝利。功四,參與了兩次伐紂戰爭,且第二次時“武王將伐紂,卜,龜兆不吉,風雨暴至。群公盡懼,唯太公彊之勸武王,武王於是遂行”。打破了迷信,終於取得最終勝利。而周公一生的功績被《尚書·大傳》概括為:“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七年致政成王。” 賈誼評價周公:孔子之前,黃帝之後,於中國有大關係者,周公一人而已。雖有過譽但也說明此人於周功績不在呂尚之下。

三看二人的為政理念,僅舉一例,二人的治國理念,周公旦實行的是“尊尊親親”的用人唯親,用血緣關係來捍衛延續其統治,以禮樂來管理教化人民,而齊太公則重實際的多,入鄉隨俗、簡化制度、平易近民、富民強國。

四看二人與老大的關係,一個是親弟弟,一個是老師兼老丈人,不過看來古人還是認為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啊,老丈人叫爹不是爹啊。很快呂尚在勝利後被淡出了權力中心,而周公旦卻留任中央、世代為卿。

說至此不得不說說分封制,當時的情況是周天子佔領了現今河南、陝西大部的國家核心區域,其外圍殷商的舊勢力還沒有徹底根除,許多部落、部落聯盟還以原始的形態存在,周王朝若一個個去征服,實在有點難度,分封諸侯拱衛王室也是最好的決策,當然肥水不流外人田是當仁不讓的,中央及中央周邊肥美之地自是哥哥弟弟子侄們的,外邊的本來就不是周的,就以五帝后裔(陳、杞、焦、祝等國)、先朝遺民(宋)、美麗傳說之地(吳)等寫個“服”字定下來,再其後才是功臣,分封也實在少得可憐(除老呂外,記載不多),後世分封的秦、楚是啥地兒,你懂得,當然會有人說老呂分封在山東,多好啊,知足吧,夠意思了,實哉不然,一是山東當時是東夷之地,地貧人稀,落後蠻荒;二是地處邊緣、遠離政治中心,想回中央彙報坐戰車也得個把月;三是東邊臨大海東南是夷族,北面是燕國(周家三把手召公的封地)、南面是魯國(周王朝實際老二週公旦的封地)、東面是衛康國(擁有八師的武王小弟衛康叔的封地,這部隊原先是給紂王的兒子武庚準備的),看樣子人家對老呂放心不下啊。

至於周公,其實也並非如傳說中的美麗,自家的哥哥弟弟“管叔及其群弟流言於國曰:“周公將不利於成王””。“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就是成王本人也有點不太相信,“及成王用事,人或譖周公,周公奔楚”。這事太史公語焉不詳,令人頭大,不過周公以其高明的政治手腕與得當的權謀位極人臣、世代為卿、被封大國,看來周公同志哥真是被後世“美顏”了啊。





一哥於一


武王死後為什麼周公而不是姜太公輔政?

這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

這事還得從武王分封說起。武王滅商建周,把自己的二弟周公封到魯地建魯國,因身邊無得力輔臣,就暫留身邊幫自己處理事物,實際上是代為相職,那魯國咋辦?便先讓周公兒子伯禽代父就國。沒想到這一留,就一直到武王死。武王死後,其兒子姬誦接班,是為成王。成王因年幼不能理政,周公又繼續留下來輔佐成王,這是順理成章的事。

姜太公為啥沒有輔佐成王。雖然姜太公在滅商中立了頭功,又是武王的老丈人,但畢竟與武王不是同宗,在親疏關係上不如周公,畢竟周朝的分封制度是“尊尊親親"。所以,輔佐成王的要職是最符合周制的。再說,齊原屬東夷,是不安定地區,並握征伐周邊大權,肩負國家東部安全重任。

因此,不論從那個方面說,也應該周公佐成王,而不是姜太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