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死后为什么要周公而不是姜太公辅政?

忘忧清乐阁主


被美化的历史

我们看到的都是经过美化的周朝历史,周朝800年历史,这导致被周朝灭掉的商朝遗民也都自认为是周人了,所以就没人说周朝的坏话了。同时后代孔子及其后来的儒生,都喜欢借古讽今,以至于又对周朝历史进一步美化。

比如周公,去掉那些浮夸的溢美之词,你会惊奇的发现,周公做的事儿,和明末清初摄政王多尔衮做的事情几乎一模一样,都是前任皇帝的弟弟,都名义上辅佐年幼的侄子,实际上就是帝王!后来死的早,实权又回到了侄子手中,不然这个皇帝就是个傀儡而已。

所以表面上一团和气的周朝,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看下姜子牙的封地就心里有数了,封在了最东边,也就是今山东大部分地区,除了临海的一面,其他疆土都与周王朝隔着好远,看起来像不像不放心齐国,用一堆诸侯国来围起来了?

或许姜子牙正是看出来伴君如伴虎,所以终其一生都没怎么会齐国,而是把齐国交给小儿子管理,自己和大儿子一直在周王朝的镐京“辅佐朝政”,但实际上,与人质何异?当初周文王不就是被纣王囚禁了好一段时间?


瓦尔登的船夫


姜子牙,小说《封神演义》里的大咖!满天神佛都是他封的。但是,真实历史却完全不是一回事。姜子牙,姜姓吕氏,名望(一说名尚),号飞熊。古人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因此姜子牙的名字实际上应该叫吕望或者吕尚,而不是姜望或者姜尚,至于姜子牙这个名字出于何处,本人没有查到相关史料,不好随便乱说。太公这个称号倒的确是吕望的,但是并不是“姜太公”而且“太公望”,吕望被周文王拜为太师之后,被尊称为“太公望”。但是,无论如何也没有姜子牙、姜尚、姜太公这样的说法。



吕望的确是周文王、周武王时期重要的大臣之一,也是周文王、周武王的首席“智囊”。周武王灭商,吕望功不可没,这也是周武王后来尊称其为“师尚父”的原因之一。但是,吕望仅仅是文臣而已,而且他是周初少有的、不是带着资产加盟的股东之一。周初所封的诸侯基本上都是周王室姬姓子弟和一些投靠周文王、周武王的商封诸侯。但吕望不是,他是夏商时期的没落贵族之后,到商末时已经沦为了白丁,甚至还不如后来的刘备!他之所以能够被封为诸侯,完全是因为“功劳”。而这也注定了吕望不可能成为周公旦那样的人物!



众所周知,无论是商周,还是后来的封建王朝,血缘始终是维系王朝的重要纽带,外姓权臣一直都是统治者最为忌惮的。同姓权臣虽然也会遭到忌惮,但是终究不会威胁到王朝本身,其只对君主个人的地位产生威胁。而周初分封的诸侯绝大多数都是姬姓子弟,吕望不是姬姓,这就注定了他会受到姬姓子弟的忌惮和防范。周武王可以用他、重用他,甚至尊称他为“师尚父”,但是绝对不可能把年幼的儿子周成王交到吕望手里!周公旦就算是取周成王代之,周天子依然是姬姓!但是,吕望一旦生出野心,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商初的名臣伊尹便是最深刻的教训,伊尹是商汤手下的异姓重臣,商汤灭夏,伊尹功不可没。但是,后来将商王太甲流放的恰恰就是这位伊尹!权臣流亡商王,无论是出于忠心还是野心,都不是王朝之福!这或许就是周武王最终选择了周公旦而不是吕望的原因所在!



从吕望的封地也能看得出,周王室的姬姓子弟们对这位“大功臣”并不十分放心。吕望被封在了齐地,而齐地并不是故商的腹地,而是原来东夷部落的地盘。换句话说,周天子给吕望的是一块靠海的“蛮荒之地”!即便如此,周王室还是不放心,看看齐国周围,燕国、晋国、鲁国,都是姬姓封国。说白了,吕望的封地不仅是“蛮荒之地”,而且还处于周王室姬姓子弟的环绕、监视之中,这和周初的所谓“三监”几乎如出一辙。不仅如此,吕望被封为齐侯之后,并没有能够像其他诸侯一样之国,而是由儿子接管了齐国,吕望本人被留在了镐京,名义上是重用,可实际上与“监视”无异。吕望之上有了周公旦,其作用已经不大了,从后来的史料记录来看,吕望也的确没有太多发挥空间。因此,将吕望留在镐京,最大的作用就是“监视”!当然,顺带着也可以让他发挥发挥参谋的作用。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都明白为什么最终辅政的是周公旦而不是吕望了吧?说白了,周文王、周武王重用吕望不假,但是对他却并不完全信任。他们真正信任的还是自家的姬姓子弟,又怎么可能让吕望成为第二个伊尹呢?虽然伊尹离现在的我们已经非常遥远,但相对于周文王、周武王无非明清与现代的距离,在历史长河中,这点距离可以忽略不计,周文王、周武王对伊尹之事不可能不知道,他们又怎么可能让吕望成为第二个伊尹?


农民工老杨歪说历史


这个问题不妨用《封神》原著来答一答。封神虽然是后人加工的神话故事,但如果与正史(比如《史记》)相参照,多少还是能得到一些有意思的答案。

简单说来,有以下几个原因。

1、亲疏有别

周公是谁?武王的亲弟弟!姜太公是谁?姜子牙,外姓人,尽管是伐纣之战中功劳最大的功臣,但的确是外姓人。

《封神》第100回,列侯分封国号名讳:

文王第四子姬公旦,佐文、武、成三王,有大勋劳于天下,成王时为大宰。武王封其长子伯禽于曲阜,号为“鲁”。

太公吕望起自渭水,为文、武两朝帝师,号为师尚父,辅佐武王平定天下,有大功,封国营丘,为齐侯。

2、年纪有差

按封神原著,姜子牙九十八岁封完神后功成身退。武王向来都称姜子牙为“相父”,这一年42岁(或51岁),可见姬发都没姜尚大,更别说周公了。可见,在两人年纪对比上,周公春秋鼎盛,而姜尚已经是个快要入土的老人,除非脑袋被门夹了,否则武王就不会用姜尚辅政。

3、折腾不起

武王伐纣功成于公元前1046年,克殷三年之后,前1043年,姬发就驾崩了。此时姜子牙已就封国。我在一篇文章中想像过,姜尚的这条路充满了艰辛:本身他年纪已大,加之林深难行,视野所及,尽是狼虫虎豹与原始森林。西岐(今宝鸡岐山县)到营丘(今山东临淄)有多远,地图可以查到。因此姜尚的赴国之路,最快得半年左右,最慢得一至两年。而且就算姜子牙半年就到了营丘,他还要马上面临三个问题:一是莱人争国;二是修缮城池;三是送子就国。这一番折腾下来后,差不多也得两三年光阴。

现在听说天子驾崩,姜尚又得花小半年工夫赶回西岐去,最大的可能就是,他还没奔着丧,就先把自己奔没了。

4、武王驾崩甚速

大人物都没想过“上天之子”的自己也会死。惟其如此,才不会过早安排身后之事;而等到他想安排的时候,已经什么都来不及了。武王一直觉得自己还能活几十年,孰料他竟然会走到“相父”的前面?

在武王弥留之际,恐怕他的心里嫉妒姜尚活得更长占了上风。

5、周公吐哺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辅政,教化四民,政通人和。即使恐惧流言,仍能平二监之乱。贾谊评价他说: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

周公用铁一般的执政才能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知子莫若父,知弟莫若兄。兄弟两人毕竟在一起相处了40余年光阴,周公已经用无数次机会充分证明了自己。

姬发又怎么可能有这么好一弟弟而弃之不用!


王事情


这一问题的关键之处在于,周武王病重之时,是要指定继承人还是辅政者。

《史记·周本纪》的说法,是周武王死后周成王继位,但周公恐怕天下人背叛,便自行摄政当国。然而,在《逸周书·度邑》篇中,周武王是明确指定周公旦作自己的继承人!

两本史书的说法哪一种更加正确?

<strong>

西周初上溯至商朝,父死子继与兄终弟及都是正常的传位模式。应该采取哪种模式,应该是统治者自觉哪种方式更有利于统治。因而,《史记》所记与《逸周书》所记都有可能:在当时政治环境下,周武王无论选择哪种传位模式都符合当时人们的普遍认知。

可作为政治家,周武王在考虑下一代接班人之时,不光是自身喜好,更应该考虑哪种模式会对周人的统治更加有利。


周武王末年之时,《史记》用了一句极为简略的话来说明天下大势:“武王病,天下未集。”可当时天下局势之严重,远远不是这一句话所能概括。

周人在第一次东征之前,曾经有过一次孟津会盟,当时号称有八百诸侯不期而至。可在周武王正式决定伐纣之时,却仅仅率领了八个盟友就前往伐商了。为什么周人不多带些盟友来壮大自身实力?为什么周人宁愿冒着巨大风险,带着不到五万人的军队,就去讨伐号称有七十万大军的“天邑商”?

恐怕其中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周人深知孟津盟会时的八百诸侯,在“倒纣”这一点上与周人是有相同目标;但在“倒纣”后,谁来取纣而代之却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商纣王倒台后,谁来做新的“带头大哥”?第一次东征时期的八个盟友与周人达成了一致,但其余的多数诸侯国会不会认同周人当他们的“带头大哥”?这一点,周人却不敢确定。

正是因为担心孟津盟会上的八百诸侯不能与周人时刻保持同心,所以在第一次东征之时,周人才带上了八位确定的盟友,而不是八百诸侯。


此外,众多的商人在反抗商纣王时期选择与周人合作,但商人大多却是“反纣而不反商”。在周人第一次东征前,商王国的太师与少师曾经当着微子的面发誓:“殷商或许有灾祸,我们都要承受这场灾难;殷商或许会灭亡,我绝不会做敌人奴仆!”(《尚书·商书·微子》)可在牧野之战前,太师与少师是携带着礼器逃亡到了周国!以此而言,商王国很多人选择与周人合作讨伐商纣王,只不过是他们想换一位“带头大哥”,而并非改朝换代。

总而言之,周武王去世之际,天下局势极为复杂:商王国外部,众多诸侯国并不因此而承认周人为新的“带头大哥”;商王国内部,很多人仍然怀念商人君临天下的旧日子,不愿周人来统治他们。如此情况下,到底是让年幼而不知世事的周成王当政,还是找一位成熟而有才的弟弟来领导周人“继续革命”?


因此,周武王临终前最为关心的大事,不是选择辅政人,而是继承人。作为继承人,无论姜太公能力再怎么强,但他始终都是外姓人,不可能得到大多数周人的认可。

然而,即便是采取了“兄终弟及”的传位模式,周公旦在周武王的众多弟弟中,仅仅排在第四;在周公旦之上,他还有一位同母哥哥管叔鲜。为什么周武王要选择周公旦而不是管叔鲜作为继承人呢?

<strong>

早在周文王时期,周公旦就已在政坛暂露头角,史称他“多才多艺,能使鬼神”;周武王继位后,周公旦更是他的得力助手。从《逸周书》各篇来看,周武王每每遇到难题,都是找周公旦商议;甚至在周武王心理防线快到崩溃时,也是找周公旦来进行排解。管叔鲜虽然是老三,但与周武王的感情却不如周公旦。

其次,周公旦本人的政治才能更为突出,也是他最终能被周武王看中,成为继承人的关键因素。

在周人第一次东征胜利之后,周武王曾经与身边大臣商议,该如何处理商遗族。他首先找来姜太公,问他:“该如何处理商国的士人?”

姜太公答道:“我听说喜欢的人,就要爱屋及乌;憎恨人,就要夺走他的仆从家吏。将我们的敌人斩杀殆尽、免留后患,如何?”

周武王听了,不置可否,又问召公奭(sì),召公答道:“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

周武王仍然不吭声,最后问周公旦。周公旦答道:“让每个商人都居住在自己家中,有田地耕种。不改变他们旧有的一切,亲近那些对周人仁义之人。底层百姓即便有罪,都归罪于纣王。”周公旦的方案,在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下,无疑是最佳的处置方案:对于商人中上层,只要他们能顺从于周人,就不改变他们旧有的一切,保持他们旧日的生活状态;商人中的底层,即便是他们曾经参与反周,但罪过都归于纣王,不再追究他们的责任。在商人政治势力仍然远远强于周人的前提下,周公旦的“全面统战”之法,无疑是最为可行、也是最为全面的方法。

周武王听了周公旦的方法后,也不由得感叹道:“有这样广大懂得气度,就可以平定天下了!”(《说苑·贵德》)

正因为周公旦本人与周武王关系密切,而且周公旦本人的政治才能出众,让周武王最终定下了周公旦作为继承人。


但这种“任人唯贤”选择继承人方式,并没有得到周人的广泛认同。

<strong>

不但远在东土的“三监”不能理解,连身处镐京的召公也颇为生疑:“(周公)当国践祚,召公疑之”。这说明,让周公旦做继承人虽然是正确的抉择,但未必能得到周人的普遍认可。这导致周公旦在发起第二次东征的过程中,困难重重,遭遇到了周人内部的重重阻碍。经历了这一切后,周公旦后来制礼作乐,才明确以宗法制作为周人继承制度。为表明以身作则的态度,周公旦在执政七年后才还政成王;在后人看来,这七年就成了周公旦的“摄政”了。

因此,周武王不是不要姜太公辅政,而是周武王临终前考量的并非辅政之人,而是当政之人。这样的前提下,姜太公才能再高,都不可能成为周武王的继承人。


欲云谈史论今


让我们暂时忘记《封神演义》,看一看周武王、周朝政权当时面临的严峻形势,我们就能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了。

周武王面临复杂的治国形势

周武王灭商后,面临的局势非常严峻。

首先,就是如何治理商朝留下的广大地区。

由于商朝统治范围大,统治时间长,他的残余力量还十分强大。

商朝的贵族生活是十分奔放的,其奔放程度,比之后来的罗马都不遑多让,从《尚书》、《诗经》的篇章中,我们能发现,商朝的贵族有浓烈的奢靡酒风。


不止是纣王本人,整个商族的贵族,都有浓烈的酒文化。他们的作风十分热情奔放。

商朝的经济形态也是多样化的,畜牧、农耕、商旅,各种经济都十分发达。

对于周朝来说,长期单一的农耕生产方式,相对严格的贵族生活方式,都与商地格格不入。

因此,对于商朝的遗留贵族来说,他们当初或许不满纣王的统治而支持讨伐纣王,但他们却很可能很难接受周人带来的生活方式。

同时,如东夷等地,当时许多部族都接受了商朝的统治,显然,这些原本就是“夷狄”的部族,可不会随着商朝的灭亡而效忠周朝。甚至,在三监之叛时,这些部族都响应了原商朝势力的号召,参与了叛乱。

因此,周武王在灭商后,常常夜不能寐,忧虑不已。常找商贵族请教存亡之道。

周武王过早去世,形势更加危急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各种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时,周武王去世。年幼的周成王即位。

在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确认前,各朝代没有明确的继承制度,有父死子继的,也有兄长弟及的。周武王本人,当时就是越过他哥哥伯邑考成为接班人的。

伯邑考未能即位,并不是因为被开发厨艺的苏妲己,做成了披萨。


因此,当时周武王过快去世,当时具备继承资格的人很多,周公本人,以及当时在商地监视的蔡叔、管叔等人,都理论上具备继承可能。

因此,周武王去世时,“天下未集,群公惧”。这样的局面,决定了必须由重臣来摄政,辅佐年幼的成王面对挑战。

为什么不是吕尚

对于吕尚,很多朋友可能都以为他是类似于诸葛亮一样,什么都一把抓的人物。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

在周武王时期的决策集团中,吕尚以周武王老师的名义执掌军事;周公处置日常政务;召公、毕公作为周武王左右顾问,协助决断。


吕尚在牧野之战中可是带队亲自冲锋陷阵的人,哪吒、杨戬能干的活,他都能干。

因此,此时不选定吕尚,而选择周公辅政的原因就很直观了:

1、专业分工上,此时已经结束灭商大业,进入以政治治理为主的时代,自然以原本负责处置政务的周公担任摄政。至于军事家吕尚,去到齐地就封,在需要战争时,还可以配合周公,对假想敌商族残余形成夹击之势。

2、身份上,吕尚是当时决策中枢中唯一的外来人才。即使武王愿意以吕尚为摄政,也难以有效压制周族出身的功臣、实力派。

后来,管叔等就借口不满周公摄政而发动叛变;假想,如果当时是吕尚摄政,那么,这个局面就很可能变成大批周族功勋反对外来吕尚的叛乱,那叛乱规模可能会比历史上真实发生的规模要大许多。

布局收到的效果,影响了中国数千年

以周公辅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当三监诸侯结合商朝残余势力叛乱后,周公迅速发布了讨伐的命令。

平叛的具体过程如今已经难以完全复原了。

但是,大致方略是:周公自己率领王师主力自西向东;吕尚率领齐军从东往南打;伯禽率领鲁军从北向东南进军。彻底击败了叛军,同时,消灭了五十多个东夷诸侯。


周、齐、鲁,对殷商残余势力构成夹击之势。

这次战争,是对牧野之战的补充,是真正彻底击败了商朝强大的残余势力。

在此次战争结束后,周王朝才有了底气推行一系列,对中国后来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制度。

通过更为系统严格的诸侯分封制,建立了从上到下、彻底系统的分封制,使得华夏的凝聚力得到了真正的增强。


周公创立的严格礼治,虽然持续的时间不长,但是,《周礼》却长期影响了中国人的行为规范。


而周公完善的宗法制,则在很长时间内,使得稳定、有序的宗族力量,成为足以配合政府进行有效统治的基础力量。也使得今后中国的政治权力传承有了基本的规范,这对后来维护中国的长期稳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周武王选择周公辅政,绝非无奈之举,这个举措,实现了周武王想要,却没来得及实现的政治理想,对周朝政权,甚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周武王的死,实属突然,在推翻商朝后的第三年病逝了,享年45岁(一说54岁)。

一、事出突然,没有应急预案,就是想让姜太公监国也来不及。
姜太公齐国的国都“营丘”,距离周朝的国都镐京有千里之遥,依那时的交通条件,猴年马月才能抵达。再者周朝建国不久,迟迟没有个主事的,恐怕天下就要大乱了。不如“就地解决”,以防迟则生变!

二、姜太公老矣
常言道“姜太公80岁称相”,辅佐文王将近10年之久,接着陪伴武王12年才开始伐商,算下来有102岁。传闻他72岁时,渭水垂钓遇文王。就算年龄上有出入,最起码都有90岁左右的样子。在那个时代已是超高龄了,还能活多久真不好说,更别说辅佐幼主了。

三、姜太公另有重任
之所以将姜太公封于齐地,是为了镇守东夷蛮族。对于刚建的周朝来说,无疑是个危险的定时炸弹。商纣王败于牧野之战,也有精锐军队身陷东夷作战之故。一旦听闻武王病故,姜太公离去,肯定起来闹事独立。

从而说,让姜太公摄政是大错特错、得不偿失。最好就是从身边的能干之人中,立马选定人选。

周公自文王时,就和武王一起参与政事,治国理政的才能不用说。况且两人私情很好,很是信任。就天下未定,人心浮动,危机重重,“周公”确是托孤之臣的不二人选!


内求安己


在我看来,其实是周武王想要摆脱父亲一辈的影响,建立自己的政治班底。一朝天子一朝臣是亘古不变的道理,直到现在依旧如此。不要跟我说什么圣人明君,只要是人,只有有能力的人和没能力的人。

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两个点的考虑,但不从问题正面回答。

一、周武王把姜太公下放到地方的用意

首先,周武王灭商后,就把一代功臣、开国元勋姜太公封到东夷之地,国号为齐。这有什么用意?



第一、您劳苦功高,年龄也大了,该退休享受清福了,国家内部朝政不需要你了,可以去地方上为百姓造福,为朝廷创收。这其实是权力的名升暗降。前期的姜太公在地方上权力不大,一直到三监之乱,淮夷反叛,才授予他征伐诸侯的权力。

第二、把姜太公封到齐地,其实有重大的军事战略意义-解决东夷问题和监视商朝遗民,在当时看来只有姜太公能胜任这一项艰巨的任务。周灭商时,商朝的主力部队都在和东夷人打仗。商朝人都没办法,更何况于你小小的周国?



武王给姜太公画了一个美味的大饼,还得靠他自己得到这块大饼。姜太公果然是有本事的人,回到家乡没几年,因地制宜,简化礼仪,在山东大地上建立起一个巨无霸国家的雏形。这样东夷人的问题就解决了,山东也就纳入了周朝的版图里。

其实,武王死后,周朝迎来了一场劫难。首先,国家重臣三监里的管叔、蔡叔、霍叔联合纣王的儿子武庚发动叛乱,随后东夷蠢蠢欲动,淮夷也直接反了。这是一个多事之秋,周公旦统筹朝廷内部,与姜太公合力征伐,最终完美地解决了这场浩劫。



而周武王也不放心姜太公子孙以后会不会像周灭商那样取而代之,又把四弟周公旦分在了同一区域,建立鲁国。

同时,在齐国旁边又封了四个弟弟进行包围。北面有召公爽的燕国,东边有六弟曹叔振铎的曹国、七弟郕叔武的郕国、十弟冉季载的冉国。立国初期,大家的资本都一样,不存在东周时代的大国小国之分。



第三、姜太公是哪里人?先秦古籍里一般认为是东海人,也就是东夷人。以东夷人制夷,周武王比清末洋务派更懂这个道理。果然获得了巨大成功,比商朝只武力解决聪明多了。同时,其中也不免有把姜太公赶回老家的嫌疑。

二、提拔宗室建立自己的政治班底

周武王在位15年,灭商后只活了2年。姜太公是一个可怕的人,是百家之师,又是父亲时期遗留的重臣,在自己当政时又当了13年的丞相,其实是周国第一权臣。而武王继位也至少30出头。

如果自己死后,还让他执政。不仅会加大姜太公的声望(文王的老师、周室的外戚),也会堵死后面人才的出路,丧失了造血机制的能动性。对于一个国家的掌舵者是绝对不允许的。姜太公活了136岁,熬死了六代周王。可见周武王忌惮是不无道理的。



还有人很少知道,姜太公其实是周武王的老丈人,女儿邑姜是武王的王后,也就是说姜太公是周成王的外公。所以,头条上回答说亲疏有别有点可笑。

周武王早就谋划建立自己的政治班底,很快物色到以弟弟周公旦、召公爽为代表的宗室力量。这群人不仅是周朝的宗室们,而且还十分有才。加以时日(15年)培养,定能是以后朝廷的中流砥柱。




果然,武王的眼光不错。周公旦在其日后辅佐幼君的日子里,治理朝政是相当的卖力,也是相当的出色。从选拔人才,到三监之乱,处理地都游刃有余。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之说。而且,这一股宗室力量对于朝廷是十分忠心耿耿,百利无害。

周朝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家天下形态的朝代。宗室执政贯穿了周朝八百年,也影响了春秋时代各国诸侯们。直到法家的到来,才开始冲击着宗室对于朝政的影响。


慵懒国王


简单来说,能用自家人为何要用外人?

姜子牙是我们所熟悉的周初人物,但这个称呼是后人的衍生,他姓姜名尚,字子牙,吕氏,号太公望,按照周朝男性称氏的习惯,他的称呼是吕尚或者太公望。

按照《史记》记载,太公望这个称呼来自于周文王的一句话:“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

周太公是周文王的祖父,他说有圣人兴周,周文王自动帮吕尚对号入座,于是就有了太公望的称呼。

按照记载来看,太公望对周的崛起起了很大作用,“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但在武王伐纣后,周武王却将太公望封到了营丘,建立齐国。

齐国建国之初就面临危险之境,《史记》称“(太公望)东就国,道宿行迟。逆旅之人曰:“吾闻时难得而易失。客寝甚安,殆非就国者也。”太公闻之,夜衣而行,犁明至国。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

太公望星夜兼程赶到营丘,正好碰上莱人进攻,如果他来得再晚点,营丘陷落,齐国就成了无根浮萍了。

莱人是谁呢?他们是营丘周边的原住民东夷人,在商末被商纣王征服,但仍有一定势力,周朝刚刚分封,立刻就来抢地盘了,之后一直到春秋时期,齐国等诸侯国才解决掉东夷人。

太公望作为周朝的大功臣,不仅没能获封中原腹地,反而被赶到东夷人聚集的齐地,是周武王要仰仗他的能力巩固东土?还是担心太公望留在中央威胁周王?

或许周武王在世的时候,他是想仰仗老师太公望,但他去世得太早,继位的周成王年幼,必须考虑权力的巩固与威胁。

作为外姓功臣,在商朝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伊尹辅佐成汤灭夏,建立商朝,但一应流放了成汤的长孙太甲,尽管史书记载太甲做事昏庸,可再怎么昏庸,臣子能流放君主吗?

相比之下,周武王自己的弟弟周公旦更为可靠,而且也更加年轻,当然,年龄并不是太公望落选的硬伤,因为他是周康王(周武王的孙子)时期去世的,相当长寿。

另外,周公辅政后,太公望立刻处理好齐国事务,赶回镐京向周公述职,同时还带上了自己的长子吕伋,太公望是周朝的太师,吕伋则是虎贲氏,虽为高位,却更像人质。

人质在春秋战国时期很常见,在周初也不少见,很多诸侯都会留下儿子在镐京,但问题在于大多数诸侯留的都不是嫡长子(嫡长子继承制下的君位继承人),比如周公自己的嫡长子伯禽就在鲁国处理事务,而太公望留在齐国的却是第三子,个中缘由,的确让人玩味。

王室与功臣,在奋斗过程中是紧密的整体,可功成之后就不好说了,太公望最多的记载都在周朝创建期,在之后的周朝巩固期,活跃的身影是周公旦和召公奭,太公望的身影要淡得多。


平沙趣说历史


一哥“俗人读史记”之——

     “美颜”下的齐(太公)鲁(周公)之争

雅人读史偏于礼,俗人读史重于利,武王灭纣兴周,周公旦辅佐治理天下,吕尚远赴齐地上任开国,后世皆以圣人赞赏有加,一哥俗人,认为不是那么回事。

一看二人出身,周公旦是文王之嫡四子,贵族血统,出身官n代、高富帅,当官是其应尽的本份;吕尚,《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於吕,或封於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後苗裔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凡夫俗子一枚,“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说其又老又穷,想当官只得“以渔钓奸周西伯”。这老头为了求见文王也真是做足了功课啊。

二看二人的功绩,吕尚功绩在先,功一,“周西伯拘羑里,散宜生、闳夭素知而招吕尚。吕尚亦曰“吾闻西伯贤,又善养老,盍往焉”。三人者为西伯求美女奇物,献之於纣,以赎西伯。西伯得以出,反国。言吕尚所以事周虽异,然要之为文武师”。是说吕尚参与了救赎文王事,司马迁认不大准,以“或曰”述之。功二,“周西伯昌之脱羑里归,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参谋长干的不错。功三,“伐崇、密须、犬夷,大作丰邑。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直接参与了扩张战争,且大多胜利。功四,参与了两次伐纣战争,且第二次时“武王将伐纣,卜,龟兆不吉,风雨暴至。群公尽惧,唯太公彊之劝武王,武王於是遂行”。打破了迷信,终于取得最终胜利。而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贾谊评价周公: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虽有过誉但也说明此人于周功绩不在吕尚之下。

三看二人的为政理念,仅举一例,二人的治国理念,周公旦实行的是“尊尊亲亲”的用人唯亲,用血缘关系来捍卫延续其统治,以礼乐来管理教化人民,而齐太公则重实际的多,入乡随俗、简化制度、平易近民、富民强国。

四看二人与老大的关系,一个是亲弟弟,一个是老师兼老丈人,不过看来古人还是认为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啊,老丈人叫爹不是爹啊。很快吕尚在胜利后被淡出了权力中心,而周公旦却留任中央、世代为卿。

说至此不得不说说分封制,当时的情况是周天子占领了现今河南、陕西大部的国家核心区域,其外围殷商的旧势力还没有彻底根除,许多部落、部落联盟还以原始的形态存在,周王朝若一个个去征服,实在有点难度,分封诸侯拱卫王室也是最好的决策,当然肥水不流外人田是当仁不让的,中央及中央周边肥美之地自是哥哥弟弟子侄们的,外边的本来就不是周的,就以五帝后裔(陈、杞、焦、祝等国)、先朝遗民(宋)、美丽传说之地(吴)等写个“服”字定下来,再其后才是功臣,分封也实在少得可怜(除老吕外,记载不多),后世分封的秦、楚是啥地儿,你懂得,当然会有人说老吕分封在山东,多好啊,知足吧,够意思了,实哉不然,一是山东当时是东夷之地,地贫人稀,落后蛮荒;二是地处边缘、远离政治中心,想回中央汇报坐战车也得个把月;三是东边临大海东南是夷族,北面是燕国(周家三把手召公的封地)、南面是鲁国(周王朝实际老二周公旦的封地)、东面是卫康国(拥有八师的武王小弟卫康叔的封地,这部队原先是给纣王的儿子武庚准备的),看样子人家对老吕放心不下啊。

至于周公,其实也并非如传说中的美丽,自家的哥哥弟弟“管叔及其群弟流言於国曰:“周公将不利於成王””。“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就是成王本人也有点不太相信,“及成王用事,人或谮周公,周公奔楚”。这事太史公语焉不详,令人头大,不过周公以其高明的政治手腕与得当的权谋位极人臣、世代为卿、被封大国,看来周公同志哥真是被后世“美颜”了啊。





一哥于一


武王死后为什么周公而不是姜太公辅政?

这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

这事还得从武王分封说起。武王灭商建周,把自己的二弟周公封到鲁地建鲁国,因身边无得力辅臣,就暂留身边帮自己处理事物,实际上是代为相职,那鲁国咋办?便先让周公儿子伯禽代父就国。没想到这一留,就一直到武王死。武王死后,其儿子姬诵接班,是为成王。成王因年幼不能理政,周公又继续留下来辅佐成王,这是顺理成章的事。

姜太公为啥没有辅佐成王。虽然姜太公在灭商中立了头功,又是武王的老丈人,但毕竟与武王不是同宗,在亲疏关系上不如周公,毕竟周朝的分封制度是“尊尊亲亲"。所以,辅佐成王的要职是最符合周制的。再说,齐原属东夷,是不安定地区,并握征伐周边大权,肩负国家东部安全重任。

因此,不论从那个方面说,也应该周公佐成王,而不是姜太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