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放弃高薪回国,为中国创造了2000亿财富,却身居破屋默默无闻…

“淑敏,任务完成了,我来陪你了……”

一位老人望着窗外的星空,喃喃自语着。

两行浑浊的泪水

从他布满皱纹的脸颊流下,

几个小时后,他永远闭上了双眼。

而夜空中有一颗星星忽然闪了一闪,

从此,那颗星星以他的名字命名。

而这位老人,真实身份很不简单!

他曾放弃高薪回国,

为中国创造了2000亿的财富,

可他住在破旧的小楼,一生默默无闻……

他,就是陈芳允。

他放弃高薪回国,为中国创造了2000亿财富,却身居破屋默默无闻…


1916年4月3日,他出生于浙江省黄岩,

打小他就聪慧过人、成绩优异。

18岁时,顺利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

即使在人才济济的清华园,

他也是出类拔萃,名列前茅。

做实验时,

他极为专注且善于思考,

每次大考,

他的物理成绩都是全系最优,

这吸引了物理学教授吴有训对他的注意。

吴教授对他青睐有加,着意指点,

并大力支持他转系到物理学专业。

没想到这一转折,竟让他之后,

成为了中国科技界的救星!

他放弃高薪回国,为中国创造了2000亿财富,却身居破屋默默无闻…


1936年清华大学物理系师生合影陈芳允(二排右三)

1938年,抗战爆发,

全国高校都在战火中听课迁移。

社会上经济混乱,人心惶惶,

他看着朝夕颠沛、

满目疮痍的中国,无比痛心。

握着一张远赴英国的船票,

他默默咬紧了牙,暗下决心:

一定要学成归来!

一定要将世界一流的科学技术带回来,

拯救水深火热的祖国!

留学海外的四年时光里,

他不闻外事,昼夜苦读。

英国AC.Cossor无线厂研究室里,

是他埋首试验台的身影;

伦敦彩电接收机线路研究室里,

有他彻夜不灭的台灯;

曼彻斯特雷达研究室里,

能看到他布满血丝的双眼……

他放弃高薪回国,为中国创造了2000亿财富,却身居破屋默默无闻…


虽身处优渥,却一天不敢放松;

虽成绩过人,却一刻不愿停歇。

因为他知道,多学一点,

就能带回科技更多一点;

多做一点,

就能振兴祖国更快一点。

终于,国内战争已近尾声,

这一边,是天安门广场前热火喧天、

举国鼎沸的欢腾;

那一边,是海外学子们彻夜无眠、

纠结前路的担忧。

留学生们各怀心思、各谋出路,

但唯有他,安安稳稳的沉沉睡了,

因为他心里知道从一开始,

就认准了一条路,那就是回国!

国外的物质条件再优越,

也留不住他的心,

他的目光早已飞越大洋,

回到了那片刚刚经历过战火的土地。

那里,是他的故乡……

他放弃高薪回国,为中国创造了2000亿财富,却身居破屋默默无闻…


1946年,陈芳允在英国伦敦与好友合影

1948年5月,他如愿回到了中国,

回到了魂牵梦萦的地方,

在研究院生化所工作时,

他倾其所学,一展鸿志,

但动乱不安的人心却让他忧心忡忡。

科学家们想出国,

想去更安稳的环境专心搞科研,

但他却不能眼看着祖国的科技人才外流。

上海解放前夕,

他一改往日的内向腼腆,

奔走在各界研究所、科研室,

苦口婆心的劝说着科研人员:

不要出国、不要去台湾、

不要抛下祖国……

他知道,若失去了这些科技人才,

那么中国日后的振兴之路将举步为艰。

为了说服大家留下,

他不惜反复奔走、逐一谈话,

甚至急到含着眼泪,

请求着、哀求着:

“别走!都别走!

国家现在太缺人才了!

求求大家,不要走……”

他放弃高薪回国,为中国创造了2000亿财富,却身居破屋默默无闻…


无线电研究所同仁合影 陈芳允(后排左三)

而他的苦心,终究未被辜负。

接下来的日子里,

他带领着科研所的一众骨干,

成功研制出一系列世界先进科研设备:

1956年,他成功研发了

世界首创超短波脉冲测试设备,

为“两弹一星”的测量夯实了坚实基础;

1960年,

他研制出多道脉冲分析器,

用以原子弹爆炸试验;

1963年,

他研发出

毫微秒脉冲取样示波器,

这在国际上也属于首创;

1964年,

他又成功研发了抗干扰雷达,

这是我国首次在飞机上使用单脉冲雷达

……

他放弃高薪回国,为中国创造了2000亿财富,却身居破屋默默无闻…


一次次科研成果,

凝聚的是他多年的心血,

一台台精密仪器,

集结的是他厚积的力量。

而此时,

一个绝密任务正悄悄走向他……

1965年,中央决定自主研发人造卫星,

周恩来总理命他担任,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

的总体技术负责人。

接到任务他激动不已,

但也感到重压在肩。

当时的中国,技术落后,资金不足,

想完成卫星的独立研发,

可谓难如登天!

但他只是略想了一会儿,

就坚定的说了三个字:

“我试试!”

而这三个字,

却将他推入了人生最大的沟壑……

他放弃高薪回国,为中国创造了2000亿财富,却身居破屋默默无闻…


接下“东方红1号”任务后,

他便一头扎进实验室,

每天进行大量的数据运算、模拟推演,

为了全面把控卫星运行轨迹,

每个测控他都要亲自把关,

每个数字他都要反复验算。

无数个日升月沉、斗转星移,

他将全部的力量和才干,

都倾注到了这个“惊天动地”的事业中,

但此时他却不知,一场暴风雨将至……

1966年,

声势浩大的“运动”席卷而来,

大批专家学者被批斗、下放,

他呕心沥血建设的14个测控站,

全部被查封,

而他也被发配到一个偏远工厂劳动,

这让卫星计划一夜搁浅。

可他在如此逆境中仍坚信着:

终有一天中国的卫星计划会重启!

于是,每日劳动后,

他就躲在无人处偷偷看书、钻研,

默默等待着乌云散开那一天。

他放弃高薪回国,为中国创造了2000亿财富,却身居破屋默默无闻…


陈芳允在车间视察

终于,那一天他等来了!

周总理下令:

结束所有卫星研制人员的“下放劳动”。

他迫不及待的赶回研究所,

重新捡起了卫星研究任务。

他说:中国要想真正强大,

就不能依赖外国的核心技术。

就必须自主研发!

中国历经劫难,时不我待,

我们必须把失去的时间都抢回来!

他放弃高薪回国,为中国创造了2000亿财富,却身居破屋默默无闻…


别人都以为他在痴人说梦,

但他却偏不信,憋着一股劲儿,

翻阅了成山成海的学术典籍,

还自己从微薄的工资中出钱,

去贴补研究费用,

他硬是拼着命般的,

研发出了一套全新的微波测控系统,

这在中国科研领域堪称奇迹!

他终于圆满完成了人造卫星测量任务,

之后中国“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

那一天,他泪如雨下,

卫星就像是他一手养大的孩子,

但却也是他心头的一根刺,

给他带来了最大的心伤......

他放弃高薪回国,为中国创造了2000亿财富,却身居破屋默默无闻…


这心伤,就是他的妻子沈淑敏。

当年,他第一眼见到美丽的沈淑敏时,

就被她深深吸引,

为了追求沈淑敏,

不善言谈的他使出浑身解数,

只为博得她一笑。

有一次,沈淑敏在聚会上

开玩笑地问谁会做饭,

他一下子站起来,脸涨得通红,说:

“我会!你想吃什么?我给你做!”

朋友们哄堂大笑,

而沈淑敏也开始注意到了,

这个木讷却真挚的愣头小子。

从那之后,他特意去学做了一手好菜,

常常做给她吃,

那份日久天长的执着,

那份笨拙而朴实的爱,

终于打动了美人芳心,

1943年,俩人在成都完婚。

数十年来,夫妻伉俪,琴瑟和鸣,

妻子一直支持着他的工作,

里里外外操持家务,给他最温暖的依靠。

但他们平静而幸福的生活,

却被一纸诊断书打碎了......

他放弃高薪回国,为中国创造了2000亿财富,却身居破屋默默无闻…


妻子被查出患了乳腺癌,

病情危急,性命堪忧,

正在科研任务中的他心急如焚,

多想马上来到妻子的病床前,

他多想用自己的陪伴和爱,

去帮助爱妻减少病痛,但却不能......

卫星测控网络的研究正处于紧要关头,

研究所离不开他,团队离不开他,

家国无法两全,

他只能在千里之外仰望夜空,

每晚都含着泪默默为妻子祷告。

而病魔无情,

妻子还是永远的离开了他。

他曾说:

“此生,我最大的亏欠,

就是对我的妻子。”

1999年9月18日,

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表彰大会上,

他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可面对潮水般的掌声和荣誉,

他只是淡然而过,眼里不显一丝涟漪。

在他心中,金钱名利都不过是泛泛,

他所做的一切,只是但求无愧我心!

他放弃高薪回国,为中国创造了2000亿财富,却身居破屋默默无闻…


他为国家做出的贡献,

是难以用金钱衡量的,

在他牵头的“863”计划运转的15年中,

累计为国家创造经济效益2000多亿元,

可创造了如此多的财富,在他家里,

你却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看不到。

他一直住在中关村破旧的居民楼里,

衣食住行,一切从简,

子女回忆道:

“父亲连退色的窗帘也舍不得换的。”

他放弃高薪回国,为中国创造了2000亿财富,却身居破屋默默无闻…


陈芳允居住小区

而他常常教导子女们:

“节俭一点,清爽一点。”

他也喜欢山山水水,

但他却舍不得用宝贵的时间来游玩,

他说:

“十年文革已耽误了太多的时间,

必须快马加鞭赶回来!”

他的一生,

都浓缩在了那间小小的实验室里,

将所有的青春和时光,

都奉献给了祖国的科研事业。

而常年的高负荷工作,

也让他的身体每况愈下,

终积劳成疾,病重住院。

2000年4月29日,

重病缠身的他呼吸衰竭、目光游离,

躺在病床上,

他强睁开双眼,望着窗外的星空,

喃喃自语着:

“淑敏,我的任务完成了,我来陪你了......”

几小时后,

这位科学巨匠、“两弹一星”的元勋,

永远闭上了双眼,享年84岁

他放弃高薪回国,为中国创造了2000亿财富,却身居破屋默默无闻…


2010年6月4日,

一颗编号为10929号的小行星,

正式命名为“陈芳允星”。

他将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卫星事业,

而他也终化为宇宙中,

永恒存在的那颗最亮的“明星”,

以无言的姿态俯瞰中国,

继续守护着华夏大地!

他用青春追逐光和电,

将所有热血都献给了祖国。

电路百转千回,不及他的用心,

光学千变万化,不敌他的痴念!

拳拳赤子之心,在物质丰裕的海外,

仍翘首企盼着战火中的祖国;

殷殷学者之意,在动荡起伏的年代,

仍固执坚守着科学的力量。

他放弃高薪回国,为中国创造了2000亿财富,却身居破屋默默无闻…


“陈芳允星”动态运行轨迹图

他的成就,丹青可表;

他的淡泊,日月皆知。

他将全部的青春和热血,

滋养出如今中国势不可挡的科技辉煌!

“人生路必曲,仍需立我志。

竭诚为国兴,努力不为私。”

“四十京兆一技人,

求新服务不爱名。

一称专家已过誉,

惭愧国人赶超心!”

这两首小诗是他亲笔所写,

也正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2019年4月,

他已离开我们整整19年了,

今天盛世中国,

他值得我们中国人的致敬和缅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