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之间不足90年,为何断代如隔世?

CJ-J


中国历史上也有好几次,类似这样的“断代如隔世”。

其实,就好像东汉和西晋相隔了一个不到60年的三国,却总觉得两个朝代差得好远;

唐朝和宋代,相隔了不过就60年的五代十国,唐诗宋词却是两回事了;

再来40年前和40年后的今天,中国人应该也是这么恍如隔世吧。


这里有一个道理,就是历史的前进不是匀速的,某些时候,整个社会会发生一些质变,产生了一些质变。

让你觉得好像几十年发生了几百年都没出现过的大变革。

我们以前经常说唐宋元明清,我们总会感觉到宋朝和唐朝是一个时代的,明朝和清朝是一个时代的。


首先,唐和宋的制度上面都很相似,宋在唐的三省六部的官员分权制衡的制度上面,又发展出了中书门下省等等分权制度。

明清的制度就更像了,清朝基本继承了明朝的地方制度,也发展出了边疆地区的将军制度;而中央,也在继承内阁制度上面,继续发展出军机处等,让中国的封建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虽然后来的明朝也是有学习过元朝的某些制度的。比如,元朝的管理制度,元朝有中书省直接管理地方,明朝有直隶;元朝的军队制度是万户,明朝的卫所制,也是有点类似的。

但,好像在元朝,既不太像前面的宋朝,后面的明朝也不太像前面的元朝。

元朝的文化、制度,更多是像和宋朝对立的金朝。元朝继承了金朝,金朝继承了辽朝的胡汉双轨制,只有几个官职是从北宋那里学过来的。

最主要原因,汉人根本不把元朝当作正统。看后面明朝推翻元朝的时候,用的词是“光复”,就是汉人认为你蒙古人是短期的占领者,而不是正统的统治者。

崖山之变后,这是汉族第一次亡天下。


蒙古人对待汉人,和辽、金一样,都说不上有多重视,把人分了四等,南方的汉人被划归到第四等,那汉人怎么可能会认为你是正统呢?

再来,蒙古人起源草原,对汉族文化嗤之以鼻,就算忽必烈启用了多少汉族士人,但汉族读书世代传承基本被废,所谓“九儒十丐”,整个元朝的汉族士人觉得自己也就比乞丐高那么一等。

元朝不重视科举,不重视读书人,更遑论传承儒家文化了,沦为下九流,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

汉族士人们自然不可能把元朝和唐、宋、明这些汉人王朝相提并论,而是把元朝认为是一个断代。


史思明先生


蒙古人虽然统治中国短短92年,但汉人几乎被灭族。1122年,全国人口9347万,到元初1274年,人口只剩下887万,损失率高达91%。蒙古灭西夏,杀了八十余万人。在蒙古人西征中,只要对他们有抵抗行为的,在破城之后就实行屠城,前后屠杀了数百座城池,其中包括巴格达的数十万人口,导致整个中亚变成一片废墟。中国北方90%汉族平民惨遭种族灭绝。四川在蒙古帝国屠杀前,估计有1300-2000多万人,屠杀后竟然不满80万人,几乎成了无人区。可以说在蒙古整个征战过程中,所到之处,用寸草不生来形容也不为过。

元代政府将人分四等:一等为蒙古人,又称“国人”。二等色目人,又称“诸国人”;三等汉人,即原受辽金统治的汉人;四等南人,即南宋统治的汉人。

蒙古人统治下的汉人、南人是贱民。杀蒙古人偿命,杀回回罚银八十两,杀汉人罚交一头毛驴价钱。汉人村里新媳妇的头一夜一定要给蒙古保长,由于屈辱的初夜权,所以当时的汉人结婚后都是把第一胎摔死,这就是摔死第一胎的来历,我们的祖先就是用这么无奈,但又坚决的方法来维持着血统的纯净。中国人甚至连姓名都不能有,只能以出生日期为名,不能拥有武器,只能几家合用一把菜刀。在这种残暴的统治下,汉人和汉文化遭到严重摧残,也就不难理解明朝和宋朝之间的差距为什么那么大了,早知道宋朝时,中国的经济与文化已是屹立在世界之巅了。而且元末大混战的时候,本就不多的汉人又被清洗了一遍,等到朱元璋建立明朝,继承的都是元朝留下来的东西,而元朝又比宋朝落后好几百年。






眼观世界


蒙古帝国的影响太严重。

蒙古帝国南下时,曾经打算杀光汉人、南人,将良田变成草场。一路屠杀下去,直到有人说服大汗。蒙古帝国开始任总汉人、南人为官。之后蒙古顺利依靠金国、南宋的兵将将其打下。

而且蒙古帝国的范围广,见识也比中原王朝多,中原王朝大多数耳闻,但是蒙古帝国很多人甚至是直接目睹过。

有阿拉伯的伊斯兰文化、东欧的基督教文化、印度的文化等。四等人制度,就有点印度风,可惜没有印度那么强大的宗教背景,要不然都可能成了。

而且色目人直接在元朝为官,所以元朝的制度不止只中原文化,还糅合了其他已知世界的文化。

而且元朝一度停止科举,在文化上有诸多明令禁止,朱元璋的原名连朱八八,可见一斑,也催生了元曲。

到了明朝,其实也就是朱元璋时期,朱元璋本人由于元朝灭亡宋朝的缘故,表现出看不起宋朝文化的意思,明朝的政治是建立元朝的基础上,并且带有小农经济风。

例如,朱元璋认为元朝是因“松”而失去天下,所以明朝要以“严”制天下。


咱来了


90年的时间并不短啊,如果按照古代的生育年龄,90年的时间足以过四代人了。试想1900年和1990年之间,中国所发生的变化,是否也像隔代一般。尤其是元代97年,战乱和灾荒有特别的多,足以改变很多很多。

宋代的先进政治制度和文化体系,大元基本上都没有继承。相比于宋代,大元的政治加强了皇权,强化了相权,而且大权基本握在蒙古贵族和先前投降蒙元的汉族门阀手里,这样的政治局面与魏晋时期中国政治十分相似,所以说,在元代,中国实际上至少倒退了三百年。



再加上这90多年里,蒙古政治和华夏政治的杂糅已经让后来继任的大明搞不清楚什么是华夏原来的东西,什么又是蒙古的东西。所以明政府直接制度袭承大唐,也就是继续了政体后退三百年的这个过程。


再者,朱元璋贫民出身,虽然英明神武,终归是逃不过阶级对他眼光的限制。因为文化自卑,所以朱元璋大搞文字狱,目的就是要文人乖乖听话。政治概念的模糊,让朱元璋建立的大明帝国,继承了元代的独裁统治,并且在胡惟庸案之后,索性废除中书省,保证皇权一家独大。

所以说宋明之间如同隔代,并不是个大问题。


火器工坊


文革到现在也才40年。

浦东新区也才30年。

pc互联网时代也才几年前的事。

移动支付也才这几年的事。

历史前进的车轮不是匀速运动。

有高潮迭起,有倒车回旋,

有指数爆发的时段,也是长达千年的黑暗时光。

当下的我们是非常幸运的,就是普通小老百姓生活水平也远超古时皇帝,赶上了最平和富足文明智能的年代。


南朋友l轻奢礼品定制


撇开其他诗词歌赋、汉民族思想文化方面等传统文化不说,单单提一下在cctv科教频道看到的一个关于丝织品技术的报道。约二十年前一个日本人慕名来到中国江苏苏州,拿着一块原存于日本神社寺庙的宋代丝织品的遗存样品, 找到中国古丝织品复原方面最有名的数位专家,希望中国专家能给予重新复制。苏州的多位古丝织品专家经过仔细研究,发现该丝织品图案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其制作工艺复制难度远远超过明朝的丝织工艺,之前在中国国内前所未见,该丝织品无论是图案设计还是制作工艺技术在宋朝之后的丝织品中再无出现过。可断定该高等级丝织品技法于南宋后失传。科教频道的解说当时让我立即回想起一句话“崖山之后无中华”,蒙元满清奉行对汉民族残酷屠杀、压迫、摧残汉民族思想文化的真是罪行累累,馨竹难书。中华汉民族近千年以来真是多灾多难!


春雨绵绵诚意满满111


笔者曾在哈密淖毛湖的戈壁滩深处工作三月有余,回到首府乌鲁木齐市,看到车如流车马如龙,灯红酒绿人潮涌动,就给了我恍若隔世的感觉。同样的由于历史的发展是不均匀的,每个时代都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的时代有时虽然时间相隔不长,但是给你的感觉却是天上地下,惶惶乎如同隔世,迷迷乎如比断代。用今天的话来说,三年一代沟,只不过古代的代沟时间相对长一些而已。宋元明三代确实代沟巨大,如同秦与汉相隔不过5年,却给人数百年的时代差距感;改革开放四十年,却完成西方数百年的历史进程!

在经济中心方面,北宋的经济中心在黄河以北,南宋的经济中心在黄河以南,明朝的经济中心却实实在在的在江南了,南宋开始中国的南方人口与经济总量超过北方。明朝建立后,最先建都在南京,朱棣篡位后才迁到北京,尽管明朝的政治中心在北京,但是经济中心却实实在在的在南方,苏杭二州富甲于天下。西周至唐末,中国最繁华的地区是关中至洛阳地区,宋明以降,中国的繁华地区南迁至苏杭。得益于南方的经济人口崛起,明朝完成了我国封建历史上唯一一次由南向北的统一进程,宋、元、清三朝都是从北方向南方统一的。

在文化与吏治方面,宋朝跟明朝有着天差地别,宋朝的文化以宋词最为辉煌,明朝则流行于小说;宋朝吏治宽松而明朝吏治严酷,宋朝的儒学以理学为主,而明朝的儒学发展出了心学。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现代白话文是我国文学的发展历史,每个时代都有文化高峰,而明朝首创的文字狱、八股文可算是文化的倒退。宋朝仁而治国,柔弱有余而阳刚不足,故军事上屡屡败白,受尽列国欺辱;明朝刚强有余而韧性不足,虽每次都能战胜强敌,却底蕴不足,最终半璧江山都保不住。如果明朝有南宋的底蕴,那么南明小朝廷也不至于数十年间土崩瓦解,如果明朝经济实力强大,也不至于军响都发不出来,最终导致关宁铁骑叛国投敌。

每个皇朝的建立者确定了这个皇朝的基本治国思想,宋太祖赵匡胤仁而英武,故宋朝君主多数以礼待臣民,文臣武将多数可以善终;明太祖朱元璋英武而残忍,故明朝君主对待臣民十分严柯。宋朝高薪养廉,明朝酷刑治贪:宋朝武将多数可以善终,文臣相斗不致对方于死地;明朝武将多数凄凉而终,文臣党争非消灭对方不可。王安石变法,反对他的人最多流放,不至于处死对方;张居正改革,反对的他的人非死即流,张居正倒台后,清流们严厉打击张居正的同党,也是非死即流。最后一点,宋朝的大臣有尊严,明朝的大臣无尊严,明朝能在朝堂之上当众廷杖大臣,死于廷杖的大臣不计其数。


大秦铁鹰剑士


1990年距离晚清1900年同样相隔90年,对中国人来说同样恍如隔世。


因为历史的前进不是匀速的,有时会出现一个加速度,在几十年里发生过去数百甚至数千年里没发生的大运动。




中国人口整体南移,文明中心从北方迁移到南方,这就好像今天有个人陷入昏睡,90年后醒来,发现中国经济中心转移到西部的甘肃,首都搬迁到西安,而沿海一带变得人烟稀少,你会不会觉得恍如隔世?


我以前回答过一个“为何说同姓人之间在八百年前是一家?”,讲到宋代到明代的民族大迁移。


历史学家从户口统计画了北宋和明代的人口分布图,在大约200多年里,原先繁荣的中国北方变得萧条(唐代时河北是和江南并称的经济中心)整个中国北方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如邢州,人口从1万多户,下降到600户,人口消失了95%之多。


再比如四川,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苏东坡那个时代的四川人,和今天的四川人不是一回事,可能口音,习俗,都不一样,今天的四川人90%以上都是宋代以后在明清时期迁入的。



闭家锁的红枫


我觉得应该从更大的视界来看这个问题。

1,从文化的角度:唐宋之前,中国是开放的,是自信的,是飞扬的,从政治制度与文学作品中就能感受到那种意气风发。当时的中国,是富足的。

而明朝是内敛的,奉行的是“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念,所以显得整个时代都冷冰冰的。政治制度上,明显更严酷,等级观念更森严,皇权得到空前的加强,甚至开始禁海、闭关锁国,人们的思想得到禁锢,八股取士更是砍掉了人的想象力,科技处于停滞(军事除外)。

2,从世界范围来看:明朝建立于1368年,当时西方世界已经开始文艺复兴,处于思想的裂变期,而中国恰好在这个时期落入了“禁锢”期,上千年保持的优势,一下子拉开了差距。

3,唐宋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高峰,而明朝已经是封建社会的没落期,越是没落期,管制越严格;越是穷途末路,越是疯狂。当然,这个不是明朝的主观意志,而是时代赋予的。

4,宋与明之间,为什么觉得一个是天一个是地呢?因为中间隔了一个野蛮的元。元朝对中华文明,整体上是负面的,是导致了中华文明停滞甚至倒退的罪魁祸首,导致了中国文化的断层。

家里有家谱的可以去翻一翻,如果发现自己的祖上一代一代的名字都是数字的,那一定是元朝!爷爷叫王五六,父亲叫王三四,儿子叫王八一,哥哥叫王一八……

当时整个汉族,已经处在了整体文盲的边缘,说实话,如果不是朱元璋他们揭竿而起,汉族是可能会消失或者变成一个少数民族的。

这些上下的对比,一个富丽堂皇、色彩斑斓,一个冰冷无趣、黑白单调,所以感觉是恍如隔世。


商朝讲历史故事


打个比方,如果我们以四十年为一个尺度,把四十年扔在明朝任何一个时段,最少只有一位,最多可以涵盖6位皇帝,从明太祖朱元璋去世(1398年)到明英宗上位(1435年)。

如果以五年为一个尺度,扔在明朝的任何一个时期,最少一位,最多可以涵盖3位皇帝。

但是,如果你把五年扔在元朝,你知道最多可以涵盖多少元朝皇帝吗?

1323年,南坡之变,元英宗被杀。

1328年,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去世

当年9月,元文宗与天顺帝分别在大都和上都被拥立,两都之战爆发。

1329年正月,元明宗即位,八月,明宗暴死,文宗复位

英宗—泰定帝——元文宗+天顺帝——元文宗——元明宗——元文宗

短短五年多的时间,元朝已经出现了5位皇帝,天子之位已经更迭了5次!!!

而如果把四十年扔在元朝的话,你知道会是什么景象吗?

从元世祖忽必烈到元顺帝妥欢帖木儿,之间依次是成宗,武宗,仁宗,英宗,泰定帝,天顺帝,明宗,文宗,宁宗这9位皇帝。

而这九位皇帝加起来一共占了多少年呢?忽必烈去世是1294年,元顺帝即位是1333年,九位皇帝一共只有40年!!!

换言之,你只需要四十年,就可以经历从忽必烈到元顺帝一共11位皇帝的天下!!!

6的两倍是12

这个意思就是,在同样的时间里,元朝创造出的帝王的数量的极限差不多是明朝的两倍。

就算元朝只有90多年的时间,但当你看到丝毫不逊色于其他王朝君主数量的帝王世系表的时候,谁都会产生一种换了这么多皇帝,真的过了好久好久的错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