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

点击上方音频,收听浙大博士的教育理念

孩子已经过了为生存打拼的年代,那我们该如何来培养孩子生存的能力?开始之前我们先思考一个问题:现在我们有两杯装满水的杯子。一杯放在一个平稳的桌面上,另一杯悬空拿着。当悬空拿着的这个杯子放手的时候它会从空中掉下来,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可能会砸伤我们的脚。而这个放在平稳桌面上的水即使放上100年,也产生不了任何的作用。那为什么同样是一杯水,放的位置不一样,它产生的力量是不太一样的呢?就好比说两个不同家庭培养的孩子,有的孩子们非常有目标、非常有冲劲;而有的孩子基本上属于死猪不怕开水烫的状态,完全没有责任感。我想这借用中国的古话来说就是:安则静危则动,意思是处于平安就很静态、就没有力量,但是处于危险时候就很有力量。

如何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

当我们把这个杯子放在很安全的地方,杯子是没有力量的;当我们把杯子放在很危险的地方,这个杯子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我想这句话用来培养孩子也非常适合,今天我们很多孩子目光呆滞,实际上是因为他处的环境非常安全,他没有危机没有生存意识。但有的孩子非常有目标,是因为这个孩子内心中充满着危机意识,从而他就会变得非常有力量。就像大家在分析如何让一群羊变得生存意识很强或者说是养得很好。

如何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

有人出主意说给羊圈里面加上最好的饲料,有人出建议说给这个羊圈里铺上最好的草让羊很好的休息,但是饲养的主人说这样的羊仍旧不会长得很好。最好的方法是在这个羊圈的远处放一只狼,当狼每天在盯着这群羊的时候,这群羊是非常积极的,因为这群羊非常有危机意识。所以我们培养孩子非常重要的就是:不要无限制满足孩子,让他变得越来越安全,而是要打破孩子舒适区,让他变得有危机意识,这样的孩子就会非常有力量。有人调查发现北上广深很多一线城市的大的企业,或者是很多年轻人创业非常容易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其实就是离父母比较远。无论是多优秀的多有潜力的创业青年,只要他离开危险的区域,回到父母身边,基本上就很难完成他的事业目标。因为他的父母会不停的创造各种舒适区,让他变得越来越安全,而越来越安全就会越来越失去危机和斗志。年轻人斗志被磨灭了,基本上就很难成就他的事业。所以今天摆在我们父母面前的非常重要的就是我们必须要培养孩子生存的能力,那该如何培养呢?在这里我着重讲两点。第一点就是要学会放手,让孩子独立。第二点就是要延迟满足,让孩子足够地珍惜。

如何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

我们首先来讲第一点:学会放手。教育孩子的重要过程,其实是一个分离的过程。孩子在母体里其实和母亲是合二为一的,孩子逐步长大就是逐步远离的过程。而父母要做的事就是逐步放手的过程,但是现在焦虑的父母是反过来的,就是小学0~6岁都不太管,放得很远;但是越到小学阶段、初中阶段和高中管得越来越严,越来越放不了手。所以今天孩子的生存能力是非常弱的。所以大家会看到报纸上说的,到了大学还不会洗衣服,甚至是各种生活上缺乏自理能力这种无知的现象等等。所以我想看似是一个非常笑话的行为,其实是今天父母非常焦虑带来的结果。有一本书写了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韩国的母亲当时被医院检查出是得了胃癌晚期,她知道自己大概活不过半年,回到家非常的痛苦。看着她五岁的孩子在想:我离开了,我的孩子怎么办?如果他的爸爸找了个后妈,那孩子是不是非常的悲惨,所以那个时候她就想明白一个事儿:我已经不能给我孩子帮助了,我必须要培养我的孩子独立能力。因为我的时间只有半年,我必须要在半年时间学会放手。所以她从以前的天天管着甚至是替代的模式变成了一定要让孩子懂得学会做事。

因为这种思维模式的转变,所以她的孩子在半年时间学会了洗衣服、做饭,养成了很强的生活能力,而且变得独立自主和自信。最后这个妈妈到医院里复查,发现原来是一场误诊。但是这件事情让这个妈妈产生了丰富的思考,她发现其实孩子真正的优秀是从离开母亲开始的,所以当母亲放手的那一刻才是孩子真正独立和成长的那一刻。当然今天很多父母说:那我的孩子已经对我形成了严重的依赖,该怎么办?作为父母我们思考一下,你教孩子是让孩子形成依赖,还是让孩子学会独立?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培养思路,打个比方:师傅要教会徒弟一件东西,它大概要经过几个步骤,第1步呢,是师傅自己做一遍给徒弟看。第2步,是把这个做的动作里面进行拆解和分解,详细的讲述每一步的动作。第3步,就让这个徒弟自己做,师傅来看。第4步师傅给予指点,并且让徒弟不断地去修正,让徒弟独立去做。再比如说妈妈要教会孩子洗衣服,这4个步骤里面第1步是妈妈洗给孩子看;第2步是妈妈要把动作分解开,给孩子讲解每个动作;第3步是要孩子去洗并且犯很多的错误;第4步妈妈帮孩子指点错误,最后得以总结,让孩子形成独立。各位思考一下:你的孩子为什么还不会独立洗衣服?第1步你有耐心洗给孩子看吗?第2步你会把每个动作拆解教孩子一遍吗?第3步你有耐心看着孩子犯错误而且能够忍受他犯错误的过程吗?第4步你还会再次指点孩子吗?我想一个情绪急躁非常焦虑的母亲,这4个步骤基本上是做不到的。这些父母的方式就是直接自己做更爽快、更简单,教会孩子反倒更麻烦。

如何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

所以这个世界上“自己会一件事”和“培养别人会做”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事情,而大部分能力越强的人,他越加培养不出优秀的人才。这是因为培养人是需要耐心的,而自己做其实只要发挥自己的能力就行了。所以中国古代讲强将手下无弱兵,其实我现在看到的现象是强将手下全是弱兵。因为一个自己很强的人,他是无法容忍别人从0~1、从犯错误到会做的整个过程的漫长等待,所以他基本上不会培养出自信而独立的孩子。今天一个孩子对父母已经形成依赖,也是因为父母从小直接干涉孩子太多而没有学会放手,所以今天父母必须要好好地放手。因为在父母的帮助下,你的孩子考试考90分,这是代表父母的水平,你的孩子实际的水平是在你放手之后它可能变成40分,40分才代表孩子的水平,所以如果你想让孩子自己独立去完成你必须要放手,当放手之后你要忍受孩子成绩跌成40分,他处于瘫痪的状态。这时候的父母很着急:唉呀,孩子成绩下滑了。选择的应对方式就两种,一种是又把孩子扶了起来,然后又继续走以前的替代模式。而真正的有水平的方式是要静下心来等待孩子从40分到41分、42分逐步成长成90分。尽管得分和前面的是一样的,但是一个是依赖父母的90分,一个是靠孩子自己的90分,这两个是有天壤之别的。所以这是我要讲的,学会放手让孩子独立。

如何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

那么我要讲的第2点:要延迟满足,让孩子懂得足够地珍惜。犹太人讲财富的秘诀其实就是延迟满足。因为这些有钱的人当年其实都是普通人,普通人和穷人他们都得了1万块钱,普通人就是想办法把1万块尽快的花掉去吃一顿、买一堆礼物,享受一下生活等等,但是这些优秀的人先学会把1万块拿去钱生钱,把1万块变成100万,延迟了一年两年之后最后再去消费这100万里面的1万块,所以他就变成了富人。穷和富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富人懂得延迟满足,而穷人等不及。所以各位父母你今天培养你的孩子非常有忍耐力和一个非常急切的想得到一切,就决定他在社会层次上的差别。比如说今天同样是爬黄山,一个孩子是坐缆车被直接送到山顶,因为是很容易得到,所以他到了山顶其实没有很强烈的感觉,只是感叹:“呀,黄山果然很高啊。”但是另一个孩子是自己从山脚下爬了三个小时,最后走到了黄山的顶峰。当他到达黄山顶峰的时候他内心会升起的感慨是:“果然是黄山,一览众山小!五岳归来不看山!”为什么同样站在山顶而感受不一样?因为一种得到太容易,一种得到不容易。今天很多的孩子对一切失去了敬畏,是因为他得到太容易了。

我身边有个政府的领导高官,他有一次听完我的课之后,就拍大腿说:“王博士,是真的!我发现我的孩子为什么这么没有动力,我今天听完你的课我才理解。”原来他儿子的亲舅舅是省委的一个高官,他为了让孩子将来有依靠,经常带着孩子去见舅舅,潜意识给孩子灌输:舅舅这么有能力,将来你可以靠舅舅。结果因为给了孩子太多的安全感,这个孩子在学习上一点斗志都没有,而且更严重的事情是他舅舅是省级的领导,有一次是见一个市级的领导,这个孩子竟然满不在乎的表情。因为孩子心里想:你看我舅舅是省级的高官,你一个市级的算什么。各位父母必须要理解,当有一天你退出这个世界的舞台的时候,你所有的权力关系和地位等一切都无法传给你的孩子,如果你的孩子靠自己努力而得到,他的内心中心存敬畏,这样就会很懂得珍惜将来,他才会靠自己的态度去获取更多的关系和资源,而这样的关系和资源才是孩子真正能用得着的。所以帮孩子的最好方式不是无限的满足,而是要学会延迟他的满足。

如何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

有一次我给我三岁多的孩子买了个机器人,我们就规定小红心达到十颗机器人就给他,结果孩子总是得到8颗上下,而且经常犯错误又倒扣掉。整个过程大概延续两个月的时间,我妈都非常着急说:“你就给他吧,看把孩子给想的呀。”但是我心里坚持一个原则就是:得到太容易就不会珍惜,所以我们一直坚守这个原则。大概有一次我在外地讲课,然后孩子给我发视频过来说:“爸爸,我终于得到了十颗小红心,现在特别地开心!”那一刻他就特别想把这个机器人拆开,然后我就跟他说:“恭喜你得到了十颗红心!可以打开机器人。但是如果你现在不打开,爸爸从外地回来再给你带一个礼物,你可以得到两个礼物。”我明显看到孩子又想得到另一个礼物,所以他最后勉强的说:“那好吧。”结果第2天晚上我到家已经很晚了,第3天早上一早孩子就冲到我的床边叫我:“爸爸,爸爸,快帮我打开礼物!”然后那天早上我给孩子拆开礼物,又送他一个小礼物。孩子无比地高兴,第一次做出剪刀手“耶”的姿势!我想孩子的兴奋和喜悦是来自于他得到不容易,我不希望我的孩子成为普通人,我希望他成为优秀的人。所以我必须要学会延迟他的满足,让他足够的珍惜人。

如何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

人之所以普通是因为人性的劣根性得到充分地发挥,但是人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懂得避开人性的劣根,让自己的品质变得越来越强,而教育真正的本质其实就是在改变人劣根性的一面。今天这节课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生存能力,我们就讲了这两点。各位家长可以反复收听这个音频,也可以反复思考自己的行为,思考该如何做如何来帮助孩子。如果过往我们犯过错误,我们当下的进步和改变就会换来与众不同的孩子。

关注王金海家庭教育课堂,轻松智慧育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