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父母伴侣和你,你排第几?

孩子父母伴侣和你,你排第几?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个提问:

「假如你30出头,结婚生子,父母临近退休。这个时候,请给这4个角色排一下优先级——自己、伴侣、孩子、父母。可以不回答,但别说违心话,互联网上和陌生人就别装逼了。」

排名第一的评论,说出了我心中的第一想法——「其它怎么排不知道,但可以确定自己排最后」。

在这之前,我也曾在微博上提过一个简化版的问题:「30多岁的农村大学生,有伴侣有孩子,父母年纪大了。自己收入一般。在满足生活基本开支之外的钱,是用来攒钱给孩子买学区房或者高级的课外培训,还是给父母提高他们晚年的生活质量?」

其实,在我提出这个问题时,我就给出了我个人的答案。从表述的措辞上就能看出来我个人的偏向。「学区房」和「高级的课外培训」,我这么说就表明我倾向于把为数不多的资金倾向于父母。

这个问题看似是父母和孩子掉进水里救谁的翻版,但它要比这种极端情况现实的多。实际上,我身边很多人都在面临这样的问题。但是,他们都没有把这个当问题,而是直接选择了孩子,没有想到过身后还有父母。当然,我这么说并不是在斥责他们。毕竟,父母现在在老家好好的,很多人就很难注意到这个隐形的选项。

在这里,我认为雪中送炭要比锦上添花重要。在余力不足的时候,不要投入自己的全部去搏一个概率(锦上添花的教育只是提高成功的概率),实在的反哺也很重要。

这是我的个人想法,没有任何的理论支撑。大家完全可以不同意,我提出只是对这个问题作一个角度的解释。

回到最开始的排位,该怎么排序呢?

我的第一想法是,伴侣、孩子、父母,好难选。他们像三个平行选项,选哪个都无法说服自己不选另外两项。所以,我很容易地同意了第一条评论中的答案,不管怎么样选,自己都应该是最后!

可是,这个时候我想起了一个理念,是一个保险经理告诉我的。「假如,你的家庭中大家都没有买保险,购买保险的资金又不足,应该最先为谁买?答案是你自己,因为你垮了,你的家庭也就垮了,保你是根本!」

这时我才意识到,我的思维不对。其实想想,任何不把自己考虑清楚的方案,都是不负责任和吹牛逼,把自己放在前面不是自私,相反,是为了更好的考虑别人。

过好自己,才能处理好你周边的一切,确保自己有能力顾及别人。按照这个思维来,其次重要的是伴侣,她伴你走的时间最长。最后才是父母或者孩子。

直到这里,想必还有人疑惑,为什么不管怎么样,你都把孩子放在一个很后的位置?

其实并没有。我认为,孩子摆在一个合理的位置就够了。绝大多数父母是孩子至上。他们从生完孩子的那一刻,自己就死掉了,由孩子来占据。她的头像是孩子,名字是某某的妈,每天想的孩子,朋友圈晒的是孩子。他为了孩子的成长,可以放弃工作,放弃追求,放弃自己以后的五六十年,只为让孩子有一个幸福的童年。

而且可以预料的是,不久的将来,孩子的发展有不如意的时候,他可能忍受不了内心的激动喊出来:「我一辈子拼死拼活不就是为了你,你怎么这么不争气」或者是「我省吃俭用一辈子,尽我所能给你最好的,你却这样对我?」

这是我想象过的最可怕的场景。

很多人就是这样,十三四岁才出生,二十几岁就死去了!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十三四岁进入了叛逆期,开始认识到了有「自我」,二十几岁孩子一出生,自己就死去了,以后的一切都是为了他,成为供养他的土壤。

当然,这也符合生物规律,完成了繁殖使命的生命,就没有价值了。

可是,我们只需要活出生物学上的意义吗?

那么,难不成,孩子就随便养养就成吗?

当然不是,问题的答案不是都要走到极端。而是我认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拥有了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更多的投入,只会让父母迷失自我。

所谓的言传身教,是需要一个专注于自己人生的父母在前面带路的,好告诉他,自由而又成熟的灵魂是多么地有魅力。他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他才能,倚仗内心深处的爱与信任,追逐梦想,探寻未来。

一个专注于自己的领路人,要远比一个伏在地上的奴仆更懂得教育。

孩子的问题解决了,排名的问题至此也就解决了!

那么,你的排名是什么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