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乒赛刘诗雯的两个十一比零是实力的体现,还是运气的使然?

易人01


我个人也是非常的喜欢乒乓球,当时也是看了世锦赛的直播,从我的观点来看,我认为这其中有偶然的成分,但是偶然之中必有必然。为什么这么说?

其一,我认为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刘诗雯的气势打出来了,我记得当时刘诗雯眼睛中流露出的必胜的决心或许是让她发挥的这么好的主要原因之一。这和她的经历是分不开的,大家都知道,刘诗雯六次参加世锦赛,四次打入四强,两次打入决赛拿到亚军,所以世锦赛对刘诗雯来说是一道伤痕,刘诗雯自己也说,她曾经想过放弃,但是她坚持了下来,或许正是这样,刘诗雯比谁都想赢得世锦赛冠军,而且这或许是她最后一次参加世锦赛,她只剩这一次机会,也是这样的经历,让她有了必须赢的决心,也让她完全发挥了自己的实力。正是如此,她的这次比赛打得狠,不仅仅是对对手狠,更是对自己狠,这在刘诗雯夺冠当晚我也写过。决心很重要。

其二,实力摆在那,或许很多人会说刘诗雯的实力并没有那么好。确实,网上以及现实中说这话的人,我也表示理解。因为刘诗雯有时候真的不是很稳定,状态时好时坏,但是我要说,这并不能否定刘诗雯有夺冠的实力,我们来简单的回顾一下刘诗雯的成绩:2007年年仅16岁的刘诗雯首次获得全锦赛单打冠军;2009年18岁战胜郭跃首次获得世界杯女单冠军;2011-2013年连续三年战胜丁宁获得国际乒联总决赛冠军;2018年小枣刘诗雯创造了资格赛选手绝杀五大世界中外世界冠军登顶的美谈。并且补充一下,小枣是四次的世界杯冠军。你说刘诗雯没实力?我觉得说这话的同志们要好好想一想了。

其三,我们不能否认的丁宁和陈梦发挥的失常,特别是两人的第五局,都以0-11输给了刘诗雯,这点我比较同意楼上有人说的,两人在第五局心态上变化很大,一个由于扳平心态有了波动,一个过于急躁,想尽快拿下刘诗雯,这不可否认是刘诗雯11-0胜利的原因。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心态的自我处理也是比赛的一部分,所以我的观点更倾向于刘诗雯此次夺冠是必然的。

另外,我们的小枣还差一块奥运会金牌就能实现大满贯,如果小枣有幸参加明年的东京奥运会,我希望小枣能够取得冠军。当然,没能拿到也是我们的小枣。如果有人觉得我不够充分,欢迎下方留言补充,不合适也请更正,谢谢各位的阅读。


鄙人若谷


乒乓球比赛如果不是双方实力相差悬殊的话,打出11:0得比分还是很难得一见的,刘诗雯在本届世乒赛上能够连续两场重要比赛打丁宁和陈梦一个11:0,这其中肯定有诸多原因的,实力肯定不是最主要的,要知道丁宁和陈梦的世界排名比刘诗雯还要高,纯粹靠实力刘诗雯打丁宁和陈梦是不可能打出11:0的比分的,刘诗雯之所以在世乒赛半决赛和决赛打对手一个11:0,非常巧合的是11:0的比分都是出现在第五局,这和当时比赛背景是有很大关系的。



和丁宁的比赛中,丁宁开局是2:0领先的,之后刘诗雯把自己的速度和力量优势发挥出来,她连扳两局把比分扳平,虽然丁宁是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但是在大好形势被扳平比分、并且刘诗雯的气势已经完全起来了,这种情况下丁宁的心里难免发生变化,加上开局几个球没有打好,比分一下子被拉开,双方无论是气势还是心里层面,两个人完全处于一个不对等的状态,最终两个人的较量出现了一个罕见的比分。


在刘诗雯和陈梦朱雨玲决赛较量中,陈梦是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扳平比分,第五局的时候陈梦有点急于求成,开局几个球没有打好之后心里发生了变化,如果说丁宁、刘诗雯的比赛出现0:11是因为丁宁实力有所下滑而刘诗雯又发挥的太好,那么陈梦面对刘诗雯打出0:11的比分完全就是陈梦心里的原因了,央视解说嘉宾刘伟也说了,这么悬殊的比分不是因为刘诗雯打的有多好,而是陈梦自己莫名其妙的失误太多了。



高手之间对决会出现11:0的比分除了一方心态出现问题之外,实力当然也是一个因素,刘国梁在世乒赛结束之后接受采访时表示刘诗雯意识男子化有了明显的提高,也就是说刘诗雯在力量、速度以及旋转这三个方面比之前有了质的飞跃,这三点被认为是乒乓球进入“大球时代”取胜的三把钥匙,不能说这三点只有刘诗雯具备,但显然刘诗雯是本次世乒赛发挥最好的,不能说刘诗雯的实力和陈梦、丁宁有11:0这么大,但是出现11:0的比分肯定是技术水平发挥具有了压倒性优势。 刘诗雯十年磨一剑拿到世乒赛女单冠军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不过出现11:0的比分肯定不能说明刘诗雯的实力已经比别人高出一筹,出现这样的比分是特定情况下的小概率事件。


土土女排


个人认为主要原因是刘诗雯的二个质变使然。一是在世乒赛之前刘诗雯的单打实力发生了静悄悄的质变;二是刘诗雯在临场心理上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质变。而这二个质变在半决赛之前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暴露,甚至于刘诗雯自己(包括教练组在内,马琳曾一度怀疑自己的自己的执教能力),也并不明确知道自己已经发生了这么大的的变化。作为对手的丁宁、陈梦当然也没有做好思想准备,因此,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临场根本来不及找到有效对策(这就是所谓的运气吧),才出现了二次匪夷所思的11:0 这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比分,包括刘诗雯本人今后也不可能再现这样的结果。因为事情闹大了,梦醒的丁宁陈梦以及其他女队员们,不可能在给她这样的机会了。

那么,刘诗雯的质变是怎么发生的呢?

早在2017年,日本女队小将平野意外地在中日交锋中横扫中国队丁宁、陈梦、李雨玲,引发强烈地震。当时中国女队经过了深刻的反思(每个人都写了检讨书),随后中国队进行了针对平野小将的集训。这次集训使得几个折戟于平野的队员技战术水平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随后的2018年乒超联赛中,陈梦、王曼翌、孙颖沙等代表的一大批后起之秀得到崛起。而这个过程,恰恰是当初没有与平野对阵的刘诗雯没能获得深刻的体会与进步,技战术水平变化不大。在整个2018年乃至2019年卡塔尔公开赛,刘诗雯的表现始终平平,直通赛只拿了一个不上不下的第5名,导致刘诗雯的未来(世乒赛与奥运会)几乎处于绝境,几乎看不到希望,包括笔者在内的乒乓球爱好者们也几乎不抱太大希望了。

变化发生在世乒赛之前一个月中国队的集训中。这次集训是全方位的,刘国梁调集了一切能够动用的力量,许多后勤人员包括男队陪练(包括方博)、削球陪练、外籍体能教练等都在默默的做出贡献。女队集训的核心指导思想是女子队员打法男性化。阴差阳错的是,刘诗雯的快速打法成了最大受益者。我们并不了解集训的整个过程发生了什么,但是陆续透露出来的信息告诉我们,马琳几乎一有时间就泡在运动场,刘国梁时不时的敲打刘诗雯。而刘诗雯在绝境中也抓住了这个机会,付出巨大努力,在和男队员比赛中也常常打出教练组都不可思议的神球。刘诗雯正是在这种男性化打法训练过程中产生了质变。从刘诗雯后来在半决赛与决赛中酣畅淋漓的打法可以看出,刘诗雯已将邓亚萍王楠张怡宁等前辈队员代表的中国女队独步天下的快速打法发挥到极致,连现场解说邓亚萍看后都感到荡气回肠。

当然,刘诗雯在心理上的变化首先来自于刘主席和教练组特别是马琳的信任,从散养到有序培养,教练组为调整刘诗雯的自信心做了大量工作,这显然是刘诗雯能够产生自信心的无与伦比的巨大外力;其次,十年磨一剑,刘诗雯长时间的坎坷过程也客观成就了她稳定的心理心态。整个半决赛与决赛过程中我们终于可以看到了一个善于冷静分析思考的完全不一样的刘诗雯。


乐民乐己


十年前就获得过世界杯单打冠军,后续十年内又多次获得过多个世界冠军,近三十岁了还被留在国乒女队的主力阵容内,说明具备超级实力。五进世锦赛女单前四,三进世锦赛女单决赛都未站在最高领奖台上,用她自己的话说几次都离得很近,就是没有拿到,那种可望旁人是体会不到的,这次真是厚积薄发,那种可望、那种冲劲一但暴发最很难阻挡的。11:0绝不是丁、陈二位与刘诗雯的实力差距,本次刘诗雯虽然拿到了世锦赛女单冠军也不能说她们叁位就有多大的实力差距,竞技体育就是这样,能够参加世界大赛,特别是进入决赛都是超一流的顶级选手,但除了实力之外还要具备良好心里素质和竞技状态,是一个综合性因素。


袁文才2



这个当然是实力的体现,也是运气的使然,两者兼而有之。刘诗雯与陈梦、丁宁实力在伯仲之间,互有胜负。但这次在第五局的表现,一方面是刘诗雯发挥太好,另一方面也是对手被刘诗雯打懵了,没想到会有这种结果,自己心态失衡,结果造就了11:0

赛后刘诗雯也专门和丁宁、陈梦道歉了,这也是很好的做法。陈梦、丁宁也没往心里去,失利是更高层面的事情,至于比分只是小问题。


不知道大家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同意我观点的请点赞,不同意的可以在下方评论,说出您的想法。

您的点赞和关注,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哟~


乒乓社交开球网


连续出现两个11-0,只能说刘诗雯的状态很出色,但是能够零封对手也是或多或少有点运气,下一次说不定会出现个11-1,11-2什么的,不过就像李晓霞在解说时说的那样,输一个输两个都是输。

刘诗雯本次世乒赛实现质变

在自己的最后一届世乒赛上,刘诗雯可以说是风头无二,不仅在女单项目上实现了自己多年的冠军梦想,而且在混双项目上和许昕配合默契,拿到了两枚金牌,可以说是本届世乒赛上最为耀眼的一颗明星。

刘诗雯的两个11-0丝毫不留情面

为刘诗雯这种公平竞赛的精神鼓掌!之前国乒的让球行为,其实是对比赛的最大伤害,难道对手不值得我们去全力拼搏吗?所以刘诗雯开了一个好头,以后国乒的比赛中也许11-0会非常常见,毕竟刘国梁已经发话,让分不再做强制要求,刘诗雯做的对!

希望在2020奥运会上看到刘诗雯的精彩表现

对于刘诗雯的双冠,球迷们都希望她能在明年的奥运会比赛中继续今年的出色表现,2020年拿到女单冠军,混双冠军,多年的坚守最终能够得到实现,刘诗雯值得这个冠军。只是来的迟了一点!也是在自己的职业生涯末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欢迎关注小苏侃球!与您分享与体育有关的一切新闻与资讯!如果您觉得小苏侃球说的有几分道理,就请关注我吧!

小苏侃球


刘诗雯在世乒赛两场关键比赛中打了丁宁和陈梦一人一个11:0,更多的是运气成分多一些。而且这种结果是可遇不可求的!

因为首先说她们三人都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女乒选手,彼此之间的实力水平相差无几。所以我们经常看见她们的比赛打得难分难解,而且每局的比分也都非常的接近。其次说她们之间的比赛打了这么久,从来没出现过打对方11:0的情况。这就说明那两场比赛偶然的可能性非常大。

那么为什么刘诗雯会接连打出丁宁和陈梦一人一个11:0呢?这其实是和世乒赛比赛的紧张和激烈的程度和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有关。

我们先说刘诗雯。刘诗雯这是第六次参加世乒赛女单比赛了,前5次她都闯进了四强,并且有2次挺近了决赛。这次可能是刘诗雯最后一次参加世乒赛,而且刘诗雯面临着无路可退的状况。毕竟她不像丁宁那样已经3次拿到过世乒赛的女单冠军,也不像陈梦那样还有机会。所以背水一战的刘诗雯完全放下包袱,放手一搏。所以,刘诗雯打出爆棚的状态来。

我们再说丁宁和陈梦。丁宁和陈梦大比分落后的时候,其实她们也在想办法扭转场上的局面。只是刘诗雯与她们太熟悉了,几乎所有的套路都知道。而丁宁组陈梦当时打得有点急躁,脑袋里面都是蒙的状态。所以,一不小心被刘诗雯打出来11:0来。

话说回来,如果双方换个场地和时间再打一场的话,那么刘诗雯再想打她们两个一局11:0来那可就难比登天了。所以说刘诗雯打出丁宁和陈梦的两局11:0来,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也是难以被复制出来的。但如果凭此说是刘诗雯的实力超群,已经超过丁宁和陈梦那么多的话,那就有点浮夸和不切实际了!

感谢您的阅读。我是北纬评球,期待您的关注!


北纬评球


难讲全是实力,但丁宁和陈梦确实被打懵了!



小枣、丁宁和陈梦,说谁的实力比谁强多少,那是不太可能啊,三个人各有特点,实力均衡,比赛互有胜负。为何会出现11-0这样刺眼的比分呢?

半决赛打丁宁,状态进去的慢,失误又多,很快,小枣0-2落后,两局落后的枣儿,想着再不拼,一点机会没有了,从第三局开始,小枣利用速度与变化,限制丁宁发挥,连赢两局,2-2战平。



而被小枣打懵圈的丁宁一下子陷入不知道怎么打球了,连打球都能送分,被打出11-0,就不难理解了。赛后,丁宁自己都说,这样结果没想到,小枣向丁宁进行了道歉。

到了决赛场上,开局小枣又是落后,看着很像半决赛打丁宁的比赛,前四局,两人战成2-2平,第四局是陈梦醒。大梦发挥有个特点,得分的节奏她保守,输分节奏她搏杀,失误就多。

第四局赢了,第五局,她保守了,而求胜欲望,信念坚定的小枣上就是一阵猛杀,陈梦像丁宁一样,被杀晕头转向,分丢的稀里哗啦。

丁宁、陈梦均被小枣在第五局打了个11-0,这个尴尬的比分,看似很奇怪,但看了小枣的发挥,她就是那股子狠劲,我就是要赢球,不管打出什么比分,因为她怕了,一旦手软,再回到过往,岂不是遗憾了。



反观丁宁,被小枣打的失去方寸,不知道怎么打了,陈梦,经验的缺乏,打的犹豫不决。她俩都被打成11-0,这在世乒赛历史上,也算是奇观了。

这两个11-0,个人认为不是小枣实力多么超强于丁宁与大梦,而是她打的更兴奋,打的更坚决,加强上运气因素,成就了她一届世乒赛,打了两大高手个11-0。注定是永远难忘的比分。


小言球事


看完所有回答,你们都尼玛是猪。

上世纪初鲁迅先生就已经说过国人的阿Q精神了,现在还在自媒体平台展现着,可悲。

看来你们都是每年实现一个小目标的人,可惜了,我觉得你们都是一群意淫过甚可怜人,每天为了几千块舔人家屁眼。

实力就是实力,放在哪里什么奇迹都可以发生,机会到了奇迹就现了。

说实在的,没有实力,对方不接球你可能也打不到台面上,输了就输了,借口就是阿Q。

成功就是100%汗水和1%的灵感,所以,实力99,1的机会。


慕容晓春


刘诗雯在半决赛和决赛中分别打了丁宁和陈梦两个11比0,这里面既有实力,也有运气,最主要的是刘诗雯打出了从未有过的杀气和霸气!

本届世乒赛之前,刘诗雯给人的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大赛总是差一口气,以至于始终没有拿到世乒赛的冠军,影响了奥运会的名额。从实力来看,刘诗雯早就具备了超一流水平!即使是李晓霞、丁宁最鼎盛的时期,刘诗雯与她们的比赛中也是互有胜负,谁也不敢说能够稳赢。尤其是与丁宁的比赛,在总体战绩上刘诗雯的胜率要大大高于丁宁。


2015年苏州世乒赛决赛上,在最后一局领先的刘诗雯看到崴脚的丁宁坐在地上,她有点儿不知所措了:是该过去看看伤情吗?都过去那么多人了!该问问裁判下一步怎么办嘛?似乎有点儿不太合适!茫茫然中就脱离了比赛的氛围,等到丁宁回到场上全力以赴拼每一个球的时候,刘诗雯已经不知道应该怎么打球了。再想把自己拉回到比赛的情景中已经来不及了,于是稀里糊涂就输掉了比赛。

2017年德国杜塞尔多夫世乒赛半决赛上,刘诗雯与朱雨玲相遇,双方厮杀的难解难分,打到了第七局,但是最后还是刘诗雯输掉了比赛。孔令辉都替刘诗雯惋惜“机会就在眼前,关键时刻还是没有把握住!”此后,刘诗雯就背上了心理脆弱的名声,加上她经常在比赛中莫名其妙地输掉不该输的比赛,大赛中教练组在对她的使用上一度产生了怀疑。其实,归根到底,还是刘诗雯在比赛中没有流露出最坚定的信念,最可怕的杀气。

这次世乒赛,刘诗雯险些失去参加的资格,最终还是刘国梁力排众议将她列入了单打名单。亦师亦友的马琳为此专门陪伴她进行各种训练,然后从心理给她开导。坏事变成了好事,刘诗雯似乎从心里认识到这是她人生中最后一次机会了,不拼真的不行了!于是那种置之死地而后生迸发出的杀气和霸气终于在刘诗雯身上体现了。不再犹豫、不再彷徨!从头到尾一直无比坚定。

半决赛面对丁宁、决赛面对陈梦,刘诗雯面对的都是开始就落后的局面,可能放在过去,她就有点儿慌了。但是,这次比赛,我们看到了脱胎换骨一般的小枣。从头到尾,她始终出手非常坚决,冷静无比。在两场比赛的第五局,刘诗雯都取得了大比分领先,按照中国队的传统,她应该让一分。然而,这次她告诉自己不能心软,不能犹豫,不能走神,要打好每一个球。于是,在打到11分之前,刘诗雯绝对不打算再放弃哪怕是一分球。倒是丁宁和陈梦被刘诗雯的冷静和杀气震慑住了,手足无措,似乎都不会打球了,眼睁睁看着比分来到11比0!

看到这一幕,王楠颇有点儿替刘诗雯打抱不平地说“早干嘛去了!”是啊,如果早这样打,或许她早就是世乒赛冠军、也许还会加上奥运会冠军,甚至是大满贯头衔!

时光不能倒流,但是还能够重新开始!刘诗雯已经拿到了世乒赛冠军,这对于她获得奥运会单打资格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小枣能够继续延续这样的状态,继续保持这样的心理,参加奥运会并不是梦想。她依然还有在职业生涯结束前成为大满贯,成为人生赢家的机会!

冠军拿到的早晚并不重要,只要能够坚持到底,迟来的成功或许更值得回忆,最终实现的梦想或许更能称为传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