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美食之临汾

中国的美食文化是中国数千年灿烂的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渊源流长,烹调技艺精湛,闻名于世,在世界上素有“

饮食王国”之美誉。

尤其是我国少数民族居多,在不同的民族中有不同的饮食文化,风味特色,同时中国的餐具,饮茶,烹饪,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因此在中国的各个地方都能吃上各式各样的风味大餐和特色小吃。

舌尖上的美食之临汾

临汾作为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和黄河文明的摇篮,本地的特色美食更是琳琅满目、各色各样;如果你能挨个吃上一番,那可谓是口齿留香,回味无穷。那么今天就先给大家罗列几种耳熟能详的临汾特色美食。

临汾小吃——羊杂烩

舌尖上的美食之临汾

I HOPE YOU LIKE IT

羊杂烩是洪洞县的特产,最早出现于元代。其最大的特点是原汁原汤,即只加入最普通的一些调味品,诸如盐、辣椒油(用羊油炸制)、葱白。花椒、味精、大料等,然后放入砂锅中慢慢煮熟,这一作法与蒙古族吃羊肉的习俗大同小异。

舌尖上的美食之临汾

临汾小吃——牛肉丸子面

舌尖上的美食之临汾

I HOPE YOU LIKE IT

牛肉丸子面,临汾市区的大街小巷,牛肉丸子面开一家火一家,门面都不大,属于平价小吃。最正宗的要数白家牛肉丸子面,有牛肉的鲜、有丸子的香,还有秘制的汤,很辣很爽,吃起来大汗淋漓,尽管如此夏天吃的人也不少。满满一大碗面条上漂着红红的辣椒油,溜圆的牛肉丸子伴着碧绿的香菜,纯朴简单的美味令人酣畅淋漓!

舌尖上的美食之临汾

临汾小吃——油炸馓子

舌尖上的美食之临汾

I HOPE YOU LIKE IT

油炸馓子又叫麻油馓子,洪洞县独有的一种汉族面食小吃,属于油炸食品。油炸馓子用上等麦子磨的面粉,加少许食盐和调料,用水调和,揉成面坯。然后再搓成条状,环绕排满盆中,上面洒抹一些菜籽油。待面条在盆中回透,弹拉力恰到好处时,将面条绕在手上,用手来回抻开,粗细均匀一致,折叠造型,放入油锅,用筷子轻轻翻动,掌握火候,炸成大把或小把的,便是金丝套环的黄脆脆的金馓子。

舌尖上的美食之临汾

临汾小吃——晋南醪糟

舌尖上的美食之临汾

I HOPE YOU LIKE IT

临汾小吃--晋南醪糟,是山西传统的汉族小吃,这种甜点闻名遐迩,最早出现在霍山南麓洪洞城的小吃摊上,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每年农历三月十八庙会,来此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人山人海,解渴生津的醪糟便应运而生。洪洞醪糟之所以有名,是由于它使用的霍泉水和此水灌溉生长的糯米,还因为用独特的灶具与奇特的酿制方法。

舌尖上的美食之临汾

临汾小吃——安泽火腿

舌尖上的美食之临汾

I HOPE YOU LIKE IT

安泽火腿,是山西省汉族传统名食,已有300多年的生产历史。安泽的火腿,色泽红白分明,气味浓香,味道鲜美,享誉省内外。据《安泽县志》载:“金华火腿而外,以安泽火腿为最,亦土产中之绝佳者。”“宦游他处者,每购以馈亲友焉。” 安泽火腿应该是源自金华火腿,说起来还有一段历史故事呢。

舌尖上的美食之临汾

临汾小吃——吴家熏肉

舌尖上的美食之临汾

I HOPE YOU LIKE IT

吴家熏肉,是山西省平阳(今临汾市)著名的汉族传统名菜。以猪肉为主材,特点肉皮明亮,色泽金黄,肥而不腻,瘦而不柴,草香浓郁,蚊蝇不沾,经久耐放,开胃健脾。清末民初时由吴老广创制,吴氏三代,独家经营,百余年来,盛名不哀。吴家熏肉是临汾市吴保元、吴保恒兄弟7人经营的祖传肉食名产。它始于清末,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舌尖上的美食之临汾

临汾小吃——乡宁白面油糕

舌尖上的美食之临汾

I HOPE YOU LIKE IT

乡宁白面油糕,是临汾地区的一道汉族糕点,圆如饼,形似鼓,色如铜,香味扑鼻。

舌尖上的美食之临汾

临汾小吃——太原御膳泡泡糕

舌尖上的美食之临汾

I HOPE YOU LIKE IT

太后御膳泡泡糕“泡泡糕”是山西省侯马地区汉族糕类名吃。这种糕食是在油锅里煎制而成,熟后犹如一堆泡沫,故而又有“泡泡油糕”的美称。

“太后御膳泡泡糕”,从此在晋南地区落户、开花、结果,堂而皇之地跻身临汾名食之列。

临汾小吃——古县蕨菜

舌尖上的美食之临汾

I HOPE YOU LIKE IT

古县蕨菜,山西小吃。蕨菜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矿物质、纤维素,是一种高营养、低热量食品。

舌尖上的美食之临汾

临汾小吃——曲沃腊牛肉

舌尖上的美食之临汾

I HOPE YOU LIKE IT

曲沃腊牛肉,是清真食品,风味独特,别具一格,是古晋都(现曲沃)的历史传统名产。相传,此品种为曲沃城内回民马氏所创制,大约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因其是放在独轮小车的盘子内。

舌尖上的美食之临汾

临汾小吃——浮山烧麦

舌尖上的美食之临汾

I HOPE YOU LIKE IT

烧麦是晋南地区传统名食,形如石榴,洁白晶莹,馅多皮薄,清香可口。早在乾隆三年,浮山县北井里村王氏,就在北京前门外的鲜鱼口开了个浮山烧麦馆,并制作炸三角和各种名菜。某年除夕之夜,乾隆从通州私访归来,到浮山烧麦馆吃烧麦。这里的烧麦馅软而喷香、油而不腻,洁白晶莹,如玉石榴一般。乾隆食后赞不绝口,回宫后亲笔写了“都一处”三个大字,命人制成牌匾送往浮山烧麦馆。从此烧麦馆名声大振,身价倍增。

临汾小吃——霍州猪血灌肠

舌尖上的美食之临汾

I HOPE YOU LIKE IT

猪血灌肠是霍州传统名食之一,它创制于清朝中叶,加工精细,风味独特,是誉满三晋之佳品。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西太后与光绪皇帝出逃西安,歇足于霍州,霍州名厨为其制作御宴。西太后、光绪皇帝与诸大臣对猪血灌肠赞不绝口,故此成为一道传统名吃。

舌尖上的美食之临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