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二三十年前很多歌曲当时根本不火,现在让人觉得那么经典?

喜欢喷的话就喷老子吧


网络发达了!我以前要听一首歌要么靠唱片,要么看电视和广播,那时的歌除了磁带和光碟和录像带,不是你要听就能听的,要刚好那个时间段才可以听一次,有些歌一年或者好几年听不到一次都有定,而且当时的电视台和收音机也不是什么台都可以收到,一般只能收到附近那几个台而已!那时有收音机是有钱人,有光碟机是土豪,所以印象中最多经典歌曲的就是卓依婷,那些歌最先带给大家的也是卓依婷,当然也不是别人的没人听,别人的歌有些人也听,只不过没有卓依婷的比较受欢迎和热门而已,当年其实并没有原唱和翻唱之说,也不可能知道那首歌为翻唱,因为一些歌本来就有很多人在唱,只不过没有卓依婷的歌热门受大众喜欢而已, 这里除了她的声音很好听,唱功了得外,还有她的努力拍摄MV有很大关系,她的MV在当时是最高级的音乐,不只是带图像和字幕,而且她人漂亮、能歌善舞,是少有的才女!所以当网络发达的今天,有些人说卓依婷的歌本来原唱就很红,她的歌原唱本来就红本身就是睁眼说瞎话,有一些无知更是鬼扯说她唱的歌都是唱别人的成名曲,那些本来在台湾地区就很红,不好意思我是大陆人,那些歌在台湾怎么红只有当时的台湾人才知道了!卓依婷在内地地区很红是我亲眼目睹的,现在下歌方便了,要什么歌听什么歌,不想听的歌就删了,喜欢那首听那首,讨厌那首删那首,在这个翻唱不被人看好的网络年代,在这个棒原唱的网络时代,听歌已经不再是原唱片,而是很多人的歌不分正盗版混杂在一起听的年代,大家听的最多的就是歌手精华版本,因为一首歌本来就多人唱,有些人因为懒试听,特别酷狗每一首歌都标明那首歌才是原唱,大家下的最多的应该都是原唱版本,这个听歌像快餐一样,听过就扔,很多听歌已经不是听歌词,也不是听韵律,而是为了解闷而听歌,声音感觉好就听,不好听直接删了,这不我周边就有一堆人听连他自己都听不懂的英文歌曲…以前的歌都是文化传承,现在的歌词都是一点内涵也没有!


卡拉OK天后的婷迷


很多以前的歌曲没有火起来,现在却又成为了经典之作!我感觉具体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媒体技术不发达——由于当时的技术原因,传播媒介较少且比较一般,可能最直接有效的传播方式就是电视广播了,可当时整个村里也可能没有一台电视机,有台收音机就算是不错的了。而现在的网络传播技术发达,现在的小视频平台很多,人们可以通过电视、手机、网络甚至现场演唱等各种方式来欣赏收听歌曲,若果感觉好听的话,就会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的传播开来,传播速度非常的快。

二、歌曲的传唱度——正是由于媒介、技术等原因,使大众的接受率比较低,人们只可以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甚至固定的方式来收听欣赏歌曲,做不到随时随地的收听收看,更别说来收听传播了。今天听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明天还想听一下!马上就要学会了,不好意思,不行了!回家就听不了了,歌词是什么都想不起来了。一对一的歌曲传唱恐怕都做不到。怎么可能会火起来?

三、人们的生活水平所致——三十年前,1989年,当时的生活水平可能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更不要说来听音乐、跳广场舞了,反观现在,大街小巷都是放着各种各样的歌曲,甚至在一些公园可以看到人们自己搞的小型“演唱会”。人们对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在正常工作和生活之外,有能力也有心情去接受更多的歌曲。好的歌曲经过大家传唱就会火起来。


枣乡之声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大家可以看看,当下那些所谓的流行歌,歌词旋律怎么样?

也许经过十天半个月的洗脑式传播会让人有点魔性上脑,然而过个三五月还有多少人记得呢?更别说十年八年后,还有人会觉得它经典了。曾被起哄着要上春晚的《生僻字》,如今还有它的声音吗?


首先是现在的歌曲普遍缺乏营养和内涵,这是当下娱乐环境过于浮躁和娱乐化的原因,就更加衬托出过去那些年歌曲的经典了。

上世纪的乐坛真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那时候还没有所谓的偶像,或者说没有完完全全的纯偶像,当时的歌手只有具备一个歌手该有的素质,以及优秀的作品才有可能闯出名堂。

没有粉丝狂热盲目的崇拜,没有资本的大肆操控,全都是靠实力说话,所以才有了成就经典的基础。正是因为都是实力派,歌曲也都是难得的佳作,竞争也就比较激烈,难免有许多沧海遗珠。

而这些经典佳作当时不火,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网络媒体还没有那么发达,也就局限了它的传播度。

如今想要听什么歌曲只要在网上搜罗,就可以找到。听着当下许多毫无营养的快餐歌曲,对比过去被蒙尘的好歌,大家自然觉得经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