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6岁被赞为神童,父亲看后:将来此女必失德,出家吧!

李季兰是唐朝一名著名的才女,她天生聪颖,琴棋书画无一不精,被誉为女神童。

可是这样一个才情横溢的女子,却在6岁的时候被自己的父亲逼迫出家,原因则是她做出的一首诗。

李季兰出生于一个富贵之家,她从小就长得非常貌美,五官秀丽至极,一看长大就是绝世美女的料。可是李季兰的父亲却是个迂腐的老顽固,他认为自己的女儿过美“近乎于妖”,是不祥之兆,从小就对这个女儿视若无睹。

她6岁被赞为神童,父亲看后:将来此女必失德,出家吧!

虽然李季兰不受父亲宠爱,但是她的才能还是被世人所认可,大家都知道李家有个神童,年纪轻轻就作诗写文。李季兰6岁的时候,做出了一首诗,名叫《蔷薇》。诗中有这样两句: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这两句诗在旁人眼里看来并没有什么,可是在李季兰父亲眼中却是不祥诗句。

原来他认为这两句诗写的是女儿待嫁心绪不平的心态,当时李季兰只有6岁,按照她的年纪是不应该写出这样的诗句的。于是他认定李季兰将来会长成一个失德女子,为了自家门楣不受辱,于是他硬下心肠,不顾李季兰母亲的哭求,将李季兰送入道观出了家。

美其名曰是为李季兰荡涤心智,其实却是抛弃了这个女儿。而李季兰当时什么也不懂,即便出家,对她来说也不过是换个地方生活而已。等到李季兰16岁的时候,她已经长成了一个绝色的少女。而她虽然身在道观,但是其实却一直跟红尘俗世保持着联系。

她6岁被赞为神童,父亲看后:将来此女必失德,出家吧!

大家都知道这个道观中有一个才色双绝的美貌道姑,因此经常有文人墨客来到道观探访李季兰。当时有好多名士,好比说崔焕、陆羽等等,他们几人都跟李季兰交好。唐朝相对于其他朝代而言,本就民风开化,男女交往不需要那么设防。而且李季兰又是道姑身份,不是官家小姐,所以几人来往更加密切。

李季兰成年后才名更胜从前,几乎全国都知道有这么一个才女被埋没在道观中。而当时很兴以文会友,经常会举办各种诗会。而李季兰则是这些诗会的座上宾,大家都以能够请到李季兰参加为荣。而李季兰虽然同时跟很多才子交往,但是她毕竟是个道姑,一直到年纪渐老容颜不再时,也没能还俗嫁人。

她6岁被赞为神童,父亲看后:将来此女必失德,出家吧!

后来,唐玄宗听说了李季兰的才名,特地传召她入宫觐见。那时候李季兰已经是个40多岁的中年妇人了,早就不复年轻时的娇艳。而唐玄宗见了她之后,命她当庭作诗,李季兰的诗句一出,唐玄宗对她夸的赞不绝口。于是命李季兰留居长安,时时进宫一同探讨文章。

可是毕竟伴君如伴虎,李季兰晚年最终还是被卷入了朝政风波因此丧命。唐德宗即位之后,当时他朝中的一员武将朱泚起兵叛变,企图自立为王。后来政变失败,朱泚一党皆被处死。而朱泚生前,李季兰跟他关系非常好。在朱泚成为乱党之后,她也丝毫不避嫌,甚至公然写诗追忆已经被处决的朱泚。这首诗传到了唐德宗的御案之上,他非常生气,当即下旨将李季兰处死,送她去地下跟好友朱泚重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