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檔鮑魚隨著市場養殖量增加,價格合理,已進入尋常百姓家!

高檔鮑魚隨著市場養殖量增加,價格合理,已進入尋常百姓家!

2013年年初,中央出臺了8項規定,以後高端餐飲業遭到較大影響,包括鮑魚在內的部份高檔水產品消費量急劇下落,高檔海鮮禮包等銷量也明顯下滑。但目前,中國已經連續多年成為鮑魚的主產地和主要消費市場,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以及鮑魚價格的逐漸下降,公眾對鮑魚的需求日益旺盛,從而帶動了鮑魚產量的一路走高。

2017年我國養殖鮑魚產量達14.85萬噸,佔世界養殖總產量的86%,這主要是由於我國擁有巨大的鮑魚市場和優良的養殖自然條件,也歸功於水產科技工作者及養殖業者的智慧和不懈努力。2017年我國鮑魚行業養殖量148539噸,進口量794噸,出口量1282噸,國內鮑魚需求量達到了148051噸, 從我國鮑魚生產區域分佈來看,行業產區多集中於東部地區,尤其是福建、山東、廣東一帶。

鮑魚的主要替代品主要是一些其他海產品。鮑魚本身營養價值獨特,再加上市場上有著較高的定位,已經成為大眾認可的高價食材,但由於其售價較高,因此消費市場有限。相對而言,其他水產品,售價更為親民,因此能夠佔據絕大部分市場份額。

從鮑魚的市場熱度來看,未來我國鮑魚市場規模將不斷提高,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464.2億元。 漁業“十三五”規劃已明確提出,將發展重心由注重數量增長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我國的鮑魚產量雖然佔全球的90%以上,但中國鮑魚的價格卻遠低於國外產品,消費者已把國內、外鮑魚完全區分開來,且國內鮑魚的產量和價格波動並不會對國外鮑魚的價格造成太大影響。因此,我們有必要通過品種和技術革新,提高中國鮑魚的品質,達到提質增效、減量增收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