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兒童"神藥"竟是國家禁用藥!還有這6種家中常備藥,已被多地禁用!

在很多育嬰論壇上,寶媽們交流著退黃的經驗,其中一個藥物被頻繁提起——茵梔黃。最近,濫用茵梔黃的新聞引起了一波激烈討論。

这款儿童
这款儿童

網絡新聞截圖

想了解茵梔黃,我們首先需要弄明白黃疸是怎麼回事?寶寶們到底有沒有必要進行退黃呢?

黃疸是什麼?

血液裡的膽紅素升高,從而導致皮膚、黏膜(比如眼結膜)發黃,形成了所謂的黃疸。

而人身體裡的膽紅素是靠肝臟代謝的。當肝臟代謝功能不佳時,就會出現黃疸,因此部分肝病的患者往往看起來人很“黃”。

这款儿童

新生兒由於一些原因也會出現膽紅素升高的問題,而新生兒的肝臟並未完全發育成熟,肝臟代謝功能低於正常成年人。伴隨著逐漸發育,肝臟功能逐漸強大,體內的膽紅素逐漸被肝臟代謝,並通過糞便排出體外,部分新生兒的黃疸也會隨之消退。

但每個寶寶的發育速度不一樣,肝臟功能成熟的速度也有快慢,因此有的寶寶很快就會退黃,而有的寶寶可能會花更多的時間退黃。

雖然有些寶寶的黃疸可以自行消退,但也有一些寶寶的膽紅素居高不下。

膽紅素過高可能會引起新生兒膽紅素腦病、核黃疸等疾病,因此寶寶出院後也要接受定期的隨訪,通過新生兒小時膽紅素列線圖作為是否需要治療的依據。

这款儿童

而一些寶寶是由於患有其他疾病導致了膽紅素升高,此時首先要治療原發性疾病,然後輔助降黃,才能治標治本。

茵梔黃,真的可以退黃?

茵梔黃,是寶媽們最常提起的一種藥物。事實上,茵梔黃到底能不能退黃呢?

目前尚未有大型的臨床研究顯示茵梔黃單藥治療能夠有較好的退黃療效。

2011年一項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顯示:茵梔黃有一定輔助退黃的功效。

然而,該研究還顯示使用了茵梔黃的患兒出現不良反應的概率會更大。有四分之一的患兒出現了大便次數增多(>5次),皮疹的發生率也更高。

茵梔黃被“叫停”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早在2016年和2017年就給出建議。2016年,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佈公告:新生兒、嬰幼兒(3歲以下)禁止使用茵梔黃注射液。

这款儿童

圖片來源: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網

2017年,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佈公告:明確強調口服茵梔黃後會出現腹瀉、嘔吐和皮疹等不良反應。

这款儿童

圖片來源: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網

在國內,曾有報道使用茵梔黃注射液後出現胃腸道出血、腎功能損傷、溶血性疾病等嚴重不良事件,甚至造成嬰幼兒死亡。

茵梔黃本身含有的成分較多,靜脈使用劑型(注射液)所帶來的風險過高,不適合寶寶使用。

而口服液雖然通過腸道吸收,比注射液更為安全,但所帶來的不良反應也不容忽視。

新生兒應如何正確退黃?

雖然生理性黃疸並不是一種疾病,但膽紅素過高可能會引起新生兒膽紅素腦病、核黃疸等疾病。所以,嬰幼兒出生後要接受定期隨訪,以便及時發現異常。

这款儿童

目前美國兒科學會、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推薦使用光療法來降低膽紅素水平,必要時可使用換血療法。

這6種藥物在香港和國外都是禁用的,內地卻當成常備藥!

1

維 C 銀翹片——香港衛生署已禁用

很多人家裡都有“維C銀翹片”,屬於中成藥,很多人常用它治療感冒、咽喉疼痛等問題。感冒了、嗓子疼,吃點維C銀翹片就行了,這似乎已經成為很多人共識!

这款儿童

確實,維C銀翹片宣稱能夠“疏風解表,清熱解毒”,但是感冒與寒熱沒有因果關係。而且無確鑿的證據表明維C銀翹片所含中藥成分能夠起到抗感冒病毒或緩解感冒症狀。

这款儿童

早在2013年,央視報道,香港衛生署就呼籲大家不應購買或服用“維C銀翹片”,該產品可能含有多種未標示及已被禁用的西藥成分,服用後可能危害健康。

維C銀翹片標稱的主要成分是維生素C、山銀花、連翹和馬來酸氯苯那敏、對乙酰氨基酚。

對於其中的中藥成分,因為沒有做過大樣本隨機雙盲試驗,所以沒有人能拍著胸脯保證,它們能殺滅感冒病毒或緩解感冒症狀。而維生素C 防治普通感冒的作用也尚未被證實。

2

複方甘草片——在美國是違禁物

在中國人的普遍印象中,複方甘草片為止咳常用藥,但實際上其成分表中主要起鎮咳作用的為阿片粉(即鴉片),有成癮性,連續服用可形成藥物依賴。

其實這類麻醉成分在國際上被列為受管制物質。但在中國,複方甘草片也在2005年被定為憑處方才能購買的處方藥。阿片類藥物有成癮性,如果僅僅是普通感冒咳嗽,完全沒必要用“阿片粉”來鎮咳!

前不久,國家藥品審評中心還就「含可待因類感冒藥說明書修訂要求」公開徵求意見,要求對於含可待因感冒藥18歲以下禁用!

这款儿童

再說甘草酸,甘草酸有造成血壓升高、低血鉀症、浮腫等症狀的風險,尤其是對於已有高血壓的患者而言,這並不是一種足夠安全的藥物。

3

安乃近——美國已禁用 40 年

很多人都吃過退燒神藥“安乃近”,現在很多小孩子發燒發熱,還會有家長給孩子吃。

这款儿童这款儿童

“安乃近”的主要成分是“氨基比林和亞硫酸鈉”,這種退燒藥在國內和國外都造成過嚴重的不良反應和死亡案例。

早在41年前,1977年美國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禁用安乃近,並將該藥品從美國市場上撤出,多種劑型的臨床應用被停止。隨後,日本、澳大利亞、伊朗等先後已有約30個國家明令禁用或限用安乃近。

4

保嬰丹——在美國加拿大被禁用

这款儿童
这款儿童

2011年5月,香港下令回收汞含量超標的“某”牌保嬰丹,汞含量超出標準限量約2倍。

这款儿童

2011年7月,香港某品牌5款中成藥在港召回,因藥粉含量超標11~45%。

这款儿童

保嬰丹可算是受世界各國批評管制最多的藥物之一,甚至在國外被稱為“禁藥”!

2014年9月,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出示警告,消費者和醫療服務提供者停止使用香港某製藥企業生產的保嬰丹。

这款儿童

2015年2月,加拿大聯邦衛生部發表“國外產品警告”,忠告國民“切勿在沒有醫護人員的專業建議下,服用保嬰丹。”

这款儿童

5

病毒唑——在國外已經被禁用

病毒唑又名利巴韋林,光聽這個名字,讓很多人都認為它能抵抗病毒,或者能用它來挫一挫病原體的威風。

这款儿童

但實際上並非如此,這種藥物臨床已確認為致胎兒畸形。在國內,雖然是處方藥物,但不少醫療機構都拿來給大人小孩治感冒,但真相是,它不治感冒!

病毒唑實際上這種藥適用範圍很小,只有2個用途:

1. 可以聯合干擾素治療成人丙型肝炎;

2. 呼吸道感染方面,僅被有限推薦在霧化治療免疫抑制患者的重度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而且普通感冒常常是因為鼻病毒、冠狀病毒、副流感病毒感染造成的,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普通感冒非常少見。

也就是說,利巴韋林根本不能用來治療普通感冒!藥沒有效果不說,利巴韋林的副作用更不可忽視。

在美國,利巴韋林是屬於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妊娠用藥分級中屬於X級別,孕婦禁用,在所有動物實驗中,有充分的資料顯示它有明顯的致畸作用和/或胚胎影響。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對利巴韋林有嚴重警告:該藥對胎兒有致畸性!即使接觸低至1% 的治療劑量也會產生明顯的致使胎兒畸形的可能性。

6

匹多莫德——國外還處於小白鼠實驗階段

这款儿童这款儿童

趕緊把這篇文章轉給家人,

願更多人知道這些藥物的危害,

別再備在家中當成神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