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没见 92岁抗战老兵奔波千里回乡给90岁弟弟祝寿

5月2日,假期的第二天,但对今年92岁的朱崇尧老人和他90岁的弟弟朱建才,却是十分特殊的一天。这一天,是弟弟朱建才的90岁大寿,而为了能在5月2日给弟弟祝寿,远在吉林敦化的哥哥朱崇尧提前一个月就购买了往返机票,不远千里带着家人从敦化赶到江苏涟水的弟弟家中。

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92岁的朱崇尧老人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转业后留在了东北。而弟弟朱建才先后参加过儿童团,在部队卫生队担任军医,解放后,一直在涟水卫计委工作。由于两人年事已高又路途遥远,他们已经十年没见了。见面当天,两位老人相拥而泣,老泪纵横,哥哥连连说:“想不到啊想不到啊,都90岁大寿了。“回忆起上次他们见面,还是弟弟80岁生日的时候,那会哥哥还承诺:“你好好活着,90岁我还回来给你过寿。”

92岁老哥千里奔波

给弟弟祝90大寿

4月27日,在淮安涟水机场为92岁的朱崇尧老人接机时,朱建才的儿子朱伟华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父亲很遗憾因为患有腿疾不能来到机场接机。

朱建才过80岁生日时,哥哥朱崇尧就曾带着全家从吉林敦化赶回江苏涟水给他过寿,当时哥哥对弟弟朱建才有个承诺:“你好好活着,90岁我还回来给你过寿”。

92岁的哥哥朱崇尧为了能尽快实现这次给弟弟的90岁祝寿之行,早在3月27日就购买了往返机票。92岁的哥哥从千里之外赶回老家给弟弟祝寿,他的身体能吃得消吗?对于紫牛新闻记者的疑惑,朱伟华告诉紫牛新闻记者:“等他们下飞机你就知道了”。

当天上午10时20分许,朱伟华一行人最先接到的是朱崇尧的女儿,紧接着,只见一名戴着旅行帽的老人手里拎个袋子,独自一人慢慢悠悠地走了出来,外人根本看不出来是个92岁的老人。

十年没见 92岁抗战老兵奔波千里回乡给90岁弟弟祝寿

朱伟华一行人接到朱崇尧老人一家

老人一见到久别的亲人激动地拥抱着他们,聊了一会儿后,一行人乘车往涟水县城朱建才的家中赶。一路上,望着车外的景色,朱崇尧老人感慨万千。他告诉紫牛新闻记者,除了听力有点问题外,他身体还是很健康的。据其介绍,他的老家在涟水蒋庵朱楼村,十年前,弟弟朱建才过80岁时,涟水机场正在开工建设,沿途景色有点荒凉。十年后再次踏上故乡土地,变化太大。

朱崇尧老人女儿朱克娇告诉紫牛新闻记者,从上飞机,父亲的嘴巴就一直微张,但也不说话。作为女儿,她知道那是父亲想着再次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时,心里激动,或是,他也知道此生很难再回来,但没有见到亲人前,又不知道说些啥。待父亲下飞机时,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说了句:“我又回来了”,并告诉女儿:“我就在这里出生”,然后老泪纵横。

既是老哥俩又是两老兵

相拥互道“想不到”

刚进家门,看到90岁的弟弟朱建才,92岁的朱崇尧一把将弟弟拥入怀中。老哥俩流着热泪,连称“想不到、想不到”,哥哥告诉弟弟:“想不到你这么快都过90大寿了”,弟弟告诉哥哥:“想不到10年后还能相见”。看到弟弟白眉,哥哥心疼地让他没事修修眉毛,弟弟开玩笑的把手放到腰部告诉哥哥,不修的话,长寿眉要到腰部了。

十年没见 92岁抗战老兵奔波千里回乡给90岁弟弟祝寿

老哥俩相见,格外激动

(左为92岁哥哥朱崇尧, 右为90岁弟弟朱建才)

进入房间,哥哥朱崇尧一眼看到弟弟的照片,拿起来端详一番告诉紫牛新闻记者,弟弟朱建才也是个老兵,但在他眼里还是新兵。原来朱建才先后参加过儿童团,在部队卫生队担任军医,解放后,一直在涟水卫计委工作。

十年没见 92岁抗战老兵奔波千里回乡给90岁弟弟祝寿

90岁朱建才年轻时军人照

看到10年未见的许多亲人,尤其是看到他出生地涟水蒋庵老家的侄子时,一句:“老家的坟还在吧”让众人感慨万千、潸然泪下,得知还在时,92岁的朱崇尧老人说临走时要去看看。老哥俩相见,面对众多晚辈,他们聊的更多的则是他们当年的芳华岁月,聊到起劲,90岁的朱建才老人还激动地唱起当年他参加儿童团时的革命歌曲。

十年没见 92岁抗战老兵奔波千里回乡给90岁弟弟祝寿

老哥俩戴着勋章讲述他们的革命史

朝鲜战场四次脱险

患难中收获美好爱情

提及自己的革命经历,朱崇尧老人笑着告诉紫牛新闻记者,他是1945年到苏北卫校报到,从此与医疗卫生事业结下不解之缘。解放战争他参加过山海关阻击战等多场重大战役,1950年12月,随50军入朝。

在朝鲜战场,朱崇尧老人说他有个四次脱险经历。受命到军部救治病人,途遇敌机扫射,避一树下逃过一劫;野战所被炸,正在室内看书准备第二天手术的他,赶紧熄灯跑出门外,接着房间被夷为平地,又逃过一劫;骑马奔赴师卫生部途中,遇到敌机扫射,马受惊将其摔到田里,第二天方才苏醒,手术组配合一个团固守身弥岛,他们在海冰上运送大米、白糖到岛上,他滑倒,半身沉入水中,战友用绳子将他拉上获救。

十年没见 92岁抗战老兵奔波千里回乡给90岁弟弟祝寿

92岁朱崇尧1953年在朝鲜与妻子王冠群结婚

四次遇险而大难不死,在朝鲜战场,朱崇尧也收获了爱情。据其介绍,老伴王冠群是河北人,他们同在一四八师野战所工作,他是主刀医生,王冠群是手术室护士,两人配合默契。当他骑马未摔死,不省人事,是王冠群护理他到清醒,掉海里没淹死,是王冠群将他的棉衣棉裤用火烤干。“是我主动追的她”,朱崇尧老人笑着说,让他想不到的是,他刚提出,王冠群就同意了,停战后,1953年,他们在朝鲜结婚,婚后养育一男二女。

转业后,朱崇尧老人选择留在东北,先后在延边麻风病院、敦化县卫生防疫站、官地卫生院直至1989年从敦化卫校副校长位置上离休。

十年没见 92岁抗战老兵奔波千里回乡给90岁弟弟祝寿

92岁的朱崇尧夫妇在吉林敦化家中

这次老哥俩相见,弟弟最关心的是92岁的哥是怎么能到家的。朱崇尧老人的女儿朱克娇告诉紫牛新闻记者,按照航空公司规定,老爷子早超过乘飞机年龄,按照航空公司规定,为两位老人特意在当地三家医院体检、开证明。到机场登机前,空乘人员还询问是否需要轮椅、拐杖等辅助出行工具,他们称不需要,这让空乘工作人员很是惊讶。据朱克娇介绍,朱崇尧老人很是注重养生,每天吃什么、喝多少水都是有计量的。

2日一大早,在朱建才家中,哥哥亲手给弟弟盛了一碗长寿面,并奉上祝寿礼金,相约,如身体允许,每两年都要回来看看弟弟。

十年没见 92岁抗战老兵奔波千里回乡给90岁弟弟祝寿

92岁的朱崇尧(左5)准备给弟弟朱建才祝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