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婚族和丁克族越來越多,他們以後如何養老?

勇往直前的夢想者


只要不婚族和丁克人數夠多,就會吸引一大批商人來解決這個痛點。

事實上不婚族和丁克大部分都是高知分子,他們與大齡剩男剩女和不孕不育的人不同,一般都是主動選擇不婚和丁克,那麼他們必然是經過深思熟慮才做出這一重大決定,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勇氣完全靠自己養老,大部分人還是寄希望於兒女身上,但是投資兒女其實是風險很大的,任何時候靠人不如靠己。我們不是沒見過那些為了養老把孩子告上法庭的人,也不是沒見過那些把老人視為負擔的人。

之前在悟空問答上看到一個問題,“你老了準備和孩子住一起還是住養老院”,大部分老人會選擇自己住或者住養老院,因為和孩子住會被嫌棄,即使不被嫌棄,也會面臨複雜的婆媳關係。

靠孩子養老更是無稽之談。養大一個兒子至少要五十萬,加上給他買房,結婚,這些錢你老了之後能收回多少?事實上孩子只是一個精神寄託,是你覺得老了之後還有一個期待,但是選擇不婚和丁克的人,他們本身是沒有這個精神需求的,他們很可能不喜歡孩子,自己也能多得很好,所以老了並不會因為沒有孩子而覺得痛苦,會覺得痛苦的是那些想要孩子而不得的人。

我們國家現在雖然不是福利性國家,但是隻要你有錢,任何時候都不會過得悽慘。隨手搜了一下上海的高端養老院,是這樣的。

這個養老院配有中央空調和地暖,每戶老人都配有一個管家,一日三餐葷素搭配,日常生活豐富多彩,最重要的是你可以在這裡找到很多同齡人,和他們一起培養髮展興趣愛好,如果生病了,住的地方附近就有醫院,如果癱瘓在床,也有護工照顧。哪怕是你的親生兒子也不可能把你照顧的這麼好。

任何問題歸根結底都是錢的問題,一個窮苦的老人,孩子能有多孝順?一個有錢的老人,沒有孩子能多悽慘?所以晚年幸福與否跟你有沒有孩子沒關係。


拾光1991


我是丁克一族,本來就比較任性,97年出國,2000年回來深圳生活7年,07年因為老媽走了只剩下老爸放棄了美國移民回到天津,回到天津結婚時已經37歲,想到沒有人幫完全要靠自己帶孩子,後面的生活就只剩下養孩子了,辛苦20年耗費巨資還不能確定孩子會不會孝順,也不能確定在孩子成年前自己和老頭子會不會倒下,給孩子造成困惑,所以毅然決定丁克!為了老年後生活舒服,現在換的是電梯洋房帶大院子的房子,養了仨貓倆狗,種了很多花花草草和果樹還有幾隻龜很多魚,院子外還壘了荷花池,現在已經種上了睡蓮養了錦鯉!將來如何不知道,但就像我剛結婚時我給我大姑家二姑姐他們講的,20年前誰也想不到中國發展成這樣,那20年之後,中國的養老機制一定會完善很多!所以我們現在把大病保險完善了,看病幾乎不用擔心,每天招貓逗狗(兩邊老人都走了)沒有任何壓力,活的很自在,所以我不後悔丁克,而且很享受!





大頭元寶媽


小時候,丁克叫五保戶,好像是村委會,幫忙養老送終,房子歸國家。

倆女同學,68年出生。

一個鐵路車輛廠電焊工,每月工資盡數交父母,和父母、弟弟住廠宿舍,兩間半房子:父母一間,弟弟一間,她住半間;弟弟結婚後,她和小侄兒住半間;

父母相繼去世,一直未婚的她,覺得自己呆在家裡,很多餘,侄兒19歲,她類風溼45歲病退在家,原來她工資都交給了父母,父母死後,存款沒有了。兩個姐姐每月湊點錢,把她送進養老院,一季度用輪椅送她,到附近超市買點鹹菜,生活用品,她說:老人吃的飯,太爛,吃不慣!

一個在紡織廠,結婚後,老公就一直生病,照護病人同時,自己也摔了一跤,腦袋摔壞後不那麼靈光。老公去世,她也被三個姐姐送到養老院,和曾經同一教室的同學,再同一間臥室,共度餘生。

無論不婚,或丁克,經濟基礎最牢靠:

生病住院,銀子少了不行;行動不便,請保姆,價錢低了,沒人來。

購買商業保險養老保險,或購買香港海外養老保險~要錢;

提前做長達10年以上理財配置,積累足夠積蓄,跑贏通貨膨脹~要錢;

保險公司推出“以房養老險”,名下房產較多或特殊情況老人,退休後申請,每月領取固定資金補助,等老人身故對房子進行公開評估。

買多處房產~要錢。

高級養老院,智能化、護理化全方位的照顧,實行1到3人的全天護理,更要錢!

經濟條件好的丁克,另一番天地:

我公司一位領導丁克家庭,大學教授夫人年近五旬,服裝、飾品、連指甲都是00後女孩的翻版。歲月這把刻刀,好像與她絕緣。

說起丁克,很簡單:

不想把家中優質資源:老公、金錢、精力分給孩子,尤其最寶貴的~時間。

用她的話說:以上的好東西,我自己都不夠用,少得可憐,再讓我生個孩子來和我搶,腦殘!

日本深陷老齡化危機,有政客稱“不生孩子很自私”,引軒然大波。首相表示:生不生孩子要交給本人來選擇,但我們要為想生孩子的人,創造適合生育的社會環境。




桔紅蘋果



我高興18


我是一個丁克,今年32歲,說說我的想法吧,我覺得養老有很多種方式,首先我和老公可以互相照顧!生病也是一樣的,可以顧護工,實在不行可以取養老院,就看自己怎麼想了,有的朋友總是拿孩子說事,有孩子了就能養你啊,這樣的話,要知道現在的80後又有幾個能真正的照顧自己的父母呢,現在的年輕人都是房奴車奴,還要照顧自己的孩子,生活壓力也是蠻大的,父母都見在的還好,有一方不在的,也都是孤單寂寞,她們生病了,請問你們在哪裡呢!


我叫李佳潔


我覺得養老這個問題,不是靠你結婚生孩子就能解決的。

之前看新聞,一老人生了五個孩子,老了沒一個養,把她丟豬圈裡生活,最後餓死了,死的時候半邊身子都被自己吃了,生兒防老有什麼用?

我家隔壁的一家,家裡的老人半身不遂做輪椅,請了個阿姨照顧下,平時管都不管,就抱怨要把老人送養老院去,老人心不涼嗎?

我奶奶生了六個,平時沒一個孩子在身邊,也就能偶爾見上一面,她一個人在鄉下把小兒子的幾個孩子都拉扯大了,最疼的小兒子卻在她生病的時候直接說沒錢不管死了就死了,生這麼多孩子,也就我爸每次拿點錢,還好我奶奶自己身體硬朗,去世之前都能自己下地自己做飯照顧自己,也不願意給兒女添負擔,幾個兒女幾乎沒這塊的拖累。

我外公也是幾個孩子,老了沒一個能在身邊照顧的,最小的兒媳婦在身邊也只管頓飯啥也不管,我外公想穿了自己上吊了。

現在的社會,每個人都承擔著那麼大的壓力,為了養老去結婚生孩子,你也要考慮孩子能不能一直在你身邊為你考慮,他的另一半願不願他全力的來養你,你也要考慮另一半是否能陪你一生,是否願意和你互相扶持……

自己把自己過好,鍛鍊好自己的身體,讓自己不別人添負擔就行了,自己可以動彈吃喝拉撒可以自己來,再沒事一群老朋友出去玩哈,找點興趣愛好,這晚年就很好的,只要自己內心充實開心,比靠別人養老強太多。

等吃喝拉撒自己都搞不定的時候,我覺得我會選擇靜靜的走,那樣活著太沒尊嚴了,就是慢慢熬時間等死的

ps.最後來一句,想靠結婚生孩子來養老的,切記教育好娃,讓娃娶/嫁一個大度孝順的好人,不然你生一個聯合隊,都沒用


九蝶九方


我就是一個堅定的不婚族。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結婚生子固然有他的好處,但萬事無絕對,各有利弊,接下來我分析我為什麼不結婚不要孩子:

第一,結婚生子花銷太大,還不如把這筆花銷花在買房買車上,既滿足了生活需求,也滿足了心理需求。

第二,社會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自己都夠苦逼了,還要結婚生子增加自己負擔,而後還要讓子女跟著自己受苦受累。

第三,人活著到底為了誰,一個人就可以活得自私點,有了家庭就有了責任,所以如果不是大富大貴之人,結婚後都老的快。

再談談養老的問題,養兒防老的時代已經過去,結婚生子只是為了養老嗎?接下來也談談我的看法:

第一,結婚生子壓力大,壓力大容易生病,多少人還沒老就已經猝死的,比比皆是。

第二,生孩子本身就是投資,而且是長效投資,風險很大,比方孩子比你死的還早,(上海不剛剛一個跳了高架橋嗎)生女兒遠嫁的,生兒子娶媳婦忘孃的,不孝順的還少嗎?

第三,以後老了,萬一真癱瘓了,且不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就算你真千年難得一遇生個大孝子,癱瘓了你難受不,趕緊準備好老鼠藥。

第四,現在什麼年代了,養老經濟這麼發達,老人一起互助進養老院的比比皆是,也不會覺得寂寞,而且至少沒代溝。

最後,多賺錢才是真,沒錢,養兒也不會防老。有錢,伺候你的人排隊。退一萬步至少年輕快活了,最可悲的就是年輕的時候含辛茹苦支撐全家,沒過一天好日子,老了子女不孝沒人照顧還沒錢,那不是更可悲。(農村這種最多,尤其是多兒子的,錢都給兒子蓋房了,要養老了就兄弟踢皮球)


越出國越愛國


我是已婚者,但是丁克。我們結婚沒花多少錢,沒有彩禮。

父母希望我們幸福就可以,不給我們負擔。剛開始父母不理解我們不要孩子,我們說了自己想法,父母理解了。

沒錢有孩子也是久病無孝子,老人也有自殺的。

有錢的有孩子沒孩子都可以去高檔養老院有醫療有人照顧。

歸根結底就是錢的問題,選擇丁克也是因為自己不夠有錢,沒有能力讓孩子和我都很幸福的保障,犧牲任何一方都不應該,即便自己老了不是怕沒孩子,也是怕沒錢,所以努力賺錢吧。


小馬奔騰1230


他們以後如何養老。我講講。

1存錢防老,有錢能使鬼推磨,有錢老了可以去養老院,外國有人以房養老,也是其中一種,我曾經聽到一個故事,一個法國老太甲方,和別人乙方簽了協議,乙方給她養老送終,她走以後,房子歸乙方,結果她活了四十幾年還挺好的,乙方居然先掛了。虧大發了。

2購買保險,上班有社保,醫保,另外,商業保險做補充。

3國家幫忙,好像有些發達國家,到了60歲,沒退休金的話,國家就養起來,最低標準。吃個飽飯就行。中國國情,有多少力出多少力吧。

4互助養老,現在有些朋友,同學,相約,老了就混在一起,一起去養老院,或者一起做鄰居,互相幫助,守望相助,精神慰籍。

5富豪養老,有錢人的世界,我們不懂啊!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

6收個養子,養女,這個風險有點大,但有兒子又怎麼樣了,沒有退休工資,問子女,要錢,不敢想,你懂的,舊社會老人,為什麼苦,原因既在於此,子女也在996中,木有餘糧啊。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怎麼養老,自己要未雨綢繆,做好準備。


天天扎心13君


恰好前段時間和父母討論過這個問題,我也說說我的看法吧。


首先,我和父母的一致意見是,以今天社會發展的趨勢來看,我們這一代獨生子女(80後,90後),企望通過生個孩子來給自己養老,除非是家裡有礦,否則根本不現實。

主要有兩個主要因素:觀念變化(上層建築)和成本考量(經濟基礎)。

不要說我們這一代人的孩子,就是我們這一代人,甚至我們父母這一代人,基本上都是“小家庭”的模式,也就是夫妻和孩子組成家庭。

一般來說,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摩擦,不少夫妻傾向於與父母保持一定距離(大家懂得),如果不是父母遇到重病,生活不能自理,比較少會出現父母長期和子女一起生活的。(照顧孫子輩不算)——而早年間似乎不是這樣,我記得小時候在農村,大家的活動範圍並不大,實際上我的外婆就住在我的一個舅舅家,外公住在另外一個舅舅家——即便不住在兒子家,由於都是一個村子的,也沒有多遠。

發生這種變化的原因比較複雜,既有遠離家鄉打工而造成的客觀原因,也有我們這一代更願意有自己的空間的主觀原因——但不論怎麼說,從我們這一代開始,所謂的“養兒防老”的養老,已經和老一輩不一樣了。

以上還只是觀念上的變化,如果再考慮到養老成本,今天的80,90後,沐雨在馬雲馬老師“996”的福報之中,陪老婆孩子的時間恐怕都不夠,更別說一對夫妻四個老人的客觀現實了。

其次,雖然長期來看,孩子無法承擔像之前一樣的“養老”,但是這不見得是壞事。因為過去養兒防老的主要原因是,一旦一些人年紀大了之後,就會喪失經濟能力(比如種地等),並且社會上沒有相應的服務提供,所以不得不以家族的方式進行一代一代的養老方式。

但是就我們今天來看,上面說的這一點,也就是年紀大了之後喪失經濟能力這個命題,似乎在慢慢改變——這主要得益於我們的基礎教育保證了人們即使退休了之後,依舊有工作和服務社會的能力(而這種能力只要找對地方,就可以有收入),以及每個人幾十年工作的社會積澱,這比過去面朝黃土背朝天做幾十年可以積澱的東西要多很多。

另外,如果將來整個社會的老年人年紀大了之後也有自己的事情幹(用自己的能力服務他人),那麼在養老這件事情上的主要矛盾就是一旦生活不能自理時該如何處理(我們先不討論老年人想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感情需求)。

但是我們換個角度想,實際上在過去,我們的養兒防老的方式處理這種重病養老,也比較折騰:


我的外婆在她去世前三年,得了中風,半身不遂,在床上躺了三年,這三年裡,她的四個女兒(我外婆九個孩子),輪流照顧她,擦身體,餵飯等等,每次我媽回憶起來這件事情,都感嘆幸虧這些女兒們都孝順。

可是我們換個角度想,如果我外婆只有一個女兒呢?照顧老人幾乎是全天候的(因為你不知道她什麼時候就拉在床上了),這意味著這個女兒無法去企業工作了,而以今天的情況,一個家庭少了一個勞動力的收入,我們自己都知道會過成什麼樣子。


但是如果將來,有這樣的專業機構,專門處理類似的事情,可以集中資源,降低成本,並且用新的科技代替人工,實際上是降低了社會上每一個人的養老成本(照顧老人這件事情上,工薪階層的兼職一定不是效益最佳的)


大家別以為這是我的意淫,最近一段時間,去了一家深圳做物聯網的公司談合作,他們公司在養老方面有一些探索,我和他們溝通的時候,才知道技術的作用有多大:

就舉一個最基本的例子:大家知道現在的養老院裡,是如何判斷無法行動的老人是否大小便的嗎?(中風或者半身不遂的老人,大小便了之後自己是沒有知覺的)

說起來大家可能不信,是靠工作人員一個個的去摸的。

沒錯,把手塞到床裡面,摸……

我們就先不說心理上是否接受的問題,就是這個效率,得配多少人員全天巡邏多少次,才能保證老年人的身體健康?

這家公司就有一個技術,可以探測老年人是否大小便了,如果發生狀況,會提示醫院工作人員,僅從這一個小點大家就可以知道,可以釋放多少人力,可以提高多少效率。


大家看到我說到這裡,似乎一個字沒有提丁克和不婚,是因為我心中的觀念是:再過20年,養老不可能,也沒必要是子女的一道生存枷鎖,子女大了,應該去闖蕩,想子女了,可以買票去看他們,人老了,退休了,但只要活著,自己曾經活得有意義,將來也會活得有意義。


至於自己要是病的無法動彈(這是必然的),以將來的人力結構和社會架構來說,與其期望為數不多的子女可以幹什麼,不如期望技術的改變來提高整個養老行業的效率來的現實。


實際上我們看這今天:人工智能,機器人,傳感器,物聯網,無人汽車,實際上整個社會都在走向一個更高效,人力更精簡的方向,這是大勢所趨,也是未來不得不選擇的出路之一。


所以,在養老這個問題上,我的看法是,與其還用孝道的方式來捆綁下一代,不如讓技術飛,讓下一代飛,讓自己也飛。


當然,暢想有可能過於美好,未來可能會有很多問題。

但那又如何,就算那樣,這一生的黃金時間沒有荒廢就好。

歷史上晚景淒涼的人多了。


所以,對於不婚族和丁克家庭來說,最關鍵的,並不是要不要孩子的養老問題,而是如何能在年輕的時候,積澱好養老的資本,以及不荒廢自己的人生。


原創不易,大家覺得不錯,麻煩點一下下方的廣告支持一下沐雨。

我是江南沐雨,《眾神聊齋》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