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兵器红缨枪上的红缨有什么作用?

实盘买卖日记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红缨主要两个作用:

第一,挡血。

一旦枪头刺中敌人,血就会顺着枪杆流下来,导致枪管变得很滑,让红缨枪手握不住枪杆。

这严重影响连续作战,所以就搞了一个红缨。

枪头刺中敌人后,血液就会顺着红缨流到地上,不会流到整根枪管上,规避了这个问题。

第二,壮士气

本来红缨根本不是红色,都是白色的。

后来发现,如果作战中使用红色缨子,挥舞期间会对敌人有一种威慑力,让敌人畏惧。

于是,就变味红缨枪了。


抗战期间,我军也曾经使用过红缨枪对付日寇。

抗战中国军对红缨枪的使用

抗战中,国军一方使用红缨枪并不多,因为他们多是正规部队。中央军和大部分地方军阀军队受到的冷兵器训练都是拼刺刀,而西北军之流的军阀部队,近战则是靠大刀。红缨枪这种东西不是正规的训练项目,自然不会大规模去用。

国军用红缨枪的,主要是一些特殊的部队,就比如台儿庄战役中配属给西北军孙连仲的110师的武术大队。

100师也是一支正规军,他们也没有受到过任何红缨枪的训练,这只武术大队完全是一个意外的结果。

该师战前在河南驻扎扩军,在当地群众的强烈要求下,也收编了河南民间相当常见的红枪会武装。

红枪会,就是著名的义和团演变而来。自从八国联军杀入北京以后,河北的义和团大多逃往四方。逃到山东、河南的义和团规模最大,力量也最强。慈禧迫于列强压力宣布剿灭义和团,这个义和团随之以红枪会的形式出现。

清末中国大乱,民国初期又是军阀混战,河南不但遭受各种自然灾害,政府的苛捐杂税,更被战火波及,人民财产生命都得不到保证。

官府靠不住,红枪会就成为类似于意大利黑手党的地方力量,迅速发展起来。

他们开始以村镇为单位,后来逐步发展到乡甚至县。

红枪会逐步成为河南农民自发的农民武装,平时防匪防盗,战时保境安民,甚至敢于和军队作战,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历史上各派军阀、国民政府,甚至日本人和共产党,都曾经争取过红枪会的支持。小说《平原枪声》里面的八路军游击队队长二虎,就是红枪会出身的一个人物。

到抗战爆发以后,红枪会之流的地方武装也热烈的要求参战。

国军110师也就是吸收了他们中间的精干力量,编组了一支500人的武术大队。

这些红枪会的战士们并非正规军,他们并不擅长射击、投弹,对各种战术也基本不懂。如果让他们跟随正规军一同进入阵地作战,怕是起不到什么作用。

不过,他们也有自己的特点。

一是每个人都是常年练武的健儿,长则练功10年以上,都很有一些武功。这些拳脚兵器功夫,是仅仅受过1年多军事训练的日军所远远比不上的。

二是他们的武器一半是红缨枪,这个武器在近战中远强于日军。红缨枪一般最短也有2米,而日军三八式步枪加上三零式刺刀最长不过1.5米,兵器上相差半米之多。一寸长一寸强,实战中哪怕长0.1米也是致命的,别说半米这种长度了。

武装到牙齿的日军做梦也没想到,他们居然也有兵器落后于中国人的时候。

三是红枪会会员笃信宗教,这种精神催眠相当可怕。当年义和团团丁喊着刀枪不入,拿着大刀长矛向着武装到牙齿的八国联军。

现在的红枪会战士,也丝毫不比他们差。这些战士相信作战前念咒语,就可以刀枪不入,所以他们作战非常勇猛。一旦念上咒语就如同鬼神附体,冲锋时候根本不怕死,完全是拼命。这种势头连号称武士道的日军也深为胆寒,很多日本老兵都认为:同红枪会战时作战是侵华中最可怕的记忆之一。

鉴于他们的特点,110师师长张轸决定,将武术大队单独使用,以最大程度发挥他们的威力。

这500人的武术大队配有200把红缨枪和200把大刀,另外还有板斧、匕首等冷兵器,当然,其中也有人擅长玩手枪。

一开始的战斗中,110师主要安排红枪会的会员执行零散的骚扰和偷袭任务,不让他们和日军正面相碰。

毕竟110师有1万多人,也有大量枪械,正规作战轮不到用冷兵器的红枪会。

在这种作战中,让红枪会几百人拿着冷兵器去对付日军,怕是连一个小队(排)都对付不了。

日军一个小队一般也有2挺轻机枪,2个掷弹筒(轻型迫击炮),还有几十个步枪兵。他们的火力很强悍,让着500人的红枪会战士正面冲锋,怕是不用10分钟就能被日军打光。

好钢一定要用在刀刃上!

武工大队一直在等待机会,终于机会来了。

----------------日军三八式步枪加上刺刀,长度是很长的。但再长也长不过红缨枪!


3月24日夜晚,武工大队和110师656团,奉命偷袭日军控制的临城车站。武工大队以仅有的两挺强机枪掩护压制日军火力,500多人飞速的挺着红缨枪举着大刀冲入车站。

日军根本没有预料到国军敢于夜袭,完全措手不及,武术大队瞬间冲到眼皮底下。在这么近的距离,日军已经无法开枪。日军三八式步枪穿透力太强,近距离绝对不允许开枪,不然极容易误伤自己人,日军只能挺起刺刀迎击!

对于近距离的拼刺,日军是很有信心的。日军是二战中最为注重拼刺训练的军队,每个步兵都要经受严格额刺杀训练,部队里面也有大量的刺杀教官,刺杀的考核是日军中的重要项目。

一般日军普通士兵经过1年多的训练,都有相当不错的拼刺能力。而国军新兵往往仅仅受过3个月左右的训练,有的甚至不到1个月,根本无法同他们相比。

为什么?拼刺这种东西就像练字一样,绝对无法速成。平时一定要严格的长期练习,实战之前还有做针对性训练(训练时候大多用木枪),真正打仗之前还要过心理关(日军让新兵刺杀国军战俘和平民过心理关)。

不但,国军士兵不是日军的对手,就连身材高大魁梧的苏军和美军也不是他们对手。

诺门罕战役中,曾经有日军和苏军意外近距离遭遇的战例。双方几十人肉搏拼刺的结果是,日军伤亡人数仅为苏军十分之一,甚至有一个日军士兵连续刺死刺伤10个苏军的战例。

而太平洋群岛争夺战中,很多日军自杀式冲锋,只要能够冲到美军身边,美军一般就不是对手。后来美军被迫发明了疯狂射击的战术,就是一旦日军冲到近距离,所有人全部卧倒,朝着任何能动的物体射击,尽量避免和日军拼刺。

只有国军的西北军近战训练时间较长,很多超过1年,可以和日军正面对抗。但日本人却又占了上风,为什么呢?他们的刺刀很长,长达1.5米,而西北军的大刀能有多长,了不起半米而已。

以短兵器对付长兵器,是吃大亏的作法,非到万不得已不能使用。

当年李小龙拍摄精武门,用双节棍对日本倭刀以后,对朋友们说:倭刀很长,双节棍太短,以后尽量不要用这么短的兵器同长兵器对抗,因为兵器上的劣势太大了!

李小龙都这么说,道理就是这样。

兵器上的优势,让日军占了大便宜。

此时遇到武术大队,日军就处处占了下风。

日军训练是不错,可他们训练不过1年时间,远远比不上这些学了好几年甚至十几年功夫的红枪会战时,拼刺技术上,日军明显逊了一筹。

更惨的是,日军的武器也不如红枪会。

日军三八式步枪加上三零式刺刀,本来是二战所有刺刀中最长的,西方人戏称这是可以发射子弹的长矛。

红缨枪长度普遍超过2米,比日军刺刀长过了半米,在肉搏中占尽了优势。

日军和红枪会的战士面对面,同时刺向对方。日军身体被戳穿,而他手中的刺刀离红枪会战士还有好远的距离。

这样,车站外双方拼刺的结果可想而已。骄傲的日军在拼刺中大败,死伤殆尽,余下没死的也狼狈逃入车站。

日军经历此次拼刺以后,被红枪会战时大大的吓住了。他们不再敢近战肉搏,转而固守一些房屋,向外疯狂开枪扫射。

红枪会的战士们却非常勇敢,他们冒着日军枪林弹雨,冲入日军射击死角的车站墙下。但他们却发现车站的门窗都被日军堵起来了,实在无法进入。这种情况下,勇敢的战士们居然用红缨枪朝日军枪眼中乱捅,这也捅死了好几个。

此次大反击中,红枪会也冲在前方,吓得日军到处鼠窜!日军中一时流传长矛比刺刀厉害的说法(日本人认为红缨枪就是长矛),这种说法流传了很久。

当时的110师副师长也遇到一件吃惊的事情,他在这个红枪会武功大队中,居然发现了一名女扮男装的女孩。她也拿着红缨枪和男人们一起冲锋!

担任110是656团团长的廖运周(后来在徐蚌会战中投共)发现这个女孩以后,她一再恳求不要将她揭穿,她也要杀敌报国。廖运周只得替她保密,她随后也参加了肉搏战,真是现代花木兰啊。



红缨枪,红缨枪,

  红缨红似火,

  枪头放银光。

  拿起了红缨枪,

  去打那小东洋!

小东洋!

  小东洋是个横行霸道的恶魔王,

  他有一个大梦想,

 想要把中国来灭亡。

  老乡!老乡!

  你愿意做牛马?

  你愿意做猪羊?

  不愿意!不愿意!

  拿起了红缨枪,

  去打那小东洋!

  山沟里,山顶上,

  游击战争干一场!

  打东洋保家乡,

  不让(那个)鬼子再猖狂!

  打东洋保家乡,

  不让(那个)鬼子再猖狂!


萨沙


“枪乃诸器之王,以诸器遇枪立败也。”古代的武器——枪(矛),在明代武学著作《手臂录》里有着极高的评价。

事实上,冷兵器时代的枪(矛),是步兵最实用的工具,所谓“阵所实用者,莫枪若也。”其中,红缨枪就是一种枪(矛)类武器,直到抗日战争时期,它还在群众手里发挥着巨大作用。

红缨枪最醒目的标志是“红缨”,长长的枪杆上一抹鲜红色,它有什么作用呢?

红缨枪作为一款战场杀器,首当其冲是实用,而红缨起到挡血、吸血的作用。你想想长枪刺入敌人躯体,必定会带着鲜血而出。

没有红缨的话,血就会顺着枪杆留到手上,这样就容易打滑,发力会大受影响。有了红缨,就能从阻挡枪头带出的鲜血,使之顺着下垂的红缨滴向地面,大大减少血液流向枪杆后部。

红缨的第二个作用就是“迷惑敌人”,它就像一块斗牛的红布,战场上飞舞的红缨会有意无意分散敌人的注意力,有利于提高刺杀的成功率。

红缨的第三个作用就是“训练标尺”,红缨的飘动能够反映出持枪者的用劲,不同方式的舞动,会让轻盈的红缨做不同的摆动。这样一来,平时训练就容易被旁人看出使枪的弱点,有利于改正错误的使枪方式。

另外,中国人比较喜欢红色,认为有喜庆的色彩。战场上,在枪头绑上红缨,也寓意着“平安”。


子屠龙


红缨枪的原型是长矛,或是叫梭标,后来加上红樱才被叫成红缨枪。至于红樱的作用,除了萨沙和条友所说的,挡住敌人流出的血,防止枪杆变滑,还有装饰,以增加威慑力以外,我还想补充以下观点:

枪头下加上红樱,被称作“留情节”,按照古代所推崇的儒家思想来解释,就是给敌人留一线生机,不会像长矛一样直接把敌人的身体刺穿。其实我的师父跟我说过,所谓的“留情节”,就是防止枪头刺入敌人体内过深,被肋骨卡住,不能及时拔出来,从而被其他敌人伤害。

另外,在评书话本和武侠小说中,有武将或是侠客会在红樱中暗藏一些钢钩啊、尖刺什么的,其实这都是评书艺人和作者的想象。枪术中“六合大枪”和“梅花枪”对红缨枪的使用,基本就是“拦、拿、扎”三个要领,世传“杨家枪”“林家枪”等枪法中,还有“崩”字诀。当使用长枪时,如果红樱中有那些“零碎儿”,有时会跟敌人的武器钩挂在一起,影响到使用,甚至会危机生命。除了历史上岳云使用的是双手椎枪,是在两柄枪头以下各装了一个小铁锤砸人以外,我还没听说谁会在长枪的红樱中装暗器。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狼战九天


长枪是我国古代战争中的常见兵器,后来长枪上配了红缨,所以就出现了红缨枪。

红缨枪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在被创作于公元六世纪西魏时期的敦煌壁画《五百强盗成佛图》中,画中的骑兵所持的长枪上就已经有了红缨。

而红缨枪真正兴盛的时期,则是在宋、明两代。

那现在问题来了,红缨枪上为什么要安装上红缨呢?

很多不知情的人都以为,在长枪上加上红缨是为了好看,是为了装饰兵器。

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现在有书君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红缨枪上的红缨到底有什么作用?

一、红缨枪上的红缨可以挡血、吸血

首先我们要知道为什么长枪要挂上红缨?

长枪因为顶部是尖锐的,所以是很容易刺伤对方的。在作战中,长枪这种刺击兵器,必然是不断朝着对方的要害进攻的。

当长枪刺中敌人的时候,因为它的尖锐,被刺中的伤口,往往会因为深入动脉而喷溅出大量鲜血。

那样的话,喷溅的鲜血就有可能会溅到眼睛上,这样士兵就会下意识的闭眼,而很可能因为闭眼的这一个动作,士兵在那个时候就会在战场上受到其他敌人的攻击。

而且就算刺中敌人,即使它不会溅到自己的脸上,那被刺中的伤口所流出的鲜血,也会顺着枪头流到枪杆上。

这样就会导致枪杆打滑,士兵就会很难持握住枪杆,从而会影响枪杆的使用的。

但是如果在长枪的枪头上挂上一圈红缨的时候,当长枪刺中敌人后,鲜血就会被红缨所吸收。

这样喷溅而出的鲜血,因为被红缨所吸收,所以就不会喷溅到自己的脸上,同时自己手握的枪杆也不会打滑了,也就不会给敌人可趁之机了。

二、 红缨能够迷惑敌人

红缨除了前面的挡血吸血的功能外,还有在实战中迷惑敌人的作用。因为在交战中不断地挥舞手中的长枪,就会带动枪上的红缨来回晃动。

红缨,它鲜艳的红色,能极大地分散敌方的注意力,从而让对方忽视枪尖的威胁,这样就大大地提高刺击的成功率了。

这一点在宋代以前的硬竿长枪中,表现的还不是太明显。但是进入宋代,白蜡杆被大量用于制造枪杆以后,再加上红缨,这种效果就表现的十分明显了。

在民间的武术花枪技法中,红缨更是把这种效果发挥的淋漓尽致。

在电影《中华丈夫》中,由功夫巨星刘家辉饰演的主角,就将武术花枪搬上荧幕。

在电影中,刘家辉的对手是一个日本枪术高手。

但是刘家辉手中的枪有红缨,而他的对手手中的枪并没有红缨。这时只见刘家辉手中翻飞的红缨,晃得日本枪术高手是眼花缭乱,最后以日本人惨败收尾。

当然,在双方对战的战场上,由于红缨穗子在战场上格外显眼。

所以有时候为了迷惑对方,就要故意挥舞手中的长枪,让敌军看不清楚,从而在战场中争取更多的优势。

三、红缨也能在平时的练习中充当一个“标尺“的作用

红缨的第三大作用是在枪术的练习上体现的,尤其以花枪体现的最为明显。

花枪上的红缨因为极其柔软,所以它对力量的反应也相当地敏感。

也就是说如果持枪者使用不同的用力方式挥动长枪,这个时候长枪上的红缨便会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摆动。

而这样就有利于教官在训练时观察士兵的动作,他会很直观地看到士兵是否按照正确的方式来挥动长枪。

当然如果方式正确,则红缨的摆动也会正确,如果方式拿捏的不对,那么红缨的摆动肯定是错误的。

所以说红缨在枪术的练习中,也算是起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尺“作用。

在长枪的训练中,由于红色的缨子比较显眼,将士们能更清晰的看到教官的动作,教官也能在训练时观察士兵的动作。

这样就有利于更好的掌握用枪技巧,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四、红缨能够起到掩饰、隐藏,还有提高战士士气的作用

在作战的时候,红缨不仅可以挡血、吸血,迷惑敌人。它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可以掩饰长枪上额外安装的东西。有人会问,长枪上还能装什么呢?

长枪上还可以装上更厉害的东西,人们可以在红缨的下边装上磨得极其尖锐的铁钩。

这个铁钩可厉害了,它不仅不容易被发现,而且一旦刺中敌人还会造成更大程度的损伤。

它会勾住伤口,使伤口的内创面更大。在拔出长枪时,有可能会顺带把伤口扯大,并且也会连带肉扯下来。这威力可不小吧。

当然红缨还有提高士气的作用,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红缨是红色的,而在我国古代红色的寓意是吉祥,一旦有什么喜事都是用红色来装扮的。

所以红色的缨子挂在长枪上不仅让士兵的心情好,更重的是能提高士气,从而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由此而看,在长枪上安装着红缨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用处,好像只是一个装饰美观的作用。其实它的作用还真不少,可以说在战场上,还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必备之品呢。

在这我们也是由衷地感叹古代人的智慧,他们的想法可真是让人佩服。


24帧半


别听小说忽悠,在宋朝之前,战场上没有这种家伙事,类似武器用的是矛,但未开刃。其道理很明显,战场搏斗多用的是钝器或砸或杵或抡。没有锐器的使用,因为这玩意缺点很明显,一是战场上扎进拔出力气会不够,二是扎进拔出的时间里等同于没有武器,会死。三是冶炼技术问题,锋利意味着会卷刃。

类似的作品还有偃月刀,其直到唐朝才作为站殿武仕的礼器出现,实战到宋时才有正史描写。

可考的史料来看,宋时镇守益津关(现河北霸州)的杨延昭用的是所谓红缨枪,但有区别,其枪末端是为赤布包裹,其美观和区别于其它器械的成分更重些。


阅读顽童


红缨枪的红缨,主要是尽量地减少敌人的血溅到自己身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