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将捕杀200万只野猫,“喵星人”做错了什么?

澳大利亚正陷入一场“战争”。

这些敌人是社交网络上备受宠爱的“网红”,也是毛茸茸的可爱杀手——野猫。据CNN报道,澳大利亚的野猫数量已达到200万至600万只,由于野猫威胁当地生态系统,澳大利亚政府希望在2020年前扑杀200万只野猫。为何这些可爱的“喵星人”,会与澳大利亚结下“梁子”?

澳大利亚将捕杀200万只野猫,“喵星人”做错了什么?

毛茸茸的“杀手”?

第一只猫是于十七世纪由欧洲移民引入到澳大利亚的。200多年前,欧洲移民将猫带到了澳大利亚,野猫凭借惊人的繁殖能力迅速占领了这片土地。由于缺乏天敌,以及食物充足,野猫的数量激增。

澳大利亚国家濒危物种专员安德鲁斯表示,野猫的激增已导致大约20种哺乳动物灭绝。根据安德鲁斯的说法,野猫已经成为澳大利亚本地物种面临的最严重威胁。

澳大利亚濒危物种数量位居世界前列,野猫的泛滥不仅威胁全国124种濒危生物的生存空间,其娴熟的捕猎技巧还直接威胁着近30种稀有动物的生命。澳大利亚环境与能源部发言人表示,每天有超过100万只本地鸟类,170万只爬行动物被野猫捕杀,每只野猫平均每天猎杀至少5只小动物。

根据昆士兰大学Sarah Legge博士于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在旱季,澳大利亚的野猫数量约为210万只,而到了潮湿多雨的季节时,则增长到将近600万只,且主要集中在小岛、偏远的内陆地区和城市里靠近垃圾场的地方。

不仅行动敏捷的野猫是横行野外的“杀手”,看似温顺的家猫也会对野外物种构成威胁。据CNN报道,在城市周围生活的野猫,每年会杀死4400万只鸟,而散养宠物猫每年也会杀死6100万只鸟。鸟、蜥蜴及小型哺乳动物,均成为了猫的狩猎对象。

除了诱捕等传统捕杀方法,澳大利亚还于2018年中修建了世界上最长的“防猫长城”。该“长城”围绕纽黑文野生动物保护区建成,长达44公里,由85000个尖桩、400公里长的电线和130公里的铁丝网搭成,旨在防止野猫进入,为濒危动物创建一个安全庇护所。

在“喵星人”和环保之间,澳大利亚人做出了无奈的选择。“我们必须做出选择,拯救那些我们热爱的动物,是兔耳袋狸、岩袋鼠、夜鹦鹉等动物定义了我们这个国家。”安德鲁斯说。

质疑四起

澳大利亚政府是于2015年宣布开始执行这项政策的。这项政策刚公布,即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爱猫人士”抨击:英国著名歌手莫里西指责澳政府制定该政策“极其愚蠢”,法国知名演员碧姬·巴铎在写给澳环保部长的一封信中说,澳政府此举非常荒谬且极其残忍。不少民间组织也呼吁当局手下留情。

野猫泛滥的问题,也并不局限在澳大利亚。据BBC报道,2018年8月,新西兰南部海岸边的奥茂宜(Omaui)村庄为保护当地野生动物,推行禁猫令。村庄的养猫人必须给自己的宠物做绝育手术,并且在猫身上安装芯片,向当地政府登记。他们的宠物去世之后,也不能再养其他猫。

奥茂宜的居民对当地媒体表示,他们对这项计划感到十分震惊,称会抵制禁猫令。随后,当地官员与当地爱猫人士进行了沟通,并宣布全面禁猫。

在新西兰,有一半的家庭饲养猫咪,这给新西兰的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冲击。新西兰南区环境部门公布的生物安全计划书指出,家猫很可能与野生猫群繁衍出更具侵略性的后代,并对当地特有物种构成重大危害。过多的猫侵害了当地的原生蜥蜴和不会飞的鸟类,其中也包含了新西兰国鸟几维鸟(Kiwi)。此外,有六个品种的鸟因野猫的掠食灭绝,例如斯蒂芬岛异鹩。

澳大利亚将捕杀200万只野猫,“喵星人”做错了什么?

史密森尼候鸟研究中心(Smithsonian Migratory Bird Centre)负责人马拉表示,猫已经被列为世界上最糟糕的100种非本地入侵物种之一,目前全球有63个物种的灭绝与猫的数量增长有关。

也有更理性的人士对“灭猫行动”的理论基础提出了质疑。来自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的生态学家蒂姆·多赫蒂认为,野猫确实给本土生物的生存造成了巨大威胁,但扑杀计划应该基于对野猫数量更科学的估算之上。“以澳大利亚的政策为例,这项政策的目标设定于2015年,那时我们并不知道,澳大利亚实际上有多少野猫。”

“没有方法能对这片大陆上有多少野猫进行精确估算。但是如果想让这项政策更加切实有效,就需要对政策的每个执行阶段进行精确衡量。”多赫蒂补充说。

分析称,单单捕杀一只猫,并不代表着就能挽救一只鸟或者一只哺乳动物的生命,而是需要对那些生活在特定区域——即濒危动物生活区的猫进行控制。

澳大利亚将捕杀200万只野猫,“喵星人”做错了什么?

为鼓励更多社会团体加入到该项行动中来,澳大利亚政府宣布投入500万美元的资金,用以资助那些控制野猫数量的社会团体。多赫蒂认为,虽然野猫确实对生态环境产生了重大威胁,但政府或许把过多的关注放在野猫上,而忽视了其他更敏感的因素,例如城市的扩张,以及采矿给动物的栖息地带来的破坏等。

“或许存在这种可能,野猫只是在某些议题上被用作分散注意力的工具。”多赫蒂说。“我们还需要采取更全面的方法,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新京报记者 刘壹昭 编辑 于音 校对 郭利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