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烈的战场上,士兵们怎样识别枪支弹药余量的?难道是靠数吗?

holland巧克力


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没有必要过于纠结,现在是体系化立体作战,即便是特种部队也需要严密的战术配合,单打独斗逞英雄的时代早已成为过去。相信过于在乎自己枪支剩弹量的只有单独执行任务的特工组织了,但是对于搂着枪睡觉的特工来说可能还真不叫事,保不准他还真能通过重量就能判断子弹的剩量是多少。不过既然提到这个问题就有必要好好科普一下,环境定义的比较明确,是在激烈的战场上,那么对于这一点参加实战过的老兵早就给出了定论,在战斗中他们脑中只想着一件事,那就是如何消灭敌人完成任务,其他的都是扯淡。

战斗激烈的时候早已经打红了眼,根本不会去关注枪械子弹的剩余量。打光了蹲下来换弹匣就行,身边的战友自然会掩护你,所以根本没有必要去纠结枪里剩多少子弹。

那么有时间让士兵注意子弹量的应该就是烈度不够的战斗了,当然这并不绝对,比如在冲锋的时候都要事先检查随身携带的弹药量和枪械中子弹剩余量,这是必要一步。那么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注意手中武器的弹药量,最常见的办法就是自己与枪械的熟悉程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算。对于打过多年仗的老兵来说不能算与枪械“合二为一”那也算是自己的另一半了,一般在新弹匣安装上后,点射或持续射击的次数和时间在他们心里都比较有数,对剩余的弹药量基本掌握,这样也算是有点准备。

在二战时期,大规模战争本来拼的就是整个后勤体系,如果防线上弹药消耗过快,马上就会有弹药补给送来。

第二种查看子弹剩余量的办法就是“枪械自带”了,现在弹匣上的后方和侧方都会有观察孔,一般观察孔成黑色就说明子弹要打光或已经打光了,只能来个点射,如果是子弹颜色则说明还有没到最后。当然现在许多弹匣开始采用树脂、尼龙等聚合物透方式制造,或者弹匣中心有一根透明窗,这都可以让士兵更加清楚的看到还剩多少子弹,也就不用再费心去关注这个问题。

这就类似于美国开发的塑料装药子弹,只有这种聚合物的造价开始低于金属,那么才会大批量生产。

那么最后一种办法就是“人为”干预了,他们会在弹匣最后的第5发子弹加装曳光弹,如果看到开始打曳光弹就说明子弹马上要见底了,这时就可以提前准备好换弹匣了。甚至有的公司会将枪械设计的击发最后一颗子弹时明显声音不一样。

这种子弹一般会以红色弹头做标注,方便区分。

总之以上几种情况在真正战斗的时候根本就用不到,这会从根本上让士兵分心,查看子弹剩余量也是在战斗间歇时才真正要做的事,而且交战双方都会在这个时候补充弹药。你总不能开几枪就低头看看,别的事不用干了把心思全放在看子弹上了,这叫得不偿失。而且就算里面还剩了几发子弹依旧要射向敌人不是,总不能根玩CS一样直接换弹匣吧。因此我们也可以得到一定结论,高强度的持续进攻也是获胜的一大重要原因,如果后勤不济只能被动挨打。

想象一下在同等作战条件中,一方迅速得到补充,另一方的补给车队都看不到踪影,熟胜熟败一目了然。北约车队经常在阿富汗遭到袭击,不过好歹是治安战,不是万分紧急。

我是军武奇兵,欢迎您的交流与观点,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


军武奇兵


其实打了多少发子弹,习惯了的话,心里都是有数的。

战场上和打游戏不同,打游戏的时候,子弹还剩多少,屏幕上显示的一清二楚。而实战中则不同,实战中弹匣里还剩多少子弹,其实就是靠数的,并不是有什么特定的办法去记住的。

老式的栓动步枪,容弹量普遍只有5发,这样拉一下打一枪,谁都能记得还剩多少子弹。而美军的加兰德步枪,容弹量八发,子弹打光后,就会有“叮”的一声,这个声音就会提醒你,子弹已经用光了。

全自动步枪计数办法还是有的,最简单最常用的办法就是靠数。

30发子弹,计个数,其实还是挺容易的,而且,不需要特意去数,心里有个大概,也就能知道还剩多少子弹了,这就是熟能生巧,也是经验的一种体现。其实用步枪打个百十来发子弹,这种技能也就养成了,并不需要刻意去练习。自己掌握设计速度、频率等,就可以在子弹还剩不多的时候心里有个数,虽说不是具体数目,但是也不至于因为子弹突然打光了而惊慌失措。

半透明弹匣普及

很多枪械都已经装备了半透明的弹匣。这种半透明弹匣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可以观察到弹匣内还剩多少子弹。子弹数目可以说是一清二楚。有人说,这会让敌人看见你还有多少子弹。这个担心明显多余,通常情况下,战场节奏快,敌人也不可能就站在你身边特意去看你还有几发子弹吧。如果弹匣透明会暴露自己的余量,那么,开枪还会暴露位置呢。

战术换弹

小组作战中,有一个战术换弹的事情是经常出现的。就是在紧急的时候,需要子弹充足时,不管弹匣内还剩多少子弹,都换成新的压满了的弹匣。通常是换下来的半满状态下的弹匣放在一个特定的位置,以免出现拿错的情况,节省时间。

曳光弹指引

很久以前就有了曳光弹的使用了,在弹匣最里面装上专门提示的曳光弹,子弹射出之后,通过曳光发现自己已经没子弹了。也许有人说曳光弹暴露位置,但是也没什么太大影响,毕竟没人注意。

其实,都是没有什么大碍的,想知道子弹余量有多少,主要还是靠经验的。


军武文斋


在激烈的战场上,士兵紧张的战斗,主要还是考虑如果瞄准打击敌人,难得有心思考虑剩余子弹的数量,但这不代表士兵不知道剩余多少子弹。

如果是以前战争,步枪里面一般都是五发子弹,这个一般老兵都会及时补冲子弹,压上。如果是现代战争的冲锋枪或者轻机枪,有经验的老兵可以根据枪的重量变化,感觉剩余子弹,大概估计一下,还有就是自己点射次数,两者结合,基本可以判断。

近战的时候,弹匣打空了,也可以使用枪榴弹,或者投掷手榴弹,美军士兵在战场上佩带手枪,可以用手枪作战,没有必要等换弹匣在射击,根据战场情况灵活处置,保持火力持续输出。


一颗小白杨188818128


现代的步兵,大都装备自动步枪,几乎都是清一色30发弹匣供弹,无论先进和落后的军队都大同小异,无非先进的用上了小口径步枪,相对较为落后的军队还在使用比较传统的7.62毫米的枪械。

但小口径步枪不一定比7.62毫米步枪杀伤力更大,事实上鉴于小口径步枪超过300米以后弹丸杀伤力锐减,为数不少的军队又重新拾起了7.62毫米的枪械。

无论战场上战斗多么激烈,使用自动步枪的军队,行军打仗一般也就携带5-6只弹匣,也即身上有150-180发子弹,足以应对一场中等规模的战役。

当然,战斗时间久了,弹药的消耗量是非常大的,随射携带的子弹肯定就不都用了,此时会有专门负责后勤的缁重兵或民兵输送弹药食物以及饮用水,以保证战争能够延续下去。


除了士兵随身携带的5-6只弹匣的子弹以外,随着战斗规模扩大,后来供应都是整箱的子弹,所以得由前线士兵在战斗间隙时,将弹箱内的子弹压入打空的弹匣。

因此,在战场上,当随队军官要求清点子弹的时候,只需看有几只实弹匣,或弹箱内大概尚存多少子弹就可以了,而不必一发一发地去数,这样即耗时,又不是动脑地解决问题。

具体到弹匣内尚存几发子弹,现在,有透明的工程塑料弹匣,仅从外观就能看到里面有多少子弹;有的弹匣上开有小孔,根据小孔就可以判断弹匣内的子弹数量;对于钢铝制成的弹匣,凭弹匣重量有经验的射手也能够判断尚存几发子弹。

枪械,是士兵的手中的武器,士兵会象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枪械,平时保养枪械,判断弹匣内有多少子弹,这些都是最起码的必修课和军事常识,包括弹箱内大概还有多少子弹,看一眼都基本明了了,当带队军官要求清点子弹时,都能非常迅速的报出自己尚存多少发子弹,那么就知道一个班排连,尚存多少子弹,尚能坚持多久了。


国平军史


战场上,士兵当然不可能随时随地都把弹匣中的子弹给数一下。那么,士兵们怎么知道自己枪里面还有多少颗子弹呢?



对于老兵来说,这都不是个事儿。老兵可以通过掂量枪的重量,来大致判断枪里面还有多少颗子弹。当然,这也只是大概而已,而且还必须要是老兵最擅长用的那支才行。要换成现在的枪,随便加点儿战术附件上去就不行了。



不仅如此,掂重量这个方法对于新兵也不太友好,毕竟新兵都还没拿枪多久呢,让他们掂重量也是难为他们。


所以嘛,有很多武器厂商就想出了很多观察弹匣剩余弹量的方式。最简单的一种,就是用半透明聚合物做出来的弹匣,一目了然,非常方便。



除了用半透明聚合物做弹匣之外,有些手枪弹匣还采用了余弹观察孔这个方式来标明剩余弹量,或者干脆在弹匣上开一条槽,既能当排沙孔又能很方便的观察剩余弹量。


92式手枪及弹匣


除了这些之外,还可以在给弹匣压子弹之前,先给弹匣中压几发曳光弹。当曳光弹被打出来之后,就说明射手应该换弹匣了。比如说在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FBI联邦调查局曾经使用过一些没有空仓挂机功能的MP5冲锋枪。他们就是使用这种方式来起到提醒射手弹匣即将射空。



不过嘛,前几天的2019 shot show上,某家武器公司还推出了带光电屏的格洛克手枪。这种手枪就更方便了,可以直接在光电屏上看到弹匣中的剩余弹量。当然,这也只是试验性质的,不可能很快在战场上出现。


此时说明弹匣中还有11发子弹


我是战甲装研菌,喜欢我的回答请关注!


战甲装研菌


检查枪支弹药余量的意义只在搜索遭遇战时有用,现代步枪都有空仓挂机的功能,抛掉空弹夹装上新弹夹同时扣动扳机自动恢复带动子弹上膛不需要太多时间,只有在搜索遭遇时要牢记弹药数量,因为保命关键是当你卸下弹夹时枪膛要还有一发子弹,枪口要指向对敌方,敌人突然出现要及时扣动扳机,打不中也会吓得敌人躲藏,至于弹药数量一靠经验,老兵很少扣住板机不放,一般都是三发点射,打上七八次点射就换弹夹,卸下弹夹收起,及时更换让自己保住命,最保险办法是英国特勤团做法,在弹夹最下方压上两发曵光弹,再打出第一发曵光弹时,及时换弹夹,枪膛里还有一发弹,当敌人躲避时及时更换弹夹或者逃走


张道君478


在电子游戏里,枪械弹药余量以及身上背负的弹药余量都可以在电脑屏幕中以数字形式显示出来,而且还是动态更新,非常清楚和方便。相比之下,在实战中普通战士要想获得弹药余量的数据就比较麻烦了,一般采用下面方法:

1、心里数数。

这种方式仅限于弹匣量比较小的,且作战环境节奏感比较慢的枪械,比如狙击步枪,一般采用逐颗装弹或者5发弹匣供弹,这样就比较容易记住弹量了,打一发少一发,况且旁边往往还有观察手可以协助和提醒。

2、透明弹匣

部分枪械可以采用透明塑料弹匣,或者在金属弹匣两侧提供开槽,从而让射手在射击过程中能够把握弹匣内弹药量多少,可以提前更换弹匣,从而保持火力连续性。

3、曳光弹

没有透明弹匣的话,就可以在战斗前装弹过程中,曳光弹塞入弹匣底部(未必是最下面一发),然后在装入普通子弹,这样在战斗射击过程中,只要看到曳光弹打出,就知道是要换弹药了。

4、战术协同

其实在实际战斗中,由于战场环境复杂多变,战士心理压力也极大,谁也没有心思去搞清楚自己弹匣中的子弹余量。这就需要提高战斗班组之间的战术配合默契程度了,毕竟不太可能发生全班所有人员都刚好打完弹匣子弹的情况,只要有人还有子弹,就要给其他人提供火力支援,保障其更换弹匣。这种协助,既是为了别人,其实也是为了自己。


这个问题呢就回答到这里吧。

如想了解更多军事、航空知识,请关注“老鹰航空”,老鹰航空坚持原创回答,不做任何文字性抄袭;回答中引用的部分图片素材来自互联网,如侵则删;他人请勿抄袭,发现必举报。


老鹰航空


象狙击步枪这种弹匣容量很少,而且打一发算一发的枪支,当然可以而且有必要数着打。

但对绝大多数连发枪械,战斗中当然没有精力数已经打了多少发,但一个弹匣能装多少发自己心里要有数,有经验的士兵也不会扣住扳机就不放,大概打了几个连发,几个点射后,可能打空弹匣,本能地就会有预感,再打就要有换弹匣的准备。只要有准备,打空弹匣后立即寻找掩护,以最快速度换上新弹匣,一般不影响战斗。如果是班组战斗,也要考虑到相互的掩护和火力的持续,这些都会成为战术素养融入到本能中去。

现在的弹匣也很容易设计一个透明小窗,更容易看到弹药余量。这都是很容易实现的事。另外在装弹时先装个别曳光弹,以便打到最后几发时有个信号提醒弹药装尽,也都是办法。

如果是机枪,靠弹链从弹箱里供弹,还有副射手协助,更容易估计弹药余量。但对以火力压制为主的高速连发枪械,不止要考虑弹药余量,还要考虑枪管的发热问题,连续射击到不同数量时还要更换枪管。


吴戈


这个问题以前好像回答过,正常情况下士兵记得自己弹匣里还有多少弹就是靠数。而且这都不用刻意为之,这就是一种刻在脑子里的本能。不光是自己的,连身边战友的弹匣内弹药余量都有个大概的谱。

毕竟相当多人对于扣动扳机都有一个节奏,半自动模式下不用说,即使是全自动,在平常练习中也会刻意的控制手指打出3-5发的点射,一个30发弹匣,你扣动6-7次之后基本就知道差不多该换了。

战况不激烈的情况下你还可以顺便打打完,而如果要突进的话。管他里面还有几发都是上一个新弹匣应付。


当然,不是说只能靠自己计。现代弹匣有些使用透明聚合物,本身就可以看到弹药余量。即使传统弹匣,也会开个弹匣窗。

还有老生常谈的曳光弹,压弹匣的时候先压个三枚曳光弹进去。快打没了曳光弹道会告诉你要换弹匣了。虽然说这也是告诉敌人你没弹了,但在作战当中你不是一个人,所以无所谓。就是暴露自己位置有点尴尬,不过现在曳光弹很多都是飞出枪口一段距离才发亮。所以问题也不算很大。


疯狗的轻武


有经验的老兵是大体能估算自己弹匣里还剩多少子弹。经常打CS的我很多时候能相对准确地知道自己弹匣中的子弹大概还剩几颗。到那种时候就需要更换弹匣了,而不会真的等到打完所有子弹再更换。所以并不需要知道剩余弹量知道得特别精确,只需要知道差不多快打完了,更换弹夹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