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驀然回首,燈火闌珊處》第四章 第一份工作

顧曉彤坐在路燈下的一張石凳上,昏黃的燈光將他和石凳影子拉得老長。風吹柳動,江水潺潺,人們在夏日夜晚的沿江花園裡或坐、或站、或走,在燈光下還有十個、八個成群的中老年人在跳廣場舞,另有幾個年輕人領著一群八九歲的孩子們在練習傳統武術基本功。顧曉彤漫無目的的東看看西瞧瞧,對於眼前的一起,他既不厭煩也不太感興趣,出來主要是為了涼快。

就在他心不在焉時,耳邊響起一個熟悉的聲音道:“曉彤你一個人納涼啊?”說話的人忽然就覺得說錯了話,又道:“對不起,我剛才......”

顧曉彤道:“不用道歉的,我有時也經常恍惚著,以為表叔還在人世,依然接受不了他的突然離開。”

來人顯然不想勾起顧曉彤的傷心,換了一個話題道:“今年你好像大學畢業了?”

顧曉彤點點頭道:“一週前剛舉行完畢業典禮!”

“那你找到工作了嗎?”來人問道。

顧曉彤情緒低落地搖搖頭,那人又道:“要不這樣,我表弟開了家生產小型農業機械的工廠,他現在正在招銷售人員,如果你願意的話,我給他聯繫一下,然後你去面試,你考慮一下!”

“那就謝謝你啦,龔叔叔!”盛長斌感激道。這位龔叔叔是他表叔一個單位的同事,表叔在世時,他是表叔最好的朋友,表叔去世的喪事,也是他全力幫著顧曉彤操持的,否則完全沒有經驗的顧曉彤根本抓不了韁的。顧曉彤現在處於急需找一份工作解決生活問題之時,表叔在世時,一家二人的生活所需就靠表叔微薄的工資支撐著,表叔去世後,就基本沒有了生活來源。

現在家裡除了一屋子不值錢的傢俱,還有兩個存摺:一個是他每年拿到的全額獎學金,經過節衣縮食後,存下個七零八碎的,這張存摺上現在還有兩千多元;還有一張存摺,上面有一萬八千九百元,是表叔去世後,從他單位拿到的撫卹金和喪葬費等。現在最值錢的就是他目前住的那套八十六平米的兩室一廳的住房,這是他母親留給他的唯一財產。表叔去世後,他還能繼續將大學讀到畢業,是因為他年年都能憑優異的成績拿到全額獎學金。

現在出來大學校園,他再也沒有機會靠自己的優異成績拿到全額獎學金了,拿不到獎學金,就意味著他的基本生活費沒了來源,他現在每天的生活費是他以前沒用完的獎學金存下的三瓜兩棗。他每天都在精確的計算著生活費用,除了必要的吃飯等花銷,絕不多用一分錢,每天花銷都努力控制在30元以內,節約可以,但超出一分錢也不行。如此算來,他以前的沒用完的獎學金存下的錢,還能夠支撐他使用三個月左右,而三個月還找不到工作,他便不得不使用表叔留下的那筆了。

說實在,他不願意花那上邊的一分錢,以為那上面的“一八九”的數字就是表叔的完整生命,花掉一點,就等於消耗掉了一點表叔的生命,花的越多消耗的就越多,消耗完了,表叔的影子就徹徹底底的從他生命中徹底消失了。他不想那樣,雖然知道表叔的影子始終會從他的生命中消失的,但他依然希望它能陪伴自己多一些時間,尤其是在他孤獨、寂寞之時,想起他鮮活的身影,總能感受道希望和力量。

現在工作對他來說,就如雪中送炭,他根本沒有挑剔的奢望,你見過飢不擇食的人,挑剔飯菜的軟硬嗎?現在龔叔叔提到的那份工作,他想都不想地道:“不用考慮,我去!謝謝龔叔叔!”

龔叔叔道:“那好,我立即打電話,聯繫表弟......”他起身,走到河堤邊,依著欄杆打電話。不一會兒,打完電話走過來道:“已和表弟聯繫好了,明天上午九點半,你到金河大道105號江州金河農機廠找我表弟王達強__王廠長報道就行了!”說完,他還給了顧曉彤一個王達強的手機號碼。

次日一早,顧曉彤從冰箱冷凍室裡拿出兩個饅頭,放在蒸鍋裡蒸了,洗漱完畢,關了火,從蒸鍋裡拿出饅頭,到了一杯白開水,在餐桌邊饅頭就開水吃得津津有味。吃完早飯,收拾好碗筷,他打開手機,看了一下時間,正好八點鐘,由於金河大道地處西郊,從這兒過去,坐公交車大約需要五十來分鐘,走路走得快也則需要一個半小時左右。顧曉彤,不願意花那兩元錢的車費,所以他選擇走路。

今天是去報道,雖然通過龔叔叔的關係,免了面試環節,直接報到上班,但第一天去,總得穿的整潔一點,所以特意從櫃子裡翻出那件淺灰色的真絲襯衣,這還是三年前他過生日時,媽媽送他的禮物,這麼多年來,除了一些重要的時刻他都捨不得穿它,如今拿出來依然像新的一樣。他下著一條時下流行的淺黃色的七分西式短褲,腳下穿了一雙白色的旅遊鞋。他在家裡的穿衣鏡前轉了一圈,覺得自己的衣著打扮還算是精神、利朗。

他手握一把黑色的紙扇出了門,七月中旬雖然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段,但早上的空氣中依然有習習涼風,拂面而來,令人神清氣爽。早上八、九點鐘正是上班時段,也是一天中第一個車流高峰,路上的堵車十分嚴重,城區幾條大馬路上黑壓壓的全是車輛,它們如蝸牛似的一點一點地朝前面蹭著。顧曉彤,感覺自己今天的選擇十分英明,他為了節省那兩元錢而放棄了乘坐公交車,而選擇步行走路,現在的那輛公交車,早已被他遠遠地甩在了身後。

西郊是江州市距離市中心最遠郊區,也是江州市最大的郊區,它分成近郊和遠郊,近郊建有好幾個大型的專業批發市場,另有兩個汽車站__一個近途,一個遠途;而遠郊則星羅棋佈的建有大大小小的數十個工廠,而江州金河農用機械廠,就是這些廠中的一個。金河農用機械廠的前身,是國營農具修理廠,主要業務是修理整個江州市轄區縣農村的農具,改革開放後,各區縣的小型個體修理廠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那時的農具非常簡單,技術門檻很低,是個修理工都修理,所以廠裡的業務迅速萎縮,直到最後完全沒有了業務,於是廠裡年年虧損,直至實行改制,將整個廠房賣給了私人。

現在的金河農機用機械廠也是幾經易手,才轉到了現在的王達強手中的,而廠裡的業務也是幾經變換才由當初的簡單的農具的修理,到農業機械的修理,再到現在的小型農業機械製造,技術門檻也在一步步提高。雖然如此,日子依然不好過,原因是現在處於人才和技術井噴時代,各種尖端的機械製造,逐步從高牆大院進入農家舍院,尤其是現在的農村也有部分先富起來的人,他們手中有錢,只要條件允許,那一輛輛重型農業機械依然能開會自家院裡。

不過王達強是個聰明的人,他在大學學的是機械,他知道憑他現在的實力,搞尖端、大型機械,搞不過那些有資本和尖端技術的廠家,所以,他不給人家硬拼,他現在搞得是,根據江州市地處江南丘陵地貌的特點搞些適應性的小型農業機械,用自己的差異化策略對陣別人的尖端、大型農業機械。他現在已經開發出了第一款,適應丘陵地帶的小型農業機械,正處於推廣宣傳階段,需要大批銷售人員。

由於他們廠實力不強,又是搞農業機械的,下到農村做業務是常事,所以一般城裡的人都不願意進他們廠。而從農村招收人員,其素質達不到他們的要求,而且也很難找到人才,招收不到人才對廠裡拓展業務十分不利。其實他們為招收人才,所出的薪金絕不比不比城裡的一些大公司低,但好人才卻寧願少拿工資也不願意到他們廠上班。這樣一來,人才的招收對於他們來說是當前一件最難的事,他想盡了一切辦法,最後居然動員所有親戚朋友幫他們尋找人才。顧曉彤,就是被他表哥給找到的。

顧曉彤於九點二十分鐘,終於找到了金河大道108號__江州金河農用機械廠所在地。這是一個被一圈高高的紅磚牆圍著的廠房,從外面很難看到裡面,紅磚牆正中間,有兩扇紫紅色的大鐵門,大鐵門正對著金河大道,是一條寬敞但很短的引路,引路的兩邊房屋低矮,所以從金河大道上能夠一眼看到那兩扇紫紅色大鐵門上方一個弧形的招牌上的幾個紫紅色的大字“江州金河農用機械廠”。顧曉彤穿過引路,走到紫紅色大門前,按下了那個凸顯在大門柱頭上的白色的門鈴。

他聽到大門裡面想起了一陣刺耳的電鈴聲,隨後一陣“吱吱嘎嘎”的聲音,紫紅色的大門開了。顧曉彤沒有等大門全部打開,便從門縫中鑽了進去。正對著大門二十幾步遠是一棟三層高的樓房,樓房佔地面積不大,最多三百多平米,不過樓頂卻有一個醒目的招牌寫著:“行政大樓”四個字。從樓房的外觀斑駁的顏色來看,建築時間,至少二十年以上,這大概就是之前農具廠時代的產物。

要看到廠裡的車間等設施,必須從這棟行政樓的兩邊繞過去,不過現在顧曉彤還沒有這個閒心去探究裡面的風景,他先要找到王達強__王廠長,向他報到,看別人接不接受自己,自己能不能在這兒上班,如果不能,探不探究裡面的風景又有何意義?如果人家同意接受自己了,然後在以後的機會中慢慢地探究裡面的風景也不遲。

顧曉彤在進入那座眼前的行政大樓前,先問了一下給自己開門的,坐在大門邊上傳達室裡的老者,王廠長的辦公室在哪裡?老者見顧曉彤長得文文靜靜的,衣著得體,說話禮貌,從外觀上就給人一種親切感,所以也樂意為他指引方向,老者告訴他,王廠長的辦公室在三樓左面最裡端的一間。顧曉彤道了謝,這才朝“行政大樓”走去。

顧曉彤進了“行政大樓”,拾階而上,彎彎拐拐上了三層樓梯,然後右拐(樓下看著是左面,上了樓梯後就在右面了),經過一段不長的走廊,在走廊盡頭的一扇棕色的門上標有“廠長辦公室”字樣,他站在門邊,先整理了一下衣裝__其實也沒啥好整理的,夏天的衣著本來就簡單,短衣短褲的有什麼好整理的?所以,他只是牽牽衣領,轉轉皮帶扣,然後在門上輕輕地敲了幾下。不一會兒,裡面傳出一箇中氣十足的男人的聲音道:“進來!”

謝謝閱讀,你的喜歡就是我的動力!

《驀然回首,燈火闌珊處》第四章 第一份工作

《驀然回首,燈火闌珊處》第四章 第一份工作

《驀然回首,燈火闌珊處》第四章 第一份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