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去关心叛逆期的孩子?

邓凌毅


叛逆是心理的问题,所以最好还是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正所谓心病还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一些时候,如果不从孩子的内心来处理叛逆的问题,只能适得其反。

叛逆和物质条件没有关系,只要是青春期的孩子,都会有叛逆的问题发生,只不过视叛逆情况的轻重而定。有些孩子叛逆期长而且反应恶劣,不仅不听家长的话更和家长对着反抗,有些孩子反映轻,只需要家长简单开导一下就会回归正常的生活学习轨道。

很多时候,青春期的叛逆问题,是家长给予孩子犯错之后的保护措施。特别是初中生或者高中生叛逆问题。在学校犯了错误,家长到校之后不是管教自己的孩子,而是为孩子找各种理由和接口来摆脱处罚,“孩子处在叛逆期啊!”,“孩子正在叛逆啊!”。

为什么只能够由着孩子来叛逆,而不允许家长叛逆呢。家长叛逆就是脾气暴躁,家庭里就会有暴风雨。很多时候孩子的叛逆问题,真的是缺乏一场家庭的暴风雨,来洗涤一下孩子脆弱另类的心灵,不然时间久了,就分不清楚家庭里面应该由谁说了算。

我们都喜欢孩子,但是更重要的是要爱之有道。爱孩子要讲方法,也要讲技巧,更要讲究分寸。教育孩子,既要了解孩子心理动向,也要了解孩子的脾气秉性。如果孩子行为有常与别日,就要多问多开导,防患于未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

很多时候我们对孩子发生的叛逆首先是退让,然后是开始体谅,孩子进入叛逆期了,可要注意了,一些问题不能深究不能深问不能细打听,千万别刺激到孩子。这是这种保护孩子的心理,让孩子的叛逆开始肆意妄为的生长,孩子的行为也开始变得得寸进尺。

等到孩子得寸进尺了,家长就认为孩子的叛逆期比预想的厉害,就开始更加体谅孩子原谅孩子,终于为孩子的错误找到了一个合理的借口,叛逆期嘛就不要给孩子较真啦。正是这种一再退让,让孩子一再得寸进尺,终于开始变得难以管理。家长开始束手无策。

这是这种想保护孩子的思想,恰恰害了孩子。叛逆更多时候要化解于萌芽之中,而不是选择退让。孩子叛逆,我们需要做的是为孩子找一个合适的宣泄口,去了解孩子的心理问题,和孩子解决心理问题,帮孩子平安度过叛逆期。防患于未然,才是最好的方法。


妙语盒子


心理专家李玫瑾教授讲,青春期是每个孩子必然要经历的一个生理和心理变化现象。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身体的变化。心理变化,其中最主要一点就是孩子变得比较叛逆,自尊心强,有自己的独立思想。


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一是父母必须要改变小时候和孩子相处的方式,不能再絮絮叨叨,去和孩子讲一些大道理,安排做这个做那个。要变得和孩子平等相处,什么事情都商量着来。

二是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有些事情,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和违法乱纪的事,要让孩子放开手去做。

三是这个时候的孩子,多是不愿意和父母交流,自尊心也特别强。孩子做错了,不要去指责,你可以告诉孩子哪些不能做,说你看着办吧,然后转头走开。孩子这时候已经有了一定的辨别能力的,你说的越多,孩子可能厌烦,就不会照你说的去做。

四是要逐步告诉孩子,哪些我现在能管你,哪些需要你自己独立承担责任。这个时候最好给孩子讲一些简单的法律知识,让他心中有一个底线,自己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坚决不能碰。

在这个阶段,父母管孩子,只管大事,不要管小事,不要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只管关键的时候,不要什么时候都管。

我们发现,实际上孩子青春期问题比较严重的,都和孩子的早年教育有关,很多问题积累到青春期,你再去管,就很难管了。所以对父母来说,必须重视孩子的早年教育。


名师育儿


孩子进入青春叛逆期,心理已经从儿童转变到大人了,这时已不再依赖大人了,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不愿意接受过多的管束。而许多父母没有看到孩子的变化,仍然把他当作儿童来对待,让孩子觉得受到束缚,开始和父母产生矛盾,父母看到越来越不听话的孩子,不知道怎么办了。那么对于叛逆期的孩子,父母该怎样关心他呢呢?侯妈专注亲子教育十几年,现在教大家与叛逆期孩子相处的方法。

1.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自尊心非常强,父母要学会尊重他,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在外人面前要多给孩子面子。

2. 把孩子当朋友相处,注意和孩子说话时的语气,平等地与孩子交流,换位思考问题,多站在孩子的立场替孩子考虑一下。

3. 对孩子犯错要多作正面的评价,少批评孩子,对孩子取得的成绩多给予表扬。

4. 多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帮助孩子一起去实现,孩子能够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开始相信父母,也就愿意跟父母交流沟通了。

5. 多给孩子自由,不拿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和孩子讲话尽量不要哆嗦。

家长朋友们如果在家庭教育方面有疑问,可以关注我,侯妈每天给你分享。


侯妈家庭教育


很多时候,孩子和家长、老师之间有一个难解的结。家长抱怨孩子不听话,老师抱怨学生太难管。显然,有些孩子就是喜欢和家长对着干,和老师暗中斗。

叛逆期的孩子一方面想摆脱父母,自主独立,另一方面又离不开家庭。这个阶段的孩子,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又自尊心极其强烈,如果“关心”不当,就会萌发对立情绪,直至产生逆反心理。

面对代沟,化解价值观不同带来的疏远需要家长主动。

孩子长大了,接触的范围增大,知识面也宽了,内心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他的价值观很可能得不到父母的认可、理解,于是就会走近他人寻找共鸣,逐渐疏远父母。所以,家长要多去了解孩子的心理及生理变化,不要简单粗暴地去改变他,这个时期的孩子软的比硬的好使。

心理断乳期的孩子需要认可,支持比批评更重要。

逆反时期也有积极的一面,这时的孩子有好奇心,有求知欲,家长要留意观察,因势利导。由于心理断乳期的孩子尽管自我意识加强了,但自我控制能力还太弱,常会无意识犯错,他们喜欢争论,喜欢怀疑,喜欢批评,家长要放下自己的权威身份,和孩子建立平等的朋友关系,相信他们的成长,尽可能支持他。

叛逆期不长,要是孩子一起打败问题,不要和问题一起打败孩子。

人们常说,半大小子,气死老子。于是,爷俩,娘俩天天较劲。这个时期的孩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在他遇到困难、失败时,应鼓励安慰,成功了立刻表扬,和孩子共同解决成长中的问题。

叛逆期的孩子,最不希望别人认为他是孩子,很多叛逆是从“烦”开始的,抓住苗头和开端才能防患于未然。


用户5674048396


怎样去关心叛逆期的孩子?这确实是一个很多家长困惑的事情。大多数初二孩子的家长,多少都会面临着这些问题。

孩子特别不愿意被家长过问,也不愿和家长交流谈心,进家门就呆房间反锁上门,也不爱学习,妈妈跟她说话就恶言恶语顶撞,甚至大打出手,怎么办?

青春期是每个孩子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必有的生理现象,而青春期叛逆呢?方老师觉得这得一分为二来看待。

一是,所谓青春期叛逆是现在给安的名词,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一到所谓的青春期就开始叛逆。因为现在的孩子有了借口,我是青春期,我叛逆,我顶撞,我不愿意和父母积极交谈,因为是是青春叛逆期。

二是,为什么以前的孩子这种叛逆特别少?饭都吃不饱,整天就想着怎么去帮助父母养家糊口,在家里十一二岁就是一个顶梁柱了,何来叛逆期?

所以,结论就是一个,青春期叛逆是现在家庭条件太好,父母过分溺爱的一个产物。和孩子一起添盐加醋,孩子青春期叛逆怎么办?孩子就心安理得,哇塞,我现在是青春叛逆期了。

所以找到症结所在,这问题就好办。方老师有以下几点建议:

1、不能溺爱宠爱孩子,过分溺爱孩子,对孩子对自己都是一种伤害,而且这种伤害,很难逆转

2、多还孩子做朋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睦的家庭环境,这个道理大家应该都懂。

3、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孩子一起决定孩子的事情,千万不能包办孩子的所有大小事务。

4、多和老师沟通,交流孩子的情况,教育孩子尊重学校,尊重老师,只是起码的美德。

我是初中数学老师,班主任,现在今日头条开通方老师数学课堂,专门讲解初中数学题和中考科普,欢迎大家关注。


方老师数学课堂


叛逆从本质上来说是孩子想做自己,这有什么不对吗?不对的是父母认为孩子做的事情是不可理喻的,是阳光大道不走非要往火坑里跳,更有的父母是因为孩子不听话,从内心上接受不了自己的权利受到挑战,情绪上接受不了。



该如何应对孩子们的叛逆期呢?

首先,关心孩子当然是最重要的,只有在爱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才会有更多的能量去抵御风雪。关心孩子,就需要去理解孩子,这个时期的孩子需要的不是简简单单的吃穿住方面的需求,更多是深层次的内心的需求。

心里有困惑有一个人可以沟通,孤单的时候有一个人可以陪伴,如果孩子什么都不愿和父母沟通,那么父母就需要反思自己。是不是自己的一些行为,处事方式,教育方式导致自己与孩子之间形成了隔阂。

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应该是一个平等,自由,快乐的,互相关爱,良好沟通,没有强权,没有压制。

改变源于内心的觉醒,父母们只有寻找到问题的根源才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改变从自身开始,只有自己改变了才有可能去影响别人。

必要的时候也要学会跟孩子道歉,这是建立平等关系中最重要的一步,也是父母言传身教中的重要一步。


其次,建立平等沟通的对话方式

犹太人被公认是世界最聪明的人,而犹太人最重视的就是培养孩子思考的习惯,如何培养呢?提问。

每一提问,每一次回答都是一次思考的过程。面对孩子的叛逆,父母们要善于利用各种机会建立平等的交流模式。孩子有孩子的想法,父母有自己的建议,谁能保证自己所有的出发点都是对的呢?既然有分歧,那就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就像一场辩论会,各抒己见。

没有情绪,没有压制,只有理解,这样的过程不仅有利于解决问题,也更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语言水平,对孩子将来的发展事很有利的。

如果孩子情绪大,自己也控制不好情绪,那么也可以通过书信的方式传递观点。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父母要给孩子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也要懂得反思自己,去体会自己所谓的爱是一种心理上的不平衡,还是真的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真心去想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最后,要培养孩子的兴趣,挖掘孩子的潜质

很多孩子叛逆,有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是因为孩子内心过于空洞,缺少自己的追求。

一个有目标,内心富足孩子很少会因为其它一些事情而分心,当孩子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中找到归属感,找到动力,她们内心的那种力量会帮助他们抵御其他诱惑,所以,父母们要给予孩子充足的空间去发展自己的爱好,并善于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法去扩展自己的爱好。

美国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小时候不喜欢学习,母亲并没有因此过多干涉,而是坚持给他讲童话故事,甚至还带他去故事发生地去感受,正因为如此,斯皮尔伯格才拍出了经典的电影。因材施教,父母们要善于利用孩子的性格特点引导孩子去加深对事物的理解。

喜欢玩游戏,那就尝试探索游戏的运行机制,思考游戏为什么如此吸引,如何优化游戏模式等等。

喜欢谈恋爱,父母可以引导孩子理解喜欢他人的原因,什么样的交往让自己感受舒服,男女交往的心理机制如何,男生女生本质区别是什么,对方什么样的行为会引发自己的不满,自己不满的本职是什么等等。

最了解孩子的是父母,最能帮助孩子的也是父母,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父母的培养下自由成长。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nana杂货铺


个人认为家长不能到了叛逆期才去关心孩子,如果平时不注意培养,沟通,到了叛逆期才想扭转已经来不及了。

父母和孩子的良好关系是从小建立的,很多家长平时觉得只要孩子听话,好好学习就行了,忽略了和孩子的沟通交流,等出现问题的时候才寻找解决的办法,其实这时候已经不太好解决了。



我们说防患于未然,作为家长,要从小和孩子做朋友,和孩子谈心,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孩子遇到什么事都会和家长说,建立一个良好的家庭关系,这样,到了叛逆期遇到问题也比较好解决,因为有好的基础在。


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能临时抱佛脚,要从长远来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不可取。


指间清风绕


《坦课》也分享四个要领: 1、目标唤醒。提醒他事情的目标是什么,不要偏离目标。很多事情之所以失控,是因为在不知觉间偏离的目标。例如,开车遇到被别车,很多人选择反过去别对方。这就容易引发事故。其实,只要有人进行目标唤醒:算了,不跟他一般见识,咱们开车出来是为了5点参加会议的,不是为了跟他呕气别车的。这是,对方就会不再路怒症。 2、内容置换。很多事只靠禁止是不行的,必须用更好的内容进行填充,用于置换他原本的不良行为。手机上瘾的孩子要用别的东西占住他的手,才能让他逐渐慢慢离开手机。 3、路径依赖。也就是设置路径,让他不得不这样,不这样就过不去。例如,不扎安全带启动不了汽车。每次司机下车必须用右手开车门,他就不得不先往后看,从而减少开车门碰到人的几率。 4、习惯养成。优秀是一种习惯,通过以上步骤,点点滴滴的行为就熔铸成了习惯,从而真正解决问题。


刘悦坦的坦课


每个大人也曾经有过。当孩子出现叛逆期时,作为家长应该注意观察,哪些是属于叛逆的表现呢?

丨,对着干。给家长,老师,朋友。这时不要强制他(她),要冷静下来一段时间,趁孩子高兴时再就事情进行分析,探讨,找出原因。帮助孩子去解决问题。

2,无名火。这时候孩子处于一种孤独无依的状态,所以他对对自已最亲近的人发火,发泄自己的不满和急燥情绪。这时的家长最需要的是积极面对,日常照顾正常,过后再和孩子谈谈心。给孩子打气,鼓励,帮助他克服息躁情绪。

3,鼓励交友。孩子这一时期有许多迷茫,又不愿和家长说。这时侯家长应该鼓励孩子交朋友,特别是选择朋友。如果孩子交了热情向上的朋友,他会有倾诉的对象,会健康地度过逆反期,又能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4,现身说法。常常以笑话形式谈谈自己以前的“蠢事",拉近与孩子的距离,促进彼此之间的信任,沟通,也是一种对孩子的关爱。

总之,对待孩子的逆反期不能冷漠,粗暴。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自己的关心,爱护,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百灵4286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叛逆期的孩子!

其实对于每个人来说,叛逆期的理解是不同的,其实同一个人不同时间对于同一件事情的接受度也不同!

其实孩子为什么会有叛逆期?你真的了解孩子么?

很多心理学家都说,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为什么会是镜子?而不是白纸?

对于叛逆的孩子,先不要急着给他下定义,否定他,骂他,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关心孩子,用同理心代入孩子,才是当代父母应该做的事情!

任何一个事情都是有因才有果。家长多学习才能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