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的处世智慧:做朋友吧(收藏)

犹太人认为,人需要有朋友一起吃饭,一起品酒,一起学习《圣经》......给自己找个朋友,向他倾吐心底所有的秘密。

朋友如阳光

《塔木德》里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公元前5世纪的罗马帝国早期,有一个很有名望的学者叫拿鸿。有一天拿鸿看到有个老人在栽豆英树。他问那个人需要多长时间这棵树才能结果子,那人说要等70年。

拿鸿坐下来吃东西,然后躺下沉沉地睡着了,周围的石头升起把他遮在里面。他一口气睡了70年。

醒来的时候,看见有个人正在摘树上的果子。

“你是栽这棵树的人吗?”拿鸿问。

“不是,我是他的孙子。”那人说。

“那么,我睡了70年!”拿鸿惊呆了。

拿鸿回到了之前生活的地方。

“拿鸿的儿子还活着吗?”他问那里的人。

“他的儿子不在了,不过他的孙子还活着呢。”人们说。

“我是拿鸿。”他说,不过没人相信他。

拿鸿不得不离开家,来到他学习的地方,看到有很多学者在一起学习。

“法律对于我们就像拿鸿时代一样清楚,”他听见学者说,“因为不管什么时候拿鸿来到学习的地方,总能澄清学者读书时遇到的问题。”

“我是拿鸿。”他很兴奋地对他们说。但学者们不相信他。

拿鸿受到了很深的伤害,便祈求死去,他蒙了应允,就死了。

于是便有了这个谚语:“要么结成同伴,要么死去。”从这个寓言来看,朋友就像生命的阳光,没有朋友,实在是件很痛苦的事。

犹太人的处世智慧:做朋友吧(收藏)

朋友比钱重要多了

《塔木德》里还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一个富翁有10个儿子,他打算去世时每人给他们100弥那金子。

可是,后来他只剩下950弥那,所以,他给了前9个儿子每人100弥那,对最小的儿子说:“我只剩下50弥那了,但还得留出30弥那用来丧葬,所以只能给你20弥那。不过,我有10个朋友,准备都给你,他们比100个弥那金子好多了。”

他把最小的儿子介绍给朋友,不久就死去了。

那9个儿子各自谋生,最小的儿子慢慢地花父亲留给他的那点钱。当他只剩下一弥那时,决定用它请父亲的10个朋友搓一顿,以尽朋友之谊。

他们一起吃啊喝啊,没想到纷纷表示:“这么多弟兄中他是唯一还记得我们的人。我们来报答他对我们的好意吧。”

于是,他们每个人给了他一头怀了牛犊的母牛和一些钱。母牛产下小牛,他卖了牛犊,用换回来的钱开始做生意。最后,他比自己的父亲还富有。

他说:“我父亲说朋友比世上所有的钱都珍贵,这话一点都不假。”

朋友的可贵之处,不仅是情感上的倚靠,还有在最需要的时候能够互助。

犹太人的处世智慧:做朋友吧(收藏)

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

有两个很亲密的朋友,由于战争,被分隔在两个敌对的国家。

有一次,其中一个去看望另一个,结果被当做间谍囚禁起来,判了死刑。

他求国王:“陛下,求您让我回自己的国家一个月料理后事,月底我就回来接受死刑。”

“我凭什么相信你会回来?”国王说,“你拿什么给我保证?”

“我的朋友可以保证,”这个人说,“如果我不回来,他可以替我死。”

国王把这个朋友传来,他的朋友听后表示同意。

到了这个月最后一天,太阳已经落山了,那人还没回来。国王下令把他的朋友处死。就在刀要落下的时候,那人飞快地赶回来了,让把刀搁在自己的脖子上。他的朋友阻止了他。

“让我替你死吧。”他请求道。

国王被深深地感动了,下令把刀拿开。

“既然你们有这么深的感情和友谊,我恳求你们让我也加入进来吧。”

从那天起,他们都成了国王的好朋友。

犹太人的处世智慧:做朋友吧(收藏)

犹太人的《圣经》中,有这样一段话:“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好,因为二人劳碌同得美好的果效。若是跌倒,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若是孤身跌倒,没有别人扶起他来,这人就有祸了...有人攻胜孤身一人,若有二人便能抵挡他;三股合成的绳子不容易折断。”

我们古代感人的友情故事也不胜枚举,比如廉颇与蔺相如,左伯桃与羊角哀,管仲与鲍叔牙。

"A country does not have permanent friends, only permanent interests."

译成中文是:“一个国家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十九世纪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这句名言,本来用于邦国之交,但不知不觉也许被一些人误用到了生活中。现在讲究人脉,圈子,如果不是出于利益关系,自己有多少真正的朋友?

愿我们与朋友的关系,不是基于利益,不是为了利用,而是基于爱和舍己,出于单纯的感情,好好享受真诚的友谊。

犹太人的处世智慧:做朋友吧(收藏)

申明: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转自挑客服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