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费68万的那个大学里,胡玮炜最终没和ofo戴威成为同学…

有人说,想要发家致富,先得削尖脑袋钻进圈子里。可是大佬们的圈子,仅仅靠报几个EMBA、总裁研修班就能挤得进去吗?


· · ·

因个人原因离开摩拜CEO之位的胡玮炜,近日又因为出现在高山大学2019年新生名单中,再次被媒体关注。

学费68万的那个大学里,胡玮炜最终没和ofo戴威成为同学…


但是胡玮炜本人很快予以否认:

学费68万的那个大学里,胡玮炜最终没和ofo戴威成为同学…


对于很多吃瓜群众来说,对高山大学并不熟悉。

它并非全日制学校,而是一所针对企业家、投资人做游学培训,以“科学复兴”为使命,“培养科学精神,学习科学家思维事业和思想”的培训学校。

据说,这所学校每期招收30人的学费高达68万元,不包括国际机票及酒店。据此计算,假若高山大学招满30人,学费收入高达2040万元。

在高山大学公众号中公布的校友名单中,能看见滴滴创始人程维,也能看见OFO创始人戴威。

名单中,除了胡玮炜之外,对多数人来说最为耳熟能详的人,就是这位了:

学费68万的那个大学里,胡玮炜最终没和ofo戴威成为同学…


如果常年混微博的人,对这个在微博上转发相当积极的大V应该非常眼熟。


学费68万的那个大学里,胡玮炜最终没和ofo戴威成为同学…


校董们的名字也是响当当:

高山大学创办人为长城会的创始人文厨,他集结了金山软件前CEO张宏江、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红杉资本中国创始合伙人沈南鹏、阿里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杨培东等人。


从长城会与高山学校的性质来看,高山学校似乎是脱胎于长城会的一所企业家学校。

天眼查显示,长城会自成立以来完成了三轮融资。其中,2014年1月完成的A轮融资,投资方为小米科技。

高山大学的使命是“科学复兴”,以“没有受教,求知探索”为校训。

讲究是“无用即用,不学而学”。

那么问题来了:

科学,讲的是实证精神。讲究“科学”的高山大学,为什么会在胡玮炜根本就没有确认要入学的情况下,就把人家列在了2019入学名单里了呢?

从胡玮炜的回应中可以看出,她应该只是客气的表示“有机会我会去看看”,可这句话却被高山大学解读为“确定入学”。

学费68万的那个大学里,胡玮炜最终没和ofo戴威成为同学…


按理说,以文厨在商海沉浮多年的经验,不应该不明白这一点,为什么他会理解错意思,甚至公开将胡玮炜的名字列了进去呢?

大概是因为,现在许多创业者、高管,在事业进行到一定阶段的时候,都会报个班、上个学。

一如当年吴士宏离开微软的时候,也曾提过有去上学的想法。

当然也有可能是为了炒作。

比如,高山大学在其公众号上公布的2018级学员录取名单中,有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天使投资人蔡文胜:

学费68万的那个大学里,胡玮炜最终没和ofo戴威成为同学…


学费68万的那个大学里,胡玮炜最终没和ofo戴威成为同学…


但在其官网上2018级学员名单中并没有出现这两个人的名字:

学费68万的那个大学里,胡玮炜最终没和ofo戴威成为同学…


官网名单

在此不讨论到底这个误会到底是如何发生,但高管、创业者重新进入学校读书,的确是常见的现象。

从学习的角度来说,一个人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之后,会进入瓶颈,多接触一些不同的人,不同的思维碰撞,也许会打开新世界的大门,让事业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曾国藩写给其弟曾国荃的一副对联: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

大概可以描述选择深造的高管们的心路历程。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自然是为了人脉。

在当今社会,没有哪个人、哪个企业敢说自己可以遗世而独立,什么朋友都不需要。

就算是普通人也知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多个朋友多条路”。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除了耳熟能详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长江商学院、湖畔大学、高山大学,还有林林总总的各种MBA、EMBA班、总裁研修班……

有网友“万客”在知乎上表示,在总裁班、MBA班、精英班上众筹项目并不是新奇的做法。设立的大多是是“同学投资会”,集资成立投资管理公司,用于金融运作。

在现在的社会里,单打独斗的成功率可以说相当的低,哪位崭露头角的人不是有人提携?

就像胡玮炜,摩拜单车的创意不是她的,钱也不是她投的,李开复、郭台铭、马化腾,也不是冲着胡玮炜来的。

一切的一切,都来自于一个叫李斌的人。

学费68万的那个大学里,胡玮炜最终没和ofo戴威成为同学…


如果没有人脉圈子,摩拜也许就这样胎死腹中,再无之后的许多传奇。

巨人集团的史玉柱几经起落,一朝翻身也并非凭借其一已之力。

史玉柱曾对外称他的交际圈主要在两个俱乐部成员之间,一个是泰山会,另一个是金鼎俱乐部。

史玉柱和泰山会的关系堪称“生死之交”,在老巨人未垮之前,通过泰山会元老华怡芳介绍,他曾帮助让时任北大方正集团总裁的楼滨龙当过一阵子巨人的总裁。

而巨人垮后,史成了泰山会“救死扶伤”的重点对象,很多人都想着怎样帮助他,包括中关村元老段永基。

就算是嘴上的佛系青年,在内心里谁不想上进,谁不想突破自己的阶层更上一层楼,谁不想过上更好的生活?

无数成功人士的故事仿佛都在告诉我们:想要发家致富,就要削尖脑袋钻进圈子里!

孩子上的幼儿园,登记表上要写家长的单位和职位,搞好关系要从小开始。

工作了,恨不得把与自己沾上一点边的title全部印在名片上,一个又一个的机构名称,仿佛成为身后的万道金光。

若是照这种思路,胡玮炜就应该将错就错,默认自己的确是被高山大学录取了。

毕竟高山大学,那可不是只要给钱就能进的地方。

学校的报名条件相当苛刻,课程报名采取推荐制,申请人需要获得至少一封推荐信。

主要招收两类学员:

一类为创业者,满足为企业创始人或CEO,企业收入或者融资额超过1亿元;一类为投资人,满足风险投资机构合伙人级别以上(含合伙人)。

学费68万的那个大学里,胡玮炜最终没和ofo戴威成为同学…


高山大学方面称,过去1年,共收到1117份有效的入学申请,但是高山大学2019级的招生人数为30人,报名额满即止,录取率为2.7%。

可是胡玮炜却直接否认自己被高山大学录取。

以她现在的地位,已经不需要靠往身上贴标签来显得自己的优越。

相反,她的名字出现在录取名单里,对学校来说,是一个值得拿出来说的事情。

有人羡慕胡玮炜的好运,认为如果是自己遇到李斌,一定也可以发家致富,拿上亿人民币潇洒离开。

李斌当年难道只认识胡玮炜一个汽车编辑?

显然不可能。

李斌当年只对胡玮炜一个人说过这件事?

显然也不可能。

难道胡玮炜是其中实力最强的?

她当时只是一个刚刚从汽车杂志出来的创业者而已。

为什么最后是胡玮炜成功了呢?

我曾经路过的一家小吃店,刚开始有人说可以收费帮店主在网上宣传,店主不要。

后来因其物美价廉,天天排长队,当地的生活号做小吃盘点时,总是会捎上它家。

店主什么宣传都没有做,就成了网红店,每天排长队。

相反的故事也有,我认识一个姑娘想尽办法挤进了一所知名大学的EMBA班,去之前,兴致勃勃的表示就是冲着认识人去的。

毕竟还有前辈们的成功经验时刻鼓舞着自己。

但是真正进去之后,才发现,气氛有些尴尬。

班上有一半人,跟她一样,都是想要“认识人”的普通白领,连高管都不是。

另一些算得上是高管的人,也只跟高管们玩。

比如说到“蓝气球”,那位姑娘想到的是:

学费68万的那个大学里,胡玮炜最终没和ofo戴威成为同学…


而那些人真正说的是:


学费68万的那个大学里,胡玮炜最终没和ofo戴威成为同学…


与另一个阶层差了几十年的生活重叠,根本就没办法往下聊。

某个学校的MBA班学费十多万,有人的学费连付不齐全,找学校商量分成好几期。

真是有够拼的。

好了,与梦想中的高管成为同学了,却并没有项目可以拿出来跟同学谈,也没有理念可以与同学分享。

上课神龙见首不见尾,一个学期只来一次:考试的那一天。

在同学群里也只会喊:“某总厉害!某总别忘了带我一起发财啊。”以及抢红包。

真替他们心疼学费。

知识没学着,梦想的人脉关系更是比现代人与周口店人的血缘关系还要稀薄。

胡玮炜曾经说过一句话:

“资本是助推你的,但是最后,其实你都得还回去。”

人脉圈又何尝不是呢?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