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黃花魚價值堪比黃金,有人拿它當聘禮?沿海人說出其中的門道

在人們的印象中,野生的東西總是最好的,不管藥材還是野生動物,又或者是海產品,在大家的心中都是非常有營養的,有的甚至還能治病。新聞上還有過這樣的新鮮事,在浙江、福建的一些沿海地區,有些人在娶媳婦下聘的時候,以野生的大黃魚作為聘禮送上門,往往倍加有面子。因為這些黃魚的價格非常昂貴,如果個頭品種到位了,甚至堪比黃金。

黃花魚是沿海地帶的特產,這幾年主要靠養殖來供應市場的需求,野生的大黃魚越來越少,通常只有東南沿海的漁民在出海捕撈時才有機會遇到。這幾年人們發現野生大黃魚的身價是越來越高了,如果漁民能撈到一條,最少也能賣出幾千的價格,而這個價位還是偏低的。

野生黃花魚價值堪比黃金,有人拿它當聘禮?沿海人說出其中的門道

野生大黃魚的價格浮動還是比較大的,因為它需要根據黃魚的斤兩和品種來決定。一隻在五兩左右的,價格大約在400元。如果超過了九兩,則可以賣到上千。之前在浙江有位漁民捕撈到一隻7斤重的大黃魚,賣出了7萬的價格。而在福建有位漁民捕撈到一隻十幾斤的,最後居然拍賣到了五十萬。由此可見野生大黃魚的身價是越大越重。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當地人要用野生的大黃魚做聘禮了。

野生大黃魚到底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居然可以賣到這樣的天價?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因為它的數量少,有些漁民表示出了一輩子的海,一次都沒見過野生的大黃魚。當然,大黃魚本身的實用價值也非常高,它的肉質細膩,味道鮮美,很受消費者的喜愛。但是對於野生的大黃魚來說,它的價值完全不在魚肉,決定身價的是黃魚膠。

野生黃花魚價值堪比黃金,有人拿它當聘禮?沿海人說出其中的門道

黃魚膠其實就是魚肚,藏在魚腹內外觀呈白色,將它曬乾製作成魚膠具有藥用價值。據說吃了它能夠增加抵抗力,美容養顏,甚至可以治療一些疑難雜症。當然這些並無科學依據,只不過因為野生大黃魚的稀有才讓它的身價一再上漲。魚身越大,魚肚也就越大,所以價格就更加高昂。

那麼如何區分野生大黃魚和養殖黃魚呢?野生黃魚身體比較修長,薄而細腹部幾乎沒有多餘的膘。黃魚外觀呈現出自然的金色,彷彿刷了一層金粉般。由於長期生活在海域中,沒有了養殖網箱的束縛,野生黃魚的尾部通常大而修長,這點沿海人很容易就能分辨出來。

野生黃花魚價值堪比黃金,有人拿它當聘禮?沿海人說出其中的門道

看到野生黃魚的身價這麼高,市場上一度出現“假黃魚”。一些商家利用上色等方式挑選身體比較瘦長的黃魚,將原本顏色較淺的黃魚經過包裝改良成野生的欺騙消費者。不過這個方法只能欺騙沒有經驗的人,那些賣出高價的野生黃花魚通常在漁民剛上岸的時候就被拍賣走了,貨真價實。關於野生大黃魚,你有了解過嗎?歡迎留言和我們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