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上的生死搏殺——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海戰揭祕!

印度洋上的生死搏殺——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海戰揭秘!

巴基斯坦版的《從水下出擊》

很多軍迷朋友對三次印巴克什米爾戰爭都不陌生,對兩國空軍的藍天絞殺、對查溫達的坦克大決戰、對“大滿貫”、“德里的大雨”等行動計劃耳熟能詳,但如果提起“矮子”、“三叉戟”“巨蟒”知道的人都不太多了。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印巴海軍在印度洋上的生死搏殺!

現在海軍是一種耗資巨大見效緩慢的軍種,印巴兩國長期以來都專注於空軍和陸軍建設,對海軍的投入長期不足。

這也難怪,前兩次印巴克什米爾戰爭主要表現在陸地領土爭端,空軍和陸軍自然是重中之重。

印度洋上的生死搏殺——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海戰揭秘!

巴海軍旗艦“巴布爾”號

前兩次印巴戰爭中,海軍幾乎沒有表現的舞臺,直到第三次印巴戰爭中,印度海軍成功的封鎖了東巴基斯的吉大港切斷了東西巴基斯坦之間的海上通道,算是有了比較亮眼的表現。

不過印度海軍的表現也是被第二次印巴戰爭中,巴基斯坦海軍刺激的。當時,處於弱勢地位的巴基斯坦海軍為了緩解地面戰場的壓力,居然在1965年奇襲了印度西海岸城市德瓦卡,這就是著名的“矮子”行動。

印度洋上的生死搏殺——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海戰揭秘!

巴海軍“巴布爾”號的艦炮

在這次行動中,巴海軍在“巴布爾”號輕型巡洋艦帶領下,組成了一支由6艘艦艇、1艘潛艇的艦隊。

艦隊旗艦“巴布爾”號原為英國“司戰女神”級輕型防空巡洋艦,裝備了8門5.25英寸 (134mm)主炮,滿載排水量達到7000噸。

但整個艦隊對印度西海岸的炮擊效果乏善可陳,沒有造成多大損失。唯一值得一提的是潛艇“比加奇”號,它用魚雷將1艘印軍防空驅逐艦送入了海底,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海軍明星。

深受刺激的印度猛然發現,其綿長的東西海岸線,已暴露在巴海軍的利齒之下,為了雪恥印度斥資11億盧比,開始打造一支圍繞航母“維克蘭特”號的強大艦隊,並從蘇聯購進了當時還算先進的SS-N-2“冥河”反艦導彈。

印度洋上的生死搏殺——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海戰揭秘!

反觀巴基斯坦受制於國家的經濟實力,海軍無力購置新艦艇進行補充,與印度海軍的差距越來越大。

為了應對印度的威脅,銀根短缺的巴基斯坦只能劍走偏鋒,大力發展以潛艇為核心的海上威懾體系,向法國訂購了3艘“桂樹神”級潛艇,分別命名為“漢果”、“蘇蘇庫”、“曼谷”號。

說到這裡,就要解釋一下巴基斯坦海軍的戰略思路了,一般國家潛艇部隊首要任務都是“破襲戰”,通過遊曳大洋的水下殺手切斷地方海運通道,以使對手窒息而獲勝。

但巴基斯坦海軍就連破襲戰的目標也完成不了,印度港口之多、海岸線之長,巴潛艇部隊根本沒有封鎖印度航運的可能。

所以巴潛艇部隊的主要作戰任務,是水下埋伏直接攻擊高價值目標,只要能夠擊沉印度的現役航母或其餘大型水面艦艇中的一兩艘,都能極大緩解巴軍方的壓力。

印度洋上的生死搏殺——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海戰揭秘!

1971年印度已經預見到戰爭不可避免,針對巴基斯坦的整體軍力部署,制定了兩套完全不同的作戰計劃,分別運用在孟加拉和巴基斯坦本土。

在孟加拉灣印度以航母“維克蘭特”號組成特混艦隊,執行打擊與封鎖任務。在成功用艦載的海鷹戰機空襲了吉大港的地面目標後,還持續轟炸了東巴基斯坦的空軍基地,讓東巴的空軍很快就失去了作戰能力。

隨後,維克蘭特航母編隊將吉大港的商船航線徹底封鎖,所有駛入孟加灣的商船都必須接受印度海軍的檢查。

在此期間,印度空軍和海軍航空兵還擊沉4艘巴水面艦艇,將東西巴基斯坦的海陸聯繫徹底截斷。

印度洋上的生死搏殺——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海戰揭秘!

重壓之下,巴軍方只能派遣上次戰爭中的明星潛艇出戰,試圖扭轉戰局。但印海軍早有準備,大量的艦載反潛機和反潛護衛艦環伺在航母周圍。

進入包圍圈的巴潛艇“比加奇”號,被英制R級驅逐艦“拉其普特”號的聲吶發現,旋即深水炸彈如雨點般投下。不久,“比加奇”號的殘骸便出現在了孟加拉海岸。

擊沉了心腹大患後,印海軍在孟加拉灣成功的實施了登陸作戰,從加爾各答出發的3艘登陸艦,將大量印度海軍陸戰隊和裝備送上了東巴基斯坦的海岸,配合從其他方向攻入的印度陸軍,一舉瓦解了巴基斯坦軍隊的防禦。肢解巴基斯坦,促成孟加拉國獨立的戰略目標順利達成。

在整個孟加拉灣作戰期間,印軍與東巴的支持者擊沉、破壞和繳獲巴方巡邏艇15艘、炮艇7艘、近海貨船11艘、駁船11艘、油輪兩艘以及19艘江河艇,俘虜了125名海軍軍官和2000名水兵。

巴海軍只有1艘巡邏艇“沙傑沙希”號在海軍上尉西坎達爾·哈亞特指揮下,設法逃到了馬來西亞,並在那裡回到了巴基斯坦。

在東部這個戰役方向上,包括海軍在內的巴基斯坦三軍,均完敗於印度之手。

印度洋上的生死搏殺——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海戰揭秘!

巴潛艇“比加奇”號

就印軍大肆轟炸吉大港基地的同時,印海軍其他大部分水面艦艇組成西部艦隊,實施封鎖巴基斯坦的重要港口卡拉奇的作戰計劃,這就是代號為“三叉戟”的軍事行動。

12月4日17時30分,“三叉戟”行動正式開始。預定攻擊前5小時,印度空軍飛機卡拉奇附近的軍用機場,使得巴基斯坦空軍無法對港口實施有效空中掩護。

隨後,2艘“別佳”級反潛護衛艦和3艘體型渺小的“蚊子”級導彈艇對卡拉奇實施了攻擊。

巴驅逐艦“哈巴爾”號發現印軍編隊後,實施了攔截,但兩枚“冥河”導彈先後擊中了它,45分鐘後,這艘2325噸的驅逐艦沉沒,222名船員隨之葬身海底。

同時,另一艘巴掃雷艦“穆哈菲茲”號也被一枚“冥河”擊中,艦體斷成兩截,在不到8分鐘內沉沒。

印度海軍編隊繼續向卡拉奇港靠近,並順手將巴軍運送武器彈藥的金星挑戰者號貨輪和為其護航的“拉賈汗”號驅逐艦擊沉。

12月5日00時00分,印海軍導彈艇“尼帕特”號向港口內部的油料精煉廠發射了兩枚“冥河”反艦導彈,其中一枚導彈偏航,但另一枚準確擊中了油庫,瞬間烈焰飛騰,油料倉庫發生連鎖式爆炸,火光照亮了整個港區。

這是戰爭史上,第一個用反艦導彈攻擊陸地目標的戰例,三哥的突發奇想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攻擊完成後,全部印軍艦艇都順利返回母港,據不完全統計,這次對卡拉奇港的襲擊造成了巴方約800人傷亡。

印度洋上的生死搏殺——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海戰揭秘!

但巴基斯坦不久便對卡拉奇港進行了重建,加之只有一枚導彈擊中,尚有一部分石油設施沒有受到破壞,印度人決定照方抓藥再來一次。

這次代號為“巨蟒”的軍事行動,印方只出動了1艘導彈艇“維納希”號和兩艘護衛艦,而巴基斯坦方面居然沒有吸取教訓,卡拉奇港的防禦依舊是千瘡百孔。

12月8日23時45分,潛入卡拉奇港區的印軍導彈艇,再次向港內發射了四枚“冥河”反艦導彈。

其中三枚導彈分別擊中了靠港停泊的巴拿馬籍輪船“海灣之星”號、英國的“哈馬坦”號和巴方油輪“達卡”號,前兩艘商船即刻沉沒,巴方油輪遭受重創。

第四枚導彈擊中了儲油罐,卡拉奇港的大火再度照亮了夜空。與此同時,兩艘護衛艦對港口實施了炮擊,擊中了34座油庫中的12座。據不完全統計,此次襲擊造成約2000人傷亡。

“巨蟒”行動後,巴基斯坦損失了原油儲備的一半,不僅海軍的艦艇難以出動,連附近機場的空軍飛機也出現了缺油情況。

隨後,印海軍的對卡拉奇港的封鎖行動,對巴基斯坦的航運業造成了毀滅性的影響,很多國家害怕受到誤傷,紛紛取消或推遲了同巴基斯坦的商品貿易合約,這對本就經濟困難的巴基斯坦可謂雪上加霜。

印度洋上的生死搏殺——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海戰揭秘!

正在發射冥河導彈的印度海軍蚊子級導彈艇

連續遭受重創的巴海軍開始尋求報復,剛剛從法國購進的月桂女神級潛艇“漢果”號,在印度西海岸遊曳尋找可以獵殺的目標。

12月9日戰機到來,“漢果”號通過聲吶發現了咬上了一艘印度護衛艦,當時技術相對先進的“漢果”號在印度艦艇察覺之前,果斷實施魚雷齊射,其中一枚魚雷準確命中了印海軍庫克裡號護衛艦,並引起艦內彈藥殉爆。

短短兩分鐘,“庫克裡”號便帶著192名艇員沉入大海。印軍編隊的其他艦隻,馬上展開了對巴潛艇的圍追堵截,在經歷的近200枚深水炸彈的攻擊後,毫髮無損的“漢果”號奇蹟般的回到了卡拉奇港。

本來印軍還準備於11~12日夜間,對卡拉奇港進行第三次襲擊,代號為“凱旋”。

但“漢果”號擊沉印度護衛艦後,西部艦隊全部艦隻都加入了對巴潛艇的圍堵之中,襲擊卡拉奇港的作戰計劃不得不推遲,後因雙方簽署停火協議而流產。

印度洋上的生死搏殺——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海戰揭秘!

最終,12月17日雙方在停戰協議上簽字,第三次印巴戰爭結束。

在短短27天的戰爭中,巴基斯坦遭受了慘敗,佔全巴基斯坦人口56%,面積16%的東巴基斯坦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孟加拉國。

由於這場戰爭和克什米爾爭端沒多少關聯,但卻事關孟加拉建國,因此也被稱為“孟加拉戰爭”。

從此,南亞次大陸上各國力量對比發生明顯的變化,被肢解後的巴基斯坦進一步拉大了與印度的實力差距。印度成為南亞唯一在經濟上和軍事上具有明顯優勢的地區大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