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六講》——孤獨也是一種美學

“孤獨”這個詞度娘給出的解釋是這樣的:孤獨是一種主觀自覺與他人或社會隔離與疏遠的感覺和體驗,而非客觀狀態;是一個人生存空間和生存狀態的自我封閉,孤獨的人會脫離社會群體而生活在一種消極的狀態之中。

當第一次聽到孤獨是可以作為一種美學時,我內心充滿了不可思議的反應,覺得在這個浮躁社會里不太可能出現啊……

思考了很久還是覺得不太可能。可以猜測到的情況或許是這個人已經過上與世隔絕的生活呢,也正因為有這樣的人存在,他們往往可以把孤獨這種感覺提高到一定的鏡界。


《孤獨六講》——孤獨也是一種美學



反正帶著很多的疑問翻看蔣勳的《孤獨六講》。當我還沒有閱讀之前內心最迫切的猶疑。

孤獨,在當下就好似流感一樣,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患染過。弔詭之處在於,最害怕孤獨的現代人其實最孤獨。

如我一個關係比較好的朋友,因為工作變動了她需要和原來租房子的好朋友分開生活,那個時候的她面臨一堆現實問題內心油然而生的孤獨感,更加讓她想要放棄這個工作機會。

後來她一個人思考了很久,覺得一個人在深圳這個陌生的城市還需要一點心靈的依靠比較好,她選擇付出的代價就是要開啟了每天早上5點起床準備上班,我佩服她的是每天來來回回4個小時的地鐵+公交車還是會很開心的回到出租房和好朋友分享自己一天的喜和憂。

你我生活在這個城市裡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個體意識的明確。當你意識到陷入孤獨之境時,第一反應則是迴避孤獨,這是群居動物的本性,卻於解脫孤獨無益無用。


《孤獨六講》——孤獨也是一種美學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你當孤獨作為一種群體性症候,你開始思考自己是否給予孤獨多一重維度的探勘,並賦予美學上的意義,使得孤獨不再只是一個現代人口中熟濫的詞語了嗎?

我覺得《孤獨六講》裡分享的內容表達的不止是不同的孤獨,更是說明了一個觀點的問題,你會經歷過一個漫長的過程如從找出時間,讓自己孤獨,與自己對話,當真正瞭解自己之後才能讓內心更強大的自信吧。 

而我身邊有的朋友選擇旅行、增長見識來認識自己,但也有不少的朋友是覺得旅行之後任然無法認識自己,只是增加了生存能力。

我對身邊這兩類朋友的看法沒有什麼說很贊同和反對一直就保持中立的態度,只能說仁者見仁吧。反而我簡單的認為如果旅行是為了讓自己更瞭解自己的話,類似我這種這個階段還比較窮的人來說只要安安靜靜的坐著與自己孤獨的靈魂對話就可以了。


《孤獨六講》——孤獨也是一種美學



在閱讀的過程中也慢慢的可以發現,蔣勳書裡所分享的情慾孤獨 語言孤獨 革命孤獨暴力孤獨 思維孤獨 倫理孤獨這六種孤獨還是有一定的美學道理的,往往就是閱讀時我才內心佩服這種思想鏡界如此高度的人。

兩年前我曾崇尚速度,簡單的認為在大城市裡就應該是以“飛”的速度發展的,真正到了可以深刻感受到這種“孤獨”感時又發現自己好像不理解這種孤獨的存在了。

曾很忙,忙到夜晚,不敢面對自己。就會約上同事/朋友一起去附近喧鬧的燒烤店裡吃喝,一起聊一聊自己所謂的夢想,那一刻不得不承認你和我一樣不願在出租房裡聽到自己孤獨的聲音。

或許,現在的你在空曠的馬路上飆車,不願意在車裡聽到自己的心跳。你知道自己會跑的越快,而往往這種孤獨感也是跟的就很緊的,總讓人無法釋放。

經歷過“高考”這個龐然大物的孩子們都知道,曾經的老師也一樣用大量的課業壓的你我喘不過氣時,或許,有的老師並不知道這是為了什麼?升學率?也可能是因為學校害怕他們問自己孤獨的問題。一旦當這個人閒下來了,最容易是被當做最大的敵人來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