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正在搞的建設現代化大都市會成功嗎,其中遇到的最大障礙是什麼?

楊運才style


濟南的城市發展進度大概比廣州成都重慶天津武漢南京杭州晚十年,比鄭州西安晚五年。

第一以城市擴張建設新城區和cbd為例,濟南的cbd建設開始於三年前也就是2016年,而廣州成都重慶南京杭州等城市多是在2006年以後開始的cbd建設,到2012年大都基本完成。鄭州的鄭東新區在2010年前就已經完成,現在另一個鄭州東站cbd都已經建好了。上述城市大都完成了兩個cbd的建設,不管公司入駐情況如何,但建設都已經完成。而濟南大概要到2021年才可能完成第一個cbd的建設,僅僅是可能,如果有其他因素,擱置拖延也說不準。

第二 老城區舊城改造,很多人都會說什麼城市沒有城中村啊?那要看在什麼地方,我們就以二環為標準,上述城市二環內的城中村已基本整完。你也別攀比首都,首都那就老四合院,因為是在帝都,不光不會拆,還是旅遊景點。你有帝都的譜嗎?你有帝都的底蘊嗎?沒有那好,只能好好進行舊城改造。而濟南二環內還有海量的城中村,數量大概有20個左右,每一個佔地面積都很大,其大多位於經一路-明湖路以北,經十路以南。想當年武漢有名的滿城挖,在2005年到2010年瘋狂的進行了武漢的舊城改造和新城擴張,濟南人不是現在喜歡比建設工地數量嗎?當時武漢全市開工工地竟有近5000個,當時的武漢確實有點亂,可經過十年建設到2015年,武漢徹底脫離了大縣城的面貌,老百姓也非常感激當時的領導。再以天津為例,天津20年前和濟南差不多,天津也是在2005年左右開始大規模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舊城改造,經過了十年,現在你去天津看看,確實有種脫胎換骨的感覺,在中環以內,街道寬闊乾淨,建築整齊,所有主幹道的暫時無法拆遷的老破小民居都進行了外牆面改造和裝飾,更別說城中村了,海河邊上都進行景觀提升,別看現在天津經濟滑坡了,城市建設已經完成了和直轄市相匹配的進度。

第三 城市交通水平,這個還是要提地鐵建設,目前沒有能和地鐵比擬的公共交通方式,可以這麼說出租車和公交車是低端公共交通,在未來地位僅僅是從屬和補充,地鐵才是王道。出租車真正出售的優質的服務,目前國內恐怕除了上海深圳,其他城市出租車服務都達不到,不繞路坑你就是好的。濟南做為省會級別的大城市,別在糾結什麼保泉的問題,可以這麼說,你沒地鐵就就不配做大城市,不配做省會,山東省會還不如遷走算了。你沒有和城市匹配的便捷交通,你的城市口碑會相當差,當一個廣州人南京人從濟南火車站或者濟南國際機場出來,你讓他擠公交或者排隊打車還打不到,這種不習慣的感覺連罵孃的心都有。

第四 城市細節建設,上述這些大城市都完成了城市大框架的建設,一切都基本成型和步入正軌了,他們都進入了城市美化和摳細節階段。而濟南呢,還在進行城市大框架建設和新城區擴張,比如人家早就完成的兩項艱鉅任務拆違拆臨和斷頭路打通,濟南才剛剛大張旗鼓的開始整,所以濟南還沒有步入細節建設階段,整整落後上述城市一個大階段。而很多南方其他省會城市以及一些西北西南地區的省會城市,由於不是什麼老城古城,城市規模也屬中等,他們的舊城改造的任務要輕的多,體量也不大,雖然人家進度和你差不多,可人家完成的快,也跑到你的前邊。經常出門的朋友不知有去過南寧昆明貴陽福州長沙銀川蘭州烏魯木齊等城市,人家的城市建設都相當不錯。所以經濟gdp和城市建設城市發展進度可以是不完全同步的,可以得出這麼個結論,雖然濟南的經濟在全國排20名左右,可濟南的城市建設絕對已經滑落30名開外了。


K1000000000


我是陝西人,去過山東但從細處沒有深究過山東。所以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講講陝西人和山東人的一個故事。


清朝末年,陝西舉子王傑赴京趕考,發榜那天,圍觀的人擠得水洩不通。他在人群裡不小心踩了一個山東舉子的腳,那舉子知他是陝西人,自負地念出一個上聯: 泰岱三觀,孔子聖孟子賢,自古文章傳東魯;王傑即應下聯: 黃河九曲,文王謨武王烈,而今道統在西秦。 這時有人喊:“看,頭名狀元,陝西韓城人王傑!” 山東舉子大驚,忙向新科狀元賠罪。


這個故事雖然說的是兩地文人鬥才。但無意之中,兩人在說出各自地方長處的同時,也暴露出各自地方的短處。

陝西西安自古就是帝王之都,山東濟南從來也是聖賢之地。正是這些歷史資源優勢,曾為陝西,山東各自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但是歷史也是現實的包袱。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歷史發展的越悠久,現實發展的包袱就越沉重,這是日本思想家,教育家福澤諭吉先生在《文明論概論》一書中的觀點,這個觀點對日本的明治維新起到很大的作用。而且他用四大文明古國發展史實向世人說明,突破歷史束縛的重要性。



按照福澤渝吉先生的思路,我們不難看出陝西西安的發展和山東濟南的發展障礙都同樣存在著一個不容迴避的現實,就是如何突破歷史的束縛。列寧在《怎麼辦》一書中說過"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行動"。一個地方要發展就要打破自己認為是一個地方長處的東西。跳出傳統思維的藩籬。解放思想,才能有新的發展思路。


做為西安就要想法摔掉帝王之都的思想包袱,衝出圍城,向更廣闊,更高端的地方發展。而做為濟南就要想法脫掉孔孟之道的藩籬,吸納外部更先進,更文明的思想。這樣才能使當地的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有所發展。

儒家學說是由山東人,孔子和孟子在春秋戰國時提出來的。後來河北人董仲舒在孔孟之道的基礎上,吸納百家學說之長,創立了儒家思想,而且在西安的西漢王朝把他推薦為統治階級的統治天下的思想。影響中國歷史幾千年,而且其影響力歷久不減 ,經久不衰。做為儒家學說發源地的山東人受其影響之深更不可低估。



做為儒家學說歷史上能夠有如此顯赫的位置,而且影響力之大,他應該有他合理的,科學的,進步的方面存在。而且這些方面是被歷史印證了的,也是要求我們不斷繼承發展的東西,是我們的國粹之一。但是任何東西都有其另一面,就像食品在給人身體健康營養的同時,也存在病從口入的風險一樣。這些風險更是我們要注意的方面,是想法設法要突破的東西。

一,過分地強調中庸之道,而壓制了人們創新的慾望。不敢有為天下先的做法。

二,過分地強調忠孝關係,而形成唯上是從的依賴思想。害怕染上犯上作亂的嫌疑。

三,過分強調仁義觀念,處處以避利就義為標準,而忽視功利的驅動作用。

四,過分地強調自我為中心,而忽視外來思想的作用。青島,煙臺受外來文化影響深,在發展思路上就比濟南新。

等等不以列舉,總的一點,束縛濟南發展的最大障礙是思想,是陳舊保守的傳統思想。只有衝破這些思想藩籬,濟南也會像其他發達的城市一樣成為現代化的大都市的。不僅濟南要這樣做,西安同樣也應該這樣做。



原上麈


濟南市雖然是一座古老的文化名城,能休現出古老的形象一點沒有。首先說濟南市的建築,弗了不少勁花了大量的鉅額投資沒有一個標題建築形象建築群,總的看濟南市不土不洋不古不今整個是個四不像。中國最讓外國人欣嘗欽佩的就是明清建築群,而濟南就是不搞,挺好的一座古老而聞名的濟南火車站給拆了而建起來的是一座不倫不類的普通樓房!趵突泉與五龍潭被西門橋生生的隔開直接影響了交通以及遊客的觀膽,市民們早在二十年前在西門橋的西側建一座宏偉的牌坊樓(過街橋),遊客可以從趵突泉的北門上過街橋,下橋即是五龍譚,從馬路上看一座雄偉漂亮的大牌坊屹立在泉路的西口,這是多麼好的建議?而歷屆市政府就是不採納,拆古蹟壞文物濟南市政府全國笫一,擒建設創美顏濟南市沒有一個領導重視的!要想搞大城市應多發揚中華民族的靈魂——明請建築群。堅決反對搐一些不倫不類的建設。


手機用戶金鏰


我認為濟南守舊思想嚴重!同時呢,還不尊重傳統文化!這種情形就導致即無法發展也沒有守成!先說城區建設吧,一直都是個難題,幾十年了,沒有什麼改變!其實山東下邊的縣市早就有經驗,那就是新舊城區,(好像濟寧就是這樣),先建設發展新城區,政府醫院學校遷過去,再發展老城區!這樣老城拆遷難的問題自然就解決了,還保留著老建築老文化!多好!其次,濟南城區一直在朝哪個方向發展上搖擺不定,向東還是向西還是向北?據我所知,三十多年,直到今天也沒有確切落實的十年二十年規劃!這導致城區擁堵,人們認為是外來人口太多導致的,排擠外來人口,甚至文濤書記上臺一年就流失了四十萬的外來人口!沒有活水活力,讓濟南往哪裡發展,用什麼發展?!現在看來,往東西兩個方向發展不是太好,濟南應當跨過黃河,向北發展,把黃河做為內城河包圍進來,老城區保留,著重發展文化旅遊服務產業,新城區居住工業科技產業!這才是可行的方案!!


林圓得潤常


濟南北跨後,新動能先行區火了;

吞併萊蕪後,濟南“人”火了;

地鐵1號線開通後,“郊區到郊區”火了。

其實近幾年濟南的發展,已經增速了很多,但是對於高速發展的時代,大家覺得還是慢。從一個普通人的角度,來說幾條面臨的挑戰。

第一,城市擴張大格局,緩解交通最急迫。

濟南多次被評為全國第一堵,交通出行困擾著很多人。而隨著濟南的城市擴張,濟陽區,章丘區,萊蕪區,鋼城區,更需要便捷高速的交通出行方式連接。

第二,衣食住行在身邊,處處都是市中心。

濟南的市中心在哪?泉城廣場!這麼多年的回答從沒有變過,而這個現象是不適合大都市的。當每一個人生活的周邊,都能夠形成一個小區域,當一個城市是無數個區域中心構成的時候,將會使整個城市的商業體系更加完善,大家的生活更加便利。

第三,引進發展有優勢,服務落地很重要。

濟南具有非常大的招商引資優勢,但是,尤為重要的,是項目的落地。只有項目在當地創造生產,解決就業,才是真正的在這個城市紮根。而不能僅僅考慮房地產項目的建設,以及數字總部經濟等等。

第四,文化三農有底蘊,政策扶持要加強。

濟南是具有非常濃厚的文化底蘊,以及三農資源的。而其創造的價值,形成的產業鏈產值,還有非常大的開發空間,這更需要政府的引導以及政策的扶持。

最後,想要說的是,2018年是濟南的爆發之年,一系列舉措先後推出。而如今,濟南正在以前所未有的信心和激情,承擔著史無前例的發展重任,相信濟南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賈林浩


現代化大都市的建設不止是高樓大廈的屹立,也不止是各種商業場所的坐落,重要的是這個城市的人的消費能力和文化素養是否已經達到現代化的標準,所以說,濟南在搞建設現代化大都市的過程中,招商引資應該不成問題,但是各種設施場所都建立起來後能否走上盈利的正軌還取決於這個城市裡的所有人,所以這個障礙不是有形的,而是無形的,我們地區有個縣城的建設就跟城市一樣,各種商鋪各種大樓,街上的行人也不少,但是消費的人卻不多,基本上所謂繁華地段的商鋪都不掙錢,很多商鋪都是一個接一個的轉讓,鐵打的商鋪流水的老闆,基本上都是這個老闆虧了後轉給下一個老闆,誰也長期虧不起,所以,現代化大都市的建設不是一句話,也不是蓋幾座像樣的樓層就是現代化了,真正的現代化主要還是人們的思想和消費能力的現代化,所以以人為本這四個字適用於這個社會的所有建設,如果人的因素達不到要求,光是設施超出要求,那就相當於叫花子逛大街,不過只是表面工作而已。


6號情感磚家


哈哈哈敗了有個地標的呱!某日!一開發商問領導建個地標建築!領導答曰,你建個吊!



金牌才藝之聲錄音棚


作為一個在濟南上大學,已經在濟南10年以上的外來人,最明顯的感受就是濟南現在是發展最迅猛的時刻,上一次是全運會帶動高新區大變樣,這一次濟南的魄力會更大,相信濟南會發展的越來越好!!!


最準大盤分析附牛股池


上週去濟南辦事,順便把核心城區逛了一遍。濟南的相對落後有三方面的原因:1、觀念問題導致城市管理水平低下;2、城市規劃所託非人,清華大學的兩輪規劃都沒有切實結合濟南城實際,沒有抓住濟南的靈魂,而是泛泛地構造了一個四平八穩的方案,第一輪造成四面突擊,第二輪也沒糾正。3、上面兩個主要因素的結果合在一起,沒有有效提升甚至降低了濟南的吸引力,因此資源聚集不利。濟南有一張王牌,需要有魄力的人和市民配合完成。目前文濤書記沒有表現出根本性舉措,當然改善是有的。


曾經滄海85707291


我來說一下制約濟南發展的根本問題--人,或者說人口。

外省人喜歡把濟南和青島比,其實山東省內的人都知道這兩個城市的差距已經沒有可比性了。最基本的一個問題,青島人口超過900萬,濟南在吞併萊蕪之前只有720萬,在東部省會城市和副省級城市中都是倒數的。而山東省有多少人呢,1億人!這麼一個人口大省,省會只有區區700多萬人,簡直是個笑話啊!就憑這700多萬人口,怎麼可能競爭的過鄭州和青島?即便是吞併萊蕪後,濟南的人口也只是800多萬,仍然比青島低了一截。

同時,濟南又是一個老齡化非常嚴重的城市,這是很多歷史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濟南計劃生育執行的非常嚴格,獨生子女家庭比例極高,只有部分農村家庭有兩個孩子,孩子生的少,老齡化自然嚴重。另一方面,濟南城市化開始的比較早,又比較依賴總部經濟,很多省字頭單位職工退休後都留在了濟南。這些因素加起來導致濟南60歲以上的人口占到了20%以上,而且很快就會逼近25%。所以,濟南可以說是一個未富先老的城市。

都說濟南人思想落後不開放,土味太濃,滿大街的醫院和鋪天蓋地的醫療廣告,其實這些都跟這座城市的年齡有關係。老年人除了對醫療和保健品的需求高,對其他領域的消費是基本沒有拉動作用的,具體可以參見日本。日本老年人掌握了大量財富,卻沒有多少消費慾望,年輕人生活壓力大想消費卻又沒錢,這導致日本常年經濟發展停滯不前,濟南的老齡化倒不至於有日本那麼嚴重,但這個發展趨勢很危險。

其實這些問題也確實是能在實際生活中體現出來的,前些年有個統計各城市起床和睡眠時間的榜單,濟南幾乎是全國起的最早的一個城市,為什麼起得早?年輕人要上班,因為濟南堵車嚴重必須早起,濟南又沒有彈性工作制,6點多起床的年輕人大有人在,老年人睡眠短,最喜歡早起晨練,每天早上晨練老人和通勤的年輕人擠公交是濟南的常態。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早起必然早睡,問題就在這裡,早起不產生GDP,晚睡才產生GDP啊!

濟南的夜生活不能說沒有,但真的很少很少,尤其到了秋冬季節,更沒有了。也就兩三年前,春節剛過,我和幾個朋友到濟南非常繁華的一個商圈溜達,時間剛過9點想找地方吃飯,很多飯店居然不接待客人了。冬天10點,夏天11點,基本上濟南就找不到開門的店鋪了。跟夜生活豐富的南方城市比,你每天少2個小時的營業,就等於這個城市每天少2個小時的消費,一年下來這是差了多少?

所以說,人口就是城市發展的最關鍵最核心問題,說起城市發展,你們說的都是什麼城市規劃,蓋高樓,修地鐵。可是如果沒有人,你樓蓋的再高再多也是鬼城!北上廣為什麼發展的這麼好,全國的年輕人、大學畢業生都往那裡跑或者留在了那裡,這麼多年輕人,他們每個人都要買房、買車、網購、吃喝玩樂、生孩子養娃,這個消費拉動作用,經濟能不好嗎?

濟南要想發展好,一是要人多,二是要年輕人多。把年輕人,不管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還是年輕勞動力,吸引到濟南來定居,把在濟南上大學的畢業生儘可能留在濟南,這樣一來這個城市才有新鮮血液,才不至於等著老死!但是很遺憾,濟南雖然也出臺了一些吸引人才的措施,但是對比其他城市的搶人大戰,濟南的搶人力度簡直就是做做樣子,也不知道是做給誰看,很顯然,濟南的領導們並沒有意識到城市老齡化的危險和爭搶年輕人才的重要性。

但是呢,濟南也不用太著急,雖然濟南人少,年輕人更少,但是山東省人多啊。濟南周邊一圈地級市,除了淄博發展比較好有點看不上濟南之外,其他地市的人應該還是願意到濟南來發展的,這幾千萬人就是濟南潛在的人口庫存,這是其他鬧人口荒的大城市不具備的條件。

所以濟南真的應該格局大一點,敞開懷抱歡迎其他城市的人來發展、來定居、來消費,只要人有了,什麼大樓、地鐵、GDP,都只是時間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