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3000年來城名未變、城址未改的成都,在兩年前迎來城市格局的“千年之變”。
2017年4月25日,成都市提出“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的城市空間發展戰略。其中,“東進”翻越龍泉山,開闢“第二主戰場”,使得成都從“兩山夾一城”,變為“一山連兩翼”,在突破“大城市病”瓶頸的同時,打開了面向未來的永續發展新空間。
一年鑄框架,兩年成勢,三年成型。
龍泉山東側,“未來之城”能否再次演繹“三年成都”的傳奇?“東進”戰略啟動兩年之際,記者再次走進這片熱土,觸摸發展脈動,感受一幕幕波瀾壯闊的建設場景。□本報記者羅嚮明
A
河湖環繞的公園城市躍然眼前
成都“東進”區域規劃建設三座新城——簡州新城、淮州新城、天府國際空港新城,加上原簡陽市城區的提檔升級改造及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四城一園”成為“東進”的起步區。
在這張白紙上,要畫出一幅怎樣的圖景?從一開始,成都就確立原則:學習借鑑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經驗,堅守“千年立城”靜氣,保持“留白增綠”定力,科學確定規劃建設時序,以公園城市的理念規劃和建設好東部新城。
隨後,一輪又一輪諮詢,一場又一場研討,從國內經濟學家到國際規劃大師,一次次來成都踏勘、調研,深度探討如何避免“千城一面”,如何延續“成都味兒”。
目前,規劃體系基本成型,東西軸線地質勘測和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全域地質環境承載力評價工作已完成;《成都市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保護條例》已經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東進”總體戰略研究成果已形成並被充分吸收、融合到總體規劃中;總體規劃已通過市規委會審議並作了進一步深化和完善。
假以時日,若從空中俯瞰,這四座新城都佈局在一條南北走向的河流兩岸。這條河,正是長江上游的重要支流——沱江,同時也是“東進”區域的核心生態骨架。
根據《龍泉山東側沱江發展軸總體規劃》,東部新城將沱江軸線定位為支撐“東進”區域構築“公園城市新畫卷、擁江發展新格局”的核心軸線,以“治水—築景—塑業—立城—聚人”五大規劃策略,形成“1條生態廊道築基底、5核10鎮定格局、8段百景共演繹、500公里綠道串全域”的總體結構。
按照規劃,沱江兩岸200米區域內必須作為市民的親水生態帶,退後4個街區再佈局連接城區的交通主幹道,河岸形成多彩繽紛的水生態景觀,並在兩岸的地下建大空間的廊道,電力、通信、給排水、能源等市政管線基礎設施都將置於地下廊道,以最大限度保護河岸生態本底。
B
新城體態日漸豐滿
站在三岔湖馬鞍山觀景臺,天府國際空港新城的自然風光盡收眼底。
空港新城因天府國際機場而生,而天府國際機場則是整個東部新城控制性項目。這個四川歷史上投資體量最大的單體項目,飛行區、航站區和工作區三大核心工程正全面推進。
“天府國際機場項目計劃2020年基本建成並儘快投入使用。”成都市東部新城發展委員會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兩年來,“東進”區域以重大節點性、功能性項目為牽引,按照“人—城—產”的發展邏輯,“東進”區域優先重點片區開發,全面推進公共服務、生態環境、基礎設施等方面建設。
天府奧體城概念性規劃及城市設計國際諮詢選出3家優勝方案,東部新城市民中心、龍馬湖公園、金堂通航機場等重大功能項目加快實施。截至2018年底,“東進”區域共開工建設149個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設施重大項目,總投資1511.8億元。
而一條條高速公路、快速路等,像血脈和經絡,正將“東西雙城”和東部新城各片區有機聯繫起來。據悉,目前,東進區域已建成高速公路5條,通車裡程為350公里。已建成中金快速通道、金堂大道等5條快速通道,通車裡程約200公里。
按照《成都東進區域高快速路網體系規劃方案》初步規劃,東進區域高快速路網規模為“8高11快”,佈局為“5縱14橫”,與城市主軸線、城市道路、旅遊環線、地方公路等共同構成多級路網體系,帶動沿線城市開發,服務區域產業發展。
到2035年,東進區域高快速路網負荷適中、服務水平三級以上,整體運行良好。在路網密度方面,東進高快路網密度52.2公里/百平方公里,與對標借鑑的東京灣、德國魯爾、上海浦東、雄安新區高等級道路網密度相當。在時效水平方面,東進區域各相鄰組團間形成半小時交通圈,龍泉山東西兩翼之間形成1小時交通圈,至資陽、眉山、德陽形成1小時交通圈,至樂山、遂寧、雅安、綿陽形成2小時交通圈。
C
持續熱度激活新城發展動能
在簡州新城吉利學院的項目工地上,數十臺挖掘機、裝載機、攪拌機及運輸汽車正在緊張施工中。作為簡州新城的引爆性項目,吉利成都銘泰方程時空港項目投資上百億,主要包含吉利學院、吉利銘泰汽車科技文化世界、吉利銘泰國際賽道等子項目,將建成集教育、汽車文化、城市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項目。
“我們倍感振奮,乘‘東進’之勢,我也願意當好‘東進’的代言人,呼籲企業家們積極投身‘東進’。”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如是說。
吉利成都銘泰方程時空港項目從洽談到簽約僅用28天,從簽約到動工僅用8個月時間,這是“東進”速度,更彰顯了東部新城的“熱度”。
兩年來,一批重大產業化項目落地實施,為“東進”區域加快發展儲備了動能。截至2018年底,“東進”區域已簽約重大產業項目115個,協議投資額達3860.3億元;吉利BMA乘用車、中國電信西部創新基地、中科院智能製造和機器人研究院等59個項目相繼開工,總投資851.4億元。
區域熱度持續高漲。在前不久簡陽市舉行的一次重點項目融資對接會上,簡陽市推出89個重點項目,覆蓋了社會經濟民生等方方面面,現場簽署相關合作協議,簽約金額超54億元。
簡陽市主要負責人表示,“東進”戰略啟動以來,作為主陣地,簡陽市無論城鄉建設發展,項目招引促建,社會民生事業等都上了一個臺階。2018年,簡陽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53.8億元、增長8.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310.3億元、增長11.9%。存貸款總規模邁上千億臺階,存款和貸款增速連續12個月排名成都市第一。
目前,“東進”一批產業發展規劃、功能區總體規劃等已經編制完成,包括航空航天、智能裝備、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等重點產業,形成了產業招商目錄和引導政策。
這一批批產業化項目的落地投產,將推動東部新城“一年鑄框架,兩年成勢,三年成型”,力爭到2021年東部新城“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的現代化城市形態初顯。
對話
汪小琦:“東進”戰略正在提升城市能級
□本報記者蔣君芳
成都“東進”戰略已實施兩年。2017年4月25日,成都提出了“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的發展策略,其中,翻越龍泉山,“東進”開闢經濟社會發展“第二主戰場”尤其關鍵。在關鍵節點上,回顧成都做出這一重要決定的初衷,觀察這個決定帶來的影響等,對於“東進”戰略的深入實施,將起到積極作用。
4月25日,記者對話從一開始就參與了成都“東進”區域規劃編制工作的成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汪小琦。
記者:您認為,“東進”戰略的實施有何意義?
汪小琦:至少有三個層面的意義。首先從國家層面看,“東進”戰略的實施,有利於推動成渝相向發展,共建世界級成渝城市群,因為它拓展了成都東面的發展空間,能夠加速成渝城市群的“中部”區域發展。
從全省層面看,“東進”戰略的實施將有效服務我省提出的“一干多支”發展戰略,有利於充分發揮成都的“主幹”輻射帶動作用,推動與周邊城市同城化發展,比如資陽、眉山等。
從全市層面看,它是成都優化城市空間結構、重塑產業經濟地理,破解大城市病的重要舉措。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城市的不斷髮展,成都亟需謀劃新的發展空間,這促使成都做出了向東發展的決定。
記者:“東進”戰略實施迎來了兩年節點。在您看來,目前“東進”戰略推進帶來了哪些有利影響?
汪小琦:我認為最大的影響,是它在不斷提升成都這座特大城市的城市能級。舉個例子來說,佈局在這裡的重大功能設施,比如奧體城,讓成都在“賽事名城”的打造上更有底氣,先後拿下了大運會、世乒賽的舉辦權。此外,一些周邊城市的產業發展也明顯受益。比如靠近天府國際機場的資陽市,正在快速推進它的臨空產業。
目前,東部新城正按照“精築城、廣聚人、強功能、興產業”的發展思路,加快建設重大公共服務設施、重大基礎設施和標誌性建築。而隨著各種設施的完善、重點產業的導入,東部新城的戰略意義會得到進一步體現。
記者:對於“東進”戰略的下一步實施,東部新城未來的發展,您有何建議?
汪小琦:目前東部新城的發展,主要體現在“四城一園”等重點區域。“四城一園”都成立了相應的組織機構,主推其發展。但東部新城是一個整體,所以我認為應該從全市層面更好地統籌“四城一園”的發展。在新一輪的機構改革中,成都成立了東部新城發展委員會辦公室,正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
此外,雖然“東進”區域的總體規劃已經編制完成,但要整體性地推進東部新城建設,我認為還應該加強許多專項規劃的編制,比如說道路的建設標準、建築風格如何統籌等。這樣更有利於將東部新城建設成為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未來之城”,其對外影響力也將進一步提升。
閱讀更多 四川旅遊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