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為什麼要殺李建成、李元吉的兒子?

王超行俠仗義


古往今來,歷朝歷代的最高統治者們對皇權的爭奪都充滿了血腥的鬥爭和殘酷的鎮壓,父子間,兄弟間的親情在最高權利的爭奪中,變得蕩然無存,有的只是互相的猜忌以及無情的殺戮。歷史上秦王李世民和兄弟之間的殘酷鬥爭。就是對皇權爭奪淋漓盡致的展現。

隋煬帝后期,朝中上下吏治混亂,昏君楊廣更是殘暴成性,全國上下一片討伐之聲,各地起義軍不斷揭竿而起,大有推翻昏君楊廣的殘暴統治。李淵父子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拉起造反大旗,最終起兵反對隋朝的殘暴統治。

在隨後起兵造反的過程中,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兩個在後來的戰鬥中多次履歷戰功。特別是李世民在後來平定隋朝老將王世充的戰役,以及消滅河北竇建德起義軍的戰鬥中更是功高一籌。李淵奪得最後的勝利應該說李建成,李世民功不可沒。他們最後幫助其父親李淵走上最高權利的寶座。

我們評價李建成,李世民兩人所取得的各種戰績,客觀上說應該還是李世民所取得的功勞戰績比較大一些。李建成差之。但是李淵在後來立太子一事上並沒有按照戰績確立太子,而是選擇嫡長子李建成為太子。


隨著李建成被立為太子,兄弟之間相互的排擠,猜忌逐漸顯現。由於李建成自愧不如李世民,因此聯合兄弟李元吉兩個,仗勢自己當朝太子的身份,多次對李世民進行打壓。作為皇帝的李淵,看到自己兒子們為了爭奪權利的鬥爭愈演愈烈,不是去及時的制止,而是採取了默許的態度。最終沒有平衡好雙方的政治利益,導致雙方發生流血事件。李世民在宣武門憑藉自己快人一步的優勢,射殺李建成,李元吉也在亂軍中被李世民部下殺害。

李世民殘忍的殺害了自己的兩個兄弟之後,為了自己日後不被他們的後代所追殺,為了斬草除根,永絕後患,最後李世民派人殺了李建成,李元吉兩家中所有的男性。手段之殘忍,令人髮指。

李建成被殺,太子位置自然迴歸李世民所有。這時候的李世民野心膨脹,太子已經不能滿足李世民的要求,因而在李世民誅殺兩兄弟後,逼迫皇帝李淵禪讓皇位,李淵被逼無奈之下退位,從此李世民登上皇帝寶座。


折返888


玄武門之變


公元626年七月二日清晨,在這個誕生了九年的唐王朝的皇宮玄武門外,正上演著一處兄弟手足相殘的慘劇!唐高祖繼位後,李淵封長子李建成為太子,次子李世民為秦王,四弟李元吉為齊王!實力雄厚的李世明文武雙全,功績卓越,太子自知無論是戰功還是威望自己比不上李世明,便聯合四弟李元吉一起除掉李世明!

李建成和李元吉都極力討好高祖寵幸的賓妃,好讓她們在皇帝身邊能為自己說上幾句好話,李世民則沒有特意去討好賓妃們,因此很是讓這些賓妃心生怨氣。爭先在皇帝面前稱讚李建成和李元吉而詆譭李世民。甚至於李建成在酒裡下毒謀害李世民,對太祖進獻讒言!以上種種都讓高祖越發親近李建成,對李世民越發不滿。

李世民的秦王府中有很多驍勇善戰的將領,太子打算引誘尉遲恭為自己所用,派人送去錢財,最後引誘不成便派人刺殺,尉遲恭知道後,把層層大門打開,刺客終究是沒敢進去,於是,李元吉向高祖汙衊尉遲恭,想把他關進監獄殺掉,最後在李世民的再三請求下才得以倖免,高組將他流放為康州刺史。以上種種都使兩人結下了很深的仇怨!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李世民率領一眾人等入朝,並在玄武門埋下了伏兵,李建成和李元吉並不知情,隨李世明一起進朝,兩人行至臨湖殿,察覺到了什麼,立即掉頭返回。李世明用弓箭直接射死了李建成,李元吉也被後來趕到的騎兵放箭射死。至此,政變以秦王李世民的勝利而告終。

為何殺李建成,李元吉兒子?

李建成五個兒子分別是:安陸王李承道、河東王李承德、武安王李承訓、汝南王李承明、鉅鹿王李承義,李元吉五兒子分別是:梁郡王李承業、漁陽王李承鸞、普安王李承獎、江夏王李承裕、義陽王李承度,一個不留全部被李世民殺了,還在宗室的名冊上刪除了他們兩個人的名字,還把李元吉的妻子楊氏納為妾,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一百多親信也全被殺,並沒收全部家產。若不是尉遲恭阻攔,還會死更多的人。殺了他們也是免去後患,免得日後生事!


談歷史那些事


歷史上的大唐可以說世人皆知,畢竟大唐盛世不是別人朝代可以超越的,尤其是同一時代,整個世界上能有唐朝這種規模的可能在當時只有我們的大唐。李淵雖說身為大唐的創始人,但是其名聲與李世民相比就有點不太顯眼了。

說實話大唐能成功的走到盛世那個地步,可以說這一切都是李世民自己一刀一槍打拼出來的,可是也不太明白李淵的腦子是怎麼想的,居然會不喜歡自己這個兒子,非要把大好的江山傳給另一個腦子也不太正常的李建成手中。

於是玄武門發動了,當時的情況看起來很簡單,李建成只是被李世民輕輕一箭就給搞定了,但是實際情況卻又相當的複雜,畢竟以當時李世民的實力,能跟著他一起去搏命的可能就是那幾百的死士而已。

可是畢竟李世民這麼多年來的威望還是相當的高,所以守宮門的那些侍衛長和守將們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看到李世民帶兵過去的時候,就當沒有看到,也可能是當時的守衛們眼睛集體出現了幻覺。

反正就這樣被李世民一路衝到了玄武門,而李建成雖然平時看起來很像有能力的樣子,但是與李世民對戰的時候,連第二招都沒有看到就被人給結果了。

於是李世民很順利的來到了李淵身邊,開始與李淵進行很友好的交流,比如皇帝的位置坐著舒不舒服之類的,這麼多年了有沒有感覺自己有點力不從心,所以睡眠質量有點下降之類的問題,李世民表示自己還很年輕,很多事都可以幫李淵處理,所以在之後的時間裡李淵就安心的去保養身體就可以了。

在與李淵深入交談之後,李淵被說服了,畢竟周圍站著幾百的刀斧手,一般人都有可能會同意,反正李世民已經把李建成給幹掉了,李淵可不敢保證李世民會不會再來個手起刀落。

然後李世民就成了大唐的皇帝,自從李世民成為皇帝后,朝中的大臣們也很給面子,表面上都比較聽話,但是暗地裡小動作不斷。

畢竟李建成與李元吉的兒子們都還活著,如果有一天他們也用同樣的方法,李世民會不會直接跟李淵一起去養老就不好說了,當然了更有可能是如同李建成那樣直接就掛掉了,養老之類的事都省了。

說實話李世民看到這一幫子重臣們每天給自己玩這種小心眼,恨不得直接提刀把他們一鍋端了,但是想了想自己的大唐江山,這股種動就被深深的壓了下去。

在這個時候有人給李世民出了點主意,其實也就是拉攏一下那些舊臣,要知道大唐的天下其實就是從隋朝直接繼承過來的,可以說朝中的大臣們大多數都還是隋朝的舊臣,這些人佔了很大的比例,同樣也有著很大的權勢。

尤其是當時的大唐說白了還是在世家的掌控之下,李世民也不敢太過沖動,所以只能從側面來與這些舊臣們打關係了。

而這個時候楊氏就進入了李世民的眼中,也就是後來的巢王妃楊氏,這位可是隋觀王楊雄的侄孫女,其背後家族實力比較強,可是因為這次玄武門的事情發生,讓楊氏一家開始感受到了威脅。

說實話在古代自己的女婿一定被殺,自己是一定會受到牽連的,楊氏家族會在背後搞一些小動作太正常了。如果李世民的心更狠一點,直接把整個楊氏家族都給滅掉了,說不定大家也會因為害怕,從而讓這些小動作從明轉到暗。

但是這些都不是李世民想要的,他想要的就是一個盛世大唐,所以就想到了把楊氏收為後宮,可是有一個很不好的因素出現了。

那就是楊氏給李元吉生過兒子,如果就這麼嫁給自己,雖說為了大的局勢可能不太會作亂,但是女人的心可是不好猜的。

於是李世民就乾脆把李元吉與李建成的兒子們都給殺掉了,反正已經開始動手了,也不差這麼幾個。

等這些人都被清除乾淨後,李世民很是大大方方的在群臣的面前把楊氏收入了後宮,並且還給予了重要位置,而且在後期還用楊氏當皇后這種藉口試探過群臣的意見。

其實要說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動不動手殺掉李建成與李元吉的兒子並不重要,畢竟大家從玄武門一事當中看清楚了以後的發展方向,可以說除非是被逼到沒辦法,不然是不會有人與李建成的兒子們聯繫的。

也就是說殺不殺,這些人都起不了什麼風浪,但是如果殺掉之後對自己的事業更好的情況下,哪再動一次手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說白了李世民會動手把李建成與李元吉的兒子們都給殺掉,就是為了自己的政權可以進一步得到鞏固,讓整個大唐出現真正的太平盛世,所以只有出此下策了。


虎頭山小妖


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我們無法否認李世民為大唐江山立下的汗馬功勞,不過至始至終,李淵都沒有做出過立他為太子的打算。

最大的一個表示,也就是讓李世民成為天策上將、允其自置文武,並欲以其統領洛陽以東,與太子李建成形成“分天下而治”的局面。

李世民之得位,名不正言不順。

殺死李建成固然是自保,殺建成之子,則是為穩固地位做打算,如果他不這麼做,那麼皇位的合法繼承人就是李建成的兒子,而不是他李世民。

這個我們可以參考一下明初的帝位傳承,朱標死後,眾臣支持的是朱允炆,而非諸王。

正所謂“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李建成的兒子不管會不會成為皇帝、會不會成為傀儡,他與李世民的仇恨是消解不了的。

既然如此,那還不如肉體清除。

再說齊王李元吉。

李世民跟他的關係倒不像跟太子李建成那般緊張,不過,李元吉一直是李建成的跟班,並且策劃了許多針對李世民的行動。

李世民與李建成會兄弟鬩牆,李元吉要負很大責任。

雖然是一母同胞,二人兄弟情義已經在事實上走到了終點,李元吉將統兵出征,這正是在實際上剝奪李世民的兵權,失去軍權的李世民,下場可想而知。

既無舊恩,又添新怨,李世民順手除掉李元吉也就好理解了。

李元吉的兒子們無法在法統上對李世民構成威脅,不過他們長大之後會怎麼樣就不好說了。

李世民也沒那個耐心去整天防範這些侄子們,送他們一道歸西,是比較穩妥的做法。

當然,玄武門之變時,李世民其實已經殺紅了眼,有些癲狂了,屠戮東宮和齊王府可能並非李世民本意,將領們幫主子除掉後患也是有可能的。

既然已經殺了,也就沒什麼好爭辯的了。

其實唐代的皇室一直都沒有什麼血脈親情,手足相殘、弒父殺子的戲碼史書不絕。

這種情況在李世民本人身上達到了巔峰,李世民殺兄殺侄、霸佔弟媳,並且他連自己的兒子都殺。

對這樣一個無情之人而言,可能殺敵人和殺親人已經沒有什麼分別了。


浮沉於史


李世民與其父李淵、其兄李建成、其弟李元吉相比,更象一個純粹的政治家,他心更狠,敢於以一博萬,他的冒險成功了,就註定了建成元吉悲慘的結局和李淵落寞的晚年。

李世民為什麼要殺光李建成、李元吉的兒子,襁褓之內的也不放過?

首先,李世民的行事,就有遊牧民族的彪悍,又有漢族的細和穩。彪悍使得他殺人為樂,何況是與他為敵的兄弟。細穩讓他除黨務盡,不留隱患。

其次,李世民發動玄武門兵變結果不錯,過程很懸。李世民其實是少數派,他贏得僥倖,不敢去展現寬容,怕出現反覆。

再則,李世民藉此震懾李淵及建成元吉舊部,斷了他們再搞事的念頭。唐初權力之爭主要在李淵三個嫡子之間,其他兒子雖然多,但沒有競爭力。李世民把建成元吉的兒子殺絕,李淵徹底放棄任何扳倒李世民的可能,因為再搞下去,老命難保,唐朝也危險,只能是李世民了。


羽書遲


李世民殺李建成、李元吉的兒子原因有二:一是為了儘快穩定政局,二是斬草除根。

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發動玄武門政變,太子李世民和齊王李元吉成為箭下亡魂,李世民也通過這次政變得到皇位。當時,李建成的兒子們最大的僅六歲,最小的尚在襁褓,李元吉的兒子年齡也相仿。已經奪權成功的李世民卻一反其英明果敢的做法,對自己的外甥血腥屠戮,將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兒子全部殺死。

穩固政權 釜底抽薪

李世民大權在握,完全可以將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妻兒們終身監禁,免除後患。但是,當時形勢緊迫,他不能夠對自己的親人仁慈。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本質上就是奪位。除了自己的部將,李世民幾乎沒有朝堂重臣的支持。同時,太子府和齊王府的嫡系企圖擁護李建成的兒子,與李世民死磕到底。李世民不得不釜底抽薪,將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兒子全部處死,讓太子府和齊王府的勢力無主可擁,無仇要報。

斬草除根 以絕後患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若是李世民沒有斬草除根,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兒子在長大後很有可能會找李世民報仇,到時肯定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不如儘早斬草除根,穩固江山。

很多人都認為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做的不人性,但是,哪個君王不無情呢?


湯湯說歷史


李世民經玄武門政變殺了其兄建成,其弟元吉威逼其父上位,做這事很不光彩很怕建成、元吉之子成人後找李世民報仇,僅菅李世民掌握國家政權和軍隊,但李世民心虛還真怕,所以殺了建成元吉兒子剷草除根就沒有後患和憂慮了。這大概是殺建成元吉的兒子主要原因。


老夫常談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怡江風331


倒不是怕這些小子以後造反,而是李淵正牌大老婆竇皇后的幾個兒子,傳說中的趙王已死,把這兩家全斬草除根了,李淵的嫡長後代就是李世民一脈了。歷史上太宗都不是老大,漢文帝是拾來的皇帝也稱漢太宗,宋太宗搶了侄兒的皇位,遼太宗是老爸偏心他,金太宗繼承他哥的,朱棣和皇太極也是太宗,江山本來是朱允炆和代善或多爾袞的,靠手段或文或武得來的。


亢龍有悔44


最是無情帝王家,哪怕是父子親情,哪怕是在襁褓中,對皇權有潛在威脅的必須斬草除根。

這就是文治武功的唐太宗,建成大李世民10歲,一奶同胞,骨肉親情,可以想象幼時兄友弟恭的時候,建成萬萬想不到跟在他屁股後面的弟弟將來是他的掘墓人,並且把他的兒子全部斬草除根。可悲,還是可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