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读者会不喜欢宋江?

峩是一个矛盾体


常言道: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三国虽然都在斗智斗勇,但是水浒与三国相比,表面上都是你兄我弟,喝酒吃肉,生死之交,但实际上却更加小人和虚伪 ,因此很多正直的读者并不喜欢宋江

宋江架空逐步取代晁盖

晁盖是一个非常讲义气的好汉,仗义疏财,重情义,他劫持了生辰纲来到梁山,成为梁山第二代首领。在外人看来,在梁山上的众人一身匪气,但晁盖却历下规矩,从来只劫富济贫,从不让梁山上的人欺负和打劫老百姓,交友首重德行,这无疑得到了天下好汉的认可和追捧,所以,在宋江上梁山之前,晁盖对梁山的基础和水军建设有不可磨灭的功劳。宋江与晁盖相比,功利性比较强,在他心中梁山并不是自己最终的归属,只是一块踏板,他最终目的还是归于朝廷,然后被委以重任,建功立业。宋江来到梁山后,组建了自己的团体,逐步把梁山分为了两个帮派,宋江将新上梁山的好汉和晁盖手下的人都归纳到了自己的身边,所以,宋江手下的人越来越多,这无疑限制了晁盖的发展空间,而且,作为梁山的智囊,吴用也心向宋江,成为宋江的一大助力。为夺取梁山的军权,宋江经常跟晁盖说的一句话就是“哥哥是寨主,什么事情都不能亲自出马”,因此晁盖被无形的枷锁牢牢锁在了山寨当中,宋江在很多次的讨伐中,他慢慢掌控了真正的势力,最终宋江取代了晁盖,成为了梁山的新寨主。

宋江自私自利,形式虚伪

“行者”武松的英雄形象在水浒中深入人心,“景阳冈打虎”、“怒杀潘金莲”、“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这些情节都让人拍手称快。武松加入梁山是为了宋江而去的,在宋江想要被朝廷招安时,武松出来极力反对,这时有人想离开梁山,但为了兄弟之间的情谊,武松还是留在了梁山。武松虽然武艺高强,但还是在后来征讨方腊的战斗中失去了左臂,失去了大部分战斗力,成为废人。武松看着兄弟好汉大多都战死了,自己对功名利禄也不感兴趣,决定出家做和尚,宋江在看望武松时,认为武松现在已经成了断臂的废人,对自己也没有啥作用了,对于武松的出走,就冷冰冰地说了4个字:“任从你心”,没有丝毫挽留。

林冲作为梁山的代表人物,梁山五虎将之一,对梁山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功劳,可以说没有林冲,就没有梁山后来的鼎盛。林冲基本上可以称之为梁山武艺上的第一人,在后来的大小战役中,从没有折了梁山的威风,在征方腊,平定江南回来后,林冲在屯扎杭州时中风,不能再走,宋江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升迁,竟让已经断臂的武松照顾林冲,留在寺中养病,导致半年后林冲不治身亡,所以说宋江自私自利。

宋江坚持招安,好汉大多战死

宋江上梁山只是为了逃避朝廷的追捕而已,他在梁山做的虽然也都是除暴安良的事情,但是一般不会与官兵发生冲突,目的就是让朝廷看到自己并不想与朝廷为敌,只是迫不得已才落草为寇,如果朝廷向自己抛出橄榄油枝,他立刻就会答应。很多兄弟认为朝廷奸臣当道,腐败不堪,而且如林冲等人都是受到了奸臣的压迫才来到梁山,但宋江固执己见,听从了朝廷的安排,带着梁山好汉东征西讨,天真的认为,只要能够立下赫赫战功,朝廷一定不会亏待他们,梁山好汉虽然都勇猛异常,但是在征讨方腊的起义军时,还是战死了大部分的好汉,即便有些人如武松虽然没死,但也身受重伤,这让很多人感到惋惜和不值,很多人都把这些归咎于宋江,宋江最后也被下毒害死,而且最后还拉上李逵跟自己一块赴死。


明亮study


■ 这个最大的原因,应该是读者看到了梁山好汉最终的悲催结局,从而归罪于宋江。

其实客观来讲,宋江的初衷是好的。为众兄弟谋一个在他看来“正大光明”的“长远”出路。走上正道,让后世子为国家效力。不能一辈子当贼寇,不能世世代代占山为王。于家,乃是不肖子孙。愧见列祖列宗,无颜入祖坟; 于国,老与朝廷对着干,是不忠臣民。至于推翻赵家,“杀去东京,夺了鸟位”,更是大逆不道。再者,当初一百八人,除了武松、鲁智深、李逵及石碣村几人,大部分都还是同意招安的。尤其是被吴用使计赚上山的几位,如卢俊义、关胜、呼延灼,及一班文职人员。估计应该一直委屈得不得了,甚至天天巴望早点招安。

可惜的是,宋江低估了当朝奸佞的力量,把朝堂形势想象得太过乐观。以为凭自己的一腔愚忠,说不定可以扭转乾坤。这便是其思想的局限性,好心办成了坏事。也因此,一片苦心,被部分梁山兄弟及后来读者当成了驴肝肺。他们将所有罪责几乎都推给宋江。其实宋江真的有这么不堪么?未必!“呼保义及时雨”的名号,在江湖上也是响当当的。谁人听了,还不是“纳头便拜”!连声叫“哥哥”……

且看原著宋江外貌:

眼如丹凤,眉似卧蚕,滴溜溜两耳垂珠,明皎皎双睛点漆。唇方口正,髭须地阁轻盈;额阔顶平,皮肉天仓饱满。坐定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之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之心机。

凤翅盔高攒金宝,浑金甲密砌龙鳞。锦征袍花朵簇阳春,锟铻剑腰悬光喷。绣腿罗绒圈翡翠,玉玲珑带束麒麟。真珠伞盖展红云,第一位天罡临阵。

宋江抒怀言志作品:

《西江月·自幼曾攻经史》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念奴娇·天南地北》

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

翠袖围香,绛绡笼雪,一笑千金值。神仙体态,薄幸如何消得!

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连八九,只等金鸡消息。

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离愁万种,醉乡一夜头白。

我虽不像对武(松)、林(冲)、鲁(智深)那样喜欢宋江,但也并无十分反感。我虽羡慕草莽英雄快意江湖,但若能走为国为民之大道,那又何尝不好?




天涯孤旅刘行者


我之前也不喜欢宋江,尤其是看了李雪健老师演的宋江后更是觉得讨厌。李雪健老师的声音让人听着很不舒服,他又把宋江的五短身材、猥琐外形演绎得十分到位,撅着屁股跪在地上的姿态让人看着又气又恨。不喜欢宋江的原因我大致罗列了一下,欢迎补充:

第一、金圣叹是评水浒的大家,他对宋江是十分厌恶的,很多人受了老金的影响。

第二、宋江有欺世盗名之嫌。宋江被称为“孝义黑三郎”“及时雨”,江湖名头太大。按理说,他只是一个刀笔吏,家资也有限,没什么大的善举,也没有什么英雄之举,居然能名震江湖,比柴进还有名得多,这本身就可疑。

第三、有污点。宋江帮了阎婆惜母女,后将阎婆惜金屋藏娇,有辱“及时雨”之美名。他私自做主将扈三娘嫁给了王英,看似仁义,实则不仁不义。

第四、自私自利,玩弄权术,害死了晁盖。此事存疑,但很多水浒爱好者是这么认为的。九天玄女一说也是子虚乌有,完全是宋江在装神弄鬼。

第五、阴险狠毒,有仇必报。在江州时,黄文炳告发宋江,害得宋江差点人头落地,后来宋江杀了黄文炳一家四五十口,还将黄文炳的肉割下来吃了。

第六、梁山的早夭和梁山一众好汉的凄惨结局是宋江一手造成的。宋江执意要招安,要求富贵,结果自寻死路。

第七、有的人更喜欢鲁智深、武松或林冲等好汉,对宋江这个“罪人”自然更加厌恶。宋江没出来折腾时,好汉们大放异彩,宋江掌权后,吴用、李逵等人的风头轻易地压过了鲁智深等。

第八、《水浒传》中的很多好汉自有一段可爱之处,在宋江身上你找不到。好汉们一个比一个真实,玩弄权术的宋江就显得尤为可厌了。

以上几点,纯粹是为了找寻宋江不被人喜欢的原因,未必符合事实。《水浒传》歌颂了下层人民的反抗精神,很多情节酣畅淋漓,从这一点来看,宋江这个人物其实是反水浒的。我们看过不少以武松和林冲为主角的影视剧,但以宋江为主角的极少。鲁迅说“惟细民所嗜,则仍在《三国》、《水浒》”,很多人看《水浒》就是图一乐,图个畅快,志向高远、深谋远虑的宋江显然口味不对。


上头派掌门


宋江在小说中应是男一号人物,但自从他上梁山后就把招安归顺当成头等大事。虽说山寨高掛义字大旗但没有看出他做了什么义的事,李逵看他接回宋太公来梁山,自已要求去接老母来山寨,宋江也没派人跟随去以致李逵老母被虎伤亡。林冲是因高太尉所害逼上梁山,在梁山面对仇人不能手刃,家破人亡的仇不能报。林冲伤绝病痛中也只多亏了武松细心照看。而为了沽名钓誉骗得卢俊义上山他倒头便拜真恶心人。李逵从寿张县回山虽说是对宋江误会砍倒了义字大旗,他不但不去調查李逵误会之原因反而力主斩杀李逵。陈桥驛杀小校更是无情无义,引起包括军师吴用,武松阮氏三雄,鲁智深,林冲等一众反招安者的不满。征方腊回,武松自断残臂要求在六和塔照顾林冲也没看出宋江的同情照顾关怀。更可恶的是朝廷赐他药酒,他竟骗李逵喝下以免再造反污了他的英名。故看水浒赿看越觉得宋江是个假仁假义的真正小人。


老罗194763


如果在现实中遇见宋江这样人,恐怕人人都会喜欢的,因为宋江大方,喜欢洒钱,喜欢帮助人。

可是看书的人对宋江就有可能不喜欢,因为宋江办事缺少豪情,好像有些猥琐,有时候还喜欢帮助坏人。尤其梁山把高俅抓住后,他又下跪又磕头,对高俅溜须拍马的样子,让人感觉恶心。

宋江接受招安,也是读者对他不喜欢的一个重要原因。宋江的忠君思想也不会让读者赞同,他带领梁山将士征方腊,造成多数梁山好汉的死亡,更增加读者对他的痛恨。

总之宋江的理念没法获得现在读者的认同,现在读者对宋江不只是不喜欢,而且还是非常憎恨的。




占礼文化杂谈


《水浒传》一部大书,洋洋洒洒百万字,为广大读者所喜欢,书里108位英雄人物,个性鲜明,各具特色,为读者耳熟能详。

宋江,作为梁山泊中龙头老大,一直为世人所诟病,尤其是《水浒传》下部,主张招安,北击大辽,南征方腊,108位好汉葬身他乡,自己也一杯毒酒了却身前身后事。

宋江出场,作为郓城一吏,私放晁盖,从大众眼中他是英雄与侠义的化身,他为朋友两肋插刀,甘愿冒险,是为读者称道的。

可是从始至终,宋江都是为人谨慎,缺少武松、鲁达等快意恩仇,使人感觉他不太英雄;

再者他武功低微,动不动就被他人擒获,缺乏独挡一面的能力;

他向望体制内荣光,作为梁山为数的“文化人”他具备儒人“学得文武艺,货卖帝王家”的迂腐,他向望有朝一日为国出力报效,获得一官半职,光宗耀宗;

将他放入那么一个行侠仗义者光荣的环境里,他的性格的缺憾,他武力的不足及追求迂腐,注定了他与江湖兄弟的格格不入。

如果将他放在《说岳传》或其他体制内英雄为主人公的小说里,宋江的历史将会被改写,对他的评价绝对比在《水浒传》中高的多。他也许会化身为识民族英雄,为了民族大义,投诚政府军抵抗外族侵略。你说呢


倚夕阳笑黄昏


一个历史人物,不能以简单的好坏、善恶来区分。

当然通过小说对人物形象的刻画,重要角色在读者心中肯定会有其主观的价值判断。

对于水浒而言,由于随着剧情的发展,当初聚义在读者心中燃起得巨焰伴随宋江的被诏安而熄灭。让人们对梁山诸多好汉的结果不胜唏嘘。

但从宋江本人的出身和被迫上梁山的初衷上来说,宋江是受过儒家忠君爱国思想洗礼的人,从他酒后所题“反诗”上来看,他最终崩溃的根本原因是没有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没有一个改变时局的地位。然而他也是个识时务的人,他清楚的知道虽然北宋当时衰颓,但以梁山的实力推到宋政权是不可为的。

宋江原则诏安,成为北宋政权的鹰犬实属无奈权宜之计。

而作为读者而言,对于故事的发展,基本抱以邪不胜正的期盼,所以大多读者对宋江这一人物形象都有负面看法!




土司收藏


现在人们不喜欢宋江,觉得一个青铜带着107个王者从辉煌走向了灭亡,但是细想一下宋江是宋朝文人的一个缩影,从他写反诗可以看出他渴望被重用,学而优则仕,他的梦想是为官一方,捭阖庙堂。他从骨子里有着文人忠君爱国的思想,他号称及时雨,说明他本人的确仗义疏财,不可说他不义。107将不是傻子,宋江也不是被人推上去的傀儡,宋江还是有其过人之处的。记得老梁说过,山东人自古忠君爱国,从来没有山东人当皇帝的,宋江在将梁山治理成一定规模后想到的是招安,他也说过,不能当一辈子土匪,要不然子孙后代怎么办?他骨子里就没想过造反,而是觉得自己有一定实力后让朝廷招安。年轻的时候喜欢宋江,因为谁都想当大哥,长大后就不喜欢他了,因为在这个不公平的社会我们每个人都被现实发配过,我们不喜欢宋江,不喜欢向现实妥协,都想做敢于反抗的方腊吧。


砖头981


现在人们不喜欢宋江,是觉得宋江太胆小了,其实不是胆小,是宋江的胆太大了,他是想借助收拾方腊,来完成自己的仕途,结果被算计了。在现在的形势看来,这属于投降派,毛主席曾经就说过,宋江属于投降派!宋江属于官僚主义,真正的革命,是不能寄托在官僚资本主义身上的。从革命角度,他是投降派,从兄弟角度,他利用了人性的弱点。打方腊,就是他不分青红皂白的一个历史性错误。毒死李逵,就是他不想让李逵在他死后,胡乱说他的事情,可见此人招安的目的所在!


曼杰影视


喜不喜欢一个人,当然是看他的行为跟自己的思路和想法相符合。很多人的不喜欢宋江,主要是对宋江后面的招安行为反感。认为宋江的行为断送了梁山大业。然后就开始以这个观念为前提,把宋江为此所做的一切努力,都看成是他犯罪的证据,当成自己不喜欢他进而声讨他的理由。

过去经常有一句老话叫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不想让少年人看水浒或许就是怕他们生活阅历少,懂的理法少,道德观念差,认识单纯。怕他们在看书时随着书中故事情节的发展,随着人物的命运走向,把自己的思想意识和情感,都依附在那些人物的身上,生出这种观念来。

这种观念不对吗?或许也不能说不对?只是说不好。与人们正常社会生活的观念不合,与传统的道德理法不合。或者说这种想法不是正道,是魔道。

水浒传这本书的第一章就告诉了大家,这一百单八人是一百零八个魔鬼,他们所行施的那种行径,不是常人的正常行为,而是魔鬼们行的魔道。

如果我们看书的时候能跳出书来,站在书外看,你就会发现这是打家劫舍,反对社会,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的一伙强盜。如果你被书中的故事和人物带入书中,你就会站在了强盜的立场上,产生出一些强盜或魔鬼的思维。

缺少生活阅历,没有稳固的道德观念,单纯冲动的年轻人是很容易坠入这种魔道的,这才是最让人担心的。

而现在的社会,人们的思想意识全被引到金钱和利益上,很多人的思维方式坠入魔道是很正常的。把强盜和黑道当成一种创业模式,也是很正常的。只要不去使施,就不会给社会造成危害。可是总是把自己的情感和理想,依附在这些虚无缥缈的,不靠边际的地方,总也是无益的。这是过去年轻人常犯的毛病,所以人们才不主张他们看水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