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師洩私憤投毒致23名幼兒中毒,他為什麼這麼做?


幼師洩私憤投毒致23名幼兒中毒,他為什麼這麼做?



4月2日新京報發佈一篇有關幼兒中毒的新聞,標題是《河南焦作幼師投毒致23名幼兒中毒:知情人稱因兩老師鬧矛盾》。

再一次將嬰幼兒安全問題,曝露在公眾視野。

這次事件有一定的特殊性,孩子中毒的原因並非來源於食品衛生問題,而是老師鬧矛盾故意投毒,性質完全不同。


幼師洩私憤投毒致23名幼兒中毒,他為什麼這麼做?



具體事情經過是:

3月27日上午,河南焦作多名幼兒家長接到幼兒園老師電話,稱孩子在就餐後發生嘔吐、暈厥等情況,家長趕到醫院,部分孩子已經洗完胃,正在輸液。

當天小、中、大班的孩子的加餐都是八寶粥,整個“中招”的班級都是幼兒園中班的孩子。

警方經過調查,原來當天幼兒園一名小班的老師向中班的八寶粥中投放了亞硝酸鹽。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一位老師向懵懂無知的孩子下了“毒手”呢?

《新京報》援引一名家長的話說,投毒原因疑似為兩老師鬧矛盾後,一老師為洩私憤,在對方班級的幼兒飯菜中投毒,具體的作案動機和相關案情正在偵辦之中。

目前,該教師已被刑拘。

成年人之間的矛盾再怎麼延伸也不該對孩子下手,這件事讓更多的家長對於孩子的安全問題更加提心吊膽。

幼兒園是孩子離開家長進入的第一個實質意義上的集體大環境,有的家長會因為孩子進入新環境擔憂到奔潰,之前就有一位身材魁梧的寶爸在把孩子送進幼兒園後,在車內跟奶奶打電話互哭。


幼師洩私憤投毒致23名幼兒中毒,他為什麼這麼做?



將自己含辛茹苦養大的娃送到對於孩子來說,完全陌生的環境中,對孩子和家長都是一種心理上的挑戰。

再看幼兒園教師為一解私憤就對孩子下手的行為,就足以證明,孩子在外一定要有一個足夠安全的場所支撐住家長的擔憂,而教師則是需要經過嚴格審核的必定要求。

一個沒有守法觀念,沒有自控能力的人,光做人都失去了底線,更別指望他做教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