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师,对家长的不满会转嫁到孩子身上吗?

主线试讲


身为仁师,当然不会。

身边有个学生非常邋遢,校服从来没有干净过,课桌上的书总是歪七扭八,到处破损,桌兜里更是不敢看,零食废纸什么都有,一股味,班主任见过家长。家长就一句“在家就这样,跟他奶奶学的,我也没有办法。”最讨厌这种不想办法甩手的家长,虽然如此,老师们并没有把这种讨厌和不满放在心上带给学生,此后,几位老师帮孩子多次整理书桌,与他谈心,让他明白一个人做到整洁干净的重要性,一个月后,孩子已经变了,桌子几乎是全班整理的最好的,校服也没有那么脏了,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下,他现在自信满满。

还有一个学生性格内向,娇生惯养,稍有不如意就会哭鼻子,他的爸爸来后大发雷霆,骂孩子是男生还那么没出息,又质问老师孩子爱哭为什么还让他受委屈。真的是无语了,老师们脸都快气绿了。打发走家长后,班主任找了团干部和心理咨询老师,商讨了解决方法,最后在两次精心设计的活动中帮孩子客服了娇弱爱哭的毛病,孩子也觉得自己勇敢了。

作为老师,可能工资不高,职位不高,但必须拥有一颗强大且能够包容的心。


紫木玉


作为一个在职教师,一看到这个问题,我就很自然地在头脑中搜索,扫描那些年曾经遇到过的让自己不满的家长,想想自己是怎么对待他们的孩子的。也许是自己不再年轻,亦或是自己从没在意,健忘?还真回忆不起来有这样的家长了。

不过,这个家长的问题,例是让我想起了王教师跟我讲过的一件事:

王老师是个女老师,一个人过。她一般在三到六年级之间循环带班,当班主任,是个优秀的老教师。她曾教过一个卖桶装水的老板娘的女儿,从三年级一直教到六年级,那个学生成绩很好。

女孩毕业后的那年暑假,王老师看到同住教师宿舍四楼的李教师一直都在买这位老板家的桶装水喝,也去他店里订购。

出乎意料的是,老板娘一口拒绝说:“我们不想送去你们宿舍楼了,那边又没有门卫,每次送水都要打电话;又没有电梯,要上楼梯。我不想让我老公送了!”王老师听完,顿时觉得一股莫名的难受从心里涌出来,脑子里乱了一阵,不过,她还是补了一句:“那我对面的李老师不是也一直在喝你们家的水吗?平常你们也只是送到二楼楼道里就可以了呀!”老板娘回答说:“那是老客户啊,没办法呀!”

王老师,本以为教了她的女儿这么多年, 好歹人家能热情一点,可是……又不是要免费送水,给钱买也不给个面子。这50来岁的老脸都快要丢尽了。

无巧不成书,暑假以后新学期开始了,王老师又接手新的三年级。家长会上,王老师又看到了桶装水店的老板---她老公,过来开会了。原来这回是他的儿子分到王老师班里了。

谁也不知道这次王老师心里是怎么想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王老师在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内心是悲哀的!

感受:作为教师,对家长的不满会转嫁到孩子身上吗?老师可能不会把不满转嫁到孩子身上,不会因不满而去给孩子小鞋穿,但有可能减少对你的孩子关注和重视。

随便一个人,只要他不是教师,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肯定会拿出一把道德的标尺,立在天下所有教师的面前,厉声说,你是教师,为人师表,你可不能与常人一般,师者父母心!孩子家长做的不好,孩子是无辜的,你凭什么把不满转嫁到孩子身上?快快把这种想法掐死吧!

他们心中都有专业素养和道德标准,理性告诉他们要这么做。不过,作为教师,特别是在他们被伤害的时候,他们心中的那把尺子可能会动摇一下。教师,首先是人,是凡人,也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的人,非要说跟普通大众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他们是这个社会对他们的道德要求近乎严苛的一群人。所以,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被放置于高于众人的道德平台去评判。因此,大多数教师都是用道德标准武装自己,使自己的人格高尚了起来了。

这个世界上,与人方便,尊重、关心、爱等等,这些美好的东西,都应该是相互的。

你们觉得怎么看?


师云风马牛


哎,看人吧!我们班有个小男孩,成绩很好,可是我怎么也喜欢不了他,因为他妈妈。上学期在班级群里她直接恁数学老师,对她就没好感。然后事情特别多,护短,都是别人欺负他儿子,全都是别人错,自己家孩子是完美的。晚上七点多,让我找找他儿子桌肚有没有语文书,说黑板下面组词儿子看不到,让我调位置,我的天,他儿子坐第二排,我只是偶尔板书写靠下,头往旁边歪一歪就看到了。昨天又和我叨叨,直接把她微信删了,把他儿子叫过来,让他告诉他妈,我不是你家保姆,如果全班57名学生家长都这样,我会疯掉。


妖精的尾巴8826


作为教师,会不会把对家长的不满转嫁到孩子身上呢?我的看法是一般不会。

生活中不要说是老师,就算是其他的成年人,也不太好意思把大人之间的怨气发泄到对方小孩子身上,这其实是一种成人意识的体现。小时候我在农村里经常见到这样的现象,今天张三家放养的猪把李四家好好的菜园拱了,明天李四家散养的鸡把王五家凉晒的谷子吃了。各家的女人们通常会为了这样一些令人大为光火的事情互相叫骂,甚至几天几月不跟对方说话,但是各家的小孩子还是玩在一起,大人们也基本不会干预,或者因为心中的怨气而找茬迁怒于对方的小孩。

做老师的当然一般也会有这样的成人意识。我刚参加工作还不到三个月的时候,就遭遇了一起跟学生家长发生冲突的事件。在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从家里骑自行车回学校的路上,不小心把地上的积水溅到了一个撑着雨伞的中年女人身上,把她穿在身上的一件新买的风衣给弄脏了。她二话不说,张口就大骂我眼瞎。我本来是想跟她说声对不起的,结果被她一骂给骂怒了,便跟她对骂起来,还准备动手打她。后来被旁边小卖部的老板娘劝住了,我便骑车回到了学校。第二天我到小卖部买香烟,那老板娘跟我说,昨天跟我吵架的女人是附近一家单位的会计,她儿子就在我们学校读书。我一听,就有点冤家路窄的感觉。心想,那女人的儿子不会就在我的班上吧?还别说,事情偏偏就那么巧,那女人的儿子果真是在我班上。不过,回到班上我也没去打听谁是那女人的儿子。毕竟那女人是那女人,她儿子是她儿子。总不能因为自己跟那女人对骂了一回,就去刁难人家儿子吧。

我工作的地方很小,周围几个单位的人,只要在那儿工作时间长一点的,基本都混了个眼熟。只因我是刚到那地方工作的,所以我跟那女的事先不认识。不过没几天那女的也知道我是谁了,而且知道她儿子就在我班上。但因碍于面子,她并没有马上到学校找我。学期快结束的时候,她跟另外两个家长一起拎了些水果到学校看我。她说那次的事是场误会,她觉得很不好意思,希望我别放在心上。我呢也向她承认了错误,并请她谅解。说实话,一直到学生毕业,我都没故意去刁难人家,甚至都不曾那样想过。

作为老师,我从不认为自己的思想有多么高尚,但要我把对家长的不满转嫁到学生身上,的确不怎么做得出来。不过最后我很想跟学生家长们说的是,老师也都是普普通通的人,希望彼此之间多一些理解,多一些体谅。做老师,做家长,也是一种缘分。



张艺黄冈


我儿子刚上幼儿园,我开始明白,家长其实面对老师是弱者,我们不敢言不敢怒,因为孩子在你手里。家长得哄着老师,低眉顺眼,最好多送送礼,就为了让老师多照顾一下自己的孩子。幼儿园没啥,可以换,小学怎么办,如果还没有遇到一个负责任的老师,那就真的是毁灭性的了,我一个同事的孩子上小学,遭遇冷暴力都休学了。各位老师,可不可以不要把自己当领导,当高高在上的神,你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说不定就毁了一个孩子一辈子不是吗,有情绪可以跟家长发,我们不会介意,转转到孩子身上,你们不会良心不安吗

是谁发明的义务教育,谁稀罕了,老师工资降了,没收入了,他能好好教学吗?一个家,孩子就是唯一的希望,老师毁了一个孩子,就是毁了一个家。

义务教育阶段是最重要的学习阶段,是打基础的,学不好,这辈子估计都翻不了身了。


123456糊涂


我会尽量做到不迁怒。

但是,很多时候,安慰自己,家长胡搅蛮缠是年轻时没有遇到好的老师,提醒自己对孩子一视同仁,但是,即使刚刚做了心里建设,一抬头看到学生,也笑不出来,最多保证不生气。

原来有个学生,男孩,谈了恋爱,后来又因为打赌去追我班一个女生,我班的女生被男孩子的前女友拖到厕所打了。

事闹大,两个女生事情都说明白了,男孩子家长也拒绝承认他儿子谈恋爱,更不可能谈两个,和领导大吵一通,说污蔑,要求学校开除两个女生。

直到有人捡到男生落在球场的钱包,发现了里面还没来得及送出去的情书。

男生家长才安静下来,能好好和主任聊天了。


兵哥6415


我是小学教师,每天一走进教室,站在讲台上,看见学生就像看见自己的孩子一样,唯恐学生学不会知识。课堂上严格要求学生,课后关心学生,是领导认可,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的老师。我无论接管哪个班级,学生的座位安排上,都比较人性化,一切从学生出发,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学生的座位两星期一调换,有时按左右平移调换,有时按前后调换,有时按S形调换等。一次,一个家长怒气冲冲地质问我:“孩子在中间的座位上坐得好好的,你怎么把孩子的座位调到侧面了?孩子怎么惹你了?”我给他解释我们班的学生座位是两星期一调换,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有利于学生视力保护。可家长就是不接受,弄得我哭笑不得。但我对这位学生没有一点成见,照样关爱有加,家长的胡搅蛮缠不能转嫁在孩子身上。过了几天,在学校门口又遇见这位家长,她不好意思地对我说:“老师,对不起,那天,我是和孩子他爸因为孩子的学习问题吵嘴,心情不好,把原因归在孩子的座位调换上。没想到,你对孩子还是那么好,我都无脸再见你了。”

因此,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只要家长做得不是特别过分,老师不会把对家长的不满转嫁给孩子,但也不否定个别心胸狭窄老师的做法。


忆梦月华


这个不能一概而论,要看具体的老师。

由于每个人对待事物的看法各不一样,所以做法也不同。有的老师心胸开阔,对事能大肚能容天下之事,不计前嫌,更不会把父母的恩怨嫁接在孩子身上。

相反,另外一些老师心胸狭窄,气度小,对什么事都斤斤计较,也会以牙还牙。他们就把父母的恩怨嫁接在孩子身上,想通过打压孩子来解恨。

但是,我作为一个老师,劝天下所有老师,都应该心胸开阔一点,不要把上辈人的恩怨嫁接到孩子身上。





奇石书法爱好者


我不会。

一、家长的不满,是与我有关,是家长与我的关系,不必转到孩子身上。有什么事,应跟家长协商解决,与他人无关。这是为人处世基本准则!

二、孩子虽是家长的,但也是自己的学生。从感情上说,学生也应较亲情吧。作为有良心的教师,学生做错了什么,经教育,改过了就好,哪有人不犯错?要宽容。家长对自己不满意,也不致将情绪转到学生身上,不必心胸狭窄。



卓督学


恕我直言,说不会把对家长的不满转嫁到孩子身上的老师都是虚伪的,只是或多或少的问题,好比对学生的不满是否会转嫁到家长身上一样。

相信我,老师不是圣人,也有七情六欲,凭什么老师就不能有普通人的情绪?

也许“转嫁”这个词有些言重了,时间、空间、事件、对象不同等的原因,老师是不会全盘把对家长的不满都转嫁到孩子身上的。换成“影响”可能更合适些,也就是说,老师对家长的不满会影响到孩子身上。举例:

召开家长会,家长无故不来,作为老师会不会对家长不满,这种不满会不会或多或少影响到孩子身上?

肯定会!而且影响的不是一个孩子,有可能是全班。至少对待学生的语气、态度是肯定有所变化的。

那么,老师对孩子的不满是否会影响到家长身上呢?

绝对会!比如学生作业拖沓,不按时完成上交,上课捣蛋,扰乱课堂秩序等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屡教不改,这样的学生在老师眼里就是所谓的“刺头”,老师对学生的这种不满,无疑会影响老师对家长的评价,无可厚非!

其实,很多事情都是相互的:

老师对学生的不满会影响到家长身上,家长对老师的不满也会影响到孩子身上,最后受伤的始终是孩子。

世间百态,人情冷暖,我们不要去纠结对彼此有诸多不满,只有家校配合,积极沟通,努力把各种不满转化为正能量,才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