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的人更容易受暗示,對於父母來說,怎樣善用你的語言和思想

敏感的人更容易受暗示,對於父母來說,怎樣善用你的語言和思想

心理學家巴甫洛夫認為:暗示是人類最簡單、最典型的條件反射。從心理機制上講,它是一種被主觀意願肯定的假設,不一定有根據,但由於主觀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趨向於這項內容。我們在生活中無時不在接收著外界的暗示。比如,電視廣告對購物心理的暗示作用。

有一個這樣的案例,一個死刑犯,當他被綁起來,蒙上眼睛後,有人在他的旁邊對他說,你要接受的刑罰是缺血死亡,然後用葉子在他的手腕上輕輕劃了一下,當然,這不可能造成任何傷口。這個犯人的手腕旁邊,有一個容器向下‘啪嗒、啪嗒’滴著水,一天後,這個犯人果然死掉了,解剖他的屍體,果然就是缺血而死,但事實上他並沒有出過血。原因就是他經過了暗示後,以為自己的動脈已被割開,那水滴聲就是自己血滴下的聲音,在這樣的自我暗示下,他竟然真的死了,並且表現出缺血的症狀。

敏感的人更容易受暗示,對於父母來說,怎樣善用你的語言和思想

可是暗示也是一樣具有雙面性,可是有多少人對自己有正面的暗示呢?更多的人都是對自己負面暗示,對自己身邊的人也同樣用負面暗示,當然,最大的受害者是自己的孩子。孩子是最容易受暗示的人,同時孩子是最敏感的人。想一想我們從小到大,對孩子有多些正面暗示,又有多少是負面暗示。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源就是我們首先建立起來一個正面的思想,然後我們才能形成正面的思維模式,那麼我們的言語和行動就會是正面的,這樣最先受益的一定是我們自己,還有我們的家庭,我們的孩子。

1、我行你不行。很多父母會給孩子傳遞我行你不行的觀點,孩子和大人比,在所有方面,當然沒有大人有優勢。可是很多父母就會出現這種思想,我是行的,你是不行的。看看你這麼簡單的題你都不會,我都給你講幾遍了你都不會,這種情況實際上暗示你這個孩子這麼笨。看看你收拾個屋子都收拾不乾淨,看看你牙都刷不好,實際上我們一直在暗示孩子是不行的。當然這種情況在和孩子交流的很多方面都會發生,整個理念就是我行你不行。我上學那時候我學習總是第一,看你學習怎麼這麼費勁,實際上我們一直在打擊和否定孩子,背後的意願,也可能是肯定自己,可是這樣帶來的結果就是孩子內心的挫折。

敏感的人更容易受暗示,對於父母來說,怎樣善用你的語言和思想

在這樣家庭下長大的孩子,他們很容易出現自卑,沒有價值感。因為他們從小就被暗示自己是不行的,遇到問題他就會首先歸結到自己。都是我不好,會成為這樣的孩子一個口頭禪,所以他才會出現內疚,自責和羞恥感。當然,這樣的孩子也容易出現心理問題,諮詢中遇到的抑鬱症患者,多數都是這種心理。

2、傳遞給孩子的信息都是恐懼。

很多父母會給孩子傳遞很多恐懼信息,你學習不行了,你這一生就完了。那麼當一個孩子的學習上出現壓力的時候,有的就直接輟學了,當然這個群體的孩子多數都是學習好的孩子。因為家長焦慮和恐懼,你不能吃外面的食物,都是不健康的,都是垃圾食品。你不能喝飲料,都是含糖的,對身體不好。走路注意,交友注意,坐出租車注意,看到陌生人離遠點兒。如果這些話只是對小孩兒說,沒有大的問題。可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即使孩子到十五六歲,十七八歲,媽媽們還是用這種方法對孩子。最後很多孩子出現心理問題,有的會出現恐懼和被害妄想,這種情況多數是來自於家庭的暗示。

敏感的人更容易受暗示,對於父母來說,怎樣善用你的語言和思想

很多有心理問題的孩子的家長,來到我這裡諮詢,他們總會說這是不是遺傳的問題,或者說是孩子自己的問題,我總會問他們,你們有沒有上述兩種行為?如果你們每天給孩子暗示的都是世界是恐懼的,只有爸爸媽媽是可以信任的,所以人你都不要相信,他們都會對你不好。你一定要對他們處處設防,如果家長存在著這些心理,那麼你到孩子出現問題,就不能簡單說是孩子的問題,應該知道這都是自己的問題。

3、你的暗示就是你的未來。在我的諮詢中遇到很多這樣的案例,當然還有很多我生活中經歷的案例。有的女人認為自己男人是一個不靠譜的人,只會抽菸喝酒,不務正業,最後他的男人真就變成了那樣的人,然後她會說,你看我是沒看錯吧?有的媽媽認為自己的孩子,就是一個不能長大,不能自理的孩子,做事拖拉,沒有責任感,遇事逃避。最後他的孩子變成大學畢業,只在家裡待著,在哪裡工作都不長,然後媽媽更會那樣的打擊孩子,我早就看出來你沒出息,真是這樣,現在看看你是不是幹啥都不行。

敏感的人更容易受暗示,對於父母來說,怎樣善用你的語言和思想

在我的很多諮詢案例中,我只要叫家長們先改變自己的思維,因為家長改變了,一個家長沒有焦慮,擔心和恐懼。她才能把心中的正面能夠展示出來,我們才會用積極的方式來影響自己,影響孩子。否則很多家長心中帶著虛假,心裡對孩子非常瞧不起,非常不滿意,然後表面上肯定和讚美孩子。家長覺得說孩子不知道,實際上沒有什麼,孩子不知道的,我們虛偽孩子會發現,我們真實,孩子也會發現。我們崇拜和欣賞的眼神是什麼?我們虛情假意的眼神是什麼?我們瞧不起和嫌棄的眼神是什麼?當然那些能夠堅持做諮詢的媽媽們都改變了,他們的孩子也都改變了,很多父母到我這裡抱怨,我的孩子心理有問題,可是他不接受諮詢,我只是說你接受,你諮詢改變了想法,你的孩子會看到,他自然會接受諮詢,這個是規律,也是經驗,只要你變,孩子自然會變。

內心對金錢恐懼的人,他會永遠攢錢,他會覺得突發疾病需要錢,他會覺得以後出現經濟危機,我掙不了這麼多,我更需要攢錢,他會覺得孩子上學,需要攢錢。對於有些對金錢不恐懼的人,他隨時敢吃敢喝敢花錢,在他的內心世界裡,我會永遠有錢,所以我們生活中有這樣的人,他儘管一生都在吃喝玩樂,可是他未必缺錢。因為我們的結果都是我們自己暗示的原因,你認為孩子讓你操心,孩子就會讓你操心。你認為孩子自己會成長,他就會成長。因為我們的思想,會反映到我們的行為,同時我們的思想積極和消極的不同,就會有不同的結果,所有這一切都是暗示的結果,也是我們思想的結果,只是檢查我們的思想,我們的關係會變,我們的財運會變,自己會改變,愛人會改變,孩子也會改變。

敏感的人更容易受暗示,對於父母來說,怎樣善用你的語言和思想

當然具體怎麼運用,怎麼把這種思想植入一個人的內心,這是需要自己多學多悟,如果對於有些要走捷徑的人,最好在心理諮詢師的指導下進行。

三清老師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今日頭條簽約作者,老師善於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老師的心中,沒有誰是不正常的,沒有誰是病的,心變世界就變。三清老師希望遇到更好的自己,遇到更好的你,喜歡老師的文章,可以關注我私信我。(歡迎心理諮詢師合作和投稿)

敏感的人更容易受暗示,對於父母來說,怎樣善用你的語言和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