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豬生產時如何處理臍帶?

迷戀不若寒暄


在生產養殖過程中,正確的斷臍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成活率,防止因細菌感染引發疾病。



正確的方式,在仔豬出生後應先等個3-10分鐘後,在進行斷臍,具體操作,在離仔豬腹部5釐米左右,左手指捏緊斷臍處,右手握住仔豬的臍帶末端向一個方向旋轉慢慢將臍帶扭斷,當扭結比較緊實時,用線牢固固定結紮,在扎線外0.5釐米左右處剪斷,然後用碘酒對斷臍處周圍消毒,避免出現感染。


同時為了避免初生仔豬因臍帶處理不當而引起細菌感染,以及其它疾病,養殖朋友們在仔豬斷臍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問題。

1.儘量不要讓仔豬自然斷臍,由於受產房環境的因素,如果讓仔豬自然斷臍,仔豬在走動臍帶回在地面上亂拖,也會被蹄子亂踩,這樣會造成臍輪閉鎖不全形成臍疝。

2.斷臍消毒要用5%的碘酒消毒,如果不消毒或消毒液濃度低會失去消毒效果

3.仔豬的臍帶長度留的要合適,最好以4釐米為宜.


豬病課堂


你好:關於母豬生產時如何處理臍帶,不同的養殖戶根據自己的養殖經驗所處理的方法也大不相同。



仔豬出生後會連帶著胎衣臍帶,一些有經驗的養殖戶認為,為了能讓仔豬儘快的適應自主呼吸和自由走動,應該儘快在去除仔豬胎衣後,把臍帶認為處理乾燥進行結紮。因為過長的臍帶容易對仔豬的行動形成阻礙,嚴重的拉扯或拖拽很容易為豬仔造成腹部損傷,甚至在衛生條件惡劣的產區感染病菌對小豬帶來疾病的危害



第二種處理方法,只有當母豬和仔豬踩踏或形成羈絆時才有必要斷臍,仔豬接生後首要準備一些應用工具,如碘酒,酒精,牙鉗,消毒液等前期工作,當臍帶幹後和豬仔剪牙打耳刺同時進行,臍帶應留長度在三釐米左右,結紮後進行消毒處理,防止病菌的感染。


以上兩種處理方法僅供參考,經驗所致,各有所長。能提高母豬和仔豬的安全健康才是最合適的選擇。知識來源於分享,我是三農領域的 柒7 如果你也有好的建議和觀點,歡迎評論留言,共同學習三農知識。


林柒7


母豬生仔如何處理臍帶。

1、母豬下崽之後仔豬的斷臍帶處理要做好,不然容易細菌感染。

2、接生人員手、指甲、手臂必須清洗消毒;

3、仔豬從母豬陰道分娩出來之後,用胳膊夾住仔豬,一隻手的拇指和食指緊捏住臍帶連接胎盤端,再用另一隻手的拇指和食指將臍帶裡的血擼回仔豬體內。

4、然後在臍帶距離仔豬身體3--5釐米處用指甲掐斷,保證仔豬站立時臍帶不接觸地面為宜。

5、然後對仔豬臍帶斷端進行消毒並用線結紮處理,消毒液使用碘酒或碘伏。

6、感謝推薦,回答完畢!





分享到:


相關文章: